第 十 六 章 我们村有个好掌柜

      甘肃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广智指出,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在用人。一个村的脱贫和发展,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党支部班子,尤其要有一个能力强、作风正,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党支部书记。我省农村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选准一个人,带富一个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这些年来,一方面,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需要致富带头人;另一方面,村一级干部短缺,“人难选”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村级党组织后继乏人,很多村的情况是“没人干事,不会干事,不愿干事”。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党员严重老龄化,很多村干部不得不“矮子里面拔将军”,一些村甚至选不出村干部,“没人干事”;村干部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带头致富的能力,“不会干事”;村干部待遇低,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不愿干事”。一些地方班子散,集体空,秩序乱,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钱理事的情况普遍存在。任何时候,人都是最关键的因素,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扶贫攻坚目标的实现。

  多年来,甘肃省委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省委每年都对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督促检查。一大批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受到了表彰奖励,被甘肃日报等媒体广泛宣传,在陇原大地树起了一座又一座时代的丰碑——

  一、支部谋发展,村民得实惠

  ——记靖远县东升乡红湾村党支部

  入夏时节,地处偏远的靖远县东升乡红湾村,一排砖瓦房拔地而起,一座四层教学大楼格外显眼。红湾村的变化,得益于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兴办企业,特别是红湾煤矿的发展壮大,带动和促进了一方群众脱贫致富。2004年,村上投资260万元建了集民俗、休闲、观赏、娱乐于一体的文化活动阵地,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000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平说,办好村级企业是我们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针对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劳动纪律涣散,生产秩序混乱,安全隐患较多的现象,村党支部从一开始就把治矿方针定为“严、高、细”,通过严肃的态度、严实的管理,使企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建立健全了矿山企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了各岗位、工种的岗位责任制42种671条。

  作为企业应把改善矿井的技术装备水平作为提高生产力的首要任务,在资金十分短缺的情况下,筹资160万元,改造了矿井的通风、排水、供电等系统。经过几年的技术改造,设备有了较大的改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生产技术和能力显著提高。村党支部一班人重视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从兰州等地请来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亲临现场指挥生产、培训人员、传授先进的管理措施和技术,同时选派320人,分赴兰州、天水、西安等地拜师学艺。矿长、技术负责人都经劳动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多年来,村办企业的积累除了用于扩大再生产外,以红湾村脱贫解困为突破口,发展水浇地,支持教育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一方群众的脱贫致富献出了微薄之力。

  制约红湾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干旱,为此村上投资287万元兴建高扬程提灌工程,建成泵站两座、总干渠4.6公里,铺设水泥管道1.4公里,修建支渠5条近7公里,将黄河水由兴电工程引上了荒山沟。与此同时,矿上出资平田整地,使旱地变水地,荒源变绿洲。全村新发展水地2300多亩,人均1亩多,全部实现了渠田配套。村上还投资12万元,对提灌输电线路及两泵站设备,进行了维修更换,确保了提灌工程的正常运行。2002年由村办企业出资6万元给全村社员每用一立方米水补贴0.1元的水费,大大减轻了群众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村上还投资20余万元进行小流域治理,打坝淤地500多亩。

  村上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投资60多万元对全村五所小学全部进行了改建,购置了课桌凳,配置了彩电和教具,拿出了5万元用于提高民办教师待遇,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现在,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4年,投资120万元建成了村上第一所四层高标准教学楼,建筑面积达2200平方米,改善了教学环境。

  红湾村党支部还积极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除投资9万元帮助少数贫困户修建新房外,还投资26万元建起了村卫生所、村委会办公室和文化站,投资6万元建起了地面卫星接收站,使村民能够多渠道、宽领域地了解外面世界,掌握各种信息;投资60多万元新修村社道路;投资10多万元用于红湾村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为乡派出所和法庭捐赠摩托车,帮助他们提高办案效率。村党支部书记、矿长张志平说,红湾村村办企业的发展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1年至2004年红湾煤矿共生产原煤25万吨,4年累计创造社会总产值2500多万元,实现利税600万元。带动了一方群众脱贫致富。红湾村1900多口人,1982年前农民人均收入只有70多元,2005年达到了4000元。近年来,村党支部多次被省、市县评为优秀基层党支部。

  二、情系百姓,造福一方

  ——记武都区龙坝乡原党委书记王必俭

  1995年,年轻的王必俭在6000多名龙坝乡亲的期盼中,挑起乡长的重担,开始了人生道路上一段艰难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拼搏。

  当时的龙坝,不通公路不通车,不少群众睡的火炕,不是没盖的被子,就是没铺的褥子,家里的存粮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全乡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16个村子不通电,村村缺水吃。人均纯收入只有500元左右,人均有粮一直低于300公斤。群众生活的困窘,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心。经过一个多月深入实际的调查论证后,他果断地提出了首先要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思路。他说:“在穷山沟里,等待观望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实干苦干才能发展,才能摘掉穷帽子。”他响亮地提出:“要致富先修路,要发展先通电,日子过得美,村村还要接上自来水”。从此,在王必俭的带领下,全乡干部群众充分利用扶贫开发的大好机遇,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实施以水、电、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1997年,乡党委决定修建人畜饮水工程和农电线路架设工程。为了尽快启动工程,王必俭拿出了自己两年来的所有积蓄,还垫上了妻子积攒的供孩子上学的钱。龙坝乡山高坡陡,地势险峻,架设一条农电线路,往往要跨越好几座山,好几道河,要把几百公斤重的水泥电线杆抬到几百米的山梁上。他亲自与群众一起拉杆架线,拉断了多少条纤绳,肩膀磨破了多少回,连他自己也记不清。短短半年时间,全乡架通了42公里的农电线路。几十年来习惯于煤油灯照明的偏远山村,终于亮起了灿烂的灯光。

  人们不会忘记,在带领群众修建乡村公路的战场上,身为乡长的王必俭,脱掉棉衣,在纷飞的大雪中抡起大铁锤,赤膊上阵打炮眼,双手磨出了血泡,汗水浸透了衣衫,但他从却不叫一声苦。在他的感召下,乡干部和群众一起冒严寒、顶酷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用一年时间使全乡6条乡村公路全部竣工通车。

  那时,全乡没有一条通往外界的骨架道路,老百姓出门进城,都得拐弯抹角走冤枉路。王必俭提出,打通龙昌公路,把零散的16个村串起来。龙昌公路虽然只有15公里,但这条高山峡谷中的交通古道蜿蜒曲折,艰险难行,有80%的地段必须得在几十丈高的悬崖壁上开凿。自古以来当地就传着一首民谣:走到碾子坝,天没筛子大;走到铁炉沟,只见石头不见土;走到龙家坝,才把心放下。多年来,龙坝乡党委、政府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对龙昌公路勘测了一次又一次,终因工程艰难,资金缺乏而作罢。然而,王必俭下定决心,带领乡干部下河滩,过栈道,爬悬崖,深入农户摸底动员,实地勘测论证。在全乡的干部动员大会上,王必俭宣誓:“龙昌公路不竣工,我决不回家。”2002年10月17日,在他的带领下,乡干部背上被褥,带上床板、锅灶,和龙坝乡1200多名群众一道,在几十丈高的悬崖峭壁上铺开了架势。干部群众不畏天寒地冻,不畏天高地陡,钢钎打秃了,他们燃起篝火,烧红了,再一锤一锤地打尖;活干累了,就随便找个地方眯一会儿,饿了啃几口冰冷的馒头,渴了喝几口冰凉的河水。夜晚刺骨的寒风冻得人无法入睡,大伙儿就围着火堆驱寒。在龙昌公路进入最关键的时候,王必俭的父亲住院需要动手术,他抽空看望病重的父亲,守在病床前的王必俭双眼浸满泪水。连夜赶回来的王必俭,枕着哗哗东流的秦河水,一夜没有合眼。此后,他一连90多天,没有离开过工地一步。经过三个多月的大会战,群众盼望了多年的龙昌公路终于打通了。这条路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全乡的交通状况,而且接通了与周边4个县15个乡镇的公路网络。工程竣工后,甘肃省交通厅技术人员评估,这条公路至少为国家节约资金200多万元。

  经过干部群众的努力,五年全乡共新修跨县公路23公里,新修乡村公路92公里,过去只能人背畜驮的羊肠小道,如今变成了大小车辆来往穿梭的宽阔马路,全乡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基础设施的改善,为龙坝乡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王必俭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全乡发展的根本任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养殖结构和种植结构同步调整,致富能力和农民收入同步增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林果强乡的经济发展目标,坚持以生态效益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载体,大力实施生态经济建设,做大、做强、做优以核桃产业为主的林果产业。五年时间,全县就新栽植花椒36.8万株,发展柴胡2400亩,种草950亩,发展品种羊360只,品种牛160头,品种猪480头,完成退耕还林3500亩,荒山造林2800亩,完成“退一兴三”1860亩,地膜洋芋和玉米的面积逐年增加,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从2001年开始,王必俭大胆探索,因地制宜,把核桃产业确立为全乡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全乡范围内利用世行项目、退耕还林、“退一兴三”等项目的实施,采取群众自育自栽,对原有树嫁接换优等多种措施,大力发展优质核桃,五年间全乡共引进和换优改良优质核桃苗25万株,人均达到40株,年产量达180万公斤。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可突破1000元。核桃产业成为了近年来强乡富民的又一项支柱产业。2005年,龙坝乡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元,人均有粮达到450公斤。全乡共架设农电线路82公里,16个村解决了用电难的问题,结束了全乡不通电的历史。架通了14个村的自来水,解决了857户5620人的生活用水问题。并且通过实施“乐民工程”,解决了4村84户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全乡85%的农户盖起了新房,80%的农户有了电视,20%的农户装上了电话。

  乡亲们由衷地说,我们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都是因为共产党的政策好,都是因为有王必俭这样一个好书记!

  三、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记山丹县范营村党支部书记陈永琳

  陈永琳,山丹县范营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他把带领全村群众共同致富当作自己的最大职责,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走上了一条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范营村位于甘肃山丹中部山区,长期干旱缺水,全村共有11个合作社、513户、2078人。由于受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制约,过去一直是靠天吃饭、以农为主,农民的生活极为困难。1990年,陈永琳拿出家中不多的一点积蓄,带领二十几名村民,前往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石棉矿上打工,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他说,咱们村自然条件太差,单靠农业致富太困难,必须另寻路子。由于陈永琳善于动脑、肯于吃苦,几年后便一步一步地成为拥有总资产达1100多万元、年缴税费300多万元的“永琳石棉矿业集团公司”的大老板。

  创业的成功使陈永琳认识到,劳务输出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的一条捷径,范营村要致富就必须让更多的乡亲走出来。为此,他每年都在自己的企业中安排300多名本村的富余劳动力,同时还向其他矿点、工地推荐300余人,这样,村里几乎家家有人在矿上务工。跟着他的民工每年人均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劳务输出使穷了几辈子的范营人从此摆脱了贫困的束缚。1995年村党支部换届时,大伙一致推举他担任支部书记。

  那段时间,妻子劝他别干了。说,“你事情多,身体又不好,哪能操那么多心。我们还是搬到县城去住吧!”但陈永琳却说:“咱不能光顾自己,别忘了我还是个党员呐。为着村里的2000多名乡亲,这个支书我得干。”

  最终,陈永琳没有搬到县城去,唯一的变化是肩上多了一副村支书的担子。他上任后,经与“村支两委”商量,明确提出,坚定地走劳务增收的路子,并加强组织和培训工作。此后,范营村劳务输出的人数逐年增加,并且通过培训,使40%的外出务工人员掌握了一技之长,收入也有了明显增长。

  从那以后,陈永琳更忙了。他拿出40多万元为村里修学校、打机井、建市场,他带领大伙搞劳务、调结构、兴三产,一心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随着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力日益增多,村里的部分耕地一度出现弃耕现象。陈永琳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说,土地可是农民的命根啊,如果家里没有可依赖的产业,万一石棉矿业有个波动,那全村2000多口人靠什么生活。

  三思之后,他决定立即召集两委扩大会。他提出,农业不能丢,并且还要趁日子好过的时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井修渠、增水节水、发展高效农业,为后人创造安身立命的条件。为改变范营村无水的状况,陈永琳再次请来了县水文队技术人员。并自己垫付5万元周转资金组建了一个打井队,开始找水。群众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很快筹集资金25万元,支持集体打出了一口好井。

  为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陈永琳又带领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几年间他们平整条田600多亩,衬砌干渠5公里,“U”型渠3.6公里,配套机井导流渠572米,增加保灌面积600余亩。

  农业基础条件改善后,老陈和村支部一班人不失时机提出“调整农业结构,进行综合开发”的发展思路。他们根据市场需求,大大压缩普通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专用小麦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生产。仅2002年就推广优质小麦1000亩、地膜洋芋500亩、经济适用型油纤亚麻200亩、花卉制种100亩和优质饲草400亩,使全村的种植结构基本合理,当年实现农业人均增收300多元。同时,他们在范营沙河滩定植优质水果500亩,栽植防护林带4条,绿化道路2000米,使一个全方位、立体式、高标准的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初具规模。

  2000年5月,陈永琳带头捐款5万元,扩建美化范营村小学,在村民的响应下,很快,一个投资33万元,新建校舍200多平方米,新添置桌凳60张,绿化、硬化、美化校园3030平方米的新范营小学,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还增设了2个幼儿教学班。为让山区娃娃跟上时代的发展,陈永琳又出资7万元为学校配置了20台电脑,率先在全乡小学开设了微机课。

  同时,他还出资赞助,并协调资金18万元,建成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村党支部、村委会“五位一体”活动室和办公室,为退休的村干部发退休金;投资2万元购置了各种文化体育设施,建成村文化娱乐室,用上了自来水,修起了洗澡堂……

  经过十年努力,如今的范营村农民人均收入达4000余元,成为集体家底殷实、群众生活富裕、各项事业优秀的小康示范村,陈永琳个人也多次被省、市、县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致富能人”等荣誉称号。

  四、致富路上党旗飘

  ——一组时代的浮雕

  进入新世纪以后,全省各级党组织结合基层组织建设,注意把思想活跃、知识丰富、信息灵通的个体户、返乡创业的“打工仔”、私营企业家、高考落榜的回乡青年吸收到村“两委”班子中来,发挥能人效应,着力打造“市场型”村干部。同时,在村组干部培训内容上,加大了对市场经营、项目管理、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深加工等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鼓励他们结合当地实际,创办工业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闯市场。

  从此,在甘肃农村广袤的大地上,许许多多优秀的村干部,一心一意带领着乡亲们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进——

  如果没有冯明芝,连康县当地人也很难知道偏僻的大山深处有个宋沟村。冯明芝在二十年前背着一口自家做的大木箱到宋沟村当上门女婿的时候,那里一穷二白!他坚信时代变了,只要脑子活,肯吃苦,就不怕富不起来!他带着这个信念走出了大山,搞运输、办宾馆。渐渐地,他过上了殷实的生活。可每次回家,贫穷落后的宋沟村总让他心里感到不安。2001年,一心想着为村里干点好事的冯明芝,自己出劳出资,开山挖石,修起了出村路。

  村民们谁也没能想到,冯明芝既不是村干部,也没拿国家一分钱补助,咋会贴钱干起大伙的事?说偌大的山,没有国家的资助,凭一己之力咋能修通?

  冯明芝心里比谁都明白:老想着国家的资助,那是等不来好日子的。只有大伙儿劲往一处使,修通致富路,才能挖掉穷根子。在他的感召下,年过六旬的两位老社长赵世贤和邱瑞元,带着本家的几个人也来修路了。后来,村支书冯兴福也上了工地。最多的时候,村里有30多个人参加修路,甚至年过七旬的老人冯玉奎也来了。老人说,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家乡有条能通车的路,到外面看一看。

  到了年底,宋沟村正赶上换届选举。村民看中了这位扎扎实实为群众干实事的好党员,全村老老少少300多口人,齐刷刷地把自个的信任票投给了冯明芝。他当选村主任后,深感责任更大、担子更重,他铁了心要打通出村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地上。两年后,一条宽7.5米,长6.5公里的乡村公路,终于延伸到了宋沟村。有了出山路的宋沟人,脱贫致富的梦想渐渐的变为了现实。在冯明芝的带领下,宋沟人开始栽种茶树、核桃等经济林。今天,宋沟人守着满山遍野的茶树和核桃树,不再为花钱发愁。2005年年底,全村300多口人,人均纯收入超过2500元。

  2006年,一心想让宋沟人过上好日子的冯明芝,在县里的扶持下,又带领乡亲们,开始了生态移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新的征程。

  山沟和贫穷,荒凉和干旱,都是形容贫困农村的词语。

  但阳洼村,这个临洮县浅山干旱村并不是这样。阳洼村人均纯收入高出其他山区村600元,成为全县山区经济发展的典型。阳洼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有支书瓦广吉这个好“当家人”。

  1992年,瓦玉庆高中毕业,当时他家穷得没有一个面柜。瓦广吉觉得这个小伙子认真踏实,就鼓励他出去学食用菌种植。学成归来,瓦广吉建议由村上出资给他建起全村第一个食用菌棚,结果一年时间成了万元户。从此,在瓦玉庆的带动下,全村发展起了18个食用菌棚。瓦玉庆家也建起了二层小楼。

  瓦广吉觉得丁志宏、王忠等人是做生意的料,他便亲自带着做药材生意,结果个个成了大药材商。村里还有人喜欢干建筑,他鼓励到外面去闯,现在闯出了6个包工头,每年能带出去200多人。

  当然,有能力有特点的人毕竟不多,瓦广吉还得给全村寻找出路。“我先自己致富,自己致富了再带动大家。”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便在自家做起各种各样的实验。先是养鸡,他养到100多只,发现大山沟离外面的市场太远,蛋销不出去,后来他又养牛羊,这一养成功了,每年都能见到几千元的效益。

  他便把养牛羊的技术教给村民们,现在养殖收入能够占到人均收入的20%。

  仅靠养殖,结构单一,还不能发挥农村土地的效益。他又尝试种药材、贩药材。经过几年种植,他得出结论,阳洼这种高寒地区最适合药材生长,他还发明了药材套种的方法,土地产值能够翻一番。试验成功后,他开始在全村推广。现在家家户户种药材,品种达到60多种。光种不行,还得确保农户收益。如何确保,这就得了解市场行情。瓦广吉利用贩运药材结识的全国朋友,获取信息,市场需求什么,他便让村民种什么。现在,全村142户群众家家都种药材,户均4亩多,户户都有堆满药材的库房,有的一家两个库房,一些村民还在新建和扩建药材库。药材收入占到人均收入的50%以上。村上已在沟口规划了16亩地,正在建设中药材综合市场,可带动周边12个村1万多户4万多人种植中药材。

  有了食用菌、养殖、药材、劳务四大产业,全村人均纯收入2007年达到3000多元,高出其他山区村600多元,家家户户都建起了砖木结构的房子,12户人家建起了二层小洋楼。

  当了41年村干部的瓦广吉,带着全村人锲而不舍,根治了五沟四梁一亩坡。全村1070亩耕地全部实现了梯田化,山洼沟峁栽树1680亩100多万株,林草覆盖率达43%。村里人说:“我们这里除了梯田就是路,除了路就是树。”

  王治民,西和县何坝镇麦川村党支部书记,他是镇政府三顾茅庐请来的好当家人。王治民年富力强,高大魁梧,是从麦川走出去的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上世纪80年代,王治民在香港打工5年,后来在深圳成立了自己的企业,为香港和国外酒店生产酒店用品。2005年,王治民聘请一位香港人为他打理企业,自己回到家乡开矿。镇政府领导意识到这是一位乡村致富带头人,便“三顾茅庐”请他下山。

  2006年5月8日,王治民被全体村民一致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们信得过王治民作自己的当家人:“一是有远见,二是人品好,三是有实力。”

  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从哪里起步?王治民请来了村里的能人们集思广益。接着,连续3个晚上,王治民一条一条地说自己的想法。一个星期后,麦川村第一个五年计划及远期目标出台了,其中详细列出了村里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建设发展计划的目标以及具体实施措施。一个月之后,该计划在村民大会上被全票通过,村民们一致认为其“切实可行”。

  有了王治民这样的当家人,人均收入只有900元的麦川村很快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座原来只有3.8米宽的小桥,在村民们自己设计,自己施工下,改建成了一座10米宽的漂亮的石拱桥;一座三层的村办公大楼拔地而起,十分气派;曾经的村中小路,也变成了一条4公里长,8米宽的宽阔大道,而山上的羊肠小道成了10公里长的农村公路;全村320户农民吃上了清凌凌的自来水,村里的核桃树,大蒜和药材等经济作物,更是成了村民们增收的好财源。

  何丙银,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花牛村党支部书记,一位深受全村群众拥护和爱戴的致富带头人。在他当党支部书记的22年间,他带领全村人将1800亩荒山秃岭变成了稳产高产的苹果生产基地,并将“花牛苹果”推向国际市场,变成世界知名品牌,在人均耕地仅有1亩地的小山村里创造了人均年收入近3000元的奇迹。同时他让全村近百家农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成真,花牛村先后被中央和省市命名为“全国文明村”“全省农村先进党支部”……

  创新走出致富路。全村2400多亩耕地,山地就占到2000亩,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度使花牛村所产的“花牛苹果”买价不敌定西“洋芋蛋”。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何丙银带领班子调整思路,明确目标,从2000年以来,全村群众在市、区农业技术员的精心指导下,利用三年时间对全村2000多亩老果园全部进行了高接换优、品种改良改造,新建无公害套袋苹果园1000亩。同时,2003年,在何丙银的倡议下,村里拿出180万元村级集体积累资金,建成了南山山地2000亩苹果园节水灌溉工程,使全村半干旱的山地全部变成了水浇田,保证了山地果园的旱涝保收。为了彻底解决“花牛苹果”的“卖难”问题,何丙银先后多次自费到外地了解市场行情。回来后,他广泛征求全村群众的意见,最后通过集资入股等方式,共投资580万元,在村中建成了一座千吨果品气调库,实现了“花牛苹果”的反季节销售。在何丙银的多方努力下,在外“飘荡”了40多年的“花牛”商标重新回到了它的故乡。经过采取这些措施,“花牛苹果”的身价不断得到了升值,2005年,花牛村所产的“花牛苹果”,平均每公斤卖到了4元以上,全村仅苹果一项年收入就达到了400万元。现在,苹果还未上市,全村就会接到大量的订单,为全村群众增收奠定了基础。

  在何丙银和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艰苦奋斗下,如今花牛村已形成了以苹果产业为主、拥有20多家建筑、运输、养殖、餐饮等三产企业,村集体积累达到1400万元,全村年经济总收入达到了530万元。何丙银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何丙银和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花牛村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高起点规划,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全村先后投资800多万元,建成小学教学楼一座,新修一条1800米长、宽24米的康庄大道,对村里主要的5条主巷道全部进行了硬化美化,在村道两旁新装了59盏漂亮的路灯。与此同时,全村先期建成户均建筑面积达180平方米的住宅小楼80套,有80户村民已入住这些小楼。

  在陇东黄土高原的西峰区肖金镇,还有一位甘愿撇下自家红火的酒店生意不做,甘心当贫困村党支部书记的人,他就是米王村支书李海全。面对年收入10万和年工资3000的巨大差距,面对一些人认为“不划算”的不解,他断然回答道:“账咋能这样算?村里老百姓日了都富了,咱心里才踏实”。

  米王村是肖金镇第一大村,2004年以前还是镇里最穷的村。不说致富没“路”,光说村里的路,谁走起来都头疼。村子离镇街道只有4公里,但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大车进不来,三马子走起来也费劲;吃水也让人难肠。3500多名村民,仅有两眼机井,大多数人要么花半个多小时到沟里挑水,要么花大价钱到外村拉水,谁家敢不挖几眼水窖?村里的两所小学,教室里就靠几根木椽顶着将倾的房梁……

  人心散了,风气不古,成为一大难题。

  2004年,村委会换届,村民们将期盼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44岁的“能人”李海全。

  李海全别无选择,被乡亲们逼上梁山。他暗暗发誓,再苦再难,也要把全村乡亲带上一条致富路。翌年开春,他便和3名村干部垫资2万元,买回材料,干了起来。一呼百应,全村300名村民呼啦啦涌到施工现场,义务投工投劳,连70多岁的老大爷也拖家带口上了阵……时隔不到两年,一辆城里来的公交车鸣着欢快的喇叭,开进了米王村。从此,米王村的人只需掏2元钱,就能从家门口坐到庆阳市区,同样让乡亲们可以夸口的,还有自来水入了户。而让米王村人想也不敢想的,还有文化广场、健身器材以及老年活动室,文化室,也都走进了自己的生活。曾经快要倒塌的村学被18间拔地而起的崭新教室代替,琅琅的读书声在焕然一新的校园荡漾……

  怎样让乡亲们摆脱贫困,真正过上好日子,是李海全萦绕于怀的心思。他振臂一呼,号召大家,发挥优势,打造特色产业牌。这两年他带着村民栽苹果树,办砖瓦厂,搞养殖业,把个村子搞的红红火火。以前在自家院子里小打小闹养鸡的村民高富成,在李海全的动员协调下,办起了“兴旺养鸡场”,存栏10万多只,2007年挣了30多万。而李海全自己,却为村子的发展垫付了20多万元。村民说,李支书这下“亏”了。但李海全却高兴地说:“村里人的日子越来越好,我这是“赚大了”!

  王德良是泾川县丁寨村党支部书记,党的十七大代表,他还是甘肃省唯一一位列席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农民代表,在他的带领下,村支部2006年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成为一面高高飘扬在陇原大地的鲜红旗帜。

  王德良常说,要让大家富,党员首先要带头。支部十分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实施“能人”战略,加强村班子建设,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为党旗添光彩从我做起,兴产业奔小康向我看齐”,把4名村干部、5名组干部培育成了温棚养猪的带头人。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及“三户一组奔小康”活动,选择16名帮带能力强的党员组成16个帮带小组,通过定岗位、靠责任,互帮互带,共同致富,体现了党员先进性。选派10多名青年党员参加县农广校畜牧兽医大专班学习,聘请中科院、甘农大畜牧学专家、教授来村上举办养殖技术讲座,村民素质有了普遍提高。而采取“联户担保”形式创建的8个“党群共富信用联合体”,落实帮扶资金140万元,带动全村养殖产业实现了整村推进、一业突破。支部还从群众致富户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6名,发展党员5名,壮大了农村党员队伍,增强了村党总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支部建设为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他们由此确立了发展畜牧养殖业强村富民的思路,坚持把畜牧养殖业作为帮助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经过1997年至2000年探路子、抓示范、打基础;2001年至2004年育大户、办园区、快发展,使全村养猪产业走上了规模化、公司化、产业化发展路子。现在,全村生猪养殖户达到392户,占总户数的96%,其中百口养猪户187户,千口以上养猪户5户,共建起标准化百口猪舍120多座,生猪饲养量达到4万口,出栏育肥猪2.76万口,繁育出售仔猪0.98万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6年的700多元上升到2007年的3380元,养殖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例提高到89.7%。

  今天,融商贸、住宅、产业为一体化的丁寨农民新村,建有小康屋247户,铺油街道1200米,农民新村广场、地面卫星接收差转站、自来水入户工程、“三清五改”工程以及生猪交易市场、屠宰厂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人居环境优美,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宁县焦村乡洪洞张村党支部书记张鸿谋,曾在商海拼搏十多年,拥有自己的养殖场和建材公司。担任村支书后,他带领村民创办企业,跑步市场搞经营,使全村人均收入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480元。富起来的洪洞张村先行一步,建成市内外一流的花园式小康农宅示范区,并实现了水、电、路、电讯“四通”和硬化、绿化、美化、净化“四化”目标。如今在庆阳市,像张鸿谋这样的“市场型”村官已有1000多名,他们凭借自己积累的市场经验,千方百计带领农民闯市场,为群众致富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正宁县榆林子镇中巷村党支部书记魏占良从摆地摊到开商业门店,积累了丰富的从商经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后,他充分利用本村地处临街的地理优势,领导群众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鼓励先富起来的村民拿出手中的存款经商建店。很快,全村就有127户农民从事个体经营,靠经商走上了致富路。

  西峰区什社乡李岭村党支部书记李志霖,早前做过企业老板,个人拥有资产近百万元。他在担任李岭村党支部书记后,为了使这个有名的“后进村”尽快改变面貌,组织村组干部、党员代表和致富能人30多人自费赴周边县市考察学习,寻找差距,更新观念,千方百计把外面的项目、资金引向李岭村。上任不到3个月,就解决了村里的道路交通问题,以及组织不力、人心松散的问题,还把陕西投资商引来,筹建了一处大型果品气调库,使全村每年近300万公斤苹果的销售和贮藏问题得到了解决,每年安排全村富余劳动力100多人。

  正是有了这些优秀的基层干部,农民兄弟的脸上才有了富裕之后喜悦的笑容。这些优秀的基层当家人如同一面鲜红的党旗,给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指明了方向,带来了自信与希望。

  特写一:赵尚文——致富路上带头人

  赵尚文,陇南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一位年富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领导干部。他曾经在贫困地区乡镇工作多年,30岁冒头即担任西和县副县长,后任礼县县委常务副书记等领导职务。他学的是畜牧兽医专业,富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对三农问题有深入研究。多年来,他在工作上多有建树,被当地干部群众所赞扬。而他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的一项可贵的探索和实践,至今依然留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

  1987年,赵尚文担任陇南市西和县石峡乡党委书记。时值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村贫困面大,群众生活十分困难,一些村道路不通,交通闭塞。许多群众衣不遮体,住的大多是茅草房,人均年收入不到300元。群众艰辛的生活让这位三十冒头,出生农家的年轻干部寝食不安,感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经过深入研究,他认为,造成石峡贫穷的原因很多,但根本的一条是: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赵尚文对干部们说,咱们乡有16个村,有村干部三、四十人,但是我们回头看看,这些干部中真正能干事,想干事的人又有多少呢?他把自己掌握的情况做了一个梳理,将村干部的现状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年龄偏大,村支书年长的达65岁,在这样的山区乡,连走路都困难,更没有走村入户开展工作的精力;二是思想保守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三是一些老同志文化程度低,热情不高,点子不多,工作上没有创新,在群众中没有威信;四是长期以来形成了一批“两捣一脚”干部:“两捣”就是,下台的“捣”台上的,群众“捣”下台的,造成告状不断,越级上访。“一脚”就是,村干部工作中难免惹过一些人,下台了就常受人欺负,经济上更无来源,生活从此没了着落,并因此影响了整个村干部队伍的稳定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赵尚文认为,石峡乡要发展,首先要牵住乡村干部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村干部的素质提高了,我们的事业就有了希望,工作就有了保证。可是,积重难返,矛盾积累的太多,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就必须要下狠功夫,才能让能者上,庸者下,老的退,年轻的上。怎么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经过苦苦的思索,一个思想的火花在赵尚文的脑海中迸发而出,犹如夜空中划过的一道闪电,让他自己也为之感到振奋。他当即召集乡党委一班人开会,会上,他激动地对大家说,我们要解决村级组织战斗力不强的问题,就首先要解决好老一辈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这个“忧”,就是他们退下来以后的老有所养问题。他深情的说,这些老一辈的村干部们工作兢兢业业,有的担任村干部已长达30年,为乡村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天,他们年龄大了,身体亏欠了,就特别需要党组织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爱护他们。他们的问题解决了,新上任的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充分调动起来,有了奔头,他们就会想办法努力工作,干好工作。

  在赵尚文的倡导下,班子成员达成共识:给退下来的村支书、村主任每人每月发放15元的退休金,解决他们的老有所有养问题。

  当时,乡上只有五六万元的积累。没有钱,怎么办?

  赵尚文坚定地说,困难再大,我们也要克服。没有钱,我们创造条件也要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把村干部的退休金问题落到实处,并建立保障机制,他们制定了《村干部退职退休养老办法》,明确规定了村干部退休金“三个百分之十”的来源:一是乡镇企业管理费中提留10%,二是乡政府各种奖金中提留10%,三是村一级乡统筹费中提留10%。

  随着村干部老有所养问题的解决,一批村上的老同志心情愉快的离开了工作岗位,许多同志还发挥余热,给新接任的年轻干部出点子教办法,帮助他们开展工作。一批年轻的、富有活力的复员军人、高初中毕业生和致富能手走上了村支书和村主任的岗位。

  赵尚文和乡党委的这一重大决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首创的精神。给村干部发放养老金,解决村干部退有所养的后顾之忧问题,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们的这一先进经验,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肯定。

  在赵尚文和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的带领下,石峡乡抓养殖,引进细毛羊和早胜牛;抓花椒和果树栽培,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抓修梯田,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抓村村通公路,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赵尚文在石峡乡担任乡长两年,书记四年,到他离任时,该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他被当时的武都地委授予“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光荣称号。

  特写二:禹宏——小康路上一楷模

  2006年10月14日晚,第六届全国“村长”论坛在浙江花园村举办。在“新农村建设之路”大型文艺演出现场,当2006中国“十大杰出‘村官’”身披绶带走上舞台时,群情欢腾,掌声不绝。其中一位身材魁梧,面色红润的回族汉子格外引人注目。禹宏——这位来自大西北甘肃省华亭县庞磨村的党支部书记,随着中央电视台的画面,又一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时间刚刚过去两个月,在他的家乡,12月24日这天,全村381户1640口乡亲在冬日灿烂的阳光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燃放爆竹,以最隆重、最热烈的方式,喜迎他们的“当家人”禹宏荣获“感动甘肃·2006十大陇人骄子”称号。

  5年间,禹宏以一名普通农村党支部书记的身份,3次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先后摘取了全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创业之星”、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全国劳动模范等诸多桂冠。

  在荣誉的五彩光环下,禹宏显得很平静。他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你这个“村官”当得好不好,关键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如果只顾个人挣钱致富,那不是共产党员的品格!

  这是2007年6月8日,一个周末的下午,阳光很好,天空湛蓝。在华亭县庞磨村,我与禹宏面对面,就那么面对面地坐着。我凝视着、倾听着、思考着……陪同的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晓明,还有干部邓双平、于智辉、李小成,也都个个凝神静听。许久,我都被他身上的一种精神而感动。这次专访,是有备而来,然而,当真的见到他的一瞬间,以及面对面访谈的时间里,我仍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他人格的魅力:无论是头顶闪闪的光环,无论是思想的深邃,还是身高1.94米,体重140公斤的伟岸身驱……均要让人仰视!

  坐下来,他的第一句话是:“不管干啥事情,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

  庞磨村位于华亭县城郊,是一个回汉杂居村,也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说是农民,实际不像农民,种的土地是十旱九不收的旱地。人穷志也短。那些年,“鬼多人少,连穷带捣”,庞磨扰乱的邻村周边人十分反感。“嫁出去的走的是边远山区,朝进娶的也来自大山旮旯,不愿与你做亲”,县上的包村干部不愿来,谁来谁受罚、受批评,干部们一提起庞磨,都特别头疼。因此而被当地人戏称为要绕着走的“鬼家庄”。

  1966年1月18日,禹宏就出生在村里一个农民家里,父亲家贫又导致母亲贫寒。父亲是宁夏山区过来的上门女婿,在村上受了不少气,禹宏记忆中,孩子时代的自己吃了不少的苦,苦日子像总也没有个尽头。

  初中毕业后,家境贫寒的禹宏开始了与父辈一样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劳动,但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的艰辛劳作却似乎总也改变不了生活的困窘,已长得人高马大的禹宏时常会感到肚子里空落落的,不踏实。

  1984年,刚满18岁的禹宏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寻梦之路。他跑北京,奔宁夏,上兰州,下河南;收酒瓶,贩西瓜,卖红薯,当窑工,拉牛肉面,那许多在当时看来能挣钱的活他都干过来了。那些年,年轻的禹宏从来都没有想到什么是苦什么又是累,他总是浑身上下有股子使不完的劲。党的政策好啊,农民可以摆脱土地的束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天道酬勤。几年苦干,禹宏小有积累,他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了。他想做一笔大生意,一次挣它个够。于是,在1989年6月的一天,他身背干粮,手里提着一个装满14万元钱的不惹人注意的破蛇皮袋,远道宁夏平洛的平吉堡,几天后,将5个火车皮的西瓜发往北京。可是天公不作美,不测的事情发生了:多日的连绵阴雨和持续高温,让他千辛万苦贩来的西瓜大量腐烂,不但无处批发,每天还要给火车站交大笔的垃圾清运费。那几天,他赤腿站在稀烂的瓜泥中,一点点摸索着,看还有没有可以留下的没有烂掉的西瓜,哪怕卖上一元两元也好哇,他实在不忍心把这些宝贝蛋蛋就这么白白地扔掉,这可是自己几年来血一滴汗一滴挣来的辛苦钱啊……可是,天不遂人愿,禹宏几年来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十几万元钱一下子打了个水漂!

  身无分文的禹宏只身回到了庞磨村,他再一次一无所有。

  挫折面前,弱者被打垮了,强者变得更加的无畏。艰辛与挫折磨砺了禹宏的韧性,也让他从心底对社会底层的劳作者多了一份怜悯。他说,真正的农民,要想过上好日子,真是太难了。

  一个西瓜买卖,让禹宏吃尽了苦头,但几年来在外闯荡的经历,却让他经了风雨,长了见识,市场经济的意识开始深深地扎根于他的脑海中。回乡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看出了“贩牛”这个行当有利可图。于是,他一门心思扑到“贩牛”的生意上。“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禹宏凭着诚实和守信,把“贩牛”生意做得红红火火。1991年,他的家庭已成为庞磨村首个“万元户”。

  “富”了以后的禹宏,没有忘记尚未摆脱贫困的家乡父老,他思谋着,要带着村里的穷乡亲,一块把“贩牛”的事做大。禹宏清楚地记得,行前的那个晚上,村里10多名血气方刚的青年聚在一块,他用油饼子加蜂蜜招待这帮年轻人,让他们放心跟着自己干。他说,有我禹宏的,就有你们的,把你们亏不下……

  壮怀激烈。

  贩牛的苦,可以说真是苦的没口说。那些年,哪有那么多的汽车呀,就是有,禹宏也出不起车钱。怎么办?

  每一次从陕西陇县、神裕把牛收购上后,禹宏们便手执皮鞭,几个人在前,几个人在后,沿着公路,赶着牛群上路,风里雨里,日夜兼程翻山越岭往平凉赶去。一个单程,需三天时间,一天可以走六、七十里。一路上,那真是遇山翻山,遇水淌河。牛走得慢,也就熬坏了禹宏这帮年轻人,但他们也学会了跟着牛群,慢慢地往前走。路虽漫长,可那是一条摆脱贫困,迈向富裕的大道啊。夜里,他们就露宿在路边的崖下,晴天一身汗,雨地一身泥,干的顺了,一头牛上可以赚个二、三百元,遇上啥麻烦,这趟牛就算是白贩了。就这样,禹宏带着一帮乡亲们一路走来,趟出了一条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

  经过几年的努力,禹宏变成了当地有名的“牛状元”。一心想干大事的禹宏又把目光瞄向了更高的目标。1996年10月,他筹资36万元创办起当时全县最大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华亭清真肉食水产公司,效益颇为可观,在当地很有名气。

  二

  在禹宏的事业干得红红火火的那几年,庞磨村的境况却没有一点儿起色。性急又有一副热心肠的禹宏看在眼里,却干急没办法。

  原来,当时的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对庞磨这个烂摊子失去了信心,纷纷撂下担子各奔前程了。原本就穷困的村子一时竟然没有了“当家人”。

  庞磨的父老乡亲将期待和信任的目光投向了禹宏。

  好心的家人、亲戚和朋友也对禹宏好言相劝:“你千万不能接这个烂摊子,安心搞你的肉食品公司,一年少说也能挣个五六万块钱。可不能放着好路不走,去当那个受罪的‘村官’”,说弄不好还会惹来一身臊气。

  实际上,村里的现状,面临的困难,肩上的重担,禹宏全都清楚。全村共有380户,1674口人,94%是回族;耕地面积1520亩,人均只有9分地,各方面条件都很落后,与贫困同时存在的是社会秩序混乱,回汉矛盾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

  开始,禹宏虽然有满腔热忱,但自己心里也没个底,村里尽是长辈、又亲戚套亲戚,自己30冒头,能甩得起这么大一个摊子吗?

  在他犹豫之时,时任东华镇党委书记王立仁一次次地找他谈心,给他教办法,出点子。王立仁拍着他的肩膀,亲切地说:小伙子,你放心大胆地干,镇上支持你,群众信得过你,你一定能干好!

  时任县委书记黄选平更是亲自帮助他解决困难,打消顾虑,鼓励他勇挑重担……

  禹宏被“逼”上梁山。

  禹宏斩钉截铁对家人和亲朋说:“你们的好心好意我领了,可村子总不能缺个领路的吧。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伙都富了,我才能安心啊!”见周围的人还想劝他什么,禹宏认真起来:“只顾个人挣钱致富,那不是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好品格。”

  1996年底,而立之年的禹宏,肩负着众乡亲的期望,挑起了庞磨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他说,创下自己的家业后,我还要为乡亲们创大业!

  他在班子会上慷慨激昂地说:“共产党员的称号就意味着奉献;支部书记的职务就意味着责任。不带领群众闯出一条致富路,就算不上一个好支书”。他的目标很明确:“早一天摘掉庞磨村的穷帽子”。可是,庞磨太穷了,积重难返,恶性循环。千头万绪,从何抓起?

  “我这十几年,只做了一件事:让庞磨村在社会上转变形象。这一件事让我费了十几年心血”。他如此对我说。

  但开始的那段日子,禹宏感到更多的,是孤立无援。村里风气不正,村民观念陈旧,一些村民举家迁往他乡,寻找新的生路。困难重重,但给困难让步不是禹宏的性格。他说,大家能选我当这个村支书,说明对我的信任。我不创造价值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乡亲,也对不起自己。

  好的村风民情,是庞磨村能否发展的关键。禹宏带领村委一班人,“抓两头,富的与穷的,带中间。”提出了创“六好”的响亮口号:“10岁以下要爱护好,20岁以下要教育好,30岁以下要学习好,40岁了要干好,50岁要引导好,60岁以上要孝敬好”。对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提出了行为规范和要求。有了这“六好”,庞磨村从此树立起了一个政通人和的新风尚,富人带穷人,“狠人”帮“松人”,亲戚帮亲戚,邻居帮邻居的好风气蔚然成风。

  针对全村人心涣散、增收缓慢的实际,禹宏先是把村上的青年劳力安排到自己的水产公司做工,带动其他青年外出务工挣钱,帮助他们从思想上脱贫,从而引导全村群众走上共同发展的道路。根据回族群众会养殖、能贩运、善经商的特点和自身的规模优势,精心搞起温棚养牛,壮大草畜致富产业。

  能生产的搞生产,能养牛的让养牛。因为“禹宏当书记把所有人都能看到眼里”,越来越多的乡亲们跟在禹宏后面,义无反顾的干了起来。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又面临着资金缺乏的困难。在那些日子里,禹宏吃不安,睡不宁,他东奔西走,上下联系,以个人的名义为农民担保贷款154万多元,帮200多户建起200座高标准温棚牛舍,购进良种肉牛800多头,种植优质饲草500亩。

  与此同时,全村多业并举,全面发展。1999年禹宏想方设法筹资29万元,建成二代日光节能温室和20个蔬菜大棚,并全部承包给本村贫困户种植经营,当年每座大棚的收入便达到3100元。

  就这样,禹宏认真地履行着一个党支部书记的职责,帮助和引领大伙致富,使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大为改观。几年之后,苦干实干,勤劳致富,转变形象的“庞磨精神”在全县叫开了。

  通过10年时间的打拼,他硬是同群众一道,从积贫积弱中趟出了一条幸福路。2006年,村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19元,比1996年增长1427元,有215户群众建起了高标准小康屋。全村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明进步,成了省、市、县的“五好”村、示范村、小康村,实现着“小村庄”的“大和谐”。“鬼家庄”从此变成了“五好村”。

  三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禹宏的努力下,庞磨村的许多村民都依托他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草畜业,走上了富裕之路。可是,村子里没有集体积累,村上的一些公益活动也无从开展,如何让一个“一穷二白”的“空壳村”变为“人人眼热”的富裕村,又成为禹宏经常思考的一件大事。深思熟虑之后,他和村委们商量,仅靠常规、粗放的“小打小闹”不行,只有形成规模优势,真正走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庞磨村才能真正实现村富民强,乡风文明。

  禹宏说,党员干部站得高,群众就会跟着看得远;党员干部走得快,群众就会跟得紧。于是,禹宏想到了一个新的名词:“股份制”。按照村集体控大股、村民控小股的原则,村集体入股15万元,宏源牧业公司入股10万元,5名村干部入股10万元,建成了庞磨股份制良种牛繁育场,年集体分红3万元。筹资40万元办起年交易量上万头的畜禽大场,村集体年收取管理费2万元。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收入,使村里的集体经济一天天地壮大起来。

  禹宏把产业化经营的第一个突破点选在了龙头企业带动上。

  2001年春,禹宏随县上组织的村干部考察团赴河北廊坊,山东淮坊等地参观学习温棚肉牛养殖,使他大开眼界,信心倍增。他深深觉得目前自己村上的辐射带动能力弱,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他思谋着要建一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集约化牧业公司,走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规模化经营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奔小康。2001年11月,宏源牧业公司肉牛育肥场破土动工了,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禹宏克服困难,艰苦创业,在庞磨村租地30亩,修建双列式温棚牛舍6栋120间,建成厂房办公用房等设施共3000多平方米,购进美国安格斯良种肉牛43头。2002年9月营运以来,已出栏肉牛2310多头,创产值806万元,纯收入118万元,很快就发展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畜牧产业的重点龙头企业。

  那是2003年,平凉市制定了建设巨型畜牧业基地规划,华亭县确定了以建设10万头肉牛基地为主的草畜产业,这无疑给禹宏发展龙头企业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遇。

  让禹宏不能忘怀的,是获得2005年度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组织评选的“全国最受关注的地方党政领导”荣誉称号的时任县委书记郭奇若在推动全县产业结构大调整时,对宏源牧业公司在政策上的倾斜、在资金上的扶持。他要求庞磨走出本村本乡,延伸到全县,作为全县的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地区,实现全县人民的共同富裕。

  从此,一个庞磨模式在华亭诞生了。

  2003年公司参股创建了宏兴公司,并在不断经营与扩张实践中,创办了养牛协会,发展会员352名,联络本县及周边县区养殖大户,逐步探索走出了“公司加协会带农户联基地”的经营发展模式,2006年,他再次投资486万元,启动了宏源万头肉牛生产建设项目……

  光有“龙头”舞动还不够,也得让“龙尾”也动起来。禹宏把第二个突破点放在了农户的温棚养殖上。那些日子,他挨家挨户上门动员,采取农户自筹、产业扶持、担保贷款等形式,引导农户发展温棚养牛。在高标准温棚牛舍修建中,争取县上扶持资金11万元,他个人担保为农户贷款154万元,帮助187户农户建成高标准温棚牛舍187座,购进良种肉牛800头,种植优质饲草640亩。与此同时,多方筹资37万元,大面积推广科学养畜技术,一手培育养牛大户,一手扶持重点贫困户,由富户带穷户、公司带全村。经过几年的发展,宠磨村2006年牛存栏达到了3740头,年贩运大家畜2340头,创收215万元,户均牧业收入2.1万元,成为全县10万头优质肉牛基地建设的“排头兵”。

  除了“主打”草畜产业,禹宏还带领群众走果、菜、商补充发展之路。筹资29万元,建成13座二代日光节能温室和20个蔬菜大棚,全部承包给本村贫困户种植经营,每座棚年收入3100元。同时还利用废弃的河滩地栽植仁用杏120亩、优质核桃150亩,均已进入盛果期。筹资24万元建成占地15亩的高标准畜禽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达2万头(只),年创收6.6万元。扶持引导27户群众进城经商搞服务。

  四

  创新激发活力,创新拓宽思路,产业化为养牛大户带来了很大的实惠。今年60岁的马生荣是庞磨村的养牛大户,建有温棚牛舍9间,牛存栏一直保持在10头以上。有着丰富养牛经验的他以前常因精心育肥的肉牛一时卖不出去或卖不上好价钱而伤透脑筋,可自从加入宏源养牛协会以后,他却不再为此事而犯愁。饲养达标后的优质肉牛交由宏源公司统一销售,2006年他已有12头优质肉牛被公司收购外销,每头净赚600元。

  为了真正让党支部和党员在产业化中找位置、在奔小康中比作用,为了让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对接,禹宏依托自己的宏源牧业公司,与其他7个村联合,成立由他担任会长的华亭宏源养牛协会,吸纳党员、致富带头人入协会,按标准发展草畜产业。协会为会员提供市场信息、育肥技术、良种推广、疫病防治、屠宰加工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由宏源公司统一出资,组织购进育肥肉牛,配发到会员农户分散育肥,达标后统一回收,集中育肥、屠宰和销售,并按育肥量为会员支付报酬;公司赚市场钱,会员挣育肥钱。协会已吸纳4个乡镇8个村的163户养牛大户为会员,创产值293.4万元,户均1.8万元。“宏源养牛”因此成为华亭养牛大户的“口头禅”,成了他们的“品牌”和“靠山”。由此带动形成的“公司加基地、支部连支部、协会带农户”的庞磨牛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链迅速形成,并在全县迅速推广开来,涌现出千头养牛示范村54个。

  禹宏说:“我当村支书10年,一直最敬佩两个典型,一个是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他以农村党员干部的高尚风范,把蔬菜大棚的技术推向全国,让亿万农民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另一位是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他以坚定、执著的社会主义信念,把华西建成了‘天下第一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就是这样,禹宏时刻用时代的先锋来激励自己,鼓舞群众。

  华亭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旭隽女士对县上出现的这一典型倍感欣慰,她高兴地对我说,禹宏是我们县广大村支书的楷模,是农村党建工作的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的引导下,我们通过建设“双强型”村班子,解决了有人干事的问题和有章理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的问题,全县党员带富能力不断增强,致富本领不断提高,带动了全县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东果西药整县牛”的产业化格局。涌现出一大批发展集体经济、富民富村有办法、“双带”能力强的有为党员。在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中,通过“两推一选”和万元年薪公选的方式,鼓励有为党员积极参加竞选,从而在全县形成了“让党员有为,让有为党员有位”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县已有108名作风正、能力强、威信高的党员成功当选村级党组织的“领头雁”。全县累计建立由党支部领办的养牛、核桃、药材等党员专业经济合作组织13个。农民群众高兴地说:紧跟支部走,致富不用愁;加入协会干,农民有钱赚!目前,全县牛存栏达到10.9万头,药材种植面积5.14万亩,核桃基地15.9万亩,农民人均从三大产业中增收607元。

  结束采访之际,禹宏对我说,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全面奔小康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我越干压力越大,越干责任越重。他还说,才干了这么点事,组织上就给了我这么多荣誉,这么多赞扬,群众的呼声、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的评价更让我内心震撼。所有这些,都让我一刻也不敢停留……

  这就是禹宏。一名从庞磨走出甘肃,走向全国的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一名农村致富路上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