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反贫困迎来新曙光

  上海全球扶贫大会上,在五大洲朋友们的热烈掌声中,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发表了题为《为减少全球贫困而携手行动》的讲话。这篇讲话肯定了中国是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实践者,肯定了中国政府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郑重表态:要从保障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的高度抓好扶贫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坚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形成全社会共同扶贫的局面。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将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10年时间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贫困问题,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

  大会闭幕时发表的《中国政府缓解和消除贫困的政策声明》中指出,缓解和消除贫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政府始终不渝的宗旨。中国政府重视发展与改革对扶贫开发的巨大促进作用,为缓解和消除贫困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扶贫开发,力争到2020年贫困人口基本实现小康;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与国际社会在扶贫领域的合作,积极支持世界缓解和消除贫困事业。声明明确强调,中国政府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水平。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面工作的重中之重,尽快减缓直到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缓解乃至消除贫困,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热点和共同行动。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的反贫困行动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到2000年底,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万左右,中国政府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已经实现。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成就,是中国人的千年梦想。

  上海全球扶贫大会对甘肃省的扶贫成绩予以认可:在国家“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方针指引下,甘肃的扶贫开发探索很成功,积累了宝贵经验,减贫效果明显。

  2009年,甘肃粮食又获丰收,粮食产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尽管各地夏粮因灾减产11.3万吨,秋粮产量却可增加39.5万吨,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超过2008年的888万吨,首次突破900万吨,达到904吨。大旱之年能够获得大丰收,重要原因是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种植结构,发挥科技作用。

  一、“三农”工作:一路高歌往前走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甘肃人民众志成城,凝心聚力,艰苦探索、努力奋斗,共克时艰,克服了生态环境恶劣,农业基础脆弱,经济实力较弱等诸多不利因素,全省“三农”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业农村形势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已经由以解决温饱为主变为以加快农民收入为主,由主抓粮食生产变为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由长期缺粮省份变为粮食调出省。特别是近5年来,全省粮食生产连续保持稳定增长,2008年总产达到177亿斤,创建国以来最高记录;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达到2723.8元,比上年净增394.88元,增加额为历史新高,增速创1998年来最高。

  2009年,面对严峻的农民增收形势,甘肃省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进“六大行动”,实施重大项目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50元,首次突破3000元,增幅超过12%。

  2009年是甘肃省农民增收困难最大的一年,全省上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着力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干旱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六大行动”发挥了促农增收的明显导向作用。省上出台马铃薯、中药材、苹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和培育龙头企业扶持办法,省级整合资金9.1亿元,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面积达到2582万亩,其中马铃薯998万亩、产量1100万吨,蔬菜598万亩、产量1082万吨,中药材246万亩、产量50万吨,农产品销售价格始终高位运行,实现了增产增收。草食畜牧业唱响农民增收主旋律,全省牛羊存栏分别增长7%和9%,6月市场回暖后养殖效益平稳增加,育肥1头肉牛、1只肉羊、1头高产奶牛、1头猪分别盈利800多元、80元、2000元、100多元。

  甘肃省紧抓国家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等政策机遇,大幅度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落实中央实施农村沼气、退牧还草、农村人饮、乡村道路等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投资50.19亿元,落实灾后重建资金406.7亿元,要求省内开工的各类项目最大限度就地招收农民工。

  同时,中央惠农政策量增面扩提升了甘肃省农民转移性收入,2009年,全省良种补贴等生产性惠农补贴资金达22.09亿元,较上年增加4.73亿元。甘肃省还通过推行“一册明、一折统”发放制度,确保了惠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

  (一)探索符合省情的农业农村发展之路

  第一,探索一条发展干旱地区农业的路子。甘肃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70%的耕地是条件很差的山旱地,近8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制约,一直是全省农业发展的瓶颈。解决干旱困扰,始终是甘肃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多年来,甘肃发展农业坚持不懈地推进梯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千方百计蓄水、保墒,逐渐形成了将“梯田、水窖、地膜”等多项抗旱技术组装配套的旱作农业适用技术。近年来,又创造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这项技术,把优良品种与多项技术措施集成一体,充分利用了降雨等自然资源,具有十分明显的保墒、增温和增产作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成功研究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找到了发展旱作农业、确保粮食安全的新路子。2008年,省委、省政府在全省31个旱作农业县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89万亩,净增产粮食8.7亿斤。2009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700万亩扩大到100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从l997年的500万亩扩大到1000万亩,并整合基本建设、财政支农、科技培训、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资金,努力帮助农民培训技术、供应农资,大力发展高产耐旱的大宗粮食作物。

  第二,探索一条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路子。甘肃农业发展的难点在于水,出路也在于水。从地缘看,以黄河为界,甘肃农业集中分布在中东部旱作区和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区。面对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现实,省委、省政府坚持积极发展采光多、用水少、节省地、效益高的设施农业,在河西走廊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近年来,加大投入支持实施灌区改造和节水设施配套,大力种植低耗水作物,积极推行用水新技术,加快改革水权制度,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节水技术推广和设施农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农业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日趋优化,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玉米制种、酿酒原料等产业在全国已形成独特优势,农业经营效益显著提高,河西走廊成为全省产业化和农民收入水平最高地区,也成为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示范区。

  第三,探索一条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路子。“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打好特色农业这张牌,立足于资源禀赋,加强产业布局规划,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改进鼓励扶持办法,加快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下工夫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步推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一是发展循环农业。全省重点建设43个牛羊产业大县,把大面积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同大力发展农区草食畜牧业结合起来,推动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资源优势同产业优势相结合,积极培育和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二是发展优势农业。积极扶持马铃薯、酿酒原料等区域性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在全国率先实行马铃薯良种补贴,并整合资金支持以定西为代表的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三是发展绿色农业。积极支持苹果、高原夏菜等天然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产业提质量、上规模、拓市场、增效益。四是发展传统产业。立足甘肃中药材资源的传统基础和优势,瞄准我国中医药业发展前沿,制定专项政策。加快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五是培育新生产业。积极挖掘油橄榄、小杂粮、黄花菜、花卉、食用菌、木耳、花椒等珍稀名特资源的发展潜力,使这些特色产品逐步成长为新兴产业。

  第四,探索一条开发式扶贫的路子。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重,是甘肃的一个显著特征。全省86个县市区都有扶贫任务,其中,43个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在长期的扶贫开发实践中,省委、省政府从贫困地区实际出发,探索出了群众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和把产业、科技、智力措施结合起来等开发式扶贫路子,从解决温饱、巩固温饱到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积极探索、整体推进。20世纪90年代末率先实施的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获得了成功实践,为国内外扶贫事业创造了重要经验。目前正在大胆探索以区域规划为基础的连片开发模式,在整村推进的基础上,按照整体最优原则,在区域内整合各部门专项资金,整合资源,连片推进。同时,为了提高扶贫资金效益,推行了村级扶贫发展基金模式,通过政府适当资助、农民民主参与方式,缓解了扶贫资金不足,提高了使用效率,惠及了更多农户,深受农民欢迎。近年来,把全省贫困地区“两后生”(高中后、初中后)作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主要对象,实施重点培训,并深入探索扶贫开发与避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相结合的路子。

  第五,探索一条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路子。甘肃劳动力富余,人均受教育年限短,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省委、省政府总结长期发展经验,提出“反弹琵琶”、努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通过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是坚持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最大产业来抓,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促增收,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二是坚持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大规模培养农业农村科技骨干和带头人;三是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综合素质。近年来,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兴办职业教育,下工夫培养新型农民。2009年起,省里拿出扶贫开发资金的10%和就业再就业资金的l0%,专门用于支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二)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

  甘肃省委、省政府把中央的普遍要求同省情的特殊条件紧密结合起来,在遵循自然规律、发展规律和科学规律中积极探寻发展出路,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农村工作机制和方法。

  一是高度重视,体现“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甘肃省委及时组建了农村工作办公室,全面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始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支持做好“三农”工作上,集中各方面智慧、动员各方面财力,加大对“三农”工作的倾斜力度。分管农村工作的领导同志全身心地投入“三农”工作,深入一线、调查研究,靠前指挥、破解难点。省委常委都从各自的工作角度关心和支持“三农”工作。市县党委政府建立了一把手总抓、专职副书记副县(市、区)长专抓的工作体制。

  二是精心部署,制定发展规划。围绕产业发展,精心规划了六大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制定了具体的扶持措施,促进农村优势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聚集,努力挖掘农业发展潜力;根据全省玉米生产总量骤增的新形势,省委、省政府及时规划建设牛羊产业大县,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把特色产业推向循环经济发展的层次。

  三是创新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通过整合各类资源资金,改进扶持办法,支持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马铃薯和草食畜牧业等龙头产业发展,既突出了发展重点、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又把创新政策机制同创新工作机制结合起来,使每项政策的制定能够促成内在的协调运行动力,使每项工作的落实都能形成各方面的合力。

  四是典型示范,加快成果转化。在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过程中,将试验示范区里全覆膜、半覆膜和未覆膜的地块放置在一起,组织干部群众现场观摩和比较,通过看长势、比产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科学耕作方式和经营管理办法及时得到推广,使先进生产力最大限度地转化于实践。

  五是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省委、省政府通过统计部门抽样调查和动态监测,监督市县和部门工作落实过程;通过组织部门问责督查和任用考评,建立了有效的奖惩机制;通过邀请民主党派调研评议,增强督促力度。通过这些形式,使考核内容更全面、考核结果更真实、工作落实更有效。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同志对甘肃省“三农”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在2009年9月发表的一次谈话中说,甘肃"三农"工作的思路和走出的路子,完全符合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甘肃农业方面探索出的经验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推广借鉴意义。

  二、扶贫事业: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

  2009年10月19日至22日,甘肃省委、省政府在平凉召开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暨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指出,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推动全省科学发展的关键,牢牢抓在手上。

  省长徐守盛强调,要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历史地看,改革开放以来是甘肃省“三农”工作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客观地看,近几年来是全省农村变化最大、农业发展最快、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在金融危机影响和严重干旱等诸多不利形势下,农村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甘肃省农业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概括起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发生了“四变”:即由长期缺粮省转变为粮食自给平衡有余,由解决温饱为主转变为以加快农民收入为主,由主抓粮食生产转变为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农民的思想观念由传统封闭逐步转向现代开放。

  创造了“三高”:近年来全省粮食生产连续稳定增长,去年总产达到177亿斤,创造了建国以来的最高记录;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去年净增394.88元,增加额创历史新高;农村投入大幅度提高,去年财政投入172亿多元,是历史最高水平,今年1月至9月份,财政投入“三农”资金已达10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2.83亿元,增幅高达69.46%。

  实现了“三提前”:同全国相比,我省提前一年取消了农业税;提前一年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提前一年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我省农村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三农”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

  探索了“五条路子”:有效探索了发展旱作农业的路子;有效探索了科学高效节水农业的路子;有效探索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路子;有效探索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路子;有效探索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路子。这些探索,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我省“三农”发展的瓶颈制约。走出的这些路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甘肃特色,全膜玉米播种、河西走廊制种、马铃薯种薯脱毒种植、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家书屋”等许多经验已经在全国推广。

  甘肃省“三农”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发生的显著变化,得益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我省实际的创造性结合;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得益于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广泛集中全省人民的实践智慧;得益于发扬“甘肃精神”,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得益于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三农”、真诚关心“三农”、全力支持“三农”。成绩来之不易,经验更加宝贵,我们应该不断总结深化,努力弘扬光大。

  贫困地区的发展是甘肃省“三农”工作的重要中之重。

  甘肃省实施有计划大规模扶贫是从1983年国务院“三西”建设开始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历届省委、省政府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全局性任务,经过近30年的开发建设,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新世纪,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坚持群众参与开发式扶贫方针,紧紧围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甘肃省2001~20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确定的奋斗目标,坚持一个瞄准(贫困群体),强化五大重点(以工代赈、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加大对口帮扶和社会扶助力度,扶贫工作整体由以解决温饱为主向以组织群众全面发展、加快增收步伐为主转变。

  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农村贫困面大幅度下降。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底的756万人减少到2008年的442.4万人(按统计部门抽样监测下达数),贫困面由37.2%下降到21.3%,下降了15.9个百分点。51个国家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60元,同比增长1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多年来,扶贫开发始终把通路、通水、通电等“生命线”工程作为扶贫工作打破“瓶颈”制约的重点,着力推进。进入新世纪,我省继续把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基本条件作为扶贫工作的基本重点。到2008年底,大部分干旱山区人均梯田面积基本达到1.5亩左右;有灌溉条件的乡村人均水地达到0.5亩以上。贫困地区人畜饮水困难较大缓解,农村梯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增加,农村道路、村容村貌、清洁能源建设等进一步加强。多年来,先后向省内疏勒河流域、黑河流域迁移18.88万人,向沿黄提灌区移民和县(区)内就近移民安置等36.91万人。从贫困地区向省外组织劳务移民达30.37万人。

  ——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区域内自求平衡。由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甘肃省的粮食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基本自给。河西地区已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制种基地,中部干旱地区的粮食产量也比“两西”建设前翻了一番。随着粮食问题的解决,长期困扰的农村大面积绝对贫困问题也得到缓解,近年来即使在遭受灾害年,也没有出现人口大量外流现象,贫困地区群众情绪稳定,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始具规模。全省各地依据当地资源条件和群众的技术技能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了一批种植业、养殖业,草食畜牧业、马铃薯、中药材、果品、瓜菜五大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基础。贫困地区种植马铃薯面积达到846万亩,中药材面积达到223万亩,林果面积达到1049万亩,蔬菜面积达到445万亩,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达到783万亩。通过整村推进以及扶贫资金配合全局产业开发等,扶持规模养殖80万户,标准化小区1530个,养殖场5300个,畜禽饲养总量达到4500万头只,占全省饲养总量的35%,各类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721个。同时,培育发展了一批扶贫龙头企业。贫困群众来自特色产业以及畜产、林果、马铃薯加工等龙头企业的收入占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科技、智力扶贫,推动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较大提高。主要围绕贫困地区五大产业,建立健全和完善扶贫科技服务体系,大力推进贫困地区科技扶贫和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每年完成培训贫困乡村干部万余人,农民技术员40余万人次,累计推广地膜种植、暖棚养畜、苹果套袋、节水灌溉等各类扶贫科技200多项,每年新品种应用面积均在千万亩以上。高度重视“雨露计划”实施,认真组织开展贫困乡、村“两后生”的培训(初中毕业未升上高中,高中毕业未考上大学的学生),与教育部门协作组建甘肃省贫困地区“两后生”培训集团,实现对“两后生”的正规化培训。以劳务输转为目标的短期技能培训和贫困地区乡村干部培训、整村推进项目和互助资金试点等多内容、多层次、宽领域的培训机制也已形成。每年完成各类劳动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输转培训10万人(次)以上,贫困农户外出创收收入已占到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贫困地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协调推进。尤其近几年以来,贫困地区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贫困子女上学难、贫困农民就医难、看电视难等问题解决步伐加快。扶贫与农村“低保”制度得到衔接,全省贫困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达89.8%,道路通达率达87%,通电话率95%,通卫星电视率97%,广播基本全覆盖。

  ——主动联系与协调,对口帮扶成效较好。中央国家机关28个和天津市有关区(县)对口帮扶甘肃贫困地区35个县、237个村。多年来省上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各级扶贫部门坚持主动汇报和联系,着重围绕基础条件改善、特色产业培育、人才培训、劳动力输转等重点,积极主动加强协调与争取工作,天津帮扶资金已由原10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社会帮扶氛围已形成。仅2008年,全省各类帮扶资金与物资总计达1.8亿元左右。

  甘肃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坚持在探索中前进,创新中发展。一些独具特色的做法,在全国扶贫系统产生较大影响。

  一是坚持规划,整村推进。对全省8000多个贫困村制定了扶贫开发规划。对规划村采取“整村推进”的方式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中,以改善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着力点,开展基础条件项目建设、产业扶持,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贫困村劳务外出打工就业等为重点,创造增收机会。

  二是坚持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调整结构初期以发展粮食生产、尽快解决温饱为主,随着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坚持扶持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增收产业,并推动区域化、专业化发展。

  三是坚持探索,实施难点攻坚。我省“六类片带”贫困问题更突出,贫困程度更深。实施区别对待政策,是我省扶贫整体效益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是坚持“要素”原则、科学分配和使用财政扶贫资金。

  五是坚持激励原则,提升质量、效益,创新扶贫工作绩效考核管理机制。

  特写一:以“民贫我愧”之心,履其职尽其责

  ——记甘肃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沙拜次力

  2008年3月,中共甘肃省委任命沙拜次力担任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职务。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这位在贫困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担任了5年州长职务,熟悉“三农”工作,具有敢想敢干和创新精神的藏族干部,又在全省扶贫系统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的瞩目中,挑起了带领全省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千斤重担。

  沙拜次力说,我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对甘肃省扶贫系统的干部职工来说,沙拜次力的名字则是耳熟能详,十分亲切。他在担任甘南州州长期间,倡导并大力推动的“农牧优势互补”战略,加快了农牧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开创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实现了甘南州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影响很大,反响热烈。

  这位长期奋斗在扶贫工作最前沿和主战场的主要领导的上任,让人们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甘肃扶贫事业新局面,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一

  沙拜次力出生在甘南州迭部县多儿乡一个林农兼营、以农为主的藏族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家乡农牧民群众为摆脱贫困而苦苦挣扎的情景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脑海里,一股改变家乡面貌的热血,时常在他的胸膛里冲撞着、沸腾着。

  1983年10月,27岁的沙拜次力被任命为迭部县委副书记。他感到经过组织的培养,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已经到来。

  在贫困县担任领导职务,意味着的就是吃苦、责任和奉献,主要的工作就是深入农村、服务农业、造福农民,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此,与农业结上缘了”。也就是从那时起,这位生长在农民家庭,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的年轻干部,踌躇满志,豪情满怀地把帮助和带领困难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作为一件大事,时刻牢记心间,二十多年来,他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关于这一问题的探寻和思考……

  大家反映,沙拜次力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注重体察民情,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深入思考,看问题准,把握问题深。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和主要特点。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很快打开工作局面。

  6年以后,沙拜次力当选为迭部县县长,在这个肩负着解决农民温饱,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岗位上,他工作了整整4个年头。

  那几年,迭部县的干部群众经常看到这位年轻的县长奔走在牧区的草场、农户的地头,指导当地农牧业生产,解决群众困难的身影。当时,县上的贫困现象太普遍,专项投入少,他针对这一实际,和县上其他领导一道,集中精力狠抓道路建设、人畜饮水、水电资源开发等民生问题的解决,同时,突出以水兴电,以电兴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到他离任时,迭部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41元增加到539元,实现了当时标准的解决温饱的目标,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在他离任之际,县人代会代表给他赠送一幅“迭部人民敬重的县长沙拜次力”的匾额。他带着迭部各族人民的勉励去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赴任,担任该局党委常委、副局长,承担起林区护林防火、保护资源、维护林区稳定的重任。

  二

  “临潭县卓洛乡农民敏哈散农业牧业两手抓——地里种紫花苜蓿、青燕麦,暖棚里养牛、羊,这种家庭式的‘农牧互补’让他的腰包鼓了起来。敏哈散说:‘过去种几十亩地,年收入也就几千元,现在养几头牛,年收入近万元。’”

  “且知久家的暖棚养殖是迭部县实施‘农牧互补’战略的一个典型。且知久住在大山的半山腰,以放牧为生。他说,多年来,山上交通不便,放牧收入低,生活困难,自从盖了暖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暖棚养殖成了我们农牧民致富的新路子。”

  来自媒体上的这两段文字,向人们传达着一个甘南农牧民群众生活巨变的佳讯。农牧共唱和谐曲,是甘南州近年来科学发展的深刻见证……

  2003年6月,在甘南州第十三届人代会上,沙拜次力全票当选甘南州州长。

  上任伊始,沙拜次力就在思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这样一个民族地区,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尽快实现农牧民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夙愿,就必须要找到一条符合当地生产实际的发展道路。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长江、黄河的上游,这里的天然草场、湿地是长江、黄河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涵养地。土地总面积4万余平方公里,全州大致分为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三个区域类型,畜牧业是甘南州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特色产业,全州草场面积为408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0.28%,耕地103.4万亩。在全州300多万头只牲畜中,牧区存栏216万头只,占72%,半农半牧区存栏50万头只,占17%,农区存栏34万头只,占11%。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沙拜次力发现,长期以来,甘南州传统粗放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及草原牧区牲畜超载,致使资源利用过度,草畜矛盾突出;而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具有良好的舍饲基础和气候、耕作条件,103.4万亩耕地中90%以上属中低产田,坡耕地面积大,农作物产量不高,但适宜发展优质牧草种植,可以形成丰富的饲草料资源,畜牧业发展空间大。而长期以来,这些有利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潜在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农牧分隔、草畜优势不能互补,农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畜牧业生产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生产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小,现代畜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那些日子,沙拜次力自己也禁不住为这一发现而击节叫好,振奋不已。他深深地感到,农牧业的健康发展对甘南州的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生态建设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施农业和畜牧业的优势互补,很可能将是甘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破题之举。

  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沙拜次力针对甘南农业和牧区的不同实际,不同县域的经济状况,以及临近的临夏、青海等地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上存在的互补性,创造性地提出,甘南地区的经济要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甘南的农民群众要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必须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牧业的发展,就必须利用当地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实施“农牧优势互补”战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整合农牧区资源,发挥牧区、半牧半农区和农区资源的比较优势,实现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三大生态类型完全不同的区域之间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全州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沙拜次力胸有成竹地说,实施“农牧优势互补”战略,就是要通过采取“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农区种草、牧区补饲”的措施,让农牧区不再“隔绝”。一方面,禁牧、休牧、轮牧可以加大牧区天然草场的保护和治理,让牛羊住进新建的暖棚,科学繁殖、育肥;另一方面,还可建立农区半农区的优质饲草基地,扩大优质专用饲草作物的种植面积,培育规模养殖小区,建立牛羊育肥基地和生产基地。同时,也可以起到“保护好草原,就是保护母亲河,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的一举两得的效应。

  在时任州委书记陈建华的大力支持下,甘南州第十次党代会将农牧优势互补战略纳入了州委“1522253”整体发展战略。从2004年开始,一个大规模农牧优势互补战略的战役在全州打响了。

  全州各县市结合各自特点和实际,探索出了“招商引资、群众参股、能人带动、投羊还羔、投牛还犊、统一建设、分户经营、龙头企业带基地、连农牧户”的模式,采取政府引导、部门支持、农牧民群众参与的方式,取得了喜人的成效,全州涌现出一大批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示范区(点)。

  在实施“农牧互补”战略中,甘南州对农牧业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加大天然草场的保护力度,实行退牧还草,恢复和提高天然草原的产草能力和生态功能;发展订单草产业,培育草料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绿色生态畜牧业,培育规模化养殖场,建立现代化的肉、奶加工基地。这些措施增加了农牧民收入,提高了畜牧业和种植业的经济效益,使草场压力得到缓解。州上通过扶贫资金、牧区专项资金、财政专项资金、退牧还草、农牧互补等项目资金的支持和农牧户自筹、信贷支持、政府补助等方式,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建设肉、奶、草三大产业基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畜牧业产业化建设步伐。畜牧业产业基地初步形成,种草面积进一步增加;粮经饲的比例得到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牛羊育肥专业示范户群基本形成。据统计,全州现已发展各种养殖种植示范户7000多户,户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全州建成以农畜产品加工运销为主的华羚、科瑞、首曲、宏达、草原兴发等多家龙头企业,牛羊肉加工、奶制品产量稳步上升。市场和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针对甘南州经济欠发达、社会发育程度低、畜产品销售流通渠道不畅等现状,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建、扩建了一批交易市场,在全州范围内建立了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大提高了养殖户的经营水平,畜牧业增长方式得到进一步转变。

  甘南州一方面抓牧区的暖棚建设和养殖小区建设,引导群众开展半舍饲养殖和集中规模科学养殖,另一方面从发展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畜牧业上寻求突破,逐步辐射牧区,带动全州。畜牧业生产方式正从单纯天然放牧到舍饲、半舍饲养殖转变,改四季放牧为夏秋放牧、冬春舍饲,传统的牧区生产方式正发生着变化,不但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解除了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现象。

  2004年,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办、农业部就“农牧优势互补”战略的实施情况,专题赴甘南州进行调研,一致认为:这一战略,对我国农区和牧区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对提高畜牧业产业化水平,缓解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具有战略意义。省内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也就此问题做了专门调研,他们得出结论:甘南州实施的“农牧优势互补”战略,是来自经济发展一线的一种好的发展模式,对于其他类似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意义重大。

  通过“农牧优势互补”战略的实施,截至2007年底,全州累计建成标准化牲畜暧棚4757座,棚圈108座,转移牧区超载牲畜18万个羊单位,育肥出栏牛羊25万头只,养殖奶牛7.98万头,暧棚养羊33万只;人工种草面积42万亩,建立优良草籽繁育基地3000亩,成立饲草料经营公司3个,养殖专业村215个,养殖小区13个,发展专业合作组织11个,畜产品交易市场4个,发展牛羊育肥户2085户,奶牛养殖户1375户,牧草种植户215户。全州累计建设标准化牲畜暖棚5073座42万平方米,转移牧区“超载”牲畜约30万头(只)。人工种草面积50多万亩,其中优质牧草19万亩。养殖、育肥等示范基地和小区年户均收入达到1.72万元以上,畜牧业实现第23个丰收年,全州年末牲畜存栏总数达到328万头匹只,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29.1%、34.81%和29.2%。粮油产量稳中略增,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新增优质牧草种植面积5万多亩。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随之进一步改善,全州已建成3506套牧民定居房屋,19984名牧民已住上新房,占应定居6686户的52.4%;实施饮水安全项目157项,解决了6.8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4600口。全州农牧村贫困人口减少0.88万人,低收入人口减少1.2万人。“农牧优势互补”已成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今天,人们高兴地看到,“农牧优势互补”战略在青藏高原边缘农牧结合区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成为保护草原生态的前提下寻求畜牧业增产增效的有效尝试。昔日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五大牧场从此又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再现出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喜人景象。

  三

  沙拜次力真诚地说:在其位,谋其政,坐在省扶贫办主任的位置上,我要做的,就是要以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己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性修养、认清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形势任务,树立和弘扬拼搏的精神,以爱民、富民的责任意识,以“民贫我愧”之心,面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这是沙拜次力到省扶贫办履职后,在第一次全体干部大会上讲的一段话。

  沙拜次力说,作为扶贫干部,深入贫困群众、密切联系贫困百姓,不仅是态度问题、感情问题,其实质是为百姓服务的政治立场问题。扶贫岗位绝不能认为是一个“官位”,扶贫部门的工作就是为贫困地区群众服务的,扶贫干部就是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打工的。因此,我希望:要从省办做起,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为广大贫困百姓尽早脱贫致富服好务。只有树立“民贫我愧”的理念,才能服务好基层,服务好贫困群众。扶贫干部只有抱着这样一种心态,才能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才能感悟他们的困难,思路才能符合实际,决策才能符合群众的要求。

  沙拜次力以“大敌当前”来比喻当前甘肃农村贫困面临的巨大困难和问题。他说,当前,甘肃省扶贫开发工作整体而言,虽处在以解决温饱为主向以组织群众全面发展、加快增收步伐为主转变,但贫困地区底子薄、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没有根本转变,还面临着农村贫困面扩大、贫困程度加深、脱贫稳定性差、返贫率高等众多新问题。贫困地区的问题不解决、全省全面实现小康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难以达到。贫困地区、贫困农民仍将是影响全省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为此,他要求,全省各级扶贫干部必须牢记使命、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而出色地履行好职责,用扎实的作风,大力推进甘肃省新阶段扶贫开发“坚持一个方针,实现两个有效衔接,推动三个创新,实施十个结合,抓住六个重点,实现一个目标”的思路的落实,抓住机遇,破解难题,勇敢担当,为全省的扶贫工作打下好基础,创造好条件。

  今天,“民贫我愧”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广大扶贫系统干部职工的行动指南。

  沙拜次力在上任的第一周,就飞赴北京,前往国务院扶贫办报到,并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有关司、局处室拜见有关领导,汇报工作,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回来以后,他即扑下身子,下基层,搞调研,熟悉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情况。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他的足迹就遍及了全省14个市州的扶贫工作重点县和有扶贫任务的重点县,“甘肃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部跑完了”,他也因之迅速熟悉了全省扶贫开发的基本情况,并形成了几个带有战略性的思考。

  其中一个重要突破,就是甘肃的扶贫工作必须坚持分类指导。沙拜次力认为,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推进,当前和今后的最大难点,主要集中在“六大类型区域”,即: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中部极干旱区和南部石山区、高寒阴湿区、边(偏)远山(林)区和各类移民区。目前,甘肃省生产生活在六类地区的农村人口有1500多万,占甘肃省总人口的60%。六类地区涉及贫困县40多个,贫困乡近200个。农村75%以上的“低保户”集中在这些地区,每年全省农村发生的自然灾害几乎也都集中在这些地区,扶贫工作对象的80%以上也集中在这些地区,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沙拜次力说,这些地区的扶贫工作成本比西部其他省的扶贫工作重点县高出约25%~35%左右。但只要做好分类指导,就牵住了甘肃农村扶贫的“牛鼻子”,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沙拜次力的讲话如雷贯耳,让大家耳目一新,赢来了阵阵掌声。

  四

  很快,省扶贫办的干部职工就发现,这位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藏族干部,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他不但具有很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高超的领导艺术,还擅长书法、喜欢填词作曲,具有很深的汉文化底蕴。业余时间博览群书,更是他的一大爱好。人们经常看到,工作之暇休息时,别人都在打牌娱乐,而他却抱着一本厚厚的书,静坐一隅,陶醉其中。他说,开卷有益,读书让我感到快乐,感到充实,读书还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沙拜次力做人的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也处处体现在他的工作中。他经常给干部们说,要讲诚信,说了就要做,做了就要有结果。言必信,行必果。

  沙拜次力指出,在现阶段,甘肃贫困现象带有普遍性,扶贫工作带有全局性,扶贫目标带有战略性,要使甘肃农村实现稳定脱贫致富,迈上小康水平,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否则,我们就难以担当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任。当然,解放思想,既不是让人“胡思乱想”,“异想天开”,也不是让人唱高调,搞表面工程、形象工程。而是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使我们的思想和举措更加符合广大贫困群众的所盼、所求,更加符合扶贫开发工作的客观规律,更加符合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特点,真正体现科学扶贫的要求。同时,要抓住体制、机制性问题,加强学习与研究,大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破解体制、机制难题。既要珍惜30年来我们自己创造的经验,但也不拘泥于这些经验和做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还要虚怀若谷,将其他省份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我所用,以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我们自己的思路和举措。各级扶贫部门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真正找准工作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县情、乡情、村情及贫情的认识,真正理清思路,把贫困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贫困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贫困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多办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的实事和好事,把工作做到贫困百姓的心坎上去,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沙拜次力说,现在,扶贫标准提高以后,扶贫工作的对象扩大了,要求提高了,任务更艰巨了。只靠扶贫部门一家单打,不但减贫进度减慢,而且力度不大。因为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扶贫措施也要求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当进一步调整思路,改革创新,从思想方式到行为方式,从瞄准视角到决策重点,都要适应新变化、新要求。

  在此基础上,他和办党组提出,甘肃的农村扶贫工作,不仅要实现工作方式的转变,更要实现思路上的创新。要面向“十二五”规划,实现方式、目标的进一步定位,进一步明确扶贫的目标、重点和任务,以便抓住重点,狠下硬手,寻求突破。

  这一新的思路,引来赞叹一片。

  全省扶贫系统的干部群众反映,省扶贫办制定的新的扶贫方针,从甘肃扶贫工作的难点入手,从甘肃贫困地区实际出发,更加符合甘肃农村情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省扶贫办紧扣新阶段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重点要求,本着“大扶贫”理念,立足全局,谋划减贫,强化对策,加快推进重点难点地区的全面攻坚;认真实施“连片开发”、“农村互助资金”试点,创新扶贫机制,转变开发方式,提升“一体两翼”水平,确保减贫目标和甘肃省农民增收“六大行动”的落实,实现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年年有增长,家境年年有变化。

  他们努力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大胆进取,跳出扶贫看扶贫,站在全局谋扶贫。在全省工作的大局中,认识扶贫工作,把握扶贫工作,部署扶贫工作,推进扶贫工作。同时,要求在扶贫工作中,正确处理科技扶贫、社会帮扶以及扶贫与防灾减灾关系、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结合、扶贫与农村“低保”衔接等关系。他们还结合当前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认真谋划下一个十年扶贫开发的思路与目标,推进了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和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推进了扶贫事业改革创新,甘肃省的扶贫开发从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五

  2008年3月,省委从全省扶贫工作的现实需要出发,充分考虑扶贫系统干部队伍现状,进一步加强和充实了省扶贫办领导班子,沙拜次力、刘斌、李峰、苏振祥、王冠军、张森等熟悉扶贫工作,基层工作作风扎实,领导经验丰富的同志组成了新一届领导班子。

  沙拜次力和省扶贫办新一届领导班子认为,进入新阶段后,甘肃省扶贫工作要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以大幅度增加贫困地区群众人均收入为核心,以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为目标,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重点,坚持开发自然资源与开发人力资源相结合,坚持整村推进、以工代赈与“连片开发”综合治理相结合,坚持易地搬迁扶贫与产业扶贫、科技智力扶贫相结合,坚持基础条件改善、灾后恢复重建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相结合,推进扶贫与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衔接,全面落实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扶贫政策。要抓住机遇,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面向“十二五”,力争在下一个十年内使全省扶贫开发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省扶贫办新时期扶贫工作的设想和打算,概括起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着重抓好、用活各项政策机遇,促进贫困地区全面发展;二是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动摇,着重走好资源开发、连片推动、生产发展、生态保护的路子;三是要坚持抓主、抓重,发展特色产业,着重把尽快增加群众可支配收入目标放在第一位;四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提升扶贫工作水平,着重把科技智力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根本重点;五是要坚持扶贫与低保的有效衔接,实行动态管理,着重对低收入人口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六是要坚持“大扶贫”理念,拓宽领域,着重组织协调和吸引、吸纳一切可以吸引、吸纳的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事业;七是要坚持探索和创新,着重把各类试点、示范和典型推广工作部署好、实施好、总结好。

  思路决定出路,实干决定效果。

  沙拜次力说,2008年,我们尽管遭遇了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但经过全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全省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达到8亿元以上,较上年增长近17%,扶贫资金增幅、增量、总量均达历史较高水平。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60元,增长1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甘肃省2009年的扶贫成就可圈可点:

  这一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以促进重点县农民增收,提高发展能力为目标,积极开展整村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认真抓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年减贫40万人。

  2009年一开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长徐守盛就亲率甘肃省党政代表团赴天津,就两省市新阶段全面战略合作进行了高层会谈,双方签订了《天津市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新阶段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协作的纪要》。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连续三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出台了《关于实施特殊政策加大民族地区特困片带扶贫攻坚力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河西特困移民扶持工作力度的意见》等专项措施。为了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省委新增了20个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同时建立了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使甘肃省“大扶贫”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大力推动了扶贫难点区域攻坚工作突破,2009年,向国扶办及有关部委汇报,争取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取得好成效:分配甘肃的财政扶贫资金总量较上年增长2.95亿,较上年大幅增长。全年新修梯田11.2万亩,新增灌溉面积6.9万亩,发展集雨节灌面积0.66万亩,超额完成省政府确定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10万亩任务;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村570个。按照国扶办实现“三个确保”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年内将全面完成较少民族地区整村推进任务。革命老区整村推进已完成150个;加大了对畜牧业、马铃薯基地、中药材等产业化扶贫项目的扶持力度;贫困户“两后生”培训和普通技能培训8.11万人。全年完成贫困地区乡村干部培训近万人,农民技术员培训40余万人次,基本达到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户均1人次以上。积极配合国务院部委联合调研工作,认真开展了我省扶贫工作调研。国务院加快甘肃发展政策研究调研组扶贫开发专题调研组在甘肃省调研期间,省扶贫办向调研组提出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社会帮扶、灾后重建等多项关于国家支持甘肃贫困地区发展的建议,得到了调研组的重视和认可,这些建议通过调研组的报告,为国务院加快甘肃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认真抓好各类试点工作,安排部署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扶贫与“低保”制度衔接试点,对如实掌握我省贫困人口以及贫困人口产生特点、规律极其重要。省扶贫办会同省民政厅在漳县、临潭两县开展了试点工作。与此同时,6个省级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试点县、12个贫困村灾后重建试点村、304个贫困村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等在全省68个县有序开展。全省已有多处扶贫片区开发试点在积极探索“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新模式。制定了《关于“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试点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以整村推进为基础,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加强基础设施为切入点,以整流域为项目区,突出特殊片带的难点,统一规划,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布局,服务体系配套这一新的扶贫模式正在形成。

  这些针对新形势下加快甘肃扶贫进程的举措,着眼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以缓解贫困、缩小差距、构建和谐为目标,坚持瞄准贫困群体,强化以工代赈、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为核心,表现出了明确的主攻方向,清晰的工作思路,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扶贫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拓展,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大力促进了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这是一幅前景美好的蓝图,这是一个让人鼓舞的好开端。它预示着,未来甘肃省的农村扶贫事业必定揭开新的一页,铸就新的辉煌!

  特写二:世纪丰碑

  ——定西市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纪实

  迎着新世纪的灿烂阳光,从地处中国西部的甘肃定西,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这里的292万人民整体脱贫!这片历史上曾“苦瘠甲于天下”的土地上,正展现着前所未有的新景观。

  定西人民骄傲地告诉世人:他们,在跨越新世纪的时候,已甩掉了绝对贫困的帽子,全区农民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这个全国最贫困的地方,从此告别了一个漫长的绝对贫困时代。一个自古“苦瘠甲天下”的地方,一个被外国专家断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一个十年九旱、灾害频发的地方,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沐浴着党的和煦春风,苦干实干,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72元增加到1863元,增长24.9倍;财政收入由3019万元增加到6.08亿元;贫困面由78%缩小到2.71%,全市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正在向稳定解决温饱目标迈进。

  一

  短短18年,定西地区奇迹般地解决了过去数百年间都没能够解决的温饱问题。这一了不起的历史成就,不能不让世人惊诧!

  定西的扶贫开发工作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983年至1993年扶贫开发的第一阶段,从缺吃少穿到“饱食暖衣”。定西市(原为地区)以注重解决农民群众“三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问题为重点,在全面停止植被破坏的基础上,通过种草种树,大搞水利、梯田,治理小流域,以及农电、科技扶贫培训等,为全市实现基本解决温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定西十年九旱,不旱就是暴雨和冰雹。不下雨,绝收;下雨,水就四处乱流。土地成了“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稳定粮食产量,定西人民长期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采取山、水、林、田、路一齐抓的方式,广修梯田,大办水利,并采取地膜保墒、科学种田、流域治理等综合措施,提高粮食单产。“基本功”一练18年,全区新修梯田217万亩,累计达到468万亩,山区人均梯田达到2亩以上;新修小型水利工程510项,新增水地26.7万亩。农村人口基本上每人拥有1至2亩“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为了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实施了“救命工程”。这就是“121雨水集流工程”,即每户建1个100平方米集雨场,2眼水窖,1亩果园,一举结束了一旱就发生水荒的历史。像九华沟等小流域还实现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围裙子、沟底打坝蓄水穿靴子”。为了解决“三料俱缺”的窘境,他们通过供煤植薪、节柴改灶等措施,解决了农民的困难。曾任地委书记的韩正卿,当时为了解决“锅下愁”,发起了一场改灶运动。他下乡时常提着一把泥瓦刀,走到哪先帮老乡改造节柴灶。这种一心为民办事的工作作风,在定西干部中届届传承至今。据统计,多年来,中央、省以及市县各单位共有2000多名干部,长期到定西贫困乡村蹲点,进村入户帮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他们和当地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变“坐着吃”为“干着吃”,用辛勤的汗水努力改变当地的贫困面貌。由于农业基本条件改善,1999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在比1983年减少24万亩,并且发生特大旱灾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达到8亿多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1994年至2000年扶贫攻坚的第二阶段,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扬长避短的原则,突出特色,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建立支柱产业。通过实施地膜粮作、洋芋种植、梯田建设、集雨补灌“四大工程”和在梯田、地膜粮食、地膜洋芋、补灌窖、畜牧业、劳务创收上推行“六个一”到户扶贫措施,提高了扶贫效益。1993年党中央做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之后,定西的扶贫开发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如,定西过去普遍缺粮食,如果按照计划经济的一套,粮食只能由自己生产或由计划调拨,那样就永远也摆脱不了“以粮为纲”的束缚,调整种植结构只能是一句空话。然而实行市场经济后,定西一些偏远山村也同样吃上了质量好、价格适中的面粉、大米。农民们懂得了“东方不亮西方亮,走出家门闯市场”的道理,长途贩运,劳务输出,到沿海打工,进兰州经商,去新疆耕耘,其活动已经遍及全国各地。市场经济改革进一步解放了干部的思想。1995年秋,时任定西地区行署专员的张继武在旱灾最严重的北部山区调研时发现,凡是种小麦的地方都绝收,而凡是种马铃薯的地方都丰收,农民温饱无忧。这是因为,定西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只有350毫米左右,且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过去,定西主要种夏粮小麦,与小麦等作物的需水季节刚好错过了,年复一年耕耘也打不出几颗粮食。直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农民仍为吃饭而发愁。但劣势中蕴藏着优势,定西昼夜温差大,降水集中在秋季,与土豆需水高峰期基本吻合,为马铃薯块茎膨大和品质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过去一旱就没治的三合村,当年种马铃薯普遍亩产五六千斤,大旱之年用卖马铃薯的钱买回了粮食,家家户户还添置了三轮车,最多的一户马铃薯收入3万元。南部的高寒阴湿地区农民种药材,每亩可收入2500~3000元,远远超过每亩粮食最高收益300元。1995年,地委和行署决定,打破单一种植结构,顺应天时搞调整,实施“洋芋”工程和中草药为突破口的战略:压夏扩秋,少种春麦,北种马铃薯,南种药材。农业工作由抗旱保粮的被动式转向围绕市场开发资源的主动式。2000年,定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38万亩,基本实现人均1亩,种植中草药84万亩,其中当归占全国70%。四大支柱产业(马铃薯、中草药、蔬菜、畜牧业)产值达35亿元。全市在1999年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此后,观念的大转变带来了大发展,定西马铃薯年产量突破35亿公斤,千吨以上的加工企业9个,每年有近20亿公斤的马铃薯形成商品,建成了西北最大的马铃薯批发市场,并正在谋求建成中国最大的马铃薯种薯繁殖、马铃薯种植、马铃薯加工和马铃薯流通的四大基地。中草药加工和流通也日趋活跃,仅陇西县的文峰、首阳两大药材市场年销售额近5亿元,年出口药材2000多吨。仅岷县从事当归运输的人员就达3万人。

  2001年以来,在第三阶段的扶贫开发中,全市着力向稳定解决温饱迈进,按照“以村为单位,统一规划,综合开发,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和“以政府为主导、以贫困群众为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以农民创收为中心,以产业开发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为了使“马铃薯蛋蛋”变为“金蛋蛋”,定西市从1996年实施“洋芋工程”至今,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自给自足阶段到产业培育,进而步人马铃薯“块状经济”强势发展阶段,为努力打造“中国薯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8年,全市淀粉及其制品加工企业达450多家,马铃薯精淀粉及其制品生产能力已达35万吨,其中万吨以上生产能力的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20多家。产品已发展到精淀粉、变性淀粉、全粉、薯条、膨化食品等10多个品种系列。形成了以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休闲食品为主的比较完整的加工体系。全市通过窖藏贮存、均衡上市以增加利润,开挖各类贮藏窖(库)80多万眼(座),贮藏能力达到250多万吨。

  随着规模扩大、总量增加,定西大抓流通体系建设,带动农民增收。目前已建成临洮康家崖、陇西文峰、安定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等6个较大规模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有中小型马铃薯交易市场30多个,参与马铃薯交易的农贸市场180多个,有遍布全市乡村的2000多个收购网点,马铃薯贩运大户达到3200多户。安定区注册了“新大坪”等10多个商标品牌,获得了脱毒种薯原产地、绿色A级食品、有机食品、定西马铃薯原产地商标等国家级认证。目前安定区马铃薯已成功进入北京、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超市,并取得直接进出口自营权,与中东、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如今,享有“中国马铃薯之乡”美誉的定西,马铃薯种植面积已占全省面积的一半,成为全国三大主产区之一;每年都有装满马铃薯、淀粉的专列发往全国各地;450多户马铃薯加工企业形成了35万吨精淀粉加工能力;马铃薯及其精淀粉、变性淀粉、全粉、速冻薯条等已远销广东、上海、四川等20多个省市和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全市农民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的收入占到年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定西的马铃薯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产销加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千年大山万年塬,洋芋开花赛牡丹;昔日不起眼的洋芋蛋,如今变成了金蛋蛋。不起眼的马铃薯成了支撑定西经济的强大支柱,成为农民增收的第一产业。

  二

  定西南部特有的气候土壤和栽培技术优势,使定西自古有“千年药乡”之称,岷县、陇西、渭源、漳县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党参之乡”。定西人充分挖掘中药材资源优势,把历史悠久的种植业变成了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产品的跨越。定西现有各类药材加工企业600多家,已初步形成中药材基地建设、科研开发、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工业生产格局,是名副其实的“西北药都”。

  他们按照压夏扩秋、压粮增经压劣质增优质和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依托优势产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每年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当归的产量占全国的70%、党参产量占到全国的40%,陇西县文峰镇、首阳镇的两个专业市场中药材年吞吐量达10万吨,当归、党参等地道中药材价格直接左右西北乃至全国的市场行情。

  发展劳务经济是定西的一大优势。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广大农民逐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2007年,全市输转城乡劳动力近70万人,劳务收入19.7亿多元,劳务基地达到近千处,初步形成了以新疆、浙江、北京、天津、上海、山东为龙头,东进西出、南北并举、辐射全国的格局。

  “饱了肚子,挣了票子,闯了路子,换了脑子,摘了穷帽子”,是定西人民对政府组织劳务输出的高度称誉。走出去的农民观念更新,视野开阔,学到了专业知识,增强了劳动技能,全市有2512名劳务人员回乡创办经济实体,兴办企业297户,已成为定西致富奔小康道路上一支新的生力军。

  草畜产业是定西近年来培育的又一区域特色产业。全市天然草原面积945万亩,人工牧草种植241万亩。肉牛、猪、禽和奶牛存栏数分别达到26.5万头、100.6万头、163.8万只和5000头,居全省之首。家庭种植养殖,已成为农户脱贫致富的又一新途径。

  渭源县南部水草丰茂,空气新鲜,当地群众把鸡群赶到草山放养,使其朝饮露水,日食虫草,成为时下人们最向往的绿色、天然、无污染产品。目前,放养规模已达380万只,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临洮县是“中国花卉之乡”和“国家级大丽花繁育基地”。1999年在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以大丽花为主的优良花卉,一举夺得49个奖项。高档鲜切花和温棚栽种高档蝴蝶兰等各类花卉畅销全国各地,备受消费者青睐。

  定西年降水量只有300毫米左右,且分布极不平衡,人畜饮水常常发生困难。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自1995年起,定西将原有的“打水窖”发展成为“121”雨水集流工程,即户均一个集流场、两眼水窖和一处经济园林。国家投资、社会捐款、群众投工,成功地解决了干旱山区人畜饮水困难。

  “121”雨水集流工程也获得了“联合国国际雨水集流利用技术”金奖。2003年,安定区被确定为国际雨水集流利用技术培训基地,先后对32个国家的77名官员和专家进行了培训。定西农村“打水窖”的能手,近年来已被同样干旱的非洲国家和地区请去当专家,开始投身于国际援助的劳务之中。

  在定西市安定区响河流域退耕还林示范点,一排排整齐的侧柏遍布山间,远处的梯田像一条条绿绸带拴在山腰。定西自2000年开始退耕还林工程试点以来,7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投资10.26亿元,完成造林封育面积314.12万亩,各类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拦蓄泥沙4832万吨,拦蓄径流54424万立方米。梯田建设的长足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定西土地的立地条件和土壤水分的微循环状况,粮食总产量由1982年的4亿公斤增加到2004年的9亿公斤。北部的安定、通渭、陇西、临洮等县区的不少地方,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南部二阴山区的漳县、岷县、渭源等县,由于退耕还林等工程的推动,已经彻底摒弃了挖山到顶的落后习惯,逐步摆脱了越垦越穷的困境,许多地方重现了青山绿水。2002年8月,全国退耕还林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定西召开,“定西经验”引起全国关注。

  全国劳模、临洮县太石镇沙楞村农民石建全,多方筹资800多万元建设虎狼湾生态农业区,在荒山造林1万多亩,栽植各种苗木168万株,被誉为“当代愚公”。甘肃省首届“绿化奖章”获得者、年近古稀的安定区白碌乡农民王永瑞,二十多年如一日,在500多亩荒山沟里植树30多万株,为早塬播下了一片生命的绿洲。

  随着产业化的不断升级,在定西蓬勃兴起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发挥了很大作用,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支持。据统计,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400多个,拥有会员5万户,带动农户20万户,占到了全市总农户的1/3。这种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已成为定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

  同时,定西市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搬迁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成为从根本上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扶贫措施。从2004年开始,定西市进行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建设,到2006年,7县区80个村5131户的26289人进行了易地扶贫搬迁。同时,对生态难以恢复、生产确实无法自救的贫困山区,实施易地搬迁工程。十余年间,采取政府组织与群众自发相结合的办法,共迁出移民3万多人。这些移民在当地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大都实现了“一年搬迁,两年安家,三到五年解决温饱”的目标,开始走上了致富路。

  三

  定西的巨变,告诉我们什么?

  一个自古“苦瘠甲于天下”的地方,一个被外国专家断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一个十年九旱、灾害频发的地方,却在改革开放以来的18年里,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1倍,贫困人口减少180万,贫困面由78%缩小到3.67%,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并逐步迈向小康社会的历程,这一令人喜悦的变化告诉了我们什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不断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定西解决温饱的第一步。在定西,老天不开眼,十年九旱,要么就下暴雨,下冰雹,地也不合人意,山多川少,不下雨几近绝收!生态条件严酷,生产条件差,这是造成定西长期贫困的根本原因。定西地区在扶贫开发中,首先把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作为基础性和带有根本性的工作,作为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全区上下锲而不舍,常抓不懈,坚持修梯田,打水窖,兴水利,拉农电,通公路,种草种树,综合治理流域。

  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大力调整结构是定西脱贫的第二步。为实现祖祖辈辈的温饱梦,定西人不怕苦,也吃得这个苦,但苦到头却往往是一场空,有时候,真让人感到有点想不通,付出了那么多,所得到的却是那样的小!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了定西人的思维方式,他们重新审视定西,忽然悟到,和天拧着于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是自然的规律,违背了,只能失去它应有的气质与美,说白了,有时也得顺着天,顺着地,干啥总得有个理吧。定西人重新认识他们的生存环境,定西上下群策群力,提出了“三个顺应”的全新发展思路,即: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这个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最终促成了定西发展质的飞跃。

  从温饱小富奔向小康,这是定西发展的第三步。越来越多的定西人主动走出了小富即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走向市场,走向科技,用劳动和创造去圆自己的小康梦。

  尽管定西的成绩横向比较算不了什么,但就定西来说,确实是一个奇迹!定西巨变为甘肃乃至中国西部的发展带来了希望。这片历史上曾“苦瘠甲于天下”的土地上,正展现着前所未有的新景观。

  进入新世纪以来,定西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核心,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逐步培育并基本形成了具有地方优势、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体系,特色农业产业逐步兴起,不断壮大,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8年10月7日,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撰写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开拓成功发展之路(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正式“出炉”,报告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出现的18个典型地区进行了专题调研,这18个典型地区发展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生动缩影和具体体现。定西市作为甘肃省唯一的市州被列入报告之中,“定西发展洋芋产业模式”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脱贫致富的典型样板。

  报告认为,定西市弘扬“三苦”的精神,发挥比较优势,注重引进国际先进生产模式,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形成种草养畜—发展沼气—沼渣肥田—增粮增收—改善生态的循环经济模式,初步走出一条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路子。

  定西告别了绝对贫困,其他贫困地区同样也迈开了脱贫的步伐!

  三、政府主导:甘肃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坚实的组织保障

  政府主导是扶贫开发的最大特色,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是政府主导的扶贫组织体系。1986年国务院成立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12月改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甘肃省的扶贫领导小组是仿国务院模式设立的,目前有44个成员单位,省委副书记刘伟平任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副省长泽巴足、省长助理夏红民任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领导、协调、监督、检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

  1983年开始,国家决定进行“三西”农业建设以后,省委、省政府按照“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的方针,开始在39个重点县进行区域性重点扶贫开发,首开了全国区域性开发式扶贫先河,拉开了全国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序幕。近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甘肃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始终将将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全局性任务来部署和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甘肃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紧紧围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甘肃省2001-20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确定的奋斗目标,坚持瞄准贫困群体,强化以工代赈、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五大重点,加大对口帮扶和社会帮扶力度,扶贫工作整体由解决温饱为主向以组织群众全面发展、加快增收步伐为主转变。经过近30年的建设,全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支柱产业得到了培育,科学技术得到了推广运用,劳动者素质得到提高,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调动各级政府参与减贫工作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

  一是最大限度调动了政府资源。包括预算安排扶贫资金、政府有关部门事业经费、党政机关定点帮扶和东西协作筹措资金。在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基础条改善方面,多年来甘肃省始终把通路、通水、通电等“生命线”工程作为贫困地区打破“瓶颈”制约的重点,着力推进。在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协调下,发改委、扶贫、水利、公路、电力等有关部门通力协作,贫困地区人畜饮水困难较大缓解,农村梯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增加,农村道路、村容村貌、清洁能源建设等进一步加强。加大移民扶贫力度,近30年来,先后向省内疏勒河流域、黑河流域迁移18.88万人,向沿黄提灌区移民和县(区)内就近移民安置等36.91万人。从贫困地区向省外组织劳务移民达30.37万人。同时,贫困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等工作也得到加强,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中央国家机关30个和天津市有关区(县)对口帮扶甘肃贫困地区35个县、237个村。天津帮扶资金已由原10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社会帮扶氛围已形成。2008年,在全省整村推进项目中,共整合各部门资金4.9亿元。按部门统计,发改委0.4亿元,财政0.6亿元,交通1.09亿元,教育0.13亿元,卫生文体0.0345亿元,农林牧0.61元,水务水保0.23亿元,水利水电0.45亿元,组织民政0.27亿元,新农村办0.06亿元,国土0.019亿元,其他0.96亿元。全省各类帮扶资金与物资总计达1.8亿元左右。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立足行业特点,发挥部门优势,在支持和推动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和移民区扶贫开发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筹措资金。包括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私营企业和个人等。甘肃省从1999年开始实施西部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覆盖陇南、天水、定西、平凉4个市的19个县(区)、2547个村的108万贫困人口。通过实施土地与农户开发、基础设施、灌溉与梯田、机构建设与项目管理等分项目,有效缓解了项目区的贫困发生情况,增加了贫困人口收入。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对甘肃省受灾贫困地区的恢复重建工作就采取了农户筹一点、亲朋好友帮一点、社会捐一点、单位助一点、村组统工解决一点,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有效地帮助重点贫困村特困群众完成了危房改造任务。

  三是统筹各方面的扶贫行动。主要是共同统一制定政策规划、分解任务、协调配合、集中投放资金等。甘肃省把扶贫开发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内容,并要求在贫困地区、扶贫工作重点县,要用扶贫工作统揽“三农”工作全局。根据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及时调整扶贫工作重点。通过减贫战略制定和中长期规划的实施,来解决贫困地区发展问题。这些重大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的配套,为遏制全省贫困问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2001年以来,甘肃省贫困地区在积极落实财政扶贫政策为主的扶贫开发方针的同时,还先后实施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教育“一费制”“两免一补”、“退耕还林”、“新农合”、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农村税费改革等主要政策。2005年甘肃省全面免除农业税;扶贫与农村“低保”制度得到衔接,农村贫困户参与“低保”户达35.92万户164.64万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达415.36万户,覆盖率达89.8%;退耕还林政策惠及156万农户、660万农村人口;2006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教育收费“一费制”和“两免一补”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村学生家长负担,全省有150万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近102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交杂费。这些农村普惠政策在贫困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加快了甘肃生态建设步伐,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贫困地区农民的社会保障能力有所增强。在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整村推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行动、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涉及范围广、部门多,建设任务重的扶贫活动中,各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政策规划、分解任务、协调配合、集中投放资金,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职能作用,加强沟通,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使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成效倍增。

  四、齐抓共管:共同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兰州市原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市委常委段英茹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必须在工作部署中真正落实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必须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放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而且是一项政治任务,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十六大以来,我国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的发展阶段,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各方面扶持“三农”的力度越来越大。甘肃省的扶贫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从扶贫开发工作所处的背景看,目前,随着甘肃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地方的财力状况正在逐步有所好转,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有了一定的调整空间。同时,社会上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群体的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强,扶贫济困的热情高涨。总体上看,现阶段扶贫开发的环境越来越好,各方面投入贫困地区的项目资金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宣传动员,搞好组织引导,做好协调服务,整合好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走大扶贫之路,是扶贫工作需要研究的新问题。

  ——从扶贫开发所要解决的任务来看,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在甘肃已基本解决,农村贫困呈现出两个新特点:一是剩余的绝对贫困人口表现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主要集中分布于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高寒阴湿地区和资源极度贫乏的干旱山区。二是大部分贫困地区虽已基本解决了温饱,但要实现稳定脱贫和致富奔小康还任重道远,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普遍突出。全省扶贫工作的最大难点是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中部极干旱区、南部高寒阴湿区、边(偏)远山(林)区和各类移民区。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滞后。据统计,全省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中的行政村,至今12.3%的村不通车、0.3%的村不通电、10.7%村没有学校、40.6%的村没有正规卫生所,7~15岁儿童因贫困失(辍)学率约为7.3%,其中一半以上是因家庭贫困辍学。青壮年劳动力文盲率占18.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7个百分点。返贫人口中,因学致贫的占24%、因病致贫的占18%。全省尚有1073.34万人没有解决饮水困难。扶贫工作对象的80%以上集中在这些地区,每年省内农村发生的自然灾害几乎也都集中在这些地区。仅靠扶贫部门一家是难以完成这些地区的扶贫攻坚任务的。

  ——从扶贫工作的实践经验看,近年来,甘肃省按照分类指导的总体思路,出台了《关于实施特殊政策加大民族地区特困片带扶贫攻坚力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河西特困移民扶持工作力度的意见》等专项措施。同时,以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为主要方式,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及庆阳革命老区、疏勒河移民区的投入力度,取得初步成效。2009年,甘肃省全面完成了较少民族地区“三个确保”整村推进任务。为了破解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瓶颈”制约问题,共同推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省扶贫办与有关成员单位联合下发的《扶贫开发水平提高行动实施方案》和《关于贯彻〈关于共同促进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意见》等文件,为从省级层面给支农项目资金实现整合创造了条件。一年多来,这些共同行动产生了明显成效,2008年至2009年,51个重点县连续两年现实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达到12%以上的水平。整合“三农”资金,不仅解决了目前支农项目资金多头管理、投入分散、使用整体效益不高矛盾,而且有效解决了我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资金短缺问题。

  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有关部门正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共同推进扶贫事业。教育、科技、国土资源、交通、水利、农业、文化、卫生、广播电视、林业等部门制定专门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进行扶持。民委、妇联、残联与扶贫办密切配合,关心和保护特殊贫困群体。2009年省扶贫办与省人口委共同实施的“少生快富”工程,为8500户计划生育户优先安排了3100万元扶贫项目;有些部门还充分利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整合资源,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推广、普及适用技术,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实施机关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知识界和非政府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并不断拓展国际扶贫合作范围,完善和丰富了社会帮扶机制。甘肃省“大扶贫”格局正在形成。

  为进一步巩固全省扶贫工作成果,深入推进新阶段扶贫工作,2009年,甘肃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时调整并新增了20个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并新增44名联络员,首次建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联络员制度。联络员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也有利于全省扶贫开发分工目标任务的上传下达,促进各部门按时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联络员制度的建立将为新阶段扶贫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一号文件”:描绘农民脱贫致富新画卷

  谁能忘,党恩重,亿万农民心激动。从此种田无赋税,国家还要给补贴。三皇五帝亘古无,神州沸腾惊天地。

  谁能忘,党恩重,亿万农民心潮涌。已从承包得实惠,脱贫致富情更深。惠农政策恩如山,口里含糖心里甜。

  谁能忘,党恩重,亿万农民心振奋。五业兴旺财源广,小康路上沐春晖。民富国强歌盛世,峥嵘岁月更美好。

  这是康乐县虎关中学老师姬广海的词《谁能忘 党恩重》。他抒发的,是亿万农民群众对党的惠农政策的无比感激和亿万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2009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对做好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在近年连续发出5个加强“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基础上,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新形势下,中央制定的又一个重农强农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是夯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础的要求,是应对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挑战的要求。

  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首次连续6年发布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作为一份送给亿万农民的温暖而厚重的新年大礼,中央一号文件既有针对性、指导性强的年度工作要求,又有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举措,是党中央针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新变化和农村发展新情况提出的重要应对方略。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从“瓜菜代”式的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从“皇粮国税”“三提五统”到免征持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再到给予农民补贴;从城乡分割到统筹城乡,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沿着历史的脉络探寻,农民这些温暖的记忆源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不断的惠农强农政策,特别是关于“三农”问题的十个“一号文件”,引领亿万农民告别饥饿奔向小康。

  一

  2009年,甘肃省委1号文件:强农惠农促发展。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结合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出台了(甘肃省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意见)的省委1号文件,文件以“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为核心,从强农惠农政策、发展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以及改善农村民生等方面,力促农业农村发展。这已经是省委一号文件第六次将主题锁定“三农”问题。

  新颁布的省委一号文件提出了2009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了强农惠农力度,对促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省委一号文件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坚持把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四项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举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年度特色,为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

  2009年省委一号文件共8个部分40条,包括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的主要亮点体现在五个方面,可以概括为“四个加大”、“三个增加”、“四个提高”、“三个取消”。

  “四个加大”,就是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进一步增加马铃薯良种补贴资金,大力支持脱毒种薯扩繁;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带动农机普及应用和农机工业发展;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三个增加”,就是较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新增国债使用向“三农”倾斜;大幅度增加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重,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乡村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四个提高”,就是提高农村学校公共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三个取消”,就是取消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的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长期实行并逐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政策,免收整车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通行费;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2009年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

  省委一号文件的这些扶持政策直接让农民受益,将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我省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

  省委一号文件强农惠农政策与往年有哪些不同?武文斌解释道,我省突出在粮食直补政策上做了相应调整,以前是“普惠制”、种地农民都享有粮食直补;今年新增加的粮食直补资金重点用于奖励产粮大县和种粮大户,这将真正调动起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这是强农惠农政策的一个新特点。

  2009年的良种补贴对小麦、玉米、水稻等品种全覆盖,而往年小麦、玉米两个品种没有纳入良种补贴。武文斌进一步解释说,小麦良种化,增产幅度达15%,这个比率很高,对小麦良种实施补贴,将刺激农民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对全省农业生产具有很大推动作用。

  同时,全省农机具补贴的范围覆盖所有农牧业县和农场,将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适合山区作业的小型农机具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而往年仅限于对购买大中型农机具进行补贴,今年全省新增加的小型农机具补贴政策,将促进我省中东部广大山区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2009年的农资综合补贴不同于往年的是,完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及时增加补贴。

  二

  程正明是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曾担任过临夏州委书记、省政府秘书长、省长助理等重要领导职务。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求实好学的一贯作风,使他对“三农“问题多有研究,有许多独到见解。他认为,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促进农民增收的六大行动,是我省今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关键。但甘肃的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必须加强;甘肃农村的发展仍然滞后,必须扶持;甘肃农民的收入很低,必须加快。这不仅是我们的认识,也是中央一号文件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他说,当前是党和国家惠农支农政策最有力的时期,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好、农民增收最多的时期,甘肃初步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向整体小康的跨越,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多年来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他以全省农牧业生产的一组数字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他说,2008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888.5万吨,比上年增加50万吨,实现了连续五年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723.8元,比上年增长16.95%,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第九位。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省上立足区域比较优势,坚持调整农业的发展结构,把草食畜牧业作为战略主导产业来抓,大力发展马铃薯、蔬菜、果品、中药材、现代制种、酿造原料等优势产业,全省优势作物面积占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5%以上,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有了长足发展。比如近年来草食畜牧业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大牲畜存栏超过700万头,羊存栏超过2000万只;马铃薯种植达到近1000万亩,产量达到1000多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1%;蔬菜面积达到551.7万亩,产量突破1000万吨,年调出蔬菜200万吨以上,销往全国20个省区;杂交玉米种子产量达到近50万吨,占全国玉米种子用量的一半左右;酿造原料中的啤酒大麦总产量达60多万吨,占到国产大麦的三分之一,成为国内啤酒大麦和麦芽最大的调出省;水果面积达600万亩,产量超过300万吨,其中苹果面积近400万亩,产量达120万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特色农业的发展,使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并呈多元化特点。农民从畜牧业的收入明显增加,2008年农民牧业纯收入同比增长32.21%;尽管种植业仍然占家庭经营收入的70%,但收入构成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这种发展势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蕴藏了后劲。

  程正明同时认为,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甘肃更是如此。农业基础脆弱,农村社会事业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国家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建设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不断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保持粮食稳定、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保证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为此,需要做好六个围绕、加强六个着力点:

  一是围绕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能力,着力增加对“三农”的投入。2008年,甘肃省委、省政府下发32号文件,启动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六大行动,这是一项非常好的决策,是应对金融危机对农业冲击的有力措施,也是甘肃农业长远发展的治本之举。只要抓好落实,五年内甘肃的农业必将发生深刻变化。同时,从甘肃的实际出发,我觉得还应加大金融支农的力度,让农村的生产和发展项目,也能像城市建设一样比较方便的贷上款;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充分吸纳社会民间资金用于农村建设,动员农民积极筹资筹劳,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发展。这样,就能在农村建设中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极大地发挥各类资金的作用,形成“万马齐鸣奔小康”的局面。

  二是围绕加强农民收入,着力制定和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首先需要大幅度增加省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范围、提高标准,进而全面推行省级马铃薯良种补贴,启动省级农资综合补贴等。因为目前这几种补贴主要是中央的补贴,省级补贴很少,市州根本没有。其次,要制定更加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加强城乡一体化,做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作,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社会条件,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现在农民的增收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农业的问题,也不单纯是哪一个部门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实际上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同时他也必然是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支持和促进的结果。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既要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又要着力拓展农业外部的增收领域和空间,进行系统规划并形成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增收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的层次和水平。要以增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心,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加快推进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向农业领域的转移和应用。发展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建设高素质的农业技术队伍。要像支持全膜复盖、测土配方、节水灌溉那样,大力扶持发展加工型龙头企业,支持像马铃薯、草业、高原夏菜、酿造原料那样的优势特色产业,把产业做大,把技术做精,把品牌做强。要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机遇,加快土地流转平台建设,创新集中集约规模经营的实现形式,打造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努力建设规模化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和大型农产品物流市场,走大农业、现代农业之路。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向依靠科技、依靠劳动者的素质和依靠管理创新的发展轨道。

  四是围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着力推进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和智力扶贫。应在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同时,还要继续加大扶贫工作的攻坚力度,在实行过去行之有效的扶贫办法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扶贫开发与强农惠农政策相互协调配套的机制,探索建立以扶贫效果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激励机制,从而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真正用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业支持和技能培训上,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使相对贫困落后的甘肃农村早日赶上全国农村的发展步伐,早日实现宽裕型小康。

  五是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积极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国家扩大内需的机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彻底的解决部分农村吃水难、走路难、用电难等问题,大力支持小城镇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以增强农村发展的后劲。

  程正明最后强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大问题,农民问题更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已经提到了相当的高度。这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我们必须趋利避害,化危为机,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牢牢抓住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快速和谐发展这个主题,做到巩固农业基础这个弦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个警钟始终长鸣,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这个方针始终不忘,中国的农业包括甘肃的农业,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六、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迎来新机遇

  2006的中央一号文件,将新农村建设搬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行动纲领。显示了中央在“三农”工作上的决心!

  从此,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在华夏大地打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发展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创造,是中华民族在新的世纪再次全民拼搏的伟大实践!

  2006年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幕在甘肃开启。在甘肃这样一个贫困人口较多的省份,扶贫开发的任务还很艰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要稳定地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

  这是我们的省情,也是我们的现实。

  甘肃省委、省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也抓住了这一点。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继续坚持整村推进的扶贫措施,重点抓好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农业产业、文明新风、民主政治、村级组织等六大建设。各地各部门把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放在扶贫开发方面,让这部分群众尽快摆脱贫困,告别贫困,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新农村建设稳步有序推进。

  2009年,按照全省开展100个建设新农村试点的要求,省扶贫办还负责50个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试点村的工作,为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甘肃省从2006年开始新农村建设试点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核心。首批试点的2个市、12个县、100个村,努力实现农村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最大效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突出“一品一村”,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层次和水平,跳出农业抓农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同时,深入挖掘非农产业的增收潜力,全方位、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经过3年努力,新农村建设使广大农民住小康屋,走柏油路,喝自来水,通手机电话,用沼气灶,看数字电视,有的还开上小轿车。100个试点村由试点前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04元,到2008年试点结束时的3823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00元。

  试点只是“星星之火”,但在试点的带动辐射下,甘肃省新农村建设已成“燎原之势”!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贫困地区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消除贫困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提高农民素质。统筹推进贫困地区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扶贫开发的新机制、新路子,坚持分类指导和因地制宜,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继续加强对口帮扶、社会力量帮扶和定点扶贫,积极开展产业化扶贫、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等工作,逐步建立抑制返贫的长效机制。

  建设新农村,是对“三农”工作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升华,其实质是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扶贫开发是集中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农”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当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还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那些通不了路、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喝不上干净水的特困地区,建设新农村更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为此,在动员全社会力量、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同时,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贫困地区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贫困群众是一个美好的时代福音。

  甘肃省省长助理夏红民指出,甘肃省立足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特殊性,从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紧迫问题和突出问题人手,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把试点示范与面上推进有机结合,抓好阶段性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夏红民说,甘肃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还处在“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保障、加快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也就是说,我省从面上讲,各地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差别仍然很大,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较低,财力较低、基础薄弱。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甘肃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省党代会提出的长远有目标、近期有重点,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立足于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立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立足于扶贫攻坚、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和卫生等公共事业,着力夯实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等。按照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科学确定发展目标,突出重点任务和措施。条件好、发展较快的地区,要率先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条件差、发展缓慢的地区要着力夯实基础,重点突破。据此,甘肃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我省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抓好试点、探索路子、总结经验、以点带面,要求各地结合各自实际,分类别、分层次、分步骤地加以推进,目的就是采取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的方法,走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2006—2008年,甘肃省新农村建设重点抓了2个市、12个县区、100个村的首批试点工作。首批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是按照中央“五句话、二十字”总体要求,结合省情实际确定的,有农村经济、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社会事业、村务管理、精神文明等6个方面的试点预期目标和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加快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等5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完成这些目标任务的实质是按照“省市领导、县乡主抓、实施在村”的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的重心放在村一级,探索基础条件不同、发展层次和水平不同的村如何建设新农村。经过全省上下三年的共同努力,首批试点工作如期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思想观念变新、主导产业发展快、基础条件改善快、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村容村貌稳步变化以及探索路子有成果”的显著成效。特别是100个试点村,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2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00元,增幅达到20.9%,年平均增长16.7%。其中50个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试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试点前的1650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30元),达到2008年的2901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l78元),三年年均增长20.7%。

  甘肃省委在系统总结首批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就新一轮试点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决定从2009—2012年,开展新一轮新农村建设工作,总体部署是:紧紧围绕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12年突破4000元的目标,把继续深入试点与面上推进相结合,着力推广试点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试点启动良好,进展顺利,发展健康。截至2009年底,省级试点共布局试点县区l4个,试点乡镇42个,试点村386个,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首批试点;3个试点市计划投入财政资金3.16亿元,11个试点县计划投入115.61亿元,其中省财政和扶贫专项补助资金4.4亿元,市县财政投入2.79亿元,整合项目资金52.07亿元;各试点单位基本做到了立足实际部署,各有侧重突破,靠实责任探索;各试点单位从实际出发,围绕探索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统筹谋划。各地还根据实际,正在着力推进面上工作。

  特别让全省人民闻之喜悦的,是2009年全省首批和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单位农民收入快速增长,100个试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4327元,高于全省平均数1277元,同比增幅12.3%;3个试点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4181.7元,高出全省平均数37.1%;11个试点县预计达到2933.1元,增幅达到14.5%。

  新农村试点单位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试点成效显著。首批100个试点村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大部分村形成了特色明显的优势主导产业。新一轮试点市县积极推广首批试点村的成功经验,在农产品市场价格稳定趋好的情况下,主导产业增收效果明显。3个试点市和11个试点县农民收入来自家庭经营性收入分别占61.42%和61.33%。

  新农村试点单位把劳务经济作为重要增收门路,一些自然环境严酷、农业生产条件很差的试点村,跳出土地,开展劳务输出。试点单位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培育新型农民,推广旱作农业、配方施肥、设施农业等农业组装配套科技,极大地弥补了生产条件的先天不足和自然灾害的风险,在促进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础条件的改善有效支持了增产增收。首批100个试点村经过3年试点,路、水、电等农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显著改善,提升了生产基础,促进了农业机械的使用,解放了生产力,对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陇原儿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铸造了一个个不朽的丰碑。展望未来,欣欣向荣的新农村轮廓愈发清晰,全省农民又将迎来一个富裕文明的新时代。

  尾声、十七届三中全会:再写甘肃农村改革发展新篇章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必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谱写新的篇章。

  一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

  “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拂着陇原大地……

  从总体看,甘肃省“三农”工作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现阶段甘肃省“三农”工作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任务。但客观历史地加以分析,纵向横向地做一比较,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脆弱的基础条件,甘肃省农村贫困面还较大,贫困程度还较深,农民收入还较低。在全省经济发展大局中,最突出的矛盾仍然在农村,最紧迫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最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在农村。着眼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今后一个时期,要始终把解决好甘肃省“三农”问题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努力破解“三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加快发展中,努力提高农业农村经济质量和效益;在加快发展中,不断满足农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加快发展中,奋力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视察甘肃省关于农民增收的重要讲话,扩大分子、缩小分母;加快增收、富裕农民;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依靠科技、强化支撑;提升产业、增加效益;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为此,必须更加突出重点,努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动摇,进一步构筑全党全社会重视“三农”、关心“三农”、支持“三农”的共同思想基础。农民不富、全省难富;农业不能优先发展,全省的改革发展就缺乏有力的支撑和坚实的基础;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困难的时候要重视“三农”工作,发展顺利的时候,也不能放松“三农”工作。对“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始终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这个大政方针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

  二、坚持改革不动摇,以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为加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30年的不断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更需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改革破解一个难题,发展就增加一股活力;改革开放深化一步,发展水平就提升一步;制度建设加快一步,民生改善就到位一步;体制机制创新一步,整体发展就前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是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经济社会发展体制中面临的最深刻的变化,其系统性、复杂性和深刻性前所未有。要加快制度创新,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格局,努力推进公共财政投入均等化、城乡资源开发同步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认真抓好兰州、金昌、嘉峪关3个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和11个县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通过率先改革试验,大胆创新探索,为全省整体改革积累有益的经验。要集中更多的精力,破解难题,着力抓好农村土地流转、集体林权制度、社会服务体系、农村金融体制和乡镇机构等重点改革和创新。

  三、坚持农民增收这个“三农”工作主题不动摇,把加快发展的成果集中体现在农民收入增加和生活质量提高上。农民收入能否较快增长,不仅是一个紧迫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一个发展速度的问题,也是一个执政能力的问题。农民增收问题既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农民增收“六大行动”,努力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要高度重视农村民生,坚持不懈地抓好整村推进和异地搬迁,更加有力地推动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有机结合,更加有效地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更大幅度地降低农村贫困面,确保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如期实现。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改革,努力扩大农村消费,全力做好灾后重建。

  四、坚持持续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不动摇,把加大投入作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长远性、战略性举措。在甘肃省这样一个特殊的农情、地情、省情条件下,只有足够的投入,努力改善基础条件,才能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要更好地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投入的积极性。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发挥财政主导和引导作用。要加快培育商品农业、创汇农业、开放农业,着力提高农业的发展层次和市场竞争能力。要高度重视我省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两型社会”建设。

  五、坚持党管农村工作不动摇,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为加快农村发展的根本保证。发展农业事关固本强基,抓好农业难度最大、困难最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应该以推动“三农”工作发展为重要切入点,把“三农”工作的发展成效作为检验党的建设成效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领导农村工作、重视“三农”工作、协调解决“三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真正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县一级党委政府和主要负责同志,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把会不会抓“三农”工作、能不能抓好“三农”工作作为检验执政能力、发展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的重要标准。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利于促进“三农”工作发展的领导班子考核机制。要重视党委农村工作机构的建设,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全面贯彻落实。

  二

  2009年12月1日,甘肃省委、省政府在金昌市召开全省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总结交流经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长徐守盛,省委副书记刘伟平参加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标志着甘肃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幕正式拉开。

  第二天,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陆武成即来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榆中县,重点调研指导城乡一体化发展。

  陆武成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也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全力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陆武成在讲话中指出,我市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我们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至关重要。

  在对榆中县高沿坪土地开发整理及移民安置项目、连搭乡新农村建设、连搭乡老年公寓规划及选址实地调研后,陆武成强调,要进一步增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有益经验,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陆武成一行来到金崖镇和连搭乡交汇处时,看到昔日的荒山、荒沟已变成了平整好的山地,连绵起伏有数千亩,十分壮观,这是榆中县高沿坪土地开发整理及移民安置项目。该项目涉及金崖镇、连搭乡2个乡镇7个村,项目完成后,可整理开发土地1.2万亩,榆中北山的1万贫困农民将整体搬迁至此。

  陆武成说,城市发展空间狭窄是影响和制约我市发展的一大瓶颈因素,也是当前着力破解的一个难题,“向山要地”是兰州拓展城市空间的重要举措。向山要地,让山头变平地,旱地变水地,把广种薄收的旱地及山地改造成平整的水浇地,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使山区农民也能过上川区农民的生活。

  陆武成指出,这个项目也是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模式之一,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高标准地规划建设好住房、路网、水、电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把项目建成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亮点工程,切实把好事、实事办好,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有益的经验。

  2009年12月,兰州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方案出台,《方案》的指导思想明确,总体思路清晰,为全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指明了方向。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兰州市市长张津梁在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要明确思路靠实责任,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要把城乡一体化工作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靠实责任,加强督促,发挥好兰州市在全省的试点作用,“打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役,努力在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上实现新突破。”

  张津梁认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兰州发展的治本之策。我市农业生产总值虽然不到全市经济总量的4%,但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近40%,农民人均收入在全省仅位列第6位,农村的发展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与省会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问题,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兰州市农业办公室主任李向军指出,兰州应该并有可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因为相对而言,我们的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工业基础相对雄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有较多的教育和就业机会,有较好的农村组织基础,对此,我们有坚定的信心。

  12月30日,兰州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未来兰州市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美好蓝图——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异将明显缩小,农民将向城镇靠拢,收入和社会保障与城市居民的差异将逐步消除。

  “三个层次推进”:探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即:主城区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以城带乡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城郊和小城镇实行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增强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农村腹地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和对接城市带动的能力。

  “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12年,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体系基本健全,安宁、城关两区整体实现城乡一体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8%;第二步到2014年,提前6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西固、红古、七里河三区整体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第三步到2020年,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农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

  “加快五个一体化”为城乡一体化工作确定了工作重点,为兰州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形成了有力支撑。

  城乡发展规划布局一体化。运用“中心带动、全域兰州”的规划理念,注重凸现兰州在全省中心带动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编制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兰白都市经济圈”和“兰北新区”规划以及“十二五”规划,用科学规划引领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产业和经济发展一体化。突出城市农业的发展方向,继续抓好产业园区建设和“出城入园”,调整优化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布局,加快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大力扶持发展特色旅游业,用合理的产业布局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一手抓新农村建设、一手抓扶贫开发,集中实施榆中北山等“四大贫困片”扶贫开发,通过异地搬迁、整体推进、劳务输出的社会帮扶,力争2014年稳定解决144个村、20万人的温饱问题。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优先规划实施城乡接合部基础设施、卫星城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农村交通设施和各项民生工程,不断拉近兰州与周边区域的空间距离,用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把工作重点和财力投入进一步向农村倾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保制度,促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资源均衡配置,用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经济社会管理一体化。有针对性地推进各项制度创新,当前重点抓好农村土地流转、公共财政体制、金融体系、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户籍管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八项制度建设,用健全的制度体制保障城乡统筹发展。

  《方案》已成为统领兰州市农村改革发展的最新纲领性文件,经过逐步实施,必将强力推进兰州统筹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兰州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小康的美好一天一定会实现!

  三

  2010年1月12日,甘肃省农村工作会议召开,重点安排部署2010年农村工作任务。会议提出了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增幅达到12%,力争粮食总产达到950万吨,减少贫困人口40万,草食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的主要目标。

  这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真研判“三农”形势,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作为承前启后的关键年份,做好2010年“三农”工作至关重要。

  这次会议提出的“三项工作重点”引人注目,令人振奋,是甘肃省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继续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的实打实的好举措——

  一是资金优势优先保证“三农”。

  将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按照“三个优先”,即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固定资产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来实现中央提出的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要求。

  涉农补贴的各项资金,除了往年的加大良种补贴、扩大马铃薯脱毒种薯补助之外,新增加了青稞良种补贴,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和受益范围,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落实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政策、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支持粮食收储。

  针对农村金融网点少、农业项目贷款难、农民小额信贷需求量大等问题,将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探索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相衔接的方式方法,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同时,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构,落实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要求。

  为了使全省农民明明白白享受这些政策,确保各项资金到村到户,“落实强农政策要做到不缩不减,服务惠农政策要做到不折不扣,真正把政策落实到农民手中。”为此,将继续完善“一册明、一折统”这项措施,增强透明度,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扩大农民群众对财政补贴政策的知情权、监督权,同时加强监督检查,不准将补贴资金用于抵扣农民交费。

  二是四个“1000万亩工程”引人注目。

  四个“1000万亩工程”是2010年农村工作的新亮点。其中有两个事关粮食的“1000万亩工程”。

  粮食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头等大事,粮食问题也是始终关系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尽管2009年全省粮食总产首次突破900万吨大关,达到906万吨,实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增产,但仍然只是实现了供求基本平衡,保障粮食供给的压力仍然很大。加上全省基本农业生产条件差、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以及气候等不确定因素,粮食增产难度加大。

  为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旱作农业区新增50亿斤粮食示范工程的目标,需年均增产10亿斤粮食。基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009年推广面积758万亩、增产15亿斤粮食的科技支撑,甘肃省确定2010年实施10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工程,旱作区各市县区将高标准组织实施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优化品种结构,主攻单产,增加总产,力争实现粮食总产达到950万吨的目标。

  2010年,全省上下还将抢抓国家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的有利机遇,实施1000万亩马铃薯生产工程。进一步加快马铃薯良种繁育,重点推广脱毒种薯种植面积400万亩。从而扩大脱毒种薯基数,以实现2011年全省1000万亩马铃薯生产脱毒种薯全覆盖、增产30%以上、总产达到1500万吨的目标,把甘肃建成全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大省、马铃薯产业强省。

  河西和沿黄地区实施1000万亩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备受关注。将着力推进水权制度改革,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和垄作沟灌等技术,通过政策推动、激励驱动、服务促进等措施,2010年率先推广节水技术200万亩,争取到2012年累计推广1000万亩、实现节水10亿立方米,从而为河西地区工业和生态用水腾出用水空间。

  同时实施1000万亩优质林果工程,重点发展苹果、核桃、花椒、葡萄、梨、红枣等林果产业。落实苹果产业发展政策,创建12个国家级苹果标准园,促进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制定核桃、花椒、葡萄、梨、红枣等林果发展规划,扩大葡萄种植面积,加快酿酒原料特别是河西走廊葡萄产业带建设。

  三是增加农民收入依然是重中之重。

  农民增收是甘肃省“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培育壮大战略性主导产业,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3000元。然而,从目前全省农民收入的构成看,来自家庭经营的种养业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产品价格在连年丰收之后面临下行压力,走势的不确定性很大,靠市场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将受到制约。加之农民工技能与就业岗位要求不适应,农民转移就业增收空间收窄,实现年均增长12%的任务艰巨。

  为此,会议提出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和拓展外部增收空间并举”的思路。

  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马铃薯、中药材、苹果等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重点。将继续加大对肉牛、肉羊产业大县的扶持力度,实现草食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推行规范化种植,中药材面积稳定在250万亩;蔬菜面积稳定在500万亩,创建12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

  在拓展外部增收空间方面,通过提升农村二、三产业水平,来提高促农增收水平。将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骨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实施“阳光”、“雨露”、“农民工技能培训”等工程,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努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以及加快扶贫开发,优先攻坚少数民族特困片带、庆阳革命老区特困片带、河西特困移民区和国扶贫困县的连片开发,确保河西特困区移民和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高于全省水平。

  甘肃省新一年“三农”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全省干部群众同心协力、扎实推进下,2010年全省“三农”工作必定是又一个硕果累累的金秋。

  四

  2010年1月20日,是甘肃省扶贫开发事业打好扶贫攻坚战,谋划未来新发展的重要一天。

  这一天,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0年第一次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强调,今年是全省扶贫开发事业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既要继续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扶贫目标如期实现,又要谋划制定新10年扶贫纲要和“十二五”扶贫相关规划,推动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总结了去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审议了今年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安排意见和《关于加大庆阳革命老区特困片带扶贫攻坚力度的意见》等四个文件。

  会议指出,在遭受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情况下,经过全省各地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去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虽然贫困人口在持续减少,但致贫因素较多且复杂、返贫压力增大;虽然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总体有了改善,但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还需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要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积极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切实做到扶贫开发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扶贫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贫困地区的发展步伐只能加快、不能停滞。

  会议强调,一要确立更加明确的扶贫目标,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力度,将现有财力优先安排特困片带的整村推进项目;加大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力度,为转移农民和增加农民种养业的收入提供支撑;继续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事业,充分发挥行业扶贫作用,确保河西特困移民和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今年消除绝对贫困人口40万以上,确保今年底全面实现《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二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扶贫方式,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把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保证,做到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的结合,实现开发扶贫与救助扶贫的有效衔接;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研究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和特征,分析产生贫困的原因,制定对贫困人口分类施策的举措;把特殊区域集中连片的扶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制定专项规划,加强资金整合,实行动态管理;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加快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三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手编制未来10年扶贫《纲要》和“十二五”扶贫规划,着手组建机构,组织专门人员来开展这项工作,把编制《纲要》和相关规划的过程变为争取资金和扶贫项目的过程;要加强调查研究,全面系统分析51个重点县的扶贫工作情况,为科学编制规划和《纲要》提供依据;要突出重点,力求通过规划和《纲要》的编制工作,使扶贫目标更加明确,投入制度更加有力,扶贫方式更加有效,扶贫机制更加完善,真正使规划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南。

  会议要求,各成员单位要把贫困地区的发展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把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放在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位置,把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增收放在全省农民增收的重要位置,共同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作出努力。

  改革未有穷期,发展永无止境。我们有理由相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必将开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又一个崭新时代,亿万农民必将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事业也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不远的将来,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的广大农民兄弟一定能够摆脱贫困的羁绊,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富裕小康的千年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