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121”:新的命运交响曲

  “井干窖枯河断流,渴得麻雀喝柴油”,谁能说这不是甘肃中东部干旱山区的真实写照?

  这是几个老百姓为水而累的真实镜头:

  ——那年腊月二十八,快过年了,张老大的老婆因没水做饭,孩子又喊渴,急得直流泪。一大清早,张老大背着一个能盛十来斤水的大葫芦,冒着凛冽的严寒,去几十里外的黑虎河一眼山泉里背水。不料回来的路上,几只饿狼跟随而至,张老大停下,狼也停下,张老大起身,狼又跟上来。走了几程,他索性蹲下来抽着老旱烟,对直流涎水的狼说:“狼啊,你想吃我就吃吧,但我求你不要把我的水糟蹋了,家里婆娘娃娃还等着喝水呢!”说着他急中生智,从口袋里摸出一只鞭炮燃响,狼是被吓跑了,可一葫芦水也被逃跑的狼群蹬翻后流得到处都是。从此,村里的人无论再穷都想方设法打水窖、多打水窖,以免因背水而遭遇生命危险。

  ——一个乡下人去亲戚家做客,亲戚请他洗脸,他说:“不用了,我去年下大雨时洗过一次哩!”

  ——有所小学迎来了上级检查工作的领导,学校便组织孩子们在学校门前列队欢迎,结果倒是几个脸孔很脏泥猴似的孩子引起了领导的注意,忙问校长是怎么回事,校长一边诚惶诚恐地向领导解释说孩子家中缺水,没有多余的水洗脸,一边快步走进办公室,从喝水杯中噙了一口水,迅速走到几个孩子面前,示意他们站成一排,然后老练地将一口水噗、噗、噗地喷在孩子们的脸上,孩子们则赶紧各自用衣袖在脸上抹开了……有位乡长听说省上领导要来检查工作,便洗了一次脸,后来省上领导去了另一个乡!这个乡长就为洗脸浪费了水而后悔了好几天。

  “121”工程的实施,不仅解决了旱区农民的人畜饮水问题,而且在经济上也出现了令人惊奇的亮点,这是旱区农民命运的旋律中最动人最深刻的交响曲——

  一、旱灾牵动万民心

  甘肃是个水资源短缺、以干旱著称的省份,干旱缺水不仅造成甘肃省广大农村人畜饮水的严重困难,而且是制约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困在水上、苦在水上、贫在水上”,尤其是甘肃省中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和南部山区,不同季节、不同地段、不同程度的旱灾连年发生,结果常常是春麦失种,冬麦旱死。没有水,甘肃干旱山区上千万农民生存维艰,发展更无从谈起。“天时左右形势,雨水决定丰歉”正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水窖,旱区人民的生存之宝,这是和粮食一样宝贵的东西,有时甚至比粮食更重要,“一碗油换不出一碗水”,也就成为某些特定地区的特定价值观。

  在过去的时代,社会动荡,人民生活不安定,常常要“跑土匪”。人们跑土匪时,首先要把窖隐藏好。一般的隐藏方法是在窖口上“棚”上什么东西,如椽、草,再盖上土。前些年,在甘肃省陇中一带修梯田时,曾挖出过为数不多的水窖,而且还有水。据考察,那里“跑土匪”或逃荒的人走后,再没有回来,就把水窖一直保存下来了。这些在土窖中保存了几十年或许是几百年的水,就像矿泉水一样清冽香甜,还可以治好许多疾病。

  所以,山区农民谈婚论嫁,男女双方摆列家中财产时,便会说家有多少沟滩地、几亩山坡地、骡马几头、水窖几眼……可见水窖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着何等的地位和身价!

  古老的水窖,就这样维系、支撑着干旱山区人们的生存。

  创造水窖的人应该和有巢氏、燧人氏一样伟大。水窖的出现,首先把人类的生存空间扩展到一个几乎是无所不能的所在,人类终于可以远离江河、湖泊这些水源丰富的地方到遥远的地方去独立生存。水窖的诞生,揭开了旱区天地里的生活史,所以水窖在旱区人民那里足以构成一个时代。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诞生、壮大在甘肃大地的“121集流”工程,却从此让几千年来时时为水而忧愁的农民脸上挂上了喜悦的笑容。

  2007年7月24日,65名来自非洲、亚洲、加勒比海地区34个发展中国家的官员和技术人员齐聚兰州、定西等地,参加历时一个多月的“2007发展中国家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培训班”。

  近20年来,甘肃省利用297万眼水窖,解决了26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并发展集雨灌溉面积550万亩。这一成就,让许多缺水国家和地区的友人无比震撼,成为新时期一种“靠天吃饭”的全新模式。

  一

  1995年,一场60年未遇的大旱侵袭甘肃大地。饱受缺水之苦的陇原人民,又一次遭受了旱灾的巨大打击,受灾地区多达73个县,农村竟有半数人畜发生水荒。相当一部分河流断流见底,2.9万眼机井中有60%出水严重不足,近百座小型水库和许多溏坝干涸,旱情严重的陇东、陇中等地,有300万人,200多万头大牲畜没有水喝。干旱山区的人们每天要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拉水,有的地方水价高达每方100元左右,每桶水5元~10元钱,有的人甚至离开故土,拖家带口地到外地找水谋生。更令人担忧的是,全省有20多个县近万名学生和教师一度因缺水而被迫停课。勉强开课的学校,每个学生上学时要从家里提一瓶水,以维持正常教学。

  当年甘肃省投入的拉水车就达2500辆,耗资成千万元。年年花钱,但缺水的问题还是年年困扰着人们。能不能一次性从根本上解决干旱山区群众的吃水困难?在抗旱前线,干部群众齐动员,同甘苦,共患难,为送一杯水,为救一棵苗而劳碌奔忙着。可是,这水,送到哪一天才是个完?

  大旱,像瘟疫一样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

  在地下水和地表水严重缺乏,而又没有条件修建跨流域引水工程的干旱地区,如何解决缺水问题,成为甘肃省各级领导、广大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多年来苦苦思索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天,一位个头不高,身材瘦小,却双目炯炯有神的学者踏上了甘肃省会宁县这块焦渴的土地。他就是著名生态学家、兰州大学干旱生态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松岭教授。

  赵松岭推开一户农家院门,女主人正在用簸箕簸东西,里面全是大小不等的干馍,到后院一看,仓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是放着几口袋硬邦邦的干馍疙瘩,有的已发霉变质。赵松岭被面前的一切惊呆了,忙问掌柜的到哪里去了。形容枯槁的女主人面带难色地回答,外出要饭去了。原来这年春夏大旱,庄稼颗粒无收,许多人家的男劳力被迫外出逃荒,有的甚至携家带口到外地谋生。

  面对此情,赵松岭那双原本刚毅而深邃的眼睛模糊起来,他禁不住潸然泪下。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强烈地震撼了他!他决心用自己的知识找到一条让旱区人民摆脱贫困的出路。他斩钉截铁地说,我宁可不出书,不写论文,也要把这个研究搞出来!他说,什么是学问?研究国计民生就是学问!

  就这样,赵松岭把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民的吃饭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在干旱农业生态的研究道路上开始了艰苦的跋涉。

  赵松岭综合传统旱作物农业和农民打窖集水的经验,总结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并适时捕捉甘肃多年从事旱农研究的水利、农学、土壤、气象和生态多学科的同仁们关于利用天然降水资源补偿旱地农田水分亏缺的新思维,明确提出了集水农业理论,为他牵挂的父老乡亲带来了科学的福音。

  在赵松岭的指导下,1996年,榆中县中连村李家岘社共建成水窖30眼,蓄水容积525方,落实农田集雨灌溉25亩,种植经济作物6.2亩。该社的张世贵因为尝到了集雨灌溉的甜头,而成为该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张玉贵的集雨灌溉试验田里,11眼集雨窖里蓄满了水,运用滴灌技术种植的地膜小麦、地膜玉米出苗良好,塑料大棚里西红柿、辣椒等蔬菜茁壮成长,苹果树、梨树迎风招展,芍药花散发着浓郁的芬芳。张世贵高兴地说,过去没有水,不要说种菜,就连种玉米也不敢想,如今有了集雨灌溉,粮食亩产由原来的50多公斤增加到400公斤,乡亲们平生第一次吃上了自己种的菜。这一年张世贵的粮食就打了5000多公斤,仅此一项收入5000多元。张世贵说,集水农业有干头,要继续搞,还要越搞越好。

  正当人们为集水农业理论与实践的巨大战功而欢欣鼓舞时,赵松岭教授却因劳累过度,于1996年10月6日因突发脑中干出血症,倒在工作第一线,永远离开了他钟情的事业和无比留恋的旱区人民。

  甘肃省榆中县副县长丁祖全得知赵松岭教授去世的消息时,两行热泪不由自主地滚落下来,赵松岭教授对他讲的一番发自肺腑的话犹言在耳:集水农业的理论与技术和甘肃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用水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与各级政府行为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生产力。他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从此,他几乎每天都奔波在北山的试验田里,用他从赵教授那里学来的集水农业知识为农民讲解,指导农民挖水窖修集雨面……

  榆中县北山农民张世贵用一个农民最淳朴的感情表达着他对赵松岭教授的无比敬重,他用集雨田里打下的麦子做了一个大锅盔,托人带到赵松岭教授的灵前,告慰教授可以含笑九泉!

  三

  甘肃省水利科研工作者也为此做过各种尝试和努力,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生于甘肃靖远县平川区水泉乡一个干旱的小山村的原水利厅总工程师雒鸣岳,对群众遭受缺水之苦有着更深的感受,也对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1987年10月,雒鸣岳在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修建集水面,把雨水集蓄于水窖内用于补灌的建议。此后,甘肃省水利厅科研所、省农科院旱农所等科研单位的科研技术人员,怀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开始了雨水集蓄的试验研究。

  试验是在相当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长期在榆中、靖远、通渭、会宁等地蹲点的工程师们,住百姓家,吃百姓饭,喝苦咸水,在农户家利用屋面和院落进行集雨实验。顶风冒雨不说,有时为了一场雨,要等上很长时间。有一次,一位工程师苦等了两个月也没下一场雨。就在他有事回单位的那几天,突然来临的一场大雨又冲毁了试验场。为了尽快能取得实验资料,1989年,武福学等技术人员又在庆阳西峰镇利用一套模拟设备,进行室外人工模拟试验。模拟试验要求在无风的天气下进行,白天风大,试验人员就在晚上打着手电筒、穿着雨衣操作。每个实验数据,都凝结着科研人员的酸甜苦辣。

  在历时四年的试验研究中,科研人员在34个雨水集流试验点取得了766场雨水集流资料,并据此拟订了雨水集流的多种模式和设计方案。

  时任甘肃农业科学院旱作所所长高世铭在主持国家“八五”技术攻关专题“定西丘陵沟壑区高效农业生态建设与发展研究”时,率先在全省开展了旱地作物集水、有限补偿供水效应的研究,通过雨水集流使雨水在雨季和旱季得到合理调配,并解决了不同用水量作物的雨水补给分配问题等,为集水农业的提出、发展和应用,为甘肃省“121雨水集流工程”、“集水节灌工程”实施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体系和样板工程,开辟了旱地农业研究的新天地。该研究成果于1996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

  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引起甘肃省领导的热切关注。在他们的支持下,全省开始了雨水集蓄的示范与推广。榆中北山是较早示范推广这一技术的地方之一。1988年,甘肃省水利厅和榆中县水保站的科研人员,首先在北山水保站的大院里试建成了混凝土集雨面和储水窖。随后,在榆中北山的贡井、梁坪、中连川、李家岘等乡的农户中迅速推广开来,并在县农技推广站科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雨水集流种植蔬菜和灌溉农田试验获得成功。

  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人员的科学试验成果,为甘肃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121工程”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陇原旱区群众世代难圆的盼水梦带来了曙光。通过大范围的试点和示范,甘肃省的集雨农业工作,从单项走向综合、集成,走向高效利用,从理论引导、技术突破走向实用化阶段;从试点、示范走向适度规模发展。1995年,甘肃成功地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并在此基础上延展,形成了全面实施的集雨节灌工程。

  二、全民情系“121”

  1995年5月,骄阳似火,时任甘肃省委书记阎海旺深入定西、会宁、甘谷等地察看灾情。当他了解到一些地方试验示范的雨水集蓄工程在大旱中为人畜饮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时,阎海旺焦虑的神情顿时为之一振。一个在干旱山区实施雨水集流工程的思路在他头脑中变得明晰了。

  回到省城,阎海旺和省委、省政府的其他领导交换了意见,大家都认为这一方法切实可行,经过各方面的酝酿,一个实施雨水集流工程的方案趋于成熟。1995年7月6日,省委召开紧急常委会议,人大和政协的主要领导也参加了。会上,大家就实施雨水集流工程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是年年花钱送水?还是一次性解决好?长痛不如短痛,当然是一次性解决好。但一次性解决投资大,钱从哪里来?据初步估算,一户“121工程”需投资800元,其中每户需要补助水泥款400元,总计需1亿多元。对甘肃来说,1亿元无疑是个庞大的数字。省上竭尽全力可筹措到7000万元。尚有3500万元的缺口,怎么办?能否动员各界开展捐助活动呢?

  省上在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后,最终达成共识,毅然作出了动员全社会力量,在干旱山区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的决策。通过社会各界的捐助,帮助中、东部干旱山区25万户缺水农户每户建一个100平方米的集流场、挖两口水窖、发展一处庭院经济。据测算,在干旱地区建成这样的混凝土集流场,其集水率可达70%以上。如果当地降水量在300毫米左右,一个农户一年可以集水37立方米,这基本上可以满足一个5口之家的饮用需要。这项措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干旱山区的12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

  省、地、县随即分别成立了“121雨水集流工程”指挥部。各级指挥部积极筹措资金,协调有关部门,开始组织实施“121工程”。同年7月12日上午,甘肃省直机关工委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职工,立即行动起来,为建设“121”工程以解决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动一份真情,献一份爱心,作一份贡献。”

  下午2时20分,在省委机关捐助“121雨水集流工程”仪式上,原甘肃省委书记阎海旺在捐助箱里投下了1000元钱,这是甘肃省第一笔“121”捐款。随后,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也举行了捐助仪式,卢克俭、张吾乐、申效曾等省上领导也都带头捐款。

  在短短的20多天时间里,兰州军区机关及驻甘部队全体官兵为“121工程”捐款318.68万元,成为捐款最多的单位。另外,兰州军区空军捐款130万元,武警甘肃总队捐款38.1万元。充分体现了深深的军民鱼水之情。

  甘肃省林业系统捐款115万元,是省直系统中捐款最多的单位。

  农民兄弟有难,工人老大哥岂能坐视?各企业克服生产经营困难,广大职工伸出热情的双手,积极捐款捐物,捐款占到总捐款的1/40其中金川公司捐助317万元,在企业中捐款最多。

  尤其让人感动的是有个叫林中华的退休工人,她从小在安徽省濉溪县长大,当她从电视上看到政府号召为甘肃干旱地区解决人畜饮水困难进行捐款时,她心里很难受,一夜未睡着觉,翌日冒雨到甘肃省“121雨水集流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捐助了100元,而她当时每月的退休工资不足300元。

  在那一段时间,从省直机关到基层乡镇,从省内到省外,千百万人参加到了捐助行列中来。捐助范围之大,人数之多,热情之高,在甘肃省是前所未有的。

  人畜饮水最为困难的是定西地区,在拖欠工资的情况下,捐款达到97万元。陇西县福星乡李家湾村瓦石川社农民魏汉杰,得知全省为农民捐款时,心里十分感动,也捐来10元钱,表达了他的一片心意。

  1996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在汕头视察工作时,介绍了甘肃省实施“121工程”的情况,希望特区人民能助一臂之力。

  汕头市迅速行动起来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捐赠活动。春节过后,汕头市慰问团带着400万汕头人民的深情厚谊,将800万人民币捐给定西县“121工程”。江苏省华西村为定西县鲁家沟乡4个村的750户农户捐助了30万元。

  中国人民的互助精神,深深打动了在甘肃省考察的澳大利亚水利专家威廉姆逊夫妇,他们捐款200元,并表示愿意合作搞项目,解决甘肃干旱问题。

  真情,像涓涓的细流,汇聚成河。据统计,截至当年年底,甘肃省“121雨水集流工程”捐款达5644.14万元,比原计划超出81%。修窖50多万眼,解决了130万人和100多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121”雨水集流工程由此成为全省缺水农村解决人畜饮水的主要模式,也是干旱山区水利建设上的一大创举。

  因为有了水,在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流行几十年的“没治论”渐渐消失,各级领导在思考大治之策,农民群众在琢磨致富之路,干旱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已经不是梦。有了水,甘肃农村脱贫就有了动力之源。

  这是甘肃干部群众思维方式大突破后的大收获。人们以前用直线式思维找水,拼命在地上和地下找,两眼朝下,打井修渠。如今跳出旧思路,两眼朝上,在看似无水的天上找水,集雨窖变成了“水银行”。

  在“121”工程建设中,甘肃人民表现出的“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友爱精神,是推动甘肃农村脱贫,农民致富的力量源泉。

  三、水窖,旱区发展新动力

  雨水集蓄利用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干旱山区人畜饮水困难这一历史难题,而且引申拓展到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方面,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社会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贫乏,又没有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干旱地区,充分利用雨水集蓄技术解决人畜饮水、发展农业生产,是目前条件下的最佳选择,也是发展旱作高效农业的希望所在。

  一

  “121雨水集流”工程实施初显成效后,省委、省政府于1997年又拓展实施了“集雨节灌”工程,把集流雨水用于农业灌溉,大大提高了旱作农业的生产力。为“121雨水集流”工程赋予了更强大的效能和历史使命。

  随之,“集雨节灌”工程在全省更大范围推广运用,先后在10个市州的63个县区,新建和改造利用各类集流面37109万平方米,累计建成集雨节灌水窖208万眼,每年收集雨水0.913亿立方米,发展补灌面积416.6万亩,培育出了诸如秦安县刘坪乡、通渭县景木岔、安定区郭沟川等利用雨水发展专业灌溉的示范典型。

  经过集蓄雨水、解决人畜饮水、集雨补灌农业等重点措施的落实,全省探索性走出一条“梯田+水窖+科技+结构调整”的旱作农业发展新路子。近些年,全省曾数次不同程度地遭遇旱灾,由于“121雨水集流”工程的实施,不仅没有发生大的人畜饮水困难,而且通过点浇点灌、坐水种植等措施,使农业生产的损失降到了历史最低。与此同时,“121雨水集流”工程的推进实施,还有效地促进了种植结构的变化。据统计,全省干旱农业区域已利用水窖发展日光温室1.12万亩,塑料大鹏1.35万亩,林果63.75万亩,其他经济作物36.78万亩,合计103万亩,占农田补灌面积470万亩的21.9%。至此,干旱地区传统单一的粮食种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粮、经、果、菜、花等的综合发展。

  定西县内官镇文峰村是一个有名的干旱村,文峰人在田间地头建成水窖360眼,种植药材、地膜包谷等经济作物,遇到大旱点浇或喷灌。靠着这些很不起眼的小水窖,文峰村获得了一个个丰收年景。地处山区的定西县青岚乡付家村,利用过境的312国道3.2万平方米路面作为集流场,在郭沟川建成水窖132眼,发展集雨节灌面积近200亩,发展经济林园60亩,全村群众依靠集雨节灌解决了温饱,过上了好日子。

  定西对雨水集蓄利用进一步拓展,主要表现在实施范围、建设方式、发展方向等三个方面。在实施范围上,逐渐由干旱半干旱山区向整个旱作农业区延伸。在建设方式上,以小流域为单元,由原来单一的模式向多形式和多种技术配套延伸。在发展方向上,从人畜饮水拓宽到发展庭院经济、大田补灌、日光温室,甚至成为高科技示范园区和小城镇水源的主要渠道之一。

  今天,在定西的田间地头,山坡路边,能修池的则修池,能打窖的就打窖,能搞集流场的就搞集流场,能灌溉的就灌溉,处处都有小水窖的身影:几年来,定西每年新打水窖5万眼左右,发展集雨节灌10万亩以上。全市已建成30至50立方米的农田集雨水窖20万眼,总容积860万立方米,新增集雨补灌面积近60万亩。对于一个有效灌溉面积本来就很少的干旱地区来说,这已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把雨水集蓄技术和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有机结合,实现集雨方式、旱作农业技术配套组装,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是一条发展旱作高效农业的很好路子。比如说,把高质量的窖池、硬化的集流场,配套以节水灌溉、日光节能温室、暖棚养畜等先进高效农业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优化组合,对传统雨养农业改选和更新,就可以使旱作农业发生根本性转变。

  雨水集蓄还真在发展高效农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这种效益明显、以农户为单元、分散经营管理的模式,大大降低了农业自然风险,使农业经营方式由粗放性向精细化转变,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定西西川旱作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里,四通八达的道路、平展展的场院全是被硬化的集流场,一排又一排错落有致的大容积水窖星罗棋布。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投资上亿元的高科技农业开发区,靠园区内的650多眼水窖“养活”。园区充分利用天然水资源,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使得人驻园区的90多家经营户的工农业用水得到了解决。定西明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一所民营高科技经济实体,生产珍稀食用菌白灵菇等,靠几眼水窖公司生产“挥洒自如”。

  小小水窖,滋润着庄稼,也滋润着农民的心田。

  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评价说,甘肃已经在艰苦的环境中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路子。是的,这是一条绿色之路,这是一条生命之路,这是一条光明之路,这是旱地农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水利部、农业部的有关领导和专家都认为,这是“旱作农业的伟大创举”,“创国际水平”。如今集雨技术不仅创造了甘肃百万水窖润旱塬的奇迹,而且惠及我国北方整个旱作农业区,陕、宁、新、晋、内蒙古等省区也普遍推广应用了这项技术。非洲、西亚等干旱国家近年来也纷纷慕名来到甘肃,学习和引进集雨技术。2003年,甘肃省的雨水利用技术被16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世界水行动大会”评为世界第一,并获特等奖,同时被世界雨水协会确定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

  二

  发源于甘肃的“121”雨水集流工程,由于成效显著,不仅在国内许多干旱半干旱地区得到应用,还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成为甘肃走向世界的又一张“名片”。国家商务部在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成立了国际雨水利用技术培训中心,并确定为中国政府对外技术援助培训基地之一,是目前唯一的国际性雨水利用专业培训机构,该中心已承担国家商务部国际雨水利用技术培训班五期,先后有47个国家的2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得到了培训。

  2001年水利部和中国水利学会在甘肃成立了“中国水利学会雨水利用专业委员会”,同年7月,甘肃省政府和中国水利学会在兰州召开了国际雨水利用技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和国际组织代表一致建议,成立以甘肃为基地的国际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培训中心,面向全世界推广应用此项技术。2002年12月,甘肃省水利厅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实施援助阿尔及利亚集雨水窖项目。同月,“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培训班被正式纳入中国政府对外技术援助培训计划,面向116个发展中国家开展培训走出国门的雨水利用技术将为世界做出贡献。

  2003年3月,第三届世界水论坛在日本京都举行。在论坛举办的展览会上,主题为“利用雨水解决农民人畜饮水、发展农业经济和改善生态行动”的甘肃雨水利用行动,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关注和评委会的高度评价,荣获“水行动大奖赛”特等奖。评委会一致认为,“甘肃雨水利用行动”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发展旱作农业的一个创举。

  特写:“母亲水窖”赛蜜甜

  到2009年末,甘肃省先后实施了“母亲水窖”项目专项资金4583万元,在全省75个县(市、区)、173个乡镇、328个行政村,已建和在建集雨水窖31595眼、硬化水泥集雨面272万平方米,修建小型集中供水工程72处,全部竣工后将解决26万名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现在,“母亲水窖”项目已成为甘肃省妇联系统最大的公益扶贫项目。2009年,甘肃省共接收全国妇基会水窖资金365万元,省妇基会水窖项目基金35万元。

  饮水思源,熊子湾改名“完美村”。

  2007年11月13日,“完美村”正式落成。

  “驮了几十年的水,有了‘母亲水窖’,我们吃水再不犯难了!”11月13日,西固区金沟乡熊子湾村71岁的何永祯老人站在水窖边,颤巍巍地打了一小桶水后喜笑颜开地说。2007年8月,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公益项目资助下,熊子湾村245户居民家家都有了一口由完美中国日用品公司出资捐建的混凝土水窖。从此,这个缺水的小村永远告别了为水发愁的历史。

  “大地之爱·母亲水窖”是由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向社会各界募集善款的公益项目,它发起于2000年,以捐建集雨水窖的形式关爱西部妇女并惠及家庭。该项目利用募集的1亿多元爱心捐款,在甘肃、宁夏、陕西等12个省区实施。

  2007年11月13日下午3时许,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秦国英、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王光庆、兰州市委常委段英茹等领导来到熊子湾参加“完美村”落成典礼,秦国英副秘书长和胡瑞连总裁一起揭开了“完美村”石碑上的红布。同时,胡瑞连总裁又向甘肃省妇联捐赠40万元善款。秦国英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6年来捐资修建10万个水窖,救助130万人,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王光庆说,甘肃干旱少雨,在”母亲水窖”项目中,全省接受捐资近300万元,建成水窖2600多眼,“完美公司是捐助典范”。

  2006年11月11日,“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六周年回访活动在兰州启动。启动仪式上,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总裁胡瑞连先生现场为甘肃省捐助100万元,用于贫困干旱地区母亲水窖的修建。

  多年来,完美公司先后已为该项目捐款达1420万元,是父老乡亲的挚友。截至2006年底,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为甘肃省母亲水窖工程援助善款2623.2万元,已竣工的项目工程覆盖了全省13个市(州)的67个县(市、区),共建成母亲水窖1.84万眼、大型水利工程31处,累计解决了13万群众的饮水困难。

  “半夜起来去翻山,翻过一山又一山。鸡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阳快落山”的日子是贫困母亲生活的真实写照。但今天,她们“想咋用就咋用,心里从没这么畅快过。难怪山里话常说‘攒水’,那可是攒金子,关键时候救庄稼、救牲口、救人呐!”

  “母亲水窖”不只解决了人畜吃水问题,让妇女从繁重的家务中得到解脱,而且,焕发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情。有了“母亲水窖”的人家,迫不及待地开始营造自己的新家园——他们动手修桥铺路,修整残垣断壁;院里养了鸽子,种上了南瓜、茭瓜、西红柿、茄子和辣椒……

  陇中干旱山区的沟沟峁峁,如今变成了明媚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