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 为民担当,风雨可度

  2004年5月下旬,世界的目光聚焦上海。欢快的黄浦江,用她那迷人的微笑迎接来自世界各国的贵宾。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气氛热烈。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巴西总统卢拉来了,非洲坦桑尼亚总统姆卡贝来了,南亚次大陆的孟加拉国的女总理卡莉达·齐亚也来了。26日,由世界银行发起的首届全球扶贫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可在2000年的世纪之交,谁也没有意识到在中国召开这样的大会。来自1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1200多名代表聚集一堂,共同讨论世界扶贫的重大课题。这是一次高层次、大规模的盛会,是一次总结和交流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扶贫经验,进一步推动全球减缓贫困进程的重要会议。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世界扶贫事业出现了极大的希望。尤其近几年,由于加入经济全球化,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中国这个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扶贫事业出现了极其显著的效果,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在此次大会上高度赞赏中国的减贫工作,认为中国是20年来对全球扶贫事业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中国创造性的大规模扶贫活动,为全球扶贫行动提供了极富建设性的范例。

  在大会上,来自中国西北内陆省份——甘肃省的参与式整村推进模式,作为中国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兴趣。会后,甘肃省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被介绍到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的贫困国家。

  几乎同一个时间,中国的大西北也在传递着令人兴奋的消息。

  2004年5月22日至25日,来华参加首届全球扶贫大会的世界银行副行长古宾得·南卡尼一行45人,利用三天的时间对甘肃扶贫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参观了靖远县刘川乡的电力提灌工程和华源小学,并走进张滩村农民家庭,就移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做了详细了解。在考察过程中,世行局长马克先生对刘川电力提灌工程很感兴趣,询问灌区人口增加了多少,农民水浇地人均面积多大,家庭收入靠什么等等。

  通过考察,世界银行认为,中国政府所取得的扶贫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作用和有效的管理体制。中国已经建立了强有力的、有效的管理体制,保证了大规模和长期的扶贫活动的成功实施。根据扶贫开发的不同阶段,这个管理体制已经逐渐由自上而下的方式转变为群众直接参与的方式及有效的传递系统。不仅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扶贫,而且乡村两级都有扶贫工作的传递机构、人员和很强的执行能力,这对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起到关键作用;中国具有开展示范、学习交流活动的文化背景,具有大规模开展规划和实施项目的能力;在资源的使用方面,政府已经建立了一个非常可行的项目管理系统。受益人参与扶贫项目的主动性非常高,“以工代赈”资金的使用十分有效。通过综合的流域治理措施,把扶贫项目与自然资源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一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和资源管理方式,使自然资源的利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中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劳务流动的社会化,对扶贫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来自世界的赞美是新世纪中国西部农村摆脱贫困,向小康社会进发的序曲!

  人类与贫困的殊死斗争,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首壮丽史诗。其场面之宏大,时间跨度之长,爱的情感之浓烈,没有哪一位史学家、文学家能够完整地记录下来。我只能真切地感受人类那种近乎悲壮的情怀,以及现实令人无限的震撼。我相信,人类与贫困的决战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四十章

  新世纪、新思路、新跨越

  在西部人民同贫困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抗争中,在波澜壮阔的反贫困事业历程中,人们深深地感到,贫困地区的扶贫事业,仅凭农民群众的苦干是远远不够的,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政府扶贫制度的完善和扶贫机制的创新。进入新世纪后,甘肃省实施的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一体两翼”扶贫战略,犹如星星之火,已呈燎原之势,照亮了整个陇原大地,推动了西部农村反贫困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整村推进结硕果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第一个脱贫村——静宁县界石铺镇李堡村,是甘肃省首批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示范点之一。1998年项目实施以来,如期实现了全村整体脱贫的目标,实现了“四个翻番”,即农民人均产粮由1997年的178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350公斤;人均纯收入由635元增长到3650元;果园由300亩增长到4800亩;劳务收入由30万元增长到121万元。发生了“五大变化”,即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根本改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村级组织“双带致富”能力增强,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全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第一个脱贫村。

  秦安县兴国镇庙咀村是一个只有180户人家的小村庄。10年前,全村70%的人靠讨饭糊口,是天水有名的讨饭村。经过近10年的发展,这个村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400元。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1998年起实施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令庙咀人骄傲的是,庙咀村是全国最早实施整村推进的村子。如今,这个创举已经被确定为全国扶贫开发的主体工程。

  庙咀人至今记忆犹新:1998年,举步维艰的庙咀村,不仅迎来了前来考察的各级扶贫部门领导和专家,更迎来了130万元扶贫资金。这就是改变庙咀人命运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资金。有了钱,庙咀村的建设红红火火。在项目指导下,庙咀人将原有的耕地全部种成了优质苹果,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滴灌管道埋到了每一棵树下。果树通了水,紧接着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村前的羊肠小道也在大型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变成宽阔的马路。庙咀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庙咀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们看到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巨大生命力。比起扶贫资金曾经的“撒胡椒面”、“救济式”模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好处不言而喻。国务院扶贫办一位负责人在天水调研后说:“整村推进扶贫这种做法由秦安、天水走向甘肃,由天水走向全国,‘星星之火’已变成‘燎原之火’。”

  如今,整村推进扶贫方式,作为全国“一体两翼”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载入新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史册。而在甘肃省,整村推进扶贫方式已在贫困地区深深地扎下了致富的根。

  群众参与式整村推进是新阶段扶贫工作方式的重大转变,它以重点贫困村为单元,以减少贫困人口为主要任务,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始终瞄准了扶贫对象和扶贫项目的进村入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整村推进”是甘肃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重要拐点,从提出到反复实践,再到不断完善提高,历经了10多年时间。整村推进为全国扶贫创造了经验,更为老百姓快速脱贫铺平了道路。整村推进,顾名思义即是以贫困村为基本单元,以贫困人口为重点扶持对象,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内容。截至2008年10月,全省已实施整村推进项目3349个村,总投入达21.4亿元。他说,有的已发展为整片、整流域推进,以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建设带动了贫困村的发展。凡是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的村,农民收入显著提高,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人饮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多数村二三年后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部分村实现了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实践证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将新阶段的扶贫开发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贫困问题。

  镜头一:来自实践的可贵探索

  今天,当整村推进作为甘肃省扶贫战略的“一体两翼”的重要一环,经历了10个年头的时间,被作为中国新世纪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模式写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成为农村反贫困的指导思想和重要举措时,我们不能不回顾它所走过的发展历程:那些来自基层,又从理论上指导了实践的有益探索。最早提出这一农村脱贫发展思路的先行者——平凉地区华亭县在这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正是当地干部群众的这种首创精神,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引发了许多在反贫困道路苦苦求索的人们的极大兴趣和思考——

  甘肃省委政策研究室《调查与研究》1996年第10期,甘肃省委《时代学刊》1997年第4期,新华社甘肃分社《甘肃内参》1997年第25期分别刊发了一篇题为《整村推进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的文章,对华亭县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重点在“整村”上做文章,在“整块”上求突破,在“推进”上下功夫,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县情、整村推进的发展路子的情况做了介绍。

  1996年11月11日国家《开发扶贫报》和新华社甘肃分社《甘肃内参》1997年第26期又刊发题为《抓整村推进,促整块突破,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的文章,对华亭县的这一首创精神给予肯定。

  文章说,华亭县位于甘肃东部,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总人口17.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2.71万人。全县43.47万亩耕地中,山地占85%,关山一带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相当一部分群众在温饱线上徘徊,扶贫任务十分艰巨。但近几年,他们大打了一场以关山5乡为主的扶贫攻坚战。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在发展目标上,按整村脱贫和奔小康计划分层推进。对全县117个村根据不同条件,按照整村脱贫、整村奔小康、整村实施宽裕型小康三大目标,分别制定规划,逐年分期推进,争取1997年全县整体脱贫,2000年奔小康。二是在指导方式上,对117个村全部进行产业划分,实行分类指导。目前15个粮食重点村,基本实现了玉米地膜化、洋芋坑种化、水地园田化。在扶贫攻坚上走出了四条成功路子:即依靠科技,走粮食安家的路子;面向市场,走三产增收的路子;大力企业,走兴工致富的路子;开发产业,走规模发展的路子。三是在发展模式上,按照“基地+公司+农户”进行“双轨双向”推进。对粮食、乡企、畜牧三大产业和果、菜、麻四种重点产品,普遍实行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四是在落实到户上,按照规模化要求狠抓大户推进。紧紧抓住农户这一市场主体,狠抓大户推进,带动整体脱贫。五是在组织保证上,按照“五个好”的要求分层推进。坚持“立足经济、着眼用人、整顿提高、示范引路、整村推进”的原则,着力抓班子,建队伍,为扶贫攻坚提供组织保证。六是在工作机制上,实行了“四个一”包扶目标管理责任制。县上领导每人联系一个系统或一个乡镇、抓一户企业、包一个项目、包扶一个贫困村或包抓一个小康村。确定20个县直部门对口帮扶,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乡镇领导由过去包片蹲点转变为重点包产业开发,包整村脱贫,部分乡村干部既是党政领导,又是公司、实体的经理和服务组织成员,形成了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合力。

  经过全县上下多年的不懈努力,尤其是两年来“整村推进”扶贫战略的实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突出表现在,支柱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群众收入稳定增加。扶贫投入持续增长,农业生产条件日趋改善。科技扶贫扎实有效,智力开发步伐加快。

  岁月如梭,时光飞逝,华亭县在农村扶贫工作中首创的整村推进做法,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个年头,但那种可贵的探索和取得的丰硕成果仍然留给人们很多的思考。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时任华亭县委书记黄选平同志在回顾这段历史时依然记忆深刻,历历在目。他告诉我,抓整村推进的做法,给了自己以下五个方面的启示:

  启示一:广泛宣传,层层动员,是实施整村推进战略的前提条件。整村推进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群体推进,没有强大的宣传声势,就很难形成浓厚的工作氛围。我们不断强化宣传手段,营造舆论氛围,层层召开干部会、党员会、群众会广泛动员,组织先进典型和致富能人现身说法,抽调工作队深入基层宣讲,举办各类培训班专题辅导,利用广播电视、各类报刊宣传鼓动,在全县形成了整村推进、加快发展的主旋律,使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行动一致,为实施整村推进战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启示二:制定规划,明确目标,是实施整村推进战略的工作基础。整村推进战略提出后,我们依县情选路子,量“家底”定发展,按照创造性工作、超常规发展的原则,研究制定了《关于实施整村推进战略的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以此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同时,分产业、分层次制定下发了实施粮食丰产工程、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开发畜牧支柱产业、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小康建设、搞好小区开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系列规划、决定和实施意见,使目标任务具体明确,操作性强,确保了整村推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启示三:制定扶持政策,建立激励机制,是实施整村推进战略的关键措施。对确定的各类重点村,基本按发展目标和产业化要求,落实了“四个一”的工作体系,即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有一个务实高效的工作班子,有一个成龙配套的服务体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落实措施和激励办法。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的整村推进、扶贫攻坚、小康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决定、意见等,都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并制定《关于不拘一格选用人才,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等配套文件,对产业开发、小区建设、新上项目、来华投资者从土地、税收、安置等多方面给予优惠,对各级干部完成各项指标的从政治、生活待遇上给予激励,对小区、整村、整社推进中贡献突出的村社干部破格提拔重用,形成了一种奋发向上、百舸争流的工作局面。

  启示四:抓点带面,块上突破,是实施整村推进战略的基本方法。整村推进不可能齐头并进。县、乡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培养30个多个整乡突破、整区开发、整村推进的先进典型,通过多种形式,在全县总结推广,用典型引路,用典型说话,用典型辐射带动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启示五: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是实施整村推进战略的重要保证。整村推进面广量大,任务繁重,需要各级干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狠抓落实。我们坚持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基层,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村一级,把工作的支撑点放在各级领导干部的真抓实干上,抓关键环节,抓重点突破。为整村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这些来自实践的探索,对我们今天全省上下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扶贫开发工作,依然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镜头二:群众参与,诞生扶贫新模式

  2007年,国家人事部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表彰了一批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天水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冯进福荣获“全国扶贫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者。

  冯进福的荣誉,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誉,同样凝聚着国家对甘肃省扶贫工作的高度肯定。近年来甘肃省积极探索和实践扶贫开发新机制,其创造性的整村推进模式不仅使甘肃成为全国扶贫开发的发祥地和首创者,更让数十万天水农村贫困低收入人口摘下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致富之路。

  一

  “十五”期间,甘肃省探索并创造了群众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模式。这一模式曾得到国家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国推广。

  1999年,甘肃省扶贫办在总结前l0个“扶贫综合示范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安排10个贫困村,继续进行试验。在总结前l0个村的经验教训时,时任计财处长的任燕顺等同志提出,应当将扶贫综合示范点更名为整村推进,使扶贫的内容、范围、目标更清晰,并大力推进。同时,他们算了这样一笔账,即甘肃省从1983—1999年,共安排使用各类扶贫资金130亿元(其中财政资金88.88亿元,扶贫贷款42.47亿元,社会帮扶资金3.38亿元),如果将这些资金的60%用来安排整村推进项目,那么甘肃的所有贫困村已经都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的效果可能会更加明显。如果说以前各级政府投入到农村的资金比较少,农村扶贫包括农村发展主要靠扶贫资金(至少在甘肃是这样的),那么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投入的不断加大,扶贫资金就可以腾出手来集中安排整村推进项目。时任扶贫办主任徐进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9年在全省安排了10个整村推进项目,从此,整村推进扶贫在甘肃,乃至全国的大幕徐徐拉开。

  中国的扶贫开发,是伴随着思想解放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不断地创新体制,完善政策,强化手段。整村推进就是新世纪甘肃省扶贫开发工作的创举之一。从1998年开始,甘肃省一方面总结20世纪的农村扶贫开发经验,一方面着手部署新世纪的工作。

  省扶贫办重点剖析了曾采用过的项目管理和到村到户扶贫模式的利弊,特别是分析了扶贫资金落实到位难的原因。随着扶贫实效进一步体现,全省农村人口在地域分布上已由改革开放初期几乎遍布全省,退至贫困程度较深、扶贫开发难度大的边远山村,呈“大分散、小集中”状。贫困人口虽大幅减少,但却成了扶贫开发中最难啃的骨头。在这种状况下,如仍采取过去那种“撒胡椒面”式的扶贫办法,显然不可能奏效。因此,必须对扶贫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由以贫困县为基本单元向以贫困村为基本单元转移。就这样,在总结过去经验和结合扶贫实际的基础上,“整村推进”模式应运而生。

  从1999年开始,按照“一次确定、分批规划、分年实施”的办法,对全省8790个重点村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实施整村推进。对实施整村推进的项目村,不断加大领导联系、部门帮扶和资金整合力度,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益。全省每年以500多个村的速度扩大实施范围,截至目前,全省已实施整村推进项目3349个村,总投入达21.4亿元。而扶持过的整村推进项目村,大都两三年稳定解决了温饱。

  由于整村推进效果明显,很快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同时写入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建议》。至此,发端于甘肃的整村推进作为新世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方式,正式形成和产生,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提高。

  整村推进扶贫模式的成功探索,使甘肃的走在了全国扶贫机制和扶贫理念创新的前列,这既是对以往的扶贫思路、扶贫机制、扶贫模式的延伸和扩展,也是甘肃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拐点,从提出到反复实践,再到不断完善提高,历经了10多年时间。整村推进为全国扶贫创造了经验,更为老百姓快速脱贫铺平了道路。

  二

  整村推进扶贫方式的实施,推动了扶贫开发向纵深发展——

  一是实现了扶贫工作重心下沉,真正瞄准了贫困人口。二是让贫困农民直接得益,弥补了给农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缺陷问题。三是为引导各方面资源投入到贫困村提供了平台。四是便于扶贫项目的检查验收。五是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该项目以行政村为单元,统一规划,捆绑各方面的财力、物力、人力,加大资金投入。由村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广泛参与,选择项目,监督资金使用,集中解决改变生产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及教育、卫生设施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达到整体推进、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

  2005年,围绕完成10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40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的任务,甘肃省加大了整村推进工作力度。每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0多万元,因地制宜地制定整村推进规划,安排520个整村推进项目。项目依靠群众参与和省、市、县机关帮扶工作力量,集中资金,改变了项目村生产条件,开发了特色产业,通过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民素质,为项目村稳定解决温饱问题创造条件。为了更好地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扶贫部门优先扶持群众积极性高、村级班子强、贫困面大的村;对于班子软弱涣散的村子,先建议调整强班子,然后再进行扶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扶贫部门针对一些村项目建设期后续管理问题,通过培训提高了村干部项目管理能力和群众的执行能力。2005年,全省各地积极推广扶贫资金滚动使用经验,建立扶贫基金,鼓励能人带头组建了各种协会,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强整村推进的后续管理,巩固和发展扶贫成效。

  2005年6月,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下发文件,对进一步加大整村推进工作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意见。要求今后要强化政策措施,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尽快帮助贫困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状况。达到以下标准即使有生产能力的贫困人口普遍得到扶持,贫困户有一至两个稳定增加收入的生产项目;人均纯收入年增长幅度高于当地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有一条晴雨通车的公路到达村部;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的问题;有条件的地方人均达到1亩-2亩梯田;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到98%以上¨7周岁少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85%以上,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村有卫生所或医疗卫生设施;贫困户的危房基本得到改造。经过扶持的村三年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达到“八有”:有饭吃,一年不断顿;有水喝,饮用清洁卫生水;有衣穿,四季有替换服装;有房住,按人论辈分能分住;有路走,生产的产品能运出去;有医就,就近能诊治常见病;有学上,有供子女上学能力;有钱花,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文件特别指出,各级相关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责和行业特点,为整村推进搞好服务。

  由于整村推进效果明显,很快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同时写入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至此,发端于甘肃省的整村推进作为新世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方式,正式形成和产生,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提高。

  据统计,到2007年年底,甘肃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002年底的176.89万人减少到126.11万人,低收入人口由471.18万人减少到278.07万人,贫困面由34%缩小到19.44%。在51个国家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94元增加到1736元,年均增长6.8%。

  辉煌的扶贫开发成就,离不开参与式整村推进的实施。甘肃省不断完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方式,积极探索以流域为单元、整片带推进的新模式,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5年来,贫困地区新修梯田363万亩,累计达到2594万亩,大部分干旱山区人均达到1.5亩左右;一眼眼水窖,一处处人饮工程,使195万多人、250多万头(只)牲畜基本解决了饮水困难。

  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对甘肃农村的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不仅对贫困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通过参与式理念和项目管理全方位的渗透和传播,对贫困地区的各项制度创新产生了推动作用,是对全国扶贫事业的巨大贡献。

  镜头三:山沟里走出示范村

  甘肃省扶贫办原主任徐进说,我们的扶贫工作一开始就侧重于解决老百姓的观念问题,同时告诉农民只要观念转变了,吃饭、穿衣、喝水三大难题很快就会解决。事实证明,甘肃扶贫通过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扶贫路子。

  在甘肃徽县麻安村,人们的脸上终于泛出了摆脱贫困之后的笑容。他们的脱贫也是得力于整村推进。

  2005年4月的一天,由中国农业大学与英国国际发展部共同举办的扶贫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一位农村妇女关于本村扶贫问题的专题发言,赢得了在场中外学者和专家的好评。她,就是甘肃省徽县麻安村村主任谭秀珍。

  2001年9月,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全国各省市区扶贫办主任,在静宁县靳坪村召开经验交流会,实地观摩参与式整村推进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在这次的经验交流会上,甘肃的整村推进工作被认为是项目管理与到村到户扶贫模式的最佳结合,是新世纪扶贫开发可选择的主要方式,可以进行全面推广。

  《人民日报》为此发表评论,称赞参与式整村推进是新世纪中国扶贫方式的重大转变。其重大意义在于:就改善农村干群关系、培养农民民主意识、提高农民决策水平而言,靳坪村农民此举的意义,远在改变扶贫方式之上。

  这种扶贫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比较彻底地扭转了落后地区群众的惯性思维,并且依靠群众力量,自力更生,群策群力,进而取得了成功。而中国西部农村的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来自外电的消息说,中国西部地区一些贫困乡村近年来正进行着一种扶贫新试验,这种名为“参与式扶贫”的试验,预示着中国政府扶贫方式在新世纪将发生重大转变。

  在中国西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靳坪村,村民们首先被组织起来召开全体大会,采用民主投票选举的方式,推选自己的代表。这些代表用同样的方式推选出村里的贫困户,分析贫困的原因,讨论并找出摆脱贫困的办法。政府根据村民的意愿和村民自己制定的扶贫规则,扶持和帮助村民摆脱贫困。

  27岁的苏建军是小山村里第一个投票者。他将手中的“选票”——土豆,分别投进了代表道路、梯田,技术培训和广播电视的四个“票箱”。这位第一次在扶贫项目上为自己做主的农民激动地说:这是我们全家最迫切的愿望。

  进行这场新试验的靳坪村,是甘肃省静宁县八里乡的一个贫困村。全村316户农民的315名代表和苏建军一样,在政府官员和扶贫专家的帮助下,用土豆投了票。

  这与中国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的扶贫方略有重大区别,过去的扶贫行动基本上由政府主导。

  亚洲开发银行项目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说:这种新实验参照和借鉴了世界银行和国际上通用的扶贫方式,又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试验的核心是让穷人自己参与到扶贫的决策过程,以民主的方式调动其积极性。

  扶贫专家们指出,这种新的理念是:相信穷人,依靠穷人。这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农民用画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愿望。画一个苹果表示想发展果品,画一头猪表示想发展养殖业。国务院扶贫办规划处一位官员说:农民具有决定和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当然,他们需要政府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支持。

  整村推进的新方式,有利于解决过去存在的扶贫资金使用率不高、贫困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医疗卫生和受教育程度较差的状况。

  与过去扶贫不同的是,这种“参与式扶贫”规划培训还按照国际惯例,每个实验村在民主推选时要求必须有妇女代表名额。

  “参与式扶贫”还与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行的村民自治结合起来,农民不仅有政治上的民主,还有经济决策上的民主。靳坪村农民王振太说:“过去扶贫是政府和干部带着我们干,现在是我们农民自己做主,我们更加有信心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在整村推进的剡白村,群众不仅是扶贫项目的自主选择者,而且还是项目的管理者和监督者。

  县乡干部则由“指挥式”变成了“服务式”。县上成立了由县、乡、村三级领导和扶贫、农牧、卫生、水利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通过签订承包合同等方式,协调银行贷款,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服务。

  地平了,路通了,动人的故事也发生了——过去,村里的小伙子提着酒瓶请媒人找媳妇,媒人都推辞说,你们那里太穷太苦,我跑断脚也白搭。现在媒人变成了剡白村的义务宣传员,他们逢人就说,剡白村的地变平了,山变绿了,有姑娘放心往剡白村嫁,没麻达。开展整村推进后的第二年,剡白村就娶进了8名新媳妇,其中一位40岁的农民也与一位28岁的姑娘喜结良缘。

  镜头四:连片开发,再创扶贫新模式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方式,也在陇原大地上不断延伸,不断拓展,不断深化,不断创新。

  甘肃省扶贫办原主任薛金山认为,随着扶贫开发的深入发展,整村推进在整合资源,共享基本建设的成效,大规模的发展产业方面,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从2003年开始,省扶贫办尝试着把自然条件相同,发展产业比较相近的一些村,由单个的安排发展为两三个村三四个村,整区域安排、统一规划。

  静宁县在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以流域为单元,以整村推进示范村为支点,举产业旗,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把产业尽量向立地条件相近的地域扩展,向整村推进相邻村倾斜,尽力扩大特色产业的覆盖范围。把扶贫开发的着力点放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上,把整区域推进定位在建设产业示范带上,初步形成了贯通南北、辐射东西的李店河流域10万亩绿色果品出口创汇基地、界石铺北山梁5万亩早酥梨、杏树经济林,雷大梁7万亩果品基地整区域推进产业扶贫示范带。通过总结完善、创新提升,在全县贫困片带加以推广,产生了较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为整区域纵深推进扶贫开发找到了一条成功路子。

  “连片开发”,是对“整村推进”的延伸、深入和扩大,实施整区域纵深推进,对于营造扶贫发展“生态”,高层次、宽领域推动扶贫工作十分有意义。

  来自电视专题片《攻坚》的资料显示,2007年11月13日,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在中西部22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国家级扶贫试点建设项目,东乡作为甘肃唯一的试点项目县,围绕吃水、行路、通电、增收等关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项目覆盖4个乡镇、9个村项目试点区的村社道路、田间配套、机修梯田、危房改造等。

  2009年7月,项目完成后,全县绝对贫困人口从原来的8.09万人下降到7.08万人,低收入人口从8.85万人下降到3.47万人,农村贫困面由1986年的98%下降到39.67%,下降58.33个百分点。

  “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项目实施,是对整村推进的延伸和拓展,进一步提升了甘肃省扶贫开发的成效,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如今,甘肃首创的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已经从甘肃走向全国,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扶贫事业中的经典案例,成为其它国家借鉴的经验,在世界反贫困事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农村发展部主任苏莎蕊女士说,甘肃的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已经在中国得到推广,世界银行与中国政府一道,在其他世行贷款和国内资金支持的扶贫项目中,推广整村推进的方式。此外,世行也在内部推广这些经验,已将其应用到其他地区,包括拉美、南美和非洲地区等。世行方面也接到了很多关于学习甘肃和中国其他地方的扶贫经验的要求,他们希望将这些经验进行调整,使其适应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二、特色产业促增收

  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就必须立足省情,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举特色旗,打优势牌,坚定不移地走特色产业富民之路。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广大贫困地区利用扶贫开发政策优势和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运作方式,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的新途径,促进了贫困地区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的壮大和贫困地区产业化基地的形成,并收到了良好的扶贫效果。这种将国家的扶贫优惠政策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走产业化兴旺之路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增加贫困地区农牧民收入的最有效途径,更可以使贫困户直接跨越资金的原始阶段,在国家的扶贫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直接加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链条,实现收入的快速增长。

  甘肃省变劣势为优势,推进产业扶贫。陇南的花椒、茶叶、油橄榄、中药材,甘南、临夏的肉牛羊、土畜产品,兰州的高原夏菜,河西的葡萄园、啤酒花,庆阳的烤烟、白瓜子……山川沟峁,草原牧区,各念各的特色经,各找各的致富路,几经整合,全省形成了马铃薯、玉米制种、草畜、中药材、啤酒原料、果品六大区域性特色产业,其中有五大特色产业的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共带动全省179万农户从事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经销。从“以粮为纲”到“突出特色”,甘肃的农业生产格局,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记录了甘肃农业正由传统迈向现代的沧桑巨变。

  2009年,甘肃省特色产业优势突出,促农增收效益显著,造就了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内收入上万元的农户,“十万元户”菜农、果农屡见不鲜。

  2009年,甘肃省通过优化经济作物结构,推广集成技术,强化市场运作,使得特色鲜活农产品生产稳定,销售顺畅,价格同比较高。以高原绿色、优质安全而著称的蔬菜总产量达1160万吨,全年销售价格始终高位运行,同比上涨15%至30%,知名品牌“兰州高原夏菜”总产量180吨,收入25亿元,其中榆中县20多万户菜农中,收入五六万元的农民很普遍,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扎堆出现。河西洋葱直接和间接出口30万吨左右,葱农亩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有的每亩卖到1万元以上,是近3年来种植收益最好的年份,种植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大户,成为“十万元户”甚至“百万元户”的葱农。

  作为全省重要优势特色农产品的苹果,2009年总产量185万吨,跃居全国第二,产地收购价格全线上扬。据统计,天水市“花牛”苹果价格平均每公斤5元,果品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农户达200多户,收入1万元以上的果农3.5万户;礼县苹果优果率从2004年的31%提高到2009年的56%,全县苹果收入上5万元以上的农户达200多户,1万元以上的6000多户。静宁县是农业部划定的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之一,经营管理好的果农普遍收入达到10多万元,一般果农收入也达到三四万元。

  一

  甘肃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让农民逐步富裕起来。甘肃东西跨度达到1600多公里,气候、物产差异很大。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引导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培育特色产业,让现有的土地资源产生更高的效益。

  过去定西是“苦瘠甲天下”,如今是“土豆甲天下”了。这里天旱地贫,有限的降水都集中在7月到9月,种一般庄稼很难丰收,但对马铃薯的生长十分适宜。近年来,定西市扬长避短,主动把小土豆培育成了大产业,种植面积在全国地、市、州中排名第二,产量位居第一。2009年全市7个县区共种了300多万亩马铃薯,仅安定区便达到104万亩,占全部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成为中国马铃薯种植第一县。去年安定区的土豆单产达到1250公斤,总产130万吨,农民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人均达到1659元。

  围绕土豆种植,定西市如今已经形成了原种培育、产品加工、运输仓储、贩运销售等产业链条,仅万吨以上生产能力的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便有20多家,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种薯生产和精淀粉加工基地。去年全市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17.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7%;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获得收入5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7%。

  和定西的土豆一样,陇西的中药材、平凉的“金果”、庆阳的黄花菜等地方名产,都已成长为当地特色产业,就连原产欧洲的油橄榄也在陇南的大山中扎下了根,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油橄榄基地。如今,甘肃在全省范围内已经形成了马铃薯、果品、蔬菜、制种、中药材、酿造原料等六大区域优势产业,今年种植面积达到2540万亩。不少产品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如杂交玉米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六成左右,制种业产值超过30亿元,当归、黄(红)芪、党参、大黄、甘草等五种大宗中药材,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95%、60%、50%、60%、25%。

  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在“千年药都”陇西县,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有26万亩,亩均收入在1400元左右,最高的将近万元,种植、加工药材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武威市发展日光温室种植蔬菜水果,今年亩均纯收入在1万元左右。

  为了让特色产业特色更浓,甘肃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着力支持草畜业和六大区域优势产业。到2012年,全省六大特色优势产业面积将达到2940万亩,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贡献由2007年的592元增加到933元,特色优势产业收入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将由2007年的25%提高到31%。

  二

  岁月荏苒,经过甘肃人民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今天,困扰全省发展的粮食难题终于解决,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省内自求平衡、丰年有余,成为粮食净调出省。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让困扰历朝历代的饥饿阴影化为历史云烟。

  从2003年起到2008年,全省粮食生产连续5年稳产在800万吨以上。2008年,粮食空前丰收,创下888.5万吨的历史最高记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产量最高的年份,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95公斤。“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成为总结甘肃省粮食丰收的一句老话。而近6年粮食连续增产,更多依靠的是中央和省上持续释放的强农、惠农、助农、促农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保护,农民种粮获得丰厚回报。

  武文斌说,随着我国扶贫事业的深入进行,甘肃省突破传统的以钱物扶贫的方式,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助推作用,带动贫困地区做足产业化文章,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实现了由救济式扶贫向科技开发扶贫的转变,产业化扶贫被贫困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所看好和钟情。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遵循市场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省农业突破了以粮为主的格局,形成粮、经、饲“三元”结构,特色农业优势凸显。“反弹琵琶”发展特色农业,变劣势为优势。气候干燥、风多雨少的河西地区,成了种子的天然晒场;春季干旱、夏秋雨多的定西,最适宜种马铃薯;山大沟深、远离城市的陇南,成为无公害、有机、绿色农产品理想生长之地。全省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带,马铃薯、中药材、苜蓿草、玉米制种、啤酒大麦5个产业位居全国第一,食用百合、肉羔羊、酿酒葡萄等10个产业位居全国前五位。

  大农业“跳出”了“田”字,不仅仅种,而且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

  甘肃省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和扶持,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大力开拓市场、提高产能利用率,努力减少金融危机对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冲击,使“农”字号龙头企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2009年以来,省上出台相关扶持办法,着力发展草食畜、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全省特色农业在更高的层次上加快发展。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加工体系初步形成,千吨以上生产能力的马铃薯龙头企业达77家,马铃薯精淀粉及其制品生产能力达到65万吨,马铃薯已经成为在全国叫得响的产业;全国种业50强企业中有27家在甘肃省建立了种子生产基地和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种子销往河南、山东等国内20多个省区和美国、法国、日本、荷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甘肃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走集群式发展之路,培育了一批带动力和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实行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率。截至年底,全省龙头企业达1715个,其中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283个,占产业化组织总数的51.8%,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194亿元,销售收入255亿元,净利润21亿元。全省农产品年加工800万吨,农产品加工率达到36%。

  王朝霞、孟薇女士说,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广大农民推到了市场的风口浪尖,他们需要有组织地参与市场竞争。甘肃4700家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乘势而上,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场,把定西的马铃薯专列开到了广州、天津等终端市场,实现了农民与市场的对接。

  三

  上世纪90年代初,省委省政府在全省组织实施了发展农业商品生产的“十条龙”建设,作出了加快发展农村支柱产业和一体化经营的决定,提高了农产品商品率,主导产业基地建设规模扩大,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应运而生,农产品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开始起步。到1998年,全省建成国家级商品基地11个,省级商品粮基地县26个,河西建成了60万亩啤酒原料、30万亩棉花、40多万亩糖料生产基地。全省畜牧业生产步人商品化阶段,规模养殖户达到35万多户,各类畜禽养殖场发展到2200多个。水产养殖企业发展到60多户,商品率达95%以上。各地大胆探索,在养殖业上创出了“新华模式”,“小规模大群体”模式;在农产品销售上走出了“农户+协会”的路子,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1998年3月,省委省政府根据农业产业基础和发展需要,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将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升为指导农业发展的重大政策。

  近年来,省上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扶持管理办法》、《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等,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强了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引导和支持。省上还陆续增加扶持资金,从2001年的5000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9500万元,用于扶持农产品加工项目、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推进商品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抓了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酿造原料、高原夏菜、苜蓿草肉牛、肉羊、奶产业、瘦肉型猪等10个重点产业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到2007年,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2440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4%,有20多种农产品的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五位。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得到快速发展。到2007年底,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3100个,其中龙头企业1618个,中介组织848个,专业市场280个,其他组织354个。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2个,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579个。各类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185,7亿元,销售收入244.3亿元,净利润20.8亿元,上缴税金6,2亿元,出口创汇2亿多美元。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185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39.9%。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户均增收1941元。认定省重点龙头企业206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家,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多层次的龙头企业群体。成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他们为贫困农户建基地,供原料,抓培训,销产品,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民缺启动资金、缺技术、缺产品信息、缺销售市场的难题,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使贫困户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增收脱贫。

  诚如周者军先生指出的那样,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规律,在比较中发展特色产业,在发展中培育特色产业,在创新中打造特色产业,努力做到特色产业规模效益最大化,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效益最大化,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周者军说,产业化的核心是组合现有的扶贫政策,现有的其他相关的产业政策,组合各种产业要素,围绕着一个品种,扶植一到几个龙头企业,打造稳定的产业链,增加产业链里面的各种要素的发展,以这种发展,带动农户脱贫。具体说,就是通过培训、种苗补助、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一定量加工,采取农机补助、小额信贷、扶贫贴息等各个方面,对从事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农户、重点村给予补贴和扶持,从而有效地提高产业化发展中各因素的质量,有效地降低产业建设成本,快速、有效地形成资源,形成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产业化扶贫步伐的前进,离不开科技的力量。在农业科技的推动下,产业化扶贫如同星火一样,以燎原之势照亮了整个扶贫事业,为扶贫开发注入新的活力。这对于像甘肃农村这样的西部贫困省份更是有它特殊的意义。

  四

  来自甘肃日报记者先朝阳的报道说:庆阳市大力建设绿色农产品加工外贸基地,已成为农业产业的方向。

  进入新世纪后,庆阳市把先进的农业技术、丰富的农产品和国际大市场对接,大胆创新,开放开发,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外贸基地建设,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增产、增效新路子。

  庆阳有着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的绿色农产品,是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红富士苹果、黄花菜、曹杏、黄柑桃、金枣等有机绿色食品和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羊毛绒等大宗优质农产品享誉国内外,是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的“中国优质苹果之乡”、“中国黄花菜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杏乡”。

  2000年庆阳市对外贸易占全市GDP的比重不到1%,2008年占到了GDP的6.7%。外贸出口创汇自2000年打破零记录之后,高歌猛进,一年一大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2008年,全市出口创汇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达到1.037亿美元,农产品出口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一。74户外贸企业累计从农民手中收购原料16.2亿元,共解决2.78万人就业,发放工资总额达到3.8亿元。

  近年来,庆阳市大力开发绿色农产品资源,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变传统农业为特色现代农业。按照“夯基础、调结构、育龙头、强科技、攻难点、抓劳务、促增收、奔小康”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六个百万工程”(种植优质紫花苜蓿500万亩,饲养肉牛100万头,饲养肉绒羊300万只,栽植苹果树260万亩,种植瓜菜100万亩,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00万亩以上)建设,使“川变白、塬变红、山变绿、村变美、民变富”。同时,庆阳市还将加快推进“591”工程,即加快建设五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扶大做强九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集团公司、培育开发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努力把庆阳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农业产业化基地。

  发展特色产业,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做大、做精、做强。但依靠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的经营模式已经很难实现,只有实现土地的规模效应。才能使土地承包家庭分散经营与土地规模化经营相适应,实现发展特色农业的迫切要求。

  2008年2月,宁县焦村乡任村成立甘肃省第一家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宁县民生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们集中土地经营,统一布局、统一质量、统一销售,入社158亩土地,当年亩均收入1026元,较流转前亩均增收605元。

  在这种“首创”精神的带领下,全省土地流转风起云涌,流转土地85.55万亩,从2000年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总面积的0.8%左右提高到2008年的1.8%,不仅有效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加快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而且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真正实现离土离乡,从而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加快城镇化进程。

  五

  “十五”期间,甘肃产业开发已经形成规模,草畜、马铃薯、中药材、林果、瓜菜五大支柱产业已成为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经济学家形象地把产业化公司叫做龙头企业,把生产基地和农户比为龙身,把一个产业链条形成的经济现象叫做龙型经济。

  “如果说,一个产业链就是一条龙的话,甘肃大地上的六大特色产业,就是引领甘肃农民脱贫致富的六条巨龙。”

  “古人云:龙在田,日有喜,虎出谷,风相随。六龙出陇山,越河西,腾飞跳跃在陇原大地上,把甘肃的扶贫开发闹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镜头一:赶着牛羊奔小康

  “十五”期间,特别是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把草食畜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以来,各地采取政策扶持、龙头带动、科技支撑等综合措施,大力发展肉牛羊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肉牛羊产业已成为甘肃省农村最具发展潜力、创收效果最明显的畜牧产业之一。一是生产总量大幅度增长。“十五”末,全省牛饲养量达536.1万头,比“九五”末增长26.6%,其中存栏413.3万头、出栏122.8万头,分别增长20.3%和53.7%;牛肉产量达到12.7万吨,增长 61.8%,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达13.2%,提高0.3个百分点。牛存栏、出栏和牛肉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18位、第16位和第16位。二是生产水平明显提升。牛出栏率达到31.5%,提高6.7个百分点,出栏牛个体肉产量达103.4公斤,净增5.2公斤。三是区域布局更加明显。初步形成了以平凉、甘南、武威、庆阳、临夏5市(州)为主的肉牛基地,年出栏肉牛70万头,占全省的67%。四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省已建成甘南首曲、平凉清真食品、临夏八坊、庆阳兴旺等30多个牛羊肉加工企业,具有加工较高档次牛肉的标准化屠宰生产线7条,具备年屠宰22万头牛、加工3万吨中高档牛肉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销往西北、华北地区;有3家企业已取得对港出口活牛、牛肉证书。

  各地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法制化、服务信息化的要求,促进了肉羊产业快速发展。

  从2008年开始,甘肃省开始实施牛羊产业大县建设。近一年时间来,39个项目县成为全省牛羊生产发展最有潜力、速度最快的区域,牛羊生产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草食畜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8%,农业增加值较2008年提高了2.19个百分点。

  一

  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是甘肃省传统基础产业,也是全国新一轮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确定甘肃省发展的重点产业。省委、省政府2009年初部署牛羊产业大县建设任务,作为促农增收的突破口。省上6个部门整合资金1.5亿元,重点扶持39个肉牛、肉羊产业大县。经过多方努力,市州县区项目配套,撬动民间资本,增加金融机构信贷,共整合到位资金17.8亿元。对投资大的青贮窖、养殖小区资金实行报账制,按照“建设—验收—补贴”的程序,把各项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户。

  各项目县加快项目实施,超额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新建成种羊场14个、牛羊改站471个,推广肉牛冻精98.6万支,引进优质种公羊1000只、种羊2945只,完善了良种繁育体系;新建成46万立升的青贮窖497个;新建成496个标准化养殖小区,饲养规模达37.6万头(只);在甘南116个试点村退粮还草,种植优质牧草9.4万亩;对4.23万头能繁母牛补贴3000万元,建成10处活畜市场等。

  甘肃省牛羊产业大县建设成效显著,经农牧部门考核统计,39个项目县区2009年牛存栏、出栏分别达365.5万头、143.59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1.5%、26.3%;羊存栏、出栏分别达1394.7万只、929.6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8.6%、22.8%。牛羊产业大县对全省草食畜牧业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在“第十二届中国杰出青年农民”评选工作中,静宁县八里乡农民尹喜生荣获“中国杰出青年农民”称号。多年来,尹喜生利用当地农业产业优势,创办了1000吨的淀粉加工厂和饲养肉牛200头的现代化养殖场,带领1000多户农民走上了订单洋芋种植和肉牛养殖的致富路。

  香莲乡地处崆峒区偏远的北部山区,地理条件差。“一个塬三里半,一道梁两道沟,梁面分了三截半”是其真实写照。但2007年,乡上以温棚养牛作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以养牛大户带动全乡农民养牛,全乡牛的饲养达到了1.05万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0元,其中来自牛产业的收入占到40%。

  二

  庆阳宁县具有悠久的养牛历史,地产特色品种“早胜牛”更是闻名遐迩。但长期以来,由于只是一家一口散养,没有形成规模,“小生产”无法应对大市场。面对养殖业效益越来越高,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的趋势,2002年初,县委书记黄正军、县长刘洪涛等县领导一起研究:传统的养殖经验、优良的品种是宁县牛产业的潜力,宁县要发展,就要在牛产业上做文章,走出一条富民富县路。为此,宁县根据川、塬、山区的不同地理条件,一边继续分户散养,一边推广暖棚舍饲、规模育肥,用现代集约型方式取代传统粗放的经营方式。还通过统一畜种、统一供料、统一管理等,建起了春荣九龙川、早胜樊村、太昌三家人畜分离的养殖小区,实现了工厂化养殖,推动了畜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养殖业发展。

  与此同时,将早胜牛纳入全县的目标管理体系,县乡村各级领导当起了“牛司令”,层层签订责任状。县级干部包乡联企业,乡镇干部包村联场户。“包”不要求大包大揽,不允许强行干预,但意味着跟踪服务,包立项,包筹资,包建设,包见效。2003年开始,每年县上还要拿出10万元,奖励牛养得最“牛”的乡镇。到2005年3月底,宁县牛饲养量累计达到13.36万头,出栏3万多头;1.66万间标准化暖棚建起来了,2602户规模养殖户散落乡间,54座5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场、61家重点养牛村应运而生。并且,全县建成优质饲草基地17.8万亩,为舍饲养牛奠定了基础。全县牧业收入已占到农业收入的25%,养牛户有8783户,占总农户的82.8%。

  宁县县委、县政府从实践中认识到,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靠牛本身还远远不够,必须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构筑产业化链条,才能促进农业现代化。

  思路决定出路,以前,宁县一家龙头企业都没有。2003年下半年,借着早胜牛的“牛气”,第一家龙头企业——兴旺牧业公司开张了。很快,昌达牧业、绿鑫草业、宏牧公司、恒达牧业等10家龙头企业相继涌现,一个繁育改良、快速育肥、加工销售网络业已形成。

  一石激起千层浪。龙头企业的蓬勃兴起,也带动了基地发展。兴旺牧业公司利用自身资金优势,与基地农户采取“投牛还贷、投母还犊”的方式,发展规模养殖,按照合同,农户从公司购买的母牛所产犊牛,由公司收购。这样,龙头企业就架起了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通向有效增收的坦途。

  跳出农业抓农业,牛产业的发展给宁县地方经济开启了一片新天空。它通过走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化之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经营体制,为结构调整提升了新天地,使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高效化转移,悄然融入了市场化的进程。

  三

  政府扶持、科技支撑、市场运作、龙头牵动、农户联动的发展路子,给东乡县羊产业开发带来勃勃生机。2007年7月,“东乡手抓”证明商标正式注册并颁布实施,标志着该县羊产业步入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轨道。到2007年底,全县羊饲养量达到89.45万只,羊肉产量1.29万吨,农民人均养羊业纯收入增加到399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2008年以来,东乡养羊业高歌猛进,仅上半年就新办羊存栏2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20个,新建标准化养羊小区7个,新增2000只以上养羊育肥专业村20个。东乡手抓市场也捷报频传,经营东乡手抓羊肉的民营企业迅速增加到400多家,从业人员3.5万多人,年生产总值突破3亿元大关,羊产业开发已初步形成山区繁殖、川塬育肥、集镇和企业屠宰加工销售的生产经营格局。

  东乡羊产业富民强县行动,既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又有浓厚的社会氛围,形成了举全县之力推动羊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2008年,实现百万只羊产业大县目标的基本条件已非常成熟。预计2008年年底,全县羊存栏量将达到38.5万只,出栏64万只,羊肉产量增加到1.5万吨,农民人均养羊业纯收人可望增至465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9%。到2010年,东乡建成清真优质肉羊产业大县的目标任务将会变成现实,羊产业将成长为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

  基地是肉牛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崆峒区重点实施了肉牛产业“万千百十”工程,以世行贷款肉牛产业化、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胚胎移植等重点项目为契机,建起了白水大潘、峡门百兴、白庙双星等标准化肉牛规模养殖小区,有力提高了肉牛育肥集约化程度。2008年,该区累计建成肉牛养殖万头乡11个、千头村44个;千头场6个、百头场38个、10头以上养牛大户2700户。同时开展了以饲用玉米和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努力扩大种植面积,饲草面积达到16.8万亩,年产鲜草40万吨,为肉牛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龙头企业是链接农户与市场的纽带。崆峒区按照农业工业化的思路,围绕产业发展,做强龙头企业、做深产品加工、做优产业品牌。共建成肉牛加工型龙头企业38家,固定资产总值达到4.2亿元,涉及屠宰、肉食品加工、制革、骨制品、生化制药、冷冻储藏6大门类,年销售总收入达到8.9亿元,辐射带动农户5.25万户。通过骨干龙头企业带动,崆峒区初步形成了全省乃至陕甘宁三省(区)最大的牛产品加工集中区。

  崆峒区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完善“陇东旱码头”商贸功能,组建肉牛产业协会15个,利用民间资本扶持建成活畜、屠宰、肉食、皮毛等功能完善的专业市场33处,年交易肉牛20万头、原皮60万张,形成了西到新疆、青海,北到宁夏、内蒙古,辐射扩散东南沿海的交易网络,走出了一条内联外销的新路子。2007年,该区肉牛饲养量达到30.23万头,肉牛商品率达到53.2%,年屠宰量加工35万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61亿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8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三分天下有其一。全区已基本形成了南塬繁殖,北塬育肥,城郊屠宰加工,专业市场销售的养、加、贸一体化肉牛产业发展新格局。

  2009年,全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750万亩,加上300万亩露地玉米,秸秆总量可达2100万吨。省委、省政府把玉米秸秆饲草综合开发作为改进养殖方式的关键措施来抓,整合牛羊产业发展大县资金,2009年投资2557万元,新建500立方米以上的青贮窖710个,使全省青贮窖达8万多个,把玉米秸秆“过腹还田”,转化成农民增收的肉和奶,显现出“绿色饲料”增值效应。张掖市通过扶持秸秆养畜,成立专业化青贮服务社和秸秆青贮公司,统一为养殖场户供应和服务,青贮秸秆喂奶牛提高产奶量15%,育肥1头肉牛多获利500元。灵台县华汇养殖公司采收整株带棒玉米进行揉丝打捆、袋贮发酵,“青贮饲料营养价值高,肉牛喜食,育肥达到标准化绿色养殖水平。”2009年该公司外贸出口育肥活牛1300头,销售1650万元,实现利润63万元。

  甘肃省对秸秆青贮综合利用,探索出“秸秆—养畜—沼气—有机肥—特色优势产业”的循环生态模式。平凉市推广“秸秆做牛羊饲料,牛羊畜粪制沼气,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当作有机肥,还田种植全膜玉米、苹果和蔬菜”,玉米秸秆利用率达到70%,2009年肉牛饲养量迅速增长到98万头、出栏34万头;广河县通过秸秆利用,实现了玉米秸秆向商品饲草的转化,2009年28万亩玉米产秸秆210万吨,亩均秸秆收入150元,推动了“绿色”肉羊大县建设。

  镜头二:小土豆变成金蛋蛋

  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听取甘肃代表汇报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后高兴地说:“小土豆、大产业、管大用。”马铃薯对于定西意义重大。在艰苦的日子里,马铃薯安慰了当地群众的肚子,在今天,马铃薯又撑鼓了群众的“钱袋子”;现在,它依然是全国、全省粮食安全的重要砝码。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认为,发展马铃薯产业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五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近四分之一,马铃薯产业吸纳了近5000万农村劳动力和200万城镇人员就业,养育着西部30%的人口。甘肃省农牧厅产业处处长程浩明认为,马铃薯属于甘肃第二大粮食作物,马铃薯产业的地位,在甘肃省更加突出。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马铃薯产业大力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时任定西市委书记石晶还因之被评为“中国特产文化节十大功勋人物”。

  2008年9月18日上午,定西市马铃薯交易中心彩球飘舞,花团锦簇,伴着礼炮的轰响,龙狮的欢舞和缤纷的花雨,中国马铃薯产业界的盛会——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隆重召开。在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高端论坛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寻求破解马铃薯未来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定西地处青藏高原下延区与黄土高原抬伸区交汇地带,复杂的地质地理和地形地貌决定了气候类型的多样性,为马铃薯不同品种的区域化布局创造了有利条件。定西年降水量平均在350~500毫米,昼夜温差大,降水和气温规律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相吻合,为马铃薯块茎膨大和品质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特定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定西所产马铃薯个大、质优、色白形圆、薯皮光滑、口感醇香、干物质含量高、耐运耐藏,是各种马铃薯淀粉及其制品生产的上好原料和鲜食外销的优质产品。据抽样检验结果:定西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含量为24.1~30.7%、淀粉含量18.97~24.25%、蛋白质含量为1.18%~2.44%、糖类1.5%左右、矿物盐类1.1%左右。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马铃薯既是适宜定西种植的首选作物之一,同时又是顺应市场、发展特色产业的最佳作物,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

  定西市委书记杨子兴指出,经过多年的倾心培育,定西马铃薯产业已形成生产布局区域化、种植规范化、营销订单化、价格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定西市先后发展马铃薯信息服务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80多个,培育马铃薯加工和销售企业443家,开发精淀粉、变性淀粉等10多个品种,先后有3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建成较大规模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6个,中小型马铃薯交易市场50多个。定西在马铃薯微繁技术、脱毒技术、雾化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产生了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化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储备技术。2009年,全市已形成年生产脱毒苗5000万株、原种8000万粒的能力,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定西市连续8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暨经贸洽谈会”,是全国三大马铃薯产集中产区和全国最大的马铃薯集散地之一。2008年,定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51.69万亩,总产530万吨,产值达17.6亿元,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益5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7%。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定西市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从原始单一的种植方式到现在的种植地膜早熟洋芋、专用脱毒种薯,从不起眼的“洋芋蛋”到一个个品牌在全国打响,从“灰头土脸”的编织袋到如今精美的各式包装,从“提篮小卖”到如今大批量专列发送,从“以洋芋充饥”、小作坊加工到现在的一大批加工企业云涌和全粉、变性淀粉及体闲食品的畅销——定西本着打造“中国薯都”的目标,通过着力实施马铃薯产业提升战略,定西现在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区(县)、全国最大的马铃薯销售基地、全国最大的马铃薯淀粉加工基地及全国马铃薯产业收入最多的县区之一。2009年,定西马铃薯加工能力达35万吨,精淀粉生产能力接近10万吨。

  近年来,定西市以打造“中国薯部”为目标,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的总体思路,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强市富民的第一大主导产业来抓,在种薯脱毒、良种扩繁、产量品质、外销规模、贮藏保鲜、加工转化以及市场品牌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市马铃薯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中国薯都”产业优势初步形成。主要体现在:从产业规模来看,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处于全国地级市州领先水平。从产业效益来看,马铃薯已成为农民增收和新兴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从产业体系来看,马铃薯已形成了全市最为完整的产业链。从产业品牌来看,“定西马铃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薯都”的品牌已经唱响叫亮。

  镜头三:药材铺出致富路

  甘肃省中药材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原产地和主产地,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甘肃省现有2540种中药材品种资源,常年人工栽培的品种有350余种,大宗道地药材有30多种,尤其是甘肃地产的当归、党参、红芪、黄芪等主要产品产量占全国的70%到95%。2009年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246.4万亩,位居全国之首,占全国药材种植面积的1/3以上。而在定西,中药材品种达313多种,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左右,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49%。从2000年开始,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把甘肃省建设成为生物制药和中药材现代化加工基地”的战略目标,力争使甘肃跻身于全国一流的药材生产基地、加工、物流中心。2009年6月15日,国家科技部批准甘肃省建设“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定西的药材,它让人们知道了什么是“道地药材”和“原产地”概念,规范的中药材的种植与生产标准,为岷县、渭源、陇西三县分别赢得“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国黄芪之乡”的美誉。已建成陇西文峰、首阳,渭源会川和岷县城郊、梅川等5个大中型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材年交易量达27.56万吨,交易额19.4亿元。特别是陇西文峰、首阳两大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交易市场和北方大宗药材的价格形成中心。

  定西市现有较大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78家,实现加工产值7.4亿元,产品类型已发展为中药饮片、中药半成品、中成药、系列保健等多种产品。产品远销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西欧等2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

  甘肃省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甘肃“中国党参之乡”“中国黄芪之乡”的资源优势,形成“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每年吃掉大量的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药材,成为药农的坚强后盾。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建立起一种稳固的相互信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既解决了企业原料需求,又降低了农民的种植风险,促进产业发展,也促进农民增收。有了扶正药业公司做后盾,甘肃药农种植药材的积极性更高了,信心更足了,劲头更大了。

  甘肃省大宗地道中药材品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据甘肃省农村调查队调查,全省当归产量在全国的90%以上,党参产量占全国的65%,大黄产量占全国的60%,黄(红)芪产量占全国的50%,甘草产量占全国的25%,柴胡、板蓝根也在全国占有很大比重。甘肃不仅是这些药材的生产大省,同时也是供应大省。全省中药材商品化率已达90%以上,年交易额25亿元左右,占全国市场的份额已超过20%。产品远销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西欧和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品流通顺畅,经贸往来频繁。

  陇西县年种植各类中药材24万多亩,形成了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正常年景,种一亩药材可收入2000多元。全县有一半以上的贫困户靠种植和经销中药材解决了温饱,更有约10%的农户靠此生财彻底脱贫过上了富裕生活。每逢交易旺季,首阳镇中药材交易市场人山人海,其中四川、湖北、河北等十多个省区来的常驻客商就达1500多名,日交易中药材150吨以上,远销我国东部的广州和台湾、香港等地区以及韩国、加拿大和南非等国。市场内有年经销额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1家,平均每天需要雇用劳动力3000多人,年支付劳务工资3000多万元,相当于一个中等贫困县的财政收入,不少农民因此脱贫致富。

  岷县围绕“药材立县”战略,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建基地、抓项目、促产业,形成了以“岷归”为龙头,红芪、黄芪、党参等30多种药材齐头并进的中药材产业化生产格局。岷县把订单农业的落实当作消除种植农户后顾之忧和解决企业生产原料不足的关键环节来抓,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2005年以来,顺兴和、瑞丰药业、金当归、汇利、永康泰等中药材企业与农户、专业协会共落实中药材订单8.83万亩,占全县订单农业的29.4%,占全县药材种植面积的34.9%。这些基地的建立,使全县中药材产销得到了有机结合。茶埠乡岳家湾村全村300多亩地全部种植药材,并实现“耕地药材化,品种多样化,种植规范化,产品优质化”。像岳家湾村这样的中药材专业村,在全县已发展到20多个。县上紧紧抓住“岷归”被列为原产地标记保护产品的有利时机,建立了当归GAP种植协会,启动了当归GAP药源基地建设等项目。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全县已建成清水、西寨、岷山、城郊等5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2500亩,当归8万亩。2005年,“岷县当归”证明商标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并颁发证书。

  现在,全县近千人常驻或往返于岷县至深圳、广州、河北、福建、四川等城市,牵线搭桥搞药材中介服务。岷县已基本掌握了国内外当归销售市场的主动权。2002年“岷归”获得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原产地标记证书,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获得原产地标记认证的农产品。目前,岷归年总产量达到2万吨,占全国外销市场的90%,国内市场的50%,中药材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35%。

  镜头四:陇上瓜果香四海

  在海南博鳌举行的“2006第四届中国果菜产业发展论坛”上,平凉市委书记马学军荣获“中国果菜产业十大杰出人物奖”,平凉市副市长阎奋民荣获“中国果菜产业突出贡献奖”。同时,平凉市荣获“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称号,静宁县荣获“中国果菜无公害市、县特别贡献奖”,被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

  他们的荣誉,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甘肃果品产业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平凉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目前,全市苹果总面积已突破100万亩,已建成“平凉金果”标准化示范园30万亩、绿色果品生产基地60万亩、注册出口基地6万亩,直接出口东南亚和欧盟。“平凉金果”系列产品多次被评为“中华名果”,全市荣获“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称号,平凉金果集团被评为“中国果业十强”企业。2008年,“平凉金果”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全国第一个苹果类证明商标。当年,以“平凉金果”为主的果品总收入17亿元、果农人均果品收入6800元,实现出口创汇356万美元。

  “十五”期间,甘肃省苹果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到2005年底,面积达到275.7万亩,比2000年增长了3.3%,居全国第四位;产量101.7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6.2%,居全国第六位,产值近12亿元,占全省水果总产值的57.75%。

  甘肃省的苹果产区主要集中在天水、平凉、庆阳和陇南等地。这一区域具有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和昼夜温差大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是全国红富士系、元帅系苹果的最佳产地,生产的苹果具有色泽鲜艳、含糖量高、酸甜可口、品质优良和耐贮运等特点。陇东、天水、陇南生产的红富士系、元帅系苹果销往国内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并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备受消费者青睐。对于天水200多万农民来说,种植以“花牛”苹果为主打的优势果品已经成为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柱。100多万亩果园,每年7亿公斤的产量,换回来的是10亿元的收入。尤其是平凉“金果”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很高的声誉,栽培品种中,红富士系、元帅系四、五代等新优品种所占的比例已达75%。甘肃省苹果栽培技术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果实套袋、穴贮肥水、免耕轻剪、疏花疏果、铺反光膜、配方施肥、果园覆草(生草)、旱作节水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果品采后套网套、彩印小包装、果汁浓缩等技术措施已逐步应用,果园管理不断优化,果品质量逐年提高。

  2009年3月5日,载着75吨“平凉金果”品牌的静宁苹果大货车,徐徐驶出甘肃静宁县,首发欧洲高端市场。静宁苹果成为甘肃省首个出口到欧盟市场的品牌水果。

  早在1986年,静宁县作出了把果品产业作为当地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的决定,提出了“南部苹果北部梨”的发展思路。苹果面积以每年2万亩的速度增长,2004年以来,全县每年新植果园6至10万亩,全县果园总面积突破了60万亩,占到了耕地面积的40%,户均达到了6.5亩。

  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靠农业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在结构调整的同时,必须发展龙头企业,构筑产业化链条.实现工农一体化发展。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散发着淡淡清香的静宁苹果,凭着独特的魅力走进了陇上千家万户,走向了华夏大地,还漂洋过海,远出国门。2006年11月份,在2006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上,由静宁县选送的“成纪富士”独占鳌头,勇夺博览会金奖。也是11月份,在第三届(深圳)中国国际果蔬展览会上,静宁苹果一亮相,就备受各方青睐,与深圳市有关公司签订了8700多万元的合同。

  这两年,静宁苹果越种越多,也越来越甜,打出了一张张国家级“名片”,被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2008年,不仅成为北京奥运村里的特供瓜果之一,截至8月初,已直接出口2020吨,创汇134.5万美元。

  2008年8月20日,授资12亿元的静宁县通达果汁厂投产了。

  这个厂子,不光让静宁县中南部的果农高兴,因为往年不得不白白倒掉的残次果现在能变成现钱了;北部农民也乐了,以前,北部的苹果长不大、长不甜,现在这些令人烦恼的“问题”反而成了优势。

  镜头五:高原夏菜俏四方

  甘肃省蔬菜产业迅猛发展,品种不断增加,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连年增加,效益显著增长,蔬菜产业成为甘肃省种植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全省蔬菜总面积达476万亩,总产量达1000万吨。各类蔬菜年调出量200万吨以上,销往全国20多个省区。甘肃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西菜东调基地和西北冬春淡季蔬菜供应中心。建成脱水、制酱、榨汁等加工企业30多家,产品销往美国、意大利及东南亚国家和我国东南沿海城市。“高原夏菜”已成为甘肃的蔬菜名片。甘肃省相继建立了41个蔬菜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县,并由省农牧厅予以命名。其中,张掖市的高台县和兰州市的榆中县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无公害生产基地县。

  甘肃省高原夏菜主产区集中分布在兰州市郊区。近年来,兰州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城郊农业”品位的一个主攻方向。同时启动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工程,围绕源头和市场两个关键,狠抓生产过程到产品的全程监管,使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大提升。

  东南沿海每年5月至10月“气温高、台风多、梅雨频”的气候特征,几乎无法生产蔬菜。而兰州地区因其独特的冷凉气候,夏季可生产多种蔬菜,且价格相对低廉,备受省外各地市场青睐,被称作高原夏菜。为充分利用兰州的气候、地理资源,近年来兰州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提高产量,打造品牌,让兰州高原夏菜在东南几省抢占市场。兰州市通过引进、示范,推广了一大批地方特色明显、高产优质的蔬菜新品种,有许多品种已成为兰州“高原夏菜”品牌的中流砥柱,目前兰州市蔬菜种植品种已达360个以上。其中,兰州百合、韭黄、甘蓝、西兰花、菜用豌豆等蔬菜无论品质或知名度,都在国内市场独树一帜。仅每年5至10月份,兰州就能为省内、外市场上提供20多个种类、200多个品种的优质蔬菜。

  为了能让更多的外地市民品尝兰州高原夏菜,兰州市按照“围绕龙头,突出特色,连片开发”的基地建设原则,依托蒋家营冷库、维特尔、百信、万和、绿源等一大批蔬菜龙头企业,建成了以榆中、红古、永登和皋兰为主的15个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立蔬菜出口基地20万亩。完善提高以兰州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为龙头,县区监测站为依托,市场、超市检测站为补充的三级质检体系,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蔬菜日常检测样品达44909个,合格率为98.64%。在农业部对全国37个大中城市进行抽检中,兰州高原夏菜质量安全水平连续5年名列前茅,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达到126个。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70万亩,今年总产量将突破170万吨,已培育农业龙头企业99家,现有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6家,各类中介组织120多个,2000多名经纪人,参与的农户会员和团体会员7800个,带动农户12万余户,订单农业达到81万亩。借助全市周边建成的45座大中型冷藏保鲜库,使每年外销蔬菜量达到70万吨以上,主要瞄准东南沿海及周边地区,以补充当地季节性的供应浮缺实现大幅增值,进而使蔬菜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阳洼窑的蔬菜、泥湾的甜瓜、明星的红砂洋芋、黑石的养殖业”……在皋兰县,越来越多的产业专业乡镇和专业村涌现出来,特色农业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力军”。

  皋兰县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副县长王宇和说,我们立足区位优势,将农业发展定位于“城市农业、特色农业”,精心打造服务城市的特色农业。按照北部农牧结合区、中部特色产品区、南部设施生态观光旅游区的区域布局,发展起无公害蔬菜、西甜瓜、红砂洋芋、草畜等特色产业。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6多万亩,有甜脆豆、西兰花、娃娃菜等6大类30多个特色品种,荷兰豆、甜脆豆等“高原夏菜”还销往国际市场。通过引进推广设施栽培新技术和蔬菜新、特品种,蔬菜生产实现由一茬向两茬转变,在西岔镇现在连片种植夏秋两茬蔬菜2万亩,蔬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三分之一。

  2008年入冬时节,靖远县东湾镇大坝村千亩连片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基地种菜户苏发敬的日光温室里,透过股股迎面扑来的热气,门口的温水池已经完全篷盖,改成了秸秆生物反应发生池。一条直径约50厘米的白色薄壁塑料管道从池边伸出,高高地架在温室上方,贯通了60多米长的温室。完全膨胀的塑料管道薄壁上,有无数个细小的微孔,不停地释放从秸秆生物反应堆发生池运送出来的有机气体,挂满枝蔓的黄瓜光鲜翠绿。苏发敬说,定植3个月来,已经采摘了四茬,初步估算成本能降低30%以上,产量可增加20%以上。

  靖远最新引进和大力推广的秸秆生物反应堆蔬菜生产技术,完全不用化肥,较少使用农药,所产蔬菜口感香醇,品质优良,不但可有效保障菜品安全卫生,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效益。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通过微生物菌种将秸秆转化成二氧化碳、抗病孢子、酶、热量、有机和无机养料,从而用秸秆替代化肥,用植物疫苗替代农药的农业生物工程新技术。为推广这项新技术,靖远县已在458座日光温室进行了示范,年底将发展到600座,2009年在全县蔬菜种植中全面普及。

  镜头六:制种,增收致富的金色产业

  甘肃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借助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制种面积。不但建立了以河西走廊为主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还建立了以定西为主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以临夏为主的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基地。制种产业已形成了以杂交玉米为主,马铃薯、小麦、瓜菜、花卉、牧草种子等多品种发展的格局,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种大省。

  制种业,已成为甘肃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色产业。

  河西走廊的制种业繁花似锦,啤酒原料产业也云蒸霞蔚,自成风景。

  啤酒大麦是甘肃唯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经过多年的培育,甘肃金昌市已成为全国三大啤酒麦芽生产基地之一,啤酒大麦产业成了最具特色、最具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该市永昌县种植啤酒大麦面积35万亩,麦芽年加工能力26万吨,已经成为全国啤酒原料种植与国产麦芽生产加工第一县。全省啤酒大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到全国大麦的三分之一,甘肃省已成为国内啤酒大麦和麦芽最大的调出省,占有国内麦芽市场35%左右的份额。

  玉门市是中国的啤酒花基地,产量占全国啤酒原料总量的三分之一,建成了啤酒原料加工企业20家,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河西走廊已发展成中国的啤酒原料基地。

  甘肃的河西走廊气候干燥、光照充足,地势平坦,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由于昼夜温差大,降雨稀少,病虫危害较轻,也有利于农作物达到高产优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省利用河西走廊地区的独特的光、热、水、气优势,开辟了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农作物制种基地。目前生产的农作物品种已达40多种,玉米、瓜菜、花卉等农作物种子的生产面积占全省的90%以上,玉米制种面积占全国用种量的一半以上,位居全国第一。

  临泽县95%的制种农户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养牛、养羊,大力发展畜牧业,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五位一体生态家园,形成了农户由制种到畜牧、林果增收的致富链。

  甘肃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借助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制种面积。不但建立了以河西走廊为主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还建立了以定西为主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以临夏为主的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基地。制种产业已形成了以杂交玉米为主,马铃薯、小麦、瓜菜、花卉、牧草种子等多品种发展的格局,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种大省。

  镜头七:林产业,绿了山头富农户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甘肃林业进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时期。据统计,从1998年以来,全省累计完成林业建设总任务4823.9万亩,年均完成林业建设任务536万亩,是建国以来至1997年近50年间全省年均营造林面积的三倍多。

  到2008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已突破70亿元,以经济林果、种苗花卉、森林旅游、林产加工、林下经济和动物养殖等六大支柱产业为主的产业,年产值达到51亿元,比1997年增加了一倍多。其中经济林果栽植总面积1243.7万亩,挂果面积662.6万亩,户均2.46亩。果品产量达到311.7万吨,产值35亿元,林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渠道。

  一

  甘肃省是一个森林植被稀疏、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省份。作为全省林业建设的决策部门和领导部门,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时任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马尚英同志与其领导班子成员深知:在这样一个制约因素诸多的省份,要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改变生态环境,面临的不仅仅是诸多的挑战,更要比别人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全省各地采取政府引导、行业服务,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机制创新等办法,鼓励林业产业发展。庆阳、平凉等各级林业部门,积极协调和衔接有关部门做好发展林业产业的信贷、税费等优惠政策落实,尤其是在苹果栽植上,市、县、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无偿向群众投放苗木,并在灌水、青苗补偿上给予大量资金支持,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使当地苹果产业种植逐年扩大,效益逐年上升。与此同时,各地还积极创新思路,发挥优势,把林业产业作为加快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全力打造“品牌”产品,使特色主导产业效益凸现。陇南市根据“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努力创建以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新格局”战略,全力加快花椒、核桃、茶叶、油橄榄、银杏为主的特色主导林业产业开发,全市已有近20万户、80多万人口依托发展特色林果业实现了脱贫致富。武威市依据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使林业产业化建设由过去单一的苹果、梨等经济林地建设,向葡萄、红枣、花卉、林木种苗、森林旅游、林产品加工、采掘、中药材等多门类、深层次的产业延伸,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2006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18亿元,林业增加值731万元。

  观念转变,思路清晰,使全省各地在发展林产业中方向更明确,干劲更足。平凉市为了促进林里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上档次、上规模,在果业建设中着力推进果业标准化生产,兴建了一批万亩乡、千亩村基地,狠抓了果园标准化管理,建立了全市果业数据库和信息服务网站,2007年签订出口订单1.2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元。天水市有33个乡镇建成万亩果园,建成千亩果园的村有120多个,百亩以上重点村1300多个,约有50多万农户种植果园,户均果品收入达2200元。庆阳市以科技促产业,全市苹果收入万元以上15000多户,5万元以上1530户。其中,宁县新庄镇店头赵行政村有苹果园2197亩,人均2.15亩,2006年全村人均果品收入3040元,很多农户通过发展苹果产业走上了致富之路。

  二

  来自甘肃日报的报道说,甘肃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启了兴林富民的“希望之门”。

  合水县店子乡连家庄村村民胡振东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他用林改中分到的15亩林地,再流转了村里其他人90亩林地的林下放养权,养起了生态放养鸡,搞起了林下经济。2010年元旦期间,他养的放养鸡大受市场欢迎,能出栏的1万只鸡供不应求,净赚了20多万元。

  让胡振东有如此收入的,正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甘肃省农村又一次伟大的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带来的结果。

  甘肃省从2008年10月开始在合水、泾川、清水、宕昌、安定、永靖、临泽等7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区开始了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岁末年终,7个试点县区传来捷报,他们已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这一场确权到户、盘活林地的“绿色变革”,不但让陇原农民成了山林真正的主人,也让像胡振东这样的农民迸发出热情和创造力,转化为生产力大解放的不竭动力,林下经济开启着农民群众致富新天地。在合水县,不只是涌现出了像胡振东这样的生态放养鸡养殖户12户,在林下养鸡10多万只,农民还开始在林下种柴胡等中药材4000多亩,种黄花菜8000多亩,种苜蓿草3.2万亩,有的还养蜂。而在清水县、宕昌县,已分别发展林下养鸡46万只、16.5万只。

  在农民群众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同时,林业部门也努力通过服务,为农民拓展一条条增收新路。

  明晰产权是核心,规范流转则成了发展林下经济的关键。一些试点县区开始通过建立林业综合服务机构,在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后依法流转,签订流转合同,在确保流转收益归林权所有者的同时,鼓励山林经营权向有经营能力、懂管理的人转移。清水县在陇东、草川两乡16村完成林地流转10万多亩,有3186户农民与凯迪公司草签了林业用地转让合同,转让金额100万元。

  与此同时,为了将明晰产权、分山到户的农民手里的这一生产资料“死钱”变成“活钱”,林业部门开始利用林业综合服务机构展开林权证抵押贷款业务,从而使“贷款难”这一长期以来困扰陇原农民的一大难题取得重大突破。

  在这些年靠养猪这一养殖业开始富起来的泾川县党原乡丁寨村,林权证抵押贷款更成了“及时雨”,联户担保贷款268万元。据统计,泾川、临泽、清水、安定4县区已为349户农民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573万元。

  借着林改的步伐,各试点县区还清楚地认识到,改革后的林权分散了,如何使千家万户林农走上林业发展所需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形成“拳头”的力量?各试点县区还以亲情、友情、资金、技术为纽带,组建家庭林场、股份林场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泾川、临泽2县已建成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29个,临泽、安定、清水3县区则发展起了20个红枣、葡萄、三防、种苗、造林协会。

  有了试点县区的成功经验,省委、省政府宣布,2009年10月起,甘肃省全面启动集体林改工作,将利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全省产权明晰、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定会为陇原描绘山川秀美、生态文明这幅宏图添一抹新绿!

  特写一:一名高级领导干部的赤子情怀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黄选平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建设纪事

  今天,当我们行走在甘肃广袤的大地上时,不论是贫困地区平凉,还是革命老区庆阳,或是少数民族地区临夏,细心的你会惊奇的发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座座现代化的畜牧养殖、加工企业拔地而起,日益发展壮大的平凉百兴集团、欣欣向荣的华亭宏源牛业,蒸蒸日上的甘肃康美牛业有限责任公司,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庆阳兴旺牧业……犹如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镶嵌于陇原大地。山川塬峁间一派繁忙的景象:一条条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内,由农民工转变而来身着工作服的产业工人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一箱箱的绿色畜产品正装车待运,准备销往全国各地。这些农牧业龙头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极大地推进了当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化进程,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广大农民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巨大跨越。这背后,凝结着一位高级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高尚情怀,饱含着他多年情系“三农”,致力于农民致富、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的赤子之情。他,就是甘肃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黄选平。

  黄选平,1956年9月出生于平凉峡门乡白坡村一个普通的回族农户家庭,父母都是与土地相依为命的农民,但聪颖好学、争强好胜的他,从担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开始,一步步向人们走来,从乡村、区、市、州、到省,伴随着前进的铿锵脚步,逐步成长为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

  黄选平是农民的儿子,从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起,他就深深地扎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黄土地,立志于报效这片厚土,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团结和带领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共克时坚,探索出了一条贫困的少数民族和革命老区依靠当地优势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整体推进农村扶贫事业的新路子。

  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成为他不懈的追求。

  为了探寻这些地区畜牧产业快速发展、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效的根源,2009年深秋的一个下午,我慕名拜访了他。

  黄选平沉稳、干练、口才很好、逻辑性很强,并十分幽默。

  他深情的回忆说,自己工作过的三个市州,不管是在贫困地区平凉(县级)担任副市长、副书记、市长,在华亭县委任书记、平凉地区任行署副专员,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临夏担任副书记、州长,或者是在革命老区庆阳担任市委书记和人大常委会主任,自己始终把发展特色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畜牧业作为造福一方百姓的大事来抓,作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事实恰好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条道路是完全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的,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

  1989年9月,年仅33岁的黄选平担任平凉市(现崆峒区)副市长,分管农村和农业工作。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他认识到,平凉是一个回族群众占人口总数近三分之一的地区,这里虽然土壤贫瘠,但广大回族群众却有饲养牛羊的传统习惯,为此,他首先把改变群众贫困面貌的切入点放在大力发展畜牧产业上,带领有关部门制定发展规划,研究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发展畜牧养殖,扶持起了一批能够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龙头企业。

  从平凉城出来,东行不到10公里,就来到了群山环抱的平凉百兴实业集团公司。在黄选平的引导和帮助下,该公司在平凉市福利制革厂、造纸厂、平凉商城等6户企业的基础上组建成为一家企业集团。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形成以工业为主导,以制革为龙头,工商并重,多业并举的综合型集团公司,实现利税2190多万元,先后累计为社会公益事业投入资金400多万元。集团连续三年被评为甘肃省“十强乡镇企业”,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乡镇企业前列。公司下属的平凉市福利制革厂,年生产能力牛皮革100万标张,羊皮革100万自然张,2008年全厂实现销售收入1.06亿元,利税200多万元。公司下属的红牛养殖基地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平凉及周边地区玉米、苜蓿、农作物秸秆等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和广阔的红牛资源优势,以肉牛育肥为主要运营方式,按照“公司+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群众发展草畜产业,进一步带动了广大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肉牛育肥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主导产业。

  1995年8月,黄选平担任华亭县委书记。

  华亭县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县,农业相对薄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尤为突出。如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抓住农民增收这个核心,推进产业化发展是关键,是华亭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也是黄选平为之深深思考的问题。

  华亭农民靠牛驾辕犁地的传统习惯沿袭了数千年,许多农家都豢养有一两头耕牛,但由于长期缺乏引进改良、更新换代,加上没有科学的配方和上膘育肥技术,家养的黄牛不但身矮个小力弱,而且育肥慢肉质差,加之农民把耕牛当朋友,很少有靠卖牛宰牛发家致富的想法。黄选平上任后,把牛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渠道,把引进推广优良畜种作为发展牛产业的主抓手,通过政府组织、科技引领、大户示范、小区带动等措施强力助推,使全县牛产业很快形成规模,农民靠养牛卖牛奔小康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

  宏源牛业就是在黄选平的亲自扶持下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户畜牧业龙头企业。他对靠贩牛发财且具有开拓精神的庞磨村年轻人禹宏说,你光贩牛不行,要想做强做大,必须要搞养殖,养殖和深加工相结合,才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为了鼓励他的信心和斗志,他亲自为禹宏的企业起名为“宏源牛业”。黄选平说,“宏”字,取你名字中的一字,就是要有宏大的目标,要宏图大展,“源”字,就是希望你的事业蒸蒸日上,财富源源不断,能带动全县畜牧产业的发展,争做龙头。1996年10月,禹宏筹资36万元创办起当时全县最大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华亭清真肉食水产公司,效益颇为可观,在当时很有名气。同年年底,经黄选平“点将”,肩负着全村众多父老乡亲的重托,而立之年的禹宏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带领乡亲们走上了一条依靠畜牧产业,改变贫困面貌的道路。2006年,禹宏当选中国十大杰出“村官”和“感动甘肃2006·十大陇人骄子”。

  今天,华亭县畜牧产业得到了极大发展,他们以村为单位,多方筹资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实施规模化、科学化改良畜种,现已建成西华西塬、神峪吉家河等养牛小区4个,引进推广南德温、西门塔尔、夏洛莱等国外优良肉牛品种5种,建立黄牛冻配点31个,并通过大幅降低肉牛改良费用减轻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全县良种牛存栏量达到了8.2万头。该县还积极鼓励引导群众广种优质饲草,大力兴建氨化池,推广秸秆青贮技术,购置饲草精加工机械设备,积极开展畜病防控,组织畜牧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养畜难题,力促草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全县已建成万头养牛乡镇7个,百头以上养牛小区7个,千头以上养牛村64个,百头以上养牛社450个,养牛10头以上的农户达到了1250户,全县牛饲养量已达到14.7万头,出栏4.52万头,产值1.8亿元,全县农民人均从牛产业中获得收入850元。

  二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带,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该州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所辖7县均为国列贫困县,是国家扶贫攻坚工作的主战场。

  2000年2月,黄选平由平凉地区行署副专员调任临夏回族自治州任州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2001年8月,任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副书记、代州长,州委政法委书记;2002年3月—2004年6月,任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

  让临夏189万各族干部群众永远不会忘记的,是黄选平在州人代会上以全票当选州长时立下的感人至深的誓言:人民选我当州长,我当州长为人民,要像一把雨伞为老百姓遮风挡雨,要当一头黄牛为老百姓耕地种田,要做一块石头为老百姓铺路搭桥,为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鞠躬尽瘁,奉献自己的一切。

  黄选平上任之后,把自己的全部情感都融入到了临夏各族人民之中,把全部精力倾入了临夏的各项事业之中,大力弘扬“团结奋进、敢闯敢干”的临夏精神。他经常以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名句警示自己,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同心同德保稳定,临夏的经济社会提速发展,社会政治稳定和谐,各族人民安居乐业。

  临夏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结合部,素有“小麦加”之称,是农业与畜牧业的接壤地带,又是安多牧区和康巴牧区的东大门,仅临夏市就有3万多人常年往返于牧区,形成了一批活畜贩运和肉食品贩运大户,为全市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活畜资源;全州有5千多户长年从事牛羊肉外销,形成了独有的肉类食品外销渠道,为当地发展规模养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黄选平的大力倡导下,临夏回族自治州依托畜牧养殖业的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肉牛、肉羊、奶牛为主的畜牧产业,把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的突破口,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财政扶持、强化服务等措施,彻底改变只鼓励、号召和行政干预的简单做法,着重在建立良性循环的市场机制上下工夫,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促使千家万户积极参与规模养殖,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养殖、储藏、运销、加工为一体的畜牧产业链条,使临夏畜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畜牧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畜牧业总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5%,农民从畜牧产业中获得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7%。

  如今,在临夏各乡镇,以往农户家养自用、分散养殖的传统畜牧发展模式不见了,规模化养殖已成为临夏畜牧业发展的新亮点。

  在畜牧业发展实现规模化养殖后,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要建立健全畜产品的运销和加工渠道,培育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化进程,实现传统产业向产业化的转变。为此,临夏州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运销龙头企业,突破了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做大做强畜牧业,归根结底是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黄选平如是说。要实现这一目标,只有真正实现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加快向规范化发展,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增加畜产品附加值,才能最终提高农民收入。为此,临夏州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优惠政策,简化办事手续,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极大地调动了社会投资畜牧业的积极性,先后有一大批围绕畜牧业大做文章的龙头企业相继落户临夏。

  在黄选平的大力支持下,位于康乐县的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甘肃康美牛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10月29日挂牌成立,该公司集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科研推广、咨询服务和肉牛育肥、屠宰分割加工、冷藏与饲草料加工为一体,已建成同期可饲养2500头牛的高标准暖棚牛舍33栋,年出栏达到10000头;建成可青贮饲草10000吨的大型青贮池12座;日加工精饲料20吨的饲料加工厂一处;年改良一万头以上牛的冻配中心;年可屠宰肉牛、牦牛6万头,肉羊、藏羊15万只的冷鲜肉加工生产线一条,全套设备引进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标志着西北地区的屠宰生产工艺有了一次新的突破,填补了国内极品肥牛的空白。该公司被评为“国家扶贫重点龙头企业”。

  三

  2004年6月,黄选平走马上任,挑起了中共庆阳市委书记的千斤重担。

  上任伊始,他便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尽快熟悉和了解市情,思考和谋划庆阳加快发展之策。他说,我决不辜负党和庆阳256万各族人民的重托,一定要把老区的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上去

  黄选平指出,庆阳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他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庆阳市实际,不断完善发展思路,以思想的解放、思路的创新、科学的决策走好庆阳发展的特色之路,确定了“开发‘黑绿文’三大产业、建设三大基地、推进三化进程、实现三增目标”的总体发展思路,把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抓,按照“做大产业、扶大龙头、占大市场、求大发展”的要求,着力培育龙头项目,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发展了10户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和100户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努力把庆阳建成甘肃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创汇基地,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使农业产业化达到50℅以上。

  2007年,黄选平为农民张万财担保贷款1万元,帮助他发展家庭养殖业。

  在黄选平的示范带动下,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担保,全市广大公职人员纷纷响应,全市“职工担保、农户贷款”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功:全年落实贷款11377万元,实际扶持农户15627万户,这些资金全部用于购置基础畜,共购回牛羊12.08万头(只),有效的降低了养殖户资金投入门槛,农户养殖热情高涨,效益显著。

  一石激起千层浪。

  庆阳全市上下统一思想,立即行动,采取多项措施,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金融、财政部门共向养殖小区投放资金1亿多万元,贴息投资500万元,帮助贫困弱势农民发展畜牧产业,增加收入。按照国家投资导向,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了草食畜牧业发展。为凸现庆阳市肉牛、肉羊、紫花苜蓿等特色优势,通过内引外联,招商引资,引进和培育了一批种禽畜繁育、饲料生产、屠宰加工、肉食品精深加工、冷冻贮藏等畜产品“龙头”企业,将特色做成品牌,把优势转化为效益,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大力种植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以养定草,确保羊与草料的供求平衡。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良种肉绒羊品种,加快品种改良步伐,提高了肉绒羊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积极推广应用氨化、青贮、微贮等饲草料加工技术,提高秸秆饲料利用率,降低了饲养成本。积极推广应用黄牛冻配技术,特别是引进牛的胚胎移植技术,加速了肉牛品种繁育和肉牛生产。采取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行“五良”综合配套技术,在养殖小区的建设中按照“八统一”的技术要求,实行统一服务,分类指导。养殖区域内实行科学养殖,分阶段调整饲料配方,保证青绿、青贮、氨化饲草料的供应量,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能力为目的,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还利用科技带动,普及了养殖先进技术,提高了畜禽生产力和农民的收入效益。培育了大批的畜牧养殖能手,并推广了肉牛杂交改良、青贮氨化、一池三改等新技术,使规模养殖更趋于标准化、专业化。加强了县、乡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切实解决了专业技术人员知识和年龄断层问题,建立了一支“高效精干、责权统一”的畜牧科技服务队伍。制定与庆阳市草畜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培训总体规划,实行专业技术人员与养殖小区和农户的对口培训机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辛勤的努力总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黄选平侃侃而谈。他说,庆阳发挥比较优势,努力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全力推动以“紫花苜蓿、肉牛、肉绒羊”三个百万为重点的草食畜牧业,草食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明显成效。一是草食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优势,把发展500万亩紫花苜蓿、100万头肉牛、300万只肉绒羊产业确定为庆阳市农村经济的“六个百万”工程的主要内容。庆阳市上下围绕这一发展目标,从政策、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向草食畜牧产业开发倾斜,以宁县为核心区的早胜肉牛产业,以环县、华池、镇原、庆城四县和子午岭林缘区为主的肉绒羊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宁县肉牛核心区肉牛饲养量约占庆阳市30%左右,北部肉绒羊生产带羊饲养量占庆阳市80%左右。南牛北羊的生产格局已形成。二是大力开发草业为草食畜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庆阳市土地面积宽广,具有发展草食畜牧业的自然优势,经过多年的探索,以草促养、以养带草在庆阳市已形成共识,庆阳市按照满山遍野种草、千家万户养畜的发展模式,把扩大紫花苜蓿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2008年庆阳市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留存面积达到288万亩,其中耕地种植达到80万亩,累计建成千亩草带150处,累计万亩乡镇达到50多个。三是项目建设促进了规模化养殖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庆阳市先后实施了世行贷款肉牛基地建设、秸秆养畜、天然草场保护、动物冷链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50多个,建成饲草料基地100万亩,完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60个乡镇。宁县、环县、华池等项目区的肉牛、肉羊产业基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有力的带动了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

  四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黄选平对甘肃畜牧产业和农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巨大成效感到十分欣慰。谈及畜牧产业在今天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时,他目光如炬,眼中闪烁着自信,豪情满怀。

  2008年9月,黄选平带领省政协调研组一行,又一次深入康乐县,开展了为期近一周的专题调研。调研期间,他们一行察看了全省牛业龙头的“康美”集团及其育肥场等20多个观摩点。黄选平说,“康美”已成为知名品牌,其所属的养殖大户统一打出“康美”集团养殖场的牌子,这样既对养殖户有利,又对“康美”这张王牌是个最好的宣传。黄选平高兴地说,这次来康乐看到城乡面貌变化非常大,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畜牧产业走在全州乃至全省的前列。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时刻牵动着黄选平的心。

  黄选平说,实践已充分证明,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发展城郊型商品畜牧业生产,是临夏群众致富奔小康和振兴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打造以畜牧养殖、畜产品加工销售和清真肉制品生产为主的产业链条,已成为增强临夏整体经济实力的有力保证。

  他说,近年来,全省畜牧产业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法制化、服务信息化的要求,立足当地资源,在良种繁育、种草养畜、规模养殖、标准化圈舍建设和龙头企业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草食畜牧业已成为畜牧业中增长势头最强、发展潜力最大、最具前景的优势产业之一。2008年,全省草食畜牧业产值达到70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44%;牛羊肉产量达到30万吨,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37.87%。全省43个牛羊产业大县是我省草食畜牧业发展的主体,草食畜牧业地位更加突出,牛羊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较高,具备了整体开发的基础。16个肉牛产业大县,存栏牛214.2万头,占全省存栏量的47.3%;出栏80.5万头,占全省出栏量的52.9%;牛肉产量8.05万吨,占全省牛肉产量的51.4%。27个肉羊大县,存栏羊1082.4万只,占全省存栏量的65.7%;出栏670.2万只,占全省出栏量的68.6%;羊肉产量10.65万吨,占全省羊肉产量的69.6%。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

  黄选平高兴地说,风劲正是扬帆时,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唱响提速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旋律,大力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就一定能够进一步凝聚和激发全省人民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甘肃的热情与活力,奋力开创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特写二:牛哞马嘶羊儿壮

  ——张家川,畜牧业龙头舞起来

  2006年6月中旬,我前往天水,并专程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就该县的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在天水,我拜访了时任天水市畜牧局局长的苏德成先生。苏德成上任伊始,就根据天水市的具体情况,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在天水市优先发展畜牧产业的四点思路,即:立足天水市情找特色路,从优势资源中找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和基地,靠龙头企业创名牌产品。这个基本思路的提出,对张家川畜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苏德成此前担任张家川县委书记多年,对那的情况比较熟悉。苏德成五十来岁,是一名领导经验丰富的回族干部,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在介绍了一些天水市畜牧业的总体情况之后,我们的话题转到畜牧大县张家川,提到张家川,他的自豪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辞别苏德成先生,我踏上了去张家川的行程。

  出天水市往东南方向,到张家川县还有八十来公里路。透过车窗,扑面而来的是绿的山,绿的水,在那一抹绿色中,夹杂着一些红的、黄的花朵,宛如爱美的女子调染的秀发,甚是迷人。路旁的山林,有乔木,有灌木,有粗有细,如同山的卫士迅速闪过。远处的梯田,好像铺了绿地毯的台阶,一级挨着一级,又像是绿色的波浪,在山坡上有序地流动,像一个婀娜多姿、面庞清秀的玲珑少女,用一句“粉面含春微不露”来形容再好不过了。车子一路向前,继续在蜿蜒的山路上行进。只见山上的绿地毯中嵌着的大白花一样的东西,越来越多,点缀于翠绿中,分外美丽。这是什么呢?我看清楚了,不由自主地感叹,这的羊儿长得真壮!同行的人笑了笑说,张家川已到了!

  张家川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陇东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现辖3镇12乡,269个行政村,129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8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9.2%,农业人口30.1万人,占总人口的94.3%。总面积131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万亩,人均1.8亩,粮田面积45万亩,人均1.4亩。全县平均海拔2011.4米,正常年景降雨约600毫米,年平均气温7~C左右,无霜期163天左右,县境内气候差异较大,全县土地普遍瘠薄,自然灾害比较频繁,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但发展畜牧业也具有很多优势。

  在木河乡党委书记妥保平的陪同下,我重点调查了木河乡下庞村养殖业的发展情况。村支书李永锋陪同我们到一个养殖大户家参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牛羊的气息,牛羊的声音又像活的音符在五线谱上跳动,高音、低音相协调,一首美好和谐的曲子在村子里回荡着。

  养殖专业户名叫马明学,进了院门,迎接我们的是羊儿“咩、咩”的叫声,有些羊还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和主人讲明来意之后,他热情地介绍着,并带领着我们到羊舍参观。这家人的羊全是圈羊,这样有利于育肥,另外也不会造成草场的破坏。一排排的羊舍修的整齐,养羊的设备也先进,用主人的话说,自己是在走一条科学养殖的道路!他说这上百只羊一年带来的经济收入好得“砝码”!羊可以活买,也可以屠宰,羊毛羊绒也值钱,就是连臊气熏天的羊粪都价值不小,是上等的农家肥,上到地里,那粮食长的就是壮。

  从马明学家出来,我又到另外的几家养殖大户家去参观,有养羊的,也有养牛的。个个都是羊肥牛健,张家川的畜牧产业由此窥斑见豹,真是名不虚传!

  当问及张家川发展畜牧业有什么优势时,随行的县畜牧局副局长马保荣自豪地说,畜牧业在张家川有传统优势且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为此,县上从基本县情出发,明确提出“畜牧强县”的战略目标。喊出了“养好牛羊占市场,牵着牛羊奔小康”的口号。他们认为在张家川发展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利用好这些条件,大有文章可做。一是符合县域内的自然特点,首先从自然条件看,东部地区有广阔的天然草场及荒山荒坡,中西部地区还可利用夏茬地复种豌豆草。其次,从气候条件看,县内东部地区高寒阴湿,积温少,温差大,生长期短,自然灾害多,种粮食作物很难保证有较好的收成,但种草条件具备,中西部也类似,种草远比种粮收益大,转化效益更高。二是发展牛羊饲养及其加工营销具有普遍的民族特性。占全县人口69.7%的回族群众都有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传统习惯和丰富经验,加工营销牛羊肉品及皮毛产品经验丰富、技术娴熟。三是发展畜牧业可促进农业的良性循环并增强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马保荣说,正是有了这些得天独厚的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张家川县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对促进张家川畜牧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张家川县委、县政府在畜牧业发展上始终坚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在科技兴牧、富民强县奔小康的路子上,一手抓草产业,一手抓畜牧业,积极探索畜牧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全力实施畜牧强县的发展战略,使张家川县通过抓规模经营,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畜牧产业化经营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已形成的“东繁西育,东牛西羊,城郊禽蛋奶”的区域化发展布区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大规模,小群体,抓基地,建小区,带农户”的新思路,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是新增发展规模养殖户330户,规模养殖户总数达到11080户,饲养各类畜禽27万头(匹、只)。二是新建成各类养殖专业村15个,使全县累计达到65个。三是建成了东部肉牛繁育基地、蛋鸡饲养基地和优质紫花苜蓿种植基地、5个畜牧养殖繁育加工基地。四是建成各类养殖龙头企业5家。新建成马关乡小庄村养猪场,对康宁公司进行了扩建,使孕马血清素投入了生产,目前完成产值540万元。五是新建家庭养殖场10个,全县累计达到57个。六是新建成马关乡小庄村养猪小区、以伊旺奶牛场为依托的张川城郊奶牛养殖小区和张川镇崔夭小区,全县各类养殖小区累计达到26个。他们的经验和做法是:通过抓资金投入,为产业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抓科技支撑,为产业化发展增强持续动力。通过抓草产业开发,促进产业化建设持续发展。

  在张家川县,还与县畜牧站长王茂,畜牧局马小玉、汪东辉等同志作了交流,我了解到,现在张家川县有两个市场在省内外名气很大,一个是龙山皮毛市场,年上市皮张560多万张,交易额1.1亿元,有7万人从事皮毛贩运;一个是张家川活畜市场,年上市牛羊18万头,交易额1.08亿元,有1.4万人从事牲畜贩运。这两个市场,承担着全县近一半人的生计和脱贫致富任务。境内有白石咀牧场和五星牧场,还有上磨和白石咀两个马血清场。畜牧业产加销形成一条龙,畜牧产业化已经形成。

  采访结束,我满载收获而归。一路走来,山乡的美景令我感到愉悦,一幅宏大的耕牧图铺展在我的眼前,有花,有草,有山,有水。牛羊儿长的肥壮,村民们的生活欢快幸福。

  此时,苏德成先生的话犹言在耳:张家川县的畜牧业总收入已经占到农民总收入的半壁江山,堪称我们天水市大力发展畜牧产业,以畜牧产业化推动农村脱贫,农民致富的一个缩影,一个典型。所以我相信,只要抓住发展畜牧业这个龙头,就抓住了张家川乃至全市农村反贫困的“牛鼻子”,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愿望就一定能够实现!

  此言极是。我盼望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特写三:放飞梦想

  ——武都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纪实

  陇南市提出“把特色产业做到最大化”,把武都油橄榄打造成中国人的油橄榄优势品牌的战略目标。

  2007年12月,陇南市在兰州举办了首届油橄榄产业产品展示会,吸引了三千多市民前来参观,油橄榄这一“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特色产品,成了妇女、老人争相购买的抢手货。

  为了推动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市、区产业开发领导小组每年从财政、扶贫、水保等部门筹措资金,形成拼盘,投入到油橄榄产业开发中。仅2007年,市、区两级财政安排资金就达400多万元。

  武都油橄榄的发展,是和罗永祥、李慧、祁治林、董兰、豆改林等一批能人大户和私营企业分不开的。

  年逾古稀的罗永祥是武都第一代油橄榄园的主人。老人说:“当年区上引种的时候,没有几个人知道油橄榄是什么,也不知道种这个东西有啥意义。”

  “树种下以后,正赶上包产到户,镇上领导找到我,要我承包,当时我心里也没有底,这东西以前从没见过,万一搞砸了咋办?可费了那么大劲儿栽下的树总得有个人管吧?我想了几天几夜,最后还是答应看管园子。我想,得想办法先让树长起来。”

  就这样,罗永祥的后半生和油橄榄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如今,罗永祥的油橄榄园已经扩大到了80亩,卖出去的树苗达到了20多万株,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他说:“我把命泼在油橄榄上,就是想给大家做个榜样。不说别的,如果我们这一带的农民把房前屋后的洋槐树都换成油橄榄,一棵树一年就是300元的纯收入,相当种一亩粮食哩!”

  在他的带动下,截至2008年,武都区50亩以上的大户橄榄园有145处2.5万亩,农户连片橄榄园192处94660万亩,在石门、城郊、汉王、三河等乡镇涌现出了贾生军、林海等靠种油橄榄致富的典型和贺家坪、董家坝等油橄榄种植专业村。

  李慧,祥宇油橄榄公司副经理、富民农场场长。2000年秋天,她承包汉王镇佛堂沟的1300多亩荒山荒坡,在泥石流冲击堆上撑起帐篷,开始了垦荒植树的艰难历程。白天,她挖平台、种橄榄苗,饿了吃一口自带的干粮,渴了喝口山里的水。晚上,一个人住在帐篷里,点着煤油灯学习有关油橄榄的种植技术。

  那年,区上不少种植较早的油橄榄已挂果,但区上又没有榨油设备,不少人对油橄榄的效益产生了怀疑,甚至要砍掉长了七八年的树。正在山沟里种植油橄榄的李慧得知这种情况后,心里非常着急。为了让这个刚刚有了起色的产业不至于夭折,她和丈夫刘元勇商定,不论以后怎样,先买来榨油设备稳住人心再说。决心一下,她冒着风险花近400万,从意大利购置了榨油机和加工设备,并在两水镇买下场地,开始榨油。每逢油橄榄采摘季节,祥宇油橄榄日加工油橄榄鲜果20吨,为武都油橄榄种植户解决了后顾之忧。2008年,仅祥宇公司就收购了全区农户60%的橄榄果,起到了龙头企业舍小家顾大家的风范作用。

  近几年,祥宇公司还与徐纬英、薛益民教授等油橄榄专家合作,通过引进人才和技术成果,研究开发出了油橄榄食用油、橄榄油丸和油橄榄化妆品等三大系列产品,并逐步向深层次加工延伸,研制的复方橄榄油丸,填补了国内油类保健品的空白。

  在李慧的精心呵护下,不仅全区成熟的橄榄果有了去处,她种植的1300亩橄榄树也开始产生效益,年产鲜果100多吨。橄榄园每年可使2000多人次的周边群众务工。过去人称“三十里的佛堂,一辈子不走都不想”的狭长沟道,已变成“绿色长廊”。2002年,她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绿色奖章”获得者,2003年被提名为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2004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油橄榄产业,武都区兴建龙头加工企业5户,建立5座油橄榄系列产品加工厂,以加工油橄榄为主,同时研制开发出了保健油橄榄丸、系列化妆品、橄榄茶、橄榄酒等五大类26个产品,注册了“祥宇”、“田园品味”、“世博林”商标,系列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大连、昆明、成都、兰州、西安等城市。

  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推动下,如今,武都区油橄榄产业开发进入快速发展期。武都大地上的一片片橄榄林,正以它勃勃生机,为53万山乡群众带来希望和梦想。

  三、培训铺通致富路

  2006年3月10日,甘肃省首次召开了“全省农民培训工作会议”,时任甘肃省副省长陆武成出席会议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落脚点在“村”、重点在“村民”。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来看,无论产业发展,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无论社会事业发展,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无论从当前着眼,还是从长远考虑,都需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都需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的主力军。

  镜头一:政府主导:唱起培训主角戏

  甘肃省扶贫办副主任、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兰州分院院长苏振祥指出,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者素质较低、观念落后导致的发展能力差。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长远之举,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时提出,要努力扩大分子,缩小分母,就是要通过培训、转移和减少农民。因此,扶贫开发工作要在解决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必须注重解决人的观念和素质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根本上夯实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基础,优先制定科技教育、培训人才的政策措施,下大力气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真正变“输血”为“造血”,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乃是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根本所在。实践证明,提高贫困劳动力素质,进而使他们转移到二、三产业,是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苏振祥认为,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三大重点之一,是当前扶贫开发的一项战略性措施。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只要通过培训,实现转移,就可能将人口压力转化成人力资源,将劣势变为优势。近年来,扶贫部门每年拿出扶贫资金总量的10%,约8000多万元,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雨露计划”,每年培训输转贫困地区劳动力10万人左右,极大地缓解了贫困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增加了农民收入,达到了“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目的。培训还提高了贫困地区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的自身素质,增强了科技意识,加快了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近年来,全省贫困地区每年培训乡村干部1万多人、农民40多万人次,通过培训累计推广各种农业科技成果200多项,每年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面积约1300万亩。地膜种植、日光温室、暖棚养畜、苹果套袋、节水灌溉及农村能源建设等农业实用技术也通过培训,在贫困地区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推广率和转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苏振祥说,在劳务输转进程中,甘肃省、市、县三级扶贫部门不断强化对劳动力培训输转的组织协调,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劳动力培训网络,建设培训基地64个。加大培训投入,健全工作制度,推广科技培训、定单培训,使我省劳务人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达到了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通过大规模、高质量的培训,极大地提升了我省劳务输转的层次和水平、质量和效益,使一大批农民学到了技术,增加了收入,提高了就业稳定率,其中许多人还从蓝领变成了白领。

  进行农民技能培训、职业教育,成为甘肃农村走向富裕的“捷径”。

  一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据统计,培训可使受训农民的平均收入增加10%以上,年收入增加1500元到2000元,而花在培训上的投入一般只有三五百元,培训在各类投资中的回报率显而易见。加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促进其实现就业,投资少、见效快、效果持续,能使贫困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具有“一次培训、终身受益,一人务工、带动一片”的作用。

  近年来,甘肃省把农民培训工作摆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性、战略性任务来抓,围绕农村第一产业的发展,大力培训新型农民;围绕农村二、三产业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积极培养现代产业工人;从科技培训、转移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三个层次上全力推进,培训数量逐年增加,质量明显提高。

  甘肃省把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主体,着力培养懂技术、会经营、敢创业的新型农民,于2006年实施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围绕当地支柱产业、特色产业进行培训,探索出了一条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产业、以产业带增收的农村发展路子,一批能吃苦、肯干事的农民经培训和扶持,成为带动一片、造富一方的致富带头人,走上了依靠科技创业奔小康的阳光大道。

  “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是新型农民的标准。”甘肃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说。“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将着力培养五支队伍,建立起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开放运行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农民培训长效机制,开创农民培训工作新局面。通过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进一步转变农民观念,培训新型农民显得尤为重要。参加培训后的农民,有了技术依靠,创业的能力强了,发展的劲头足了,纷纷走上创业致富之略。2007年,通渭县碧玉乡农民何彦玺,通过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引导和帮扶,建立了“通渭县马铃薯供销中心”,为当地农民引进马铃薯新品种120吨,运销马铃薯1000吨,销售额达到60万元;陇南农校在开展创业培训中,帮助李武村和大垭村分别成立了“养鸡产业协会”和“核桃产业协会”,带动农民进行产业化生产。

  二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主要有三大块,即劳动部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扶贫部门的“雨露计划”,农牧部门的“阳光工程”。从2004年起,省农牧、劳动、扶贫等六部门共同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根据阳光工程相关规定,年龄在18岁到40岁之间,只要具有外出务工意愿、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都可以参加培训。培训是阳光工程的核心词,城市生活基本知识和各种基本技能成了阳光培训工程的主要内容。如今,参加阳光工程的农民有25%拿到了技能证书,85%实现了就业。

  据甘肃省“阳光工程”经过几年的发展探索,总结创新出了分散培训、集中输转,就近培训、方便农民,校企联合、定向输转,围绕点、塑造品牌等几条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模式。三年来,全省共投入3600万元补贴资金,有组织培训了21万名农民,涉及酒店、宾馆、家政、保安、缝纫、建筑、制造业等行业。2008年,包括阳光工程在内,全省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共培训劳动力170万人,向外输出了534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19亿元。

  “雨露计划”是相对于“阳光计划”而提出的,取雨露滋润,禾苗茁壮成长之意。重点是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的青壮年劳动工力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旨在提高农村贫困劳动力转岗就业能力和自我脱贫能力。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全面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素质,同时鼓励和带动社会力量投入到扶贫开发中来,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扶贫开发的生动局面。而“雨露计划”,通过成人扫盲、科普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数十万农牧民或成为种植业大户,或走出家门成为“挣钱能手”,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日臻完善。

  2004年,国务院扶贫办将兰州分院列入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从这一年开始,甘肃省在全国率先启动雨露计划,开展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的农村贫困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原兰州分院院长朱建海告诉我,近年来通过“雨露计划”的实施,使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单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比例达到90%,实现转移就业的比例达到90%。其中,稳定就业的比例达到80%。“两后生”,是指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中的富余劳动力。对这一部分人,通过中长期培训,使他们从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从农村走向城市。为了使农民技能培训工作落到实处,甘肃省制定了《贫困户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计划试点办法》,《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拿出了“1+1”培训,即第一年上学,第二年实践打工,半工半读,异地培训异地就业等形式。同时财政扶贫资金给予了适当的补助。一般每个学生补助300元,可根据工种和时间适当调整。“两后生”高一点,第一年补助1500元,第二年补助1000元,实际上等于基本免除了学费。

  值得称道的是,“两后生”这个概念是甘肃提出来的,其培训模式也是甘肃总结的。

  农民创业培训,主要围绕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以培养农村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创业性人才为目标,选拔一批能吃苦、肯干事、想创业、盼致富的农村青年进入农业职业技术院校接受系统培训,使其成为发展农村家庭产业、创办农业企业和推动农业产业的骨干,并带动周围农民实现自主创业。农民创业培训由省农牧厅依托11所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和培训单位实施,主要是对农民进行基础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培训。

  三

  培训不培训,结果大不一样。现在,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素质,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

  统计显示:“十五”期间,国家和省上累计投入培训补助资金6125万元,完成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30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2万人,农民创业培训2000人,“绿证”学员培训30万人次。2005年以来,全省每年用于劳务培训的资金超过1亿元,仅2007年,全省就培训农村劳动力197.09万人,其中技能性培训50.57万人;有组织输转242.69万人,有组织输转率为 41.33%。通过大规模、高质量的培训使一批批农民学到了技术,增加了收入,提高了就业稳定率。

  农民培训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色。在河西五市,以玉米制种、草业加工、啤酒大麦生产、规模养殖配套技术为重点组织开展培训;在甘南和临夏两州,以牛、羊饲养关键技术和双低油菜栽培技术为重点组织开展培训;在兰州、白银、定西等中部地区,以日光温室等关键技术为重点组织开展培训;在天水、陇南以大田蔬菜生产、中药材生产、果品生产、冬播马铃薯种植和茶叶生产技术为重点组织开展培训;在平凉、庆阳等市,以旱作农业生产、果品生产、规模养殖等为重点组织开展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如何让有限的政府扶助资金用到刀刃上,不跑冒滴漏,古浪县创造性地用一张劳务技能培训券,保证了培训资金全部用于农民。

  在宏宇驾校,每培训一名合格学员,扶贫办补助培训资金400元,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兰州分院补助300元。这些补助的钱,全由县扶贫办制作成“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劳务技能培训券”,通过乡镇等发放给农民。他们需要培训时,就将培训券交给培训单位。农民培训期间,培训机构建立起培训台账,结业时建立转移就业台账。培训结束后,培训单位根据培训券、收费凭证、培训考核合格证以及有关台账,送交扶贫办审核,到财政局报账。学员考上驾照了,驾校就能拿培训券到县上报账。

  为确保培训资金规范使用,县扶贫办还与各培训机构签订了有关协议,同时加强了对培训机构的监督检查,对其培训任务、收费标准、资金补助等进行公示。对年终受训农民转移就业率低于80%的培训机构,则取消其下年度培训资格。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凭着不断加大的劳务培训力度,古浪农民外出打工,从昔日的拼苦力悄然转向了靠技能。现在,古浪已有8万多人次外出打工,劳务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多。

  四

  在甘肃省永靖县,因在劳务培训方面的经验和取得的成绩,2006年10月,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在这里设立了“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永靖县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基地”。

  永靖县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剩余劳动力培训在这里得到高度重视。2006年,全县培训劳动力1.53万人次,输转5.82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04亿万元,人均18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劳务经济工作先进县”,在第七届全国创业之星经验交流表彰大会上,永靖的劳务培训与输转受到表彰。这年10月,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在该县设立了“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永靖劳务培训基地”。为推广永靖经验,2006年4月,省扶贫办在这里召开了全省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现场会。

  如果说物质资助只能解决困难农民的眼前困境,对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来说,通过培训掌握一门实用技能,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是一件实现自我发展、一劳永逸、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的民心工程。

  “扶贫开发,由温饱型向增收型转变,关键是要实现由‘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的转变”。为了增强农民致富的“造血功能”,华池县坚持狠抓农业科技知识、劳务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和农民政策知识四个方面的培训。果树管理、无公害西瓜栽培、畜牧养殖、生态能源等培训活动,在华池县农村一批接着一批。通过培训教育,塑造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大胆创新的新型农民。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实施以来,因为有许多致富项目都是要懂科技、有技术的农民才能拿到手、做成功,因此,近几年,村上许多放下书本多年的小伙、媳妇们,都拿上笔和本子走进了培训班。华池县近年涌现出来的致富能人中,不是外出打工,就是搞产业增收,家家户户日子过得像模像样。

  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每年对高级技工的需求达几百万人,而定西又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市,这就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大有作为的发展空间。为此,定西市广泛借鉴各地的成功经验,指导各县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领劳务产业升级增效,走出了一条用技能改写贫穷的新路子。

  在2005年11月7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定西市教育局被国务院七部委表彰为“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事情起源于几年前,由于高校扩招,普高“发热”,定西市各职业学校一度出现了生源严重萎缩、难以维系的被动局面。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决定从联合办学、强化安置就业人手开创新的局面。2000年,定西市教育局结合临洮建筑业发展,指导临洮县职业学校与本县建筑企业开展联合办学,由学校负责人员培养,企业提供实习基地并负责就业安置,学生在二年级时就被当地建筑坶板一“抢”而空。这一试就试出了一条职业教育新思路,此后几年,他们大胆试验,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扩大人口,疏通出口,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异地就业的办学新路。经过总结推广在全市各职业学校全面开花。

  农民培训在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镜头二:打造家政品牌,服务妇女增收

  赵欣是宕昌县临江铺乡白杨坝新村人,2005年4月经北京富平学校培训上岗,在北京从事家政服务员工作,月工资达到1900元;桑喜鹊,礼县盐官镇中川村妇女,在北京从事家政服务3年后回到家乡,在城关镇土山村办起了全镇第一家养鸡场。固定资产达到20多万元,还安置了2名下岗职工;礼县石桥乡妇女田小娟、杨凤兰、张文霞,在北京从事家政服务期间,联系北京兰仁基金会等爱心人士为家乡捐资4万多元,帮助刘阳小学添置课桌凳、缝制校服,救助失辍学女童164人;邓金环,武山洛门镇蓼阳村妇女,经富平培训上岗后,为一户美籍华人家庭服务,由于吃苦耐劳,善解人意,颇受赏识与信赖。2006年5月随客户出国服务,现已到过7个国家,并几次将丈夫和孩子带出国门见世面;何晓芳,华亭县马峡镇蒋庄村姑娘,经富平培训上岗。2007年在用户钟敏的帮助下,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这是一组甘肃省妇联动员和引导贫困地区妇女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加快贫困妇女脱贫致富步伐的真实镜头。

  近年来,甘肃省妇联发挥妇联组织贴近妇女、贴近家庭、贴近基层的优势,以帮助贫困妇女创业就业为目标,以打造甘肃家政系列品牌为重点,以贫困地区妇女劳务培训项目为载体,积极开展妇女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9月的一组统计数字显示:几年来,已先后向北京地区组织输送家政服务员1.1万余名,累计创劳务收入1.2亿元。免费培训各类家政服务员1000多人,帮助近2000人实现了就地就近创业就业。成功打造出了“陇原妹”、“陇原月嫂”、“陇原厨嫂”、“陇原育婴嫂”等系列品牌,其中甘肃家政“陇原妹”品牌于2007年获得国家商标局的登记注册。陇原家政系列品牌已成为全省贫困地区妇女富余劳动力实现创业就业的重要平台,成为探索家政服务产业化发展模式的重要抓手。

  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徐守盛省长做客央视“小丫跑两会”栏目,与30余名在京“陇原妹”亲切对话,畅谈我省劳务经济发展,大大提高了“陇原妹”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原副省长陆武成先后三次到北京富平学校看望“陇原妹”,勉励她们认真学习,勤奋工作,为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做贡献;2009年3月第二次成功开展“陇原妹”进京创业就业集中行动,一次性组织输送近400名家政服务员进入北京,《新京报》、《北京晚报》等首都各大新闻媒体都进行了集中报道。陈至立副委员长称赞说:“陇原妹”进京创业就业活动抓得实、影响大。

  陇原妹项目自2004年实施以来,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00多万元,为1万多名进京的“陇原妹”提供路费和培训费,保证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甘肃省扶贫办、甘肃省妇联、北京富平学校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紧密配合,实践探索了“宣传发动、组织护送、培训就业、维权和自我发展有机结合”的扶贫新模式,实现了“政府组织、有序输转、全程服务、体面就业”的扶贫目标,通过“陇原妹”项目的实施,探索出了一个政府与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合作,共同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好模式。

  镜头三:社会办学——用技能改写贫穷

  在竞争激烈的兰州建筑市场,有一匹“黑马”所向披靡,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从小到大,从无到有,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它就是广厦建设集团第六建筑工程公司。说起公司的成功之道,总经理单敏政先生一言以蔽之:“为民工办学校,是我们成功的捷径。”

  兴办“民工学校”是广厦一大创举。建筑是广厦的主业,而构成建筑大军的个体主要来自农村地区,他们绝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因此,加强对农民工队伍进行文化知识、工作技能以及法制和道德培训,已成为提高民工整体素质的当务之急。通过培训学习,企业的农民工不仅掌握了业务技能,还提高了自身素质,帮助企业提高了工程的效率和质量。民工学校的开办受到了广大民工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认同。

  2006年12月4日,甘肃陇原中天生物工程公司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和循环经济生态园在陇西县正式落成。在这里,甘肃银帆集团公司老总陈耀祥开始了对农民的义务培训:利用无污染零排放的生态园区进行科技示范,运用新模式为农民提供多种农业脱贫项目……

  为什么要把目光瞄向农民工技能培训?陈耀祥自有想法。原来,进军陇西之前,陈耀祥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他发现,陇西虽然有着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和得天独厚的种植环境,但农民传统的种植方式和急功近利的肤浅认识,粗放式的加工手段,使中药材品质差、价格低,竞争力不足。此外,长期以来肉牛养殖也只是传统习惯的延续,品种、繁育、收购、加工都在低层次上运行。为改变这一落后局面,陇原中天公司依托兰州大学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及科技成果,培训农民进行科学化种植养殖。公司聘请专家编撰教材,为农民现场授课,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基层培训,通过多种方法完成“如何种养一为公司种养一脱贫致富”的转变。培训结束后,公司邀请“尖子户”到循环经济生态园切身感受循环经济的巨大魅力和现实效益,推广庭院循环经济。同时,花巨资引进世界良种安格斯肉牛为父本,秦川牛为母本,推广杂交牛。通过户户联保、整村推进等机制,农户从公司认领6个月的肉牛牛犊,公司统一建舍,让农户集中饲养,并随时随地提供技术指导。育成检验合格后,公司按高于市场价30%回收,集中催肥,统一屠宰,生产销售。在中药材种植方面,公司组织农民进行GAP现代化规范种植,通过高新技术配套示范和生产线运作,把地产中药材加工提炼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中药材产品。后来,农民培训基地被确定为“甘肃省青年农民培训基地”,从此每年将有上千名农民在这里接受新型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而周边农户的效益也已初显,公司收购玉米秆作为肉牛饲料,就为农户每亩地增收300余元。公司与14个乡镇的3000农户签订了种植中药材的协议,种植的黄芪、党参等中药材不但个长,而且肉厚,深得客商喜爱。以培训新农民、发展新模式为起点的陇原中天公司整体项目建成后,良种肉牛年出栏达12000头,使以陇西为中心的周边40多个乡镇100万农民在中药材种植和良种肉牛养殖方面大幅增收,同时可解决500人就业。

  镜头四:“创业培训”进田头

  2006年12月15日上午,白银市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区日光温室大棚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86位从张掖、民勤、古浪等地来参观学习的农民。个个兴趣十足,问这问那,迟迟不肯离去。

  来自甘肃日报的这则消息让人们对“打工培训”的形式耳目一新。原来,这是农牧厅组织的农民“创业培训”的一部分。从河西来的这86位农民,都是有一定技术基础、想发展、想创业的农民。让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带动产业发展滞后的地区,通过交流培训,培育农民创业带头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是农民‘创业培训’的最终目的。甘肃省当年投资140万元,对1200名农民开展“创业培训”。

  从古浪县土门镇新胜村来的农民朱延云,参加完三天的理论培训后,通过当地安排,干脆住进了靖远县东湾镇三合村张学春的家里,一头“钻”进大棚里,边干活,边学习,与主人交流学习日光温室的种植技术。朱延云说,他家今年建了一个日光温室大棚,种辣椒,收入比种大田高几倍,而且能节水,眼下就是缺技术,产量上不去。这次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的培训,掌握了合理定值、配方施肥、科学浇水等新技术,回去后一定能促进自家的大棚增产增收。

  农民朱治国说,和这里相比,我们种大棚的技术还差得很远,我们一个棚年收入5000元,而这里一个棚收入1.8万元,靠的就是先进技术。而且白银日光温室蔬菜已经融入全国市场,靠信息、靠品种,和全国各地打季节差,打价格差,从而增加收入。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得好好学习的。

  农民与高产典型户结成对子,进驻农家,参加劳动实践,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学习经验,解除疑虑的方式,让参观学习的农民受到鼓舞、启发。这种“以工代训”的形式,让他们亲眼目睹了人家温室作物的长势,亲耳聆听人家的招数,亲手操作先进技术的方法。白银的日光温室一搞就是几千亩、上万亩,带动农民增收显著。日光温室只有连片种植,才能形成规模效应,才能不愁市场销路。政府这次免费组织“创业培训”,形式好,收获大。培训后,大家增强了信心,表示回去后,一定要把自家的大棚经营管理好,并带动周围农民一起发展,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共同致富。

  靖远县平堡乡“种菜能手”吴正纲2006年参加了全省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后,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不仅会干,而且会讲。2007年3月,受新疆塔城市政府邀请,在白银市农牧局和平堡乡政府组织下,吴正纲与接受创业培训的16名中青年农民,赴新疆塔城承包经营日光温室。在他的带动下,靖远县乌兰镇张孝仁等11户农民相继赴塔城承包58座日光温室,东湾镇大坝村120户农民赴宁夏中卫承包800座日光温室。目前,白银市种植日光温室的农民,已经由过去做山东寿光农民的徒弟,转变为他乡农民的师傅。

  镜头五:高层次培训,渐走渐近显效益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大规模培养农村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提高村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直接服务于“三农”的各级、各类人才的作用,以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

  甘肃农业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综合性高等农业院校。1996年起,该校就同甘肃省靖远县、华亭县、平川区、会宁县、天祝县、安定区等六县区党校联合试办11期地方委托培养“大学生村干部”培训班。2006年,农大又正式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兰州、天水两地招生600余名,并陆续在全省其他地区推广。旨在通过对现有村组干部及立志务农的本村回乡青年的选拔,接受2~3年的成人高等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热爱农业事业、立志农村发展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干部后备人才。经过探索,他们形成了“校县结合、就地办学、农闲学习、农忙实践”的办学模式和以“种、养、加、管”为主的教学内容。培养模式按培养对象学习特点不同分成人高等教育全脱产大专班、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大专班和地方学历函授大专班三种,其教学工作全部由甘肃农业大学承担,至今已毕业学生2599人。

  一批”大学生村干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茁壮成长起来。在华亭县,毕业于村干部大专班的张继福、侯建华、魏晓琴、苏亚红等已成长为企业带头人,王景林、张万祥、李春学等则被选任为村支书。在靖远县,2005级学生魏怀文担任了东湾乡三合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生产,2007年被评选为白银市优秀共产党员,当选为甘肃省第十二届党代会代表。这些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出的能人效应和带头效应,对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几年来,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及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涌现出一批养猪村、养兔村、中药材村,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受到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评,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兰州分院是甘肃省农民培训队伍中的另一支劲旅,它以其实力强、培训效果好而享誉陇原。

  在“围绕扶贫搞培训,搞好培训促扶贫”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兰州分院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降低培训成本,创新培训机制,以贴近实际、贴近扶贫、贴近需求为宗旨,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和范围,近五年来,共举办全省贫困地区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班186期,培训干部17860人;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活动52场(次),培训农民50000余人(次);举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班70多期,培训输转贫困地区劳动力10000余人。完成的培训人数超过分院成立后前十年完成人数的总和,培训范围从过去的乡、村干部培训扩大到了全省扶贫系统干部、市(县)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卫生、劳务、帮扶、少数民族、妇女干部,以及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培训班种不断增多,从过去的乡镇班、村干班两个班种扩展到整村推进班、乡镇干部班、村级干部班、扶贫开发专题培训班、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等各类专题班十多个班种;培训内容不断创新,更加贴近扶贫,贴近实际,贴近需求,突出区域特色;培训方式方法不断改进,改变了从过去仅限于在兰州培训的格局,逐渐扩展到市、县、区和省外;改变了从过去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转变延伸到课堂理论教学、实地参观考察和专题交流研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并采取了多媒体、互动式和“现身说法”等先进教学手段和实用方法,培训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学员的参训率和评估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

  兰州分院做好农民培训的体会就是重在贴近实际。一是贴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扶贫开发方面的内容占到了全部培训内容的80%以上。二是贴近贫困地区基层干部的工作实际。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的原则,从学员实际工作中最缺、最急、最需的知识人手,合理配置了教学计划,使培训更贴近基层干部的实际需求。三是贴近当地实际,突出区域特色。在确定教学计划时依据各类培训班的主题和培训对象,突出了“三农”问题,注重各类班的区域特色。

  农民培训工作搞好了,农民素质提高了,农村进步、农业发展、农民小康,就有了基础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