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站在历史新起点

      35年,弹指一挥间。梯田化目标实现后,一个以兴修梯田,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为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人民生活的“效益农业”体系正在庄浪逐步建立;一个种草、养畜、育林、稳农的新型农业生态体系正在逐步建起,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以建设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和整县解决温饱为标志,庄浪县已经顺利实现了城乡经济发展的第一次创业,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实现梯田化以后,40万庄浪人民又以崭新的姿态和更大的热情,吹响了二次创业的号角。

  一、梯田铺出致富路

  94万亩梯田,在庄浪脱贫致富,迈向小康的伟大进程中,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每年可拦蓄径流4185万立方米,拦截泥沙433万吨,使全县90%的可耕田由昔日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三保田”。与此同时,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为稳定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测产表明94万亩梯田,使粮食产量由30年前的亩产70.5公斤增加到1996年的220.5公斤,全县粮食总产量以每年5.8%的速度递增。在同等自然条件和耕作水平下,山地梯田比坡地亩增产55公斤,全县仅梯田一项,一年可增产粮食5100多万公斤,相当于14万人一年的口粮。

  地坎的开发利用,既保护了农田,又增加了收入。新开发利用的72000亩梯田地坎,配以地坎种草,栽植红柳等经济林,可使每亩梯田增加产值271元。全县有95%的农户,依靠梯田增产,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全县贫困面由10年前的40%下降到16%左右。

  “山顶乔灌戴帽,山弯梯田缠绕,沟台林果锁边,沟底填库穿靴。”以建成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和整县解决温饱为标志,庄浪已经实现了经济发展的第一次创业。

  1999年1月,庄浪新一届的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产生,王浩林出任第10任庄浪县委书记。对于这位长期从事基层工作,有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从乡到县,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干部,庄浪的干部群众是十分熟悉的。王浩林有句话:“官不在高,有功则名。”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这才是为官者最大的政绩。担任县长的几年,他留给大家的印象是:求真务实,是个干事业的人,干了几件大事。在认真审视县情的基础上,他和新一届的县委一班人提出了庄浪县二次创业的总体思路和建成小康县的二次创业奋斗目标,在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三个转变”,即工作目标由基本解决温饱向脱贫致富奔小康转变,工作重点由梯田建设向全方位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梯田综合开发转变,工作中心由主要追求农业增产向突出解决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转变,并把二次创业目标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具体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并为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争取到并组织实施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县”、“全国退耕还林试点县”等重大项目,以生态环境建设、小城镇建设、旱作高效农业为主要内容的“二次创业”不断取得新突破,进入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行列,为庄浪的全面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先后获得全国文化模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梯田的建成,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由单纯粮食型向粮、果、经综合型转化,带动了果品、淀粉、草编、生猪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劳动力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他们以此为契机,开展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大种经济林草。如今17万亩饲草种植、2万头肉牛养殖、涌动山川的万亩果带……一个生态化的农业产业链条正在形成。

  原来能顶半年粮的苜蓿现在成了农民增收的香饽饽。庄浪主管农业的副书记李克和扳着指头算了一笔账:苜蓿根系发达,既能绿化山川,又能保住水土,一般存活7年。这7年,不用投入过多肥料,每年可以收割两茬,亩收益200余元,远远大于种粮的收益。现在紫花苜蓿的播种面积全县多达21万亩,其中一半已经开始产草。

  借饲草种植优势,庄浪大力发展舍饲圈养羊、猪等畜牧产品,现在全县已经形成25万头生猪的养殖能力。下岗职工牛军伟看准了养殖业的前景,在南湖镇投资兴建了养殖基地,引进了布尔山羊种羊和118只小尾寒羊,以小麦玉米秸秆和苜蓿杂粮混合作饲料,一年光苜蓿干草就需1万公斤。

  林木生长的头三年,树苗下可以间种低秆作物,于是,抗旱作物洋芋又在退耕的地里和树木搭上了伴,一年下来,亩产量也在1000公斤左右。新的种植结构,催生一批带领乡亲治穷致富的经济能力。有了洋芋,韩店乡王崖村整村都成了贩运大户,他们把全县的洋芋贩运到青海、陕西等地,年贩运百吨左右。

  大庄乡张山村的老农张润芽是全县最早退耕发展果园的人之一。1990年,他擅自做主,把自家19亩地中的8亩口粮田改种了苹果树,地头建猪舍,次果喂猪,猪粪肥地,搞起了生态农业,结果成天遭家里人埋怨。但张润芽心里有老主意。挂果后,第一次卖果收入就超过2000元,全家人终于下定决心告别种粮,走发展果品之路。现在他已经发展了16亩果园,年收入在万元以上,告别了原来只有300元的家当,土坯房全部改建成了砖瓦房。

  万泉乡拥有全县最大的果树林带,农民万乔娃掌握果品贮藏技术后,5户人家集资120万元,依托乡里的果品,办起了股份制果菜经销公司。10个果菜贮藏库一年吞吐115万公斤果菜,旺季收进,淡季卖出,生意做出了庄浪县,一年收入七八十万元。

  二、倾心尽力为民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庄浪县已进入壮大实力、提速增效、协调推进的加速发展期。

  近年来,全县上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县解决温饱向小康迈进为目标,大力弘扬庄浪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克服困难,奋力拼搏,苦干实干,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2007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85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98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918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78元。

  庄浪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紧握“庄浪精神”接力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由修整梯田转向梯田综合开发利用,由大规模梯田建设转向流域综合治理,由单一的“坡改梯”转向流域坝系建设和生态修复与封禁治理,形成了独具庄浪特色的“养地”模式,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小流域治理中庄浪县突出坝系建设,创出了特色。一道道淤地坝拦住了雨水冲刷,使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有效拦截泥沙25万吨,拦水总量达到460万立方米,相当于全县梯田一年的蓄水量,发展梯田灌溉1万多亩,解决干旱山区3.4万人畜饮水困难。坝系建设还带活了一方经济,以坝代路,形成了100多公里的农田道路网络,方便了群众交通和生产生活,通过坝库蓄水,既能养鱼垂钓,又能浇灌周边的果树,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增加了群众收入。

  现代农业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全县富余劳动力10万多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亩。人多与地少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着庄浪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在不足2亩的耕地上让农民实现增收。庄浪县委、县政府领导在正确认识县情的基础上,作出了减少农民、扩大农民就业的选择。通过劳务输出使全县10万多富余人口实现空间大转移,把他们转变为耕作“铁杆庄稼”的劳务工,力争户均输出一个人,人均收入1000元,从而通过开发全县富足的人力资源,巧妙化解人与耕地之间的矛盾,实现了“缩小分母,扩大分子”,最终增加农民收入。

  围绕这一战略,建立健全了县、乡、村劳务输出机构,建成了庄浪县劳动力市场,成立了“紫荆劳动力资源开发公司”,开通了庄浪县信息网,注册了“梯田人”劳务品牌。“围棋战略”瞄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劳动用工密集型企业,发展一点,带动一片,稳定一处,联系一方,建成基地一处,组织输出一批,稳定就业一批。在东南沿海地区成立了庄浪驻广东、福建、上海3个劳务办事机构,实施了“万名务工人员培训工程”和“万名城乡青年南下就业工程”,使全县劳务输出从散乱型向组织型、数量型向质量型、苦力型向技能型、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短期务工向长期稳定就业转变,走出“考察细腻化、对接多元化、输出规模化、就业稳定化”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庄浪县劳动保障局局长马殿富自豪地说,为了实施好这一工程,县上注册了“梯田人”劳务商标,如今,庄浪县“梯田人”劳务品牌被评为“全国优秀劳务品牌”。2008年,全县向东南沿海输转就业产业工人1208名,人均月收入1200元以上。目前,“万名城乡青年南下就业工程”累计输转产业工人5130名。在此基础上,县上瞅准境外劳务输出的广阔前景,与省境外就业中心、中国扶贫发展中心西北地区办事处联系,成立了庄浪县海外劳务输出工作站,建立了庄浪境外劳务输转公司,新建境外劳务基地2处,向沙特、日本、加纳等境外输转劳务工210名,使全县境外劳务工达到610人。

  依托百万亩水平梯田,庄浪县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培育出洋芋、果品、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亚麻、药材、蔬菜三个区域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在万泉镇,镇上引导群众在山地梯田发展果园、蔬菜2.5万亩,引水上山节水灌溉,进行高效立体种植。在韩店镇,镇上引进庄薯3号等优良品种,种植洋芋1.5万亩,亩产1500公斤,除食用和种子外,全部销往市场,亩均收入1000多元。

  全县已培育出万泉高邵坪瓜果蔬菜基地、水洛三碾坪仁用杏、永宁秦洼种薯基地等一批高效农业示范区,形成“一乡多业、一村一品”的区域化格局。全县建成特色产业基地66万亩,农民人均从特色产业中直接增收160元。

  庄浪县立足特色产业发展工业,建成了年产5000吨洋芋精粉加工厂、年产1000吨精制油厂、1000吨中药材饮片厂、3600吨乳品厂、5000锭亚麻纱生产线、1000吨果汁生产线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延长了产业链条,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全县围绕“农”字号的龙头企业达280多户,年户值1.3亿元,销售额达2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庄浪县42万人中,34万人常年喊“渴”,吃水成了群众的难肠事。庄浪县委、县政府争取国家人饮解困工程,投资近1亿元,建成洛水北调等六大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山区31万群众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告别了千百年来人挑畜驮、深夜找水的历史。

  世世代代生活在关山林缘区的群众,住的是茅草房,喝的是渗沙水,走的是石崖路,个别还患有地方病。庄浪县借助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6000多名群众搬迁到川区,房子亮堂了,娃娃也上了学。

  庄浪县还通过实施生态修复、退耕还林、梯田综合开发等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56.5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73.4%,治理重点小流域150平方公里,营造生态林40万亩,种植牧草21.5万亩,使林草覆盖率达到20.1%,梯田综合开发面积50万亩,每年增产粮食3万吨。初步形成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沟道坝系化、流域生态化、梯田高效化”,人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群众牛羊满圈,收入增加,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卫生所、学校等一一在贫困村配套齐全,全县绝对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4.6万人减少到4.31万人,低收入人口从11.28万人减少到6.75万人。

  庄浪县还投资3600万元,建成通乡油路7条136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如今,一道道柏油路蜿蜒延伸,让农民走出大山,走向外面广阔的世界。

  庄浪精神将永远照耀陇原大地……

  (为进一步加快全省梯田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粮食增产,促进农民增收,甘肃省委、省政府于2009年初全面启动实施新增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即从2009~2012年,每年新修梯田125万亩,到2012年使全省梯田总量累计达到3394万亩,占全省坡耕地面积4624万亩的74%,占宜修坡耕地面积4269万亩的80%。

  在庄浪精神的引领和推动下,截止2008年底,全省已累计兴修梯田2894万亩,占全省总坡耕地面积4624万亩的62.5%,占宜修梯田坡耕地面积4269万亩的68%。梯田建设在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发展旱作农业、优化水资源利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全省现有梯田每年可拦蓄径流1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节约小型水利投资100~150亿元,现有梯田每年拦截泥沙1.1亿吨,占全省年水土流失量的1/5,减少土壤有机质损失400多万吨。全省现有梯田每年可增产150多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量824万吨的18%。以梯田建设为基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发展,形成了“梯田+马铃薯”、“梯田+经济林果”、“梯田+中药材”等多种产业模式,发展水土保持经济林果面积达1200多万亩,产值30多亿元。

  为把年均125万亩梯田建设目标任务落到实处,2009年,甘肃省政府采取项目资金整合的办法,将梯田建设任务分解到了各有关部门,整合发改、水利、国土、财政、扶贫、农发等涉农部门资金4.32亿元。在中东部38个梯田建设重点县新修梯田110万亩,梯田建设规模、实施进度、工程质量都有了新的突破。

  大规模的梯田建设,为农民脱贫、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

  领头雁,飞起来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甘肃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强弱,直接影响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党建工作的主战场在基层,基层党建工作的主战场在农村。因此,必须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

  “群雁高飞头雁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工作和艰苦努力是分不开的。大凡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地方,无不是当地的各级干部,一年接着一年,一届接着一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带领广大群众埋头苦干的结果。建好领导班子,对于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广量大,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甘肃省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省委“保证抓党建”的战略部署,采取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开展“当主心骨、作贴心人”活动,实行“百乡党建整推行动”,实施“新农村建设保障工程”,提高村干部待遇,改善村级组织工作条件等措施,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是打好扶贫攻坚战所凭依的坚强堡垒;广大农村干部处在最基层,也处在扶贫攻坚的第一线,他们是扶贫攻坚战斗冲锋陷阵的排头兵。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做保证,没有广大干部扎扎实实的工作,扶贫到村到户就会断线断层,扶贫攻坚的目标就会落空。

  一个好支部就能举起一面旗,一个“领头雁”就会带出一条路。许多贫困村,并不缺扶贫资金,也不是没有脱贫出路,缺的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村级班子和班子领头人。在这些贫困村里,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精神状态懒惰疲沓,整天抱着“群众不脱贫,上面总要管”的想法混日子。像这样的贫困村,即使上面投入资金再多,扶持力度再大,也难奏效。

  因此,扶贫攻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贫困村建立起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为贫困村农民群众选好脱贫致富的领路人。“给钱给物,不如配个好支部”,有了一个凝聚力强的村级班子,就能把广大群众的心拧成一股绳,就能带领群众干出一片新天地。

  第十五章

  凝心聚力绘蓝图

  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侯长安同志指出,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农村基层组织是落实扶贫攻坚任务的依托和基础。要确保扶贫攻坚的目标如期实现,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贫困地区脱贫步伐的快慢,各地扶贫措施的落实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有怎样一个领导班子。近年来,甘肃省按照“保证抓党建”的总体思路,始终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分类指导、分领域推进,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增强,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多年来,甘肃省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三级联创”到“双培双带”再到“三争一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紧紧抓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省委组织部组织实施的“双培双带”工程、“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和定西市的“城乡联动整推”活动,陇南市的农村基层干部专修学校,武威市的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甘南州的“1+1≥3”培训工程,作为“改革开放30年全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十大创新成果”,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省委组织部突出重点,把农村党建这个重点领域和村党支部书记这个重点对象牢牢抓在手上;靠实责任,着力解决各领域基层党建贯彻执行力不强的问题;改进方法,创新了一些工作的载体和方式手段。这一年,全省组织工作在完善指导格局、改善基础设施、强化工作手段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分领域突破、全方位规范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三级联创”,组织建设打基础

  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要求,全省各级党委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把“三级联创”活动与农村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内容,创新载体,完善机制,农村党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

  甘肃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80%以上,全省共有乡镇1282个,建制村17033个。有农村基层党组织2.4万个,占基层党组织总数的37.5%;有农村党员49.4万人,占全省党员总数的39.1%。近年来,甘肃省把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龙头工程,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大胆探索创新,狠抓落实,使农村党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也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中组部的充分肯定,成为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亮点,成为推进农村脱贫、农民致富的好载体。

  “三级联创”既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机制方法,也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要求。为了努力实现中央提出的这一目标,把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2004年年初,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对新时期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探索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各项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省委常委会每年听取一次汇报,专题研究基层党建特别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确定了长期的农村联系点,经常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作。省委组织部坚持把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作为总抓手,在每年的组织工作会议上,都列为重要内容进行专门研究和认真部署。

  为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各市州相应制定出台了目标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定期督查汇报制等制度,实施了市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部门联系村、乡村党员干部联系户的帮扶机制,在抓好“五好村”巩固提高的同时,集中对后进村、贫困村和不稳定村进行重点整顿和建设,通过定目标、压任务,定期检查,及时汇报,通报情况,督促落实,切实帮助基层理清思路,明确任务,抓难点,攻弱项,及时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县市区委作为落实“三级联创”活动目标的关键层面,切实把农村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领导干部联系示范点、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引资金、抓项目、送技术,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县直单位通力配合、各级各类干部人尽其力,共同促进农村发展的工作格局。“三级联创”活动开展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590元增加到1852元,人均增长262元,增幅达16.4%,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步伐逐渐加大,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已经初步形成,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二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始终抓好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为此,全省各级党委按照“领导班子好”和“党员干部队伍好”的目标要求,大力加强乡村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在具体实践中,突出抓好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切实发挥乡镇党委的“龙头”作用。结合撤乡并镇、精简机构,对那些严重不团结、执政能力弱、群众意见大的乡镇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结合乡镇站所改革,认真解决服务意识不强、机构和冗员过多、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着力提高政策水平、增强群众观念、转变工作作风、严格依法办事,努力提升乡镇工作水平。二是选好配强村级班子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各地紧紧抓住“双培”这个基础,下工夫在农村致富带头人中培养村干部,利用村“两委”换届这个有利时机,通过“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多层面、多渠道选拔使用“能人型”村干部,优化了村级领导班子结构。特别是把选配致富能力强、带动能力强的“一把手”作为关键环节,一大批“双强”型农村党员走上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在此基础上,一些地方还按照一个岗位一名后备干部的原则,培养了一支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让他们参与村上工作,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在三年多的时间,全省有9700多名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被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中。三是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各地立足实际,分类指导,既坚持标准,重点培育,又从实际出发,不教条、不死扣文件,努力把一大批思想先进、勤奋务实的“能人”吸收到队伍中来。对那些年龄轻、致富能力强的农民党员,积极选择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扶持,帮助其早日脱贫致富。对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致富能力不强的农民党员,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开展帮扶,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通过政治上主动关心、思想上教育引导,创业上支持带动,增进他们对党的了解和感情,使他们思想红起来、信心足起来。全省从致富能人、致富带头人、回乡青年、复转军人和妇女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6726名,从中发展党员14564名,使全省农村党员队伍中35岁以下的人数达到11.9万人,占19.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7万人,占28.3%,农村党员队伍“三低一高”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党员成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路人,成为带领农村发展经济的骨干力量,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党员在农村的形象亮了、威信高了。同时,强化党员教育管理,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和农村党员“冬训”制度,增强了农村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四是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培训。在省委组织实施“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百万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工程”的基础上,各地积极探索适应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特点的途径和方法,不断调整和充实培训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甘肃省委组织部在对农村培训资源整合问题开展重点研究的基础上,又组织实施了村干部轮训工程,要求各级党委把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纳入各级党校主体班次之中,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培训。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整体水平,榆中县结合县情,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切实为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建立健全抓“三级联创”的领导机制。二是建立健全抓“三级联创”的责任机制。三是建立健全抓“三级联创”的创新机制。四是建立健全抓“三级联创”的激励机制。五是建立健全抓“三级联创”的投入机制。六是建立健全抓“三级联创”的保障机制。

  二、“双培双带”,党旗之下展风采

  2003年初,一项旨在“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的“双培双带”活动在甘肃广大农村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双培双带”工程起源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双富”工程和临洮县的“双培富民”工程!

  一

  2001年,安定区在全省率先实施以“党员带头致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富”工程,在探索新时期农村党建新路子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这项以“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富”创业工程,使安定区最干旱的鲁家沟有了新气象:党员和致富能人与群众手拉手,连起了一串串“致富链”,织成了全镇经济发展的“一张网”,绘出了鲁家沟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蓝图”。

  经过探索与实践,从鲁家沟镇向外辐射的“双富”工程在安定全区也结出了累累硕果,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创造了新经验,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

  定西穷,鲁家沟更穷。鲁家沟镇有个太平村,一直以来,这个地方以海拔最低、气温最高、最干旱也最贫困,全村一半的群众靠救济而闻名全区。

  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是安定区委、区政府几届领导班子都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转机出现于2000年。这年,时任鲁家沟镇党委书记田向荣在该村调研时,吃惊地了解到,太平村党员共有37人,其中60岁以上的就有19人,文盲18人,一半的党员还没走出“贫困户”的行列。

  田向荣在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党员队伍和党员中普遍存在“三低”和“四难”现象:党员队伍中文化程度偏低、科技素质偏低、致富能力偏低;党员作用发挥难、党性实践活动难、发展党员难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难。

  安定区委对这一情况十分重视,在做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后认为,“太平村现象”具有普遍性,如果不解决,经济的发展就难以找到出路。由此,区委提出,在鲁家沟镇实施“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富”创业工程试点,让不会干的党员学会怎么干,让不敢干的党员放心干。党员要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走在时代前列,必须体现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农民党员要实践“三个代表”,必须努力发展生产,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榜样,成为产业、项目、经营中的旗帜和亮点。在反复论证后,安定区委提出要以有文化知识、致富本领的骨干党员为载体,以重点项目为龙头,以结对帮扶为形式,开展党员“双富”创业工程,扶持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2000年7月1日,鲁家沟镇党委召开党员大会,重温入党誓词。他们大张旗鼓地进行“双富”工程的总动员,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镇上组织党员分别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大户进行了参观,还邀请区直部门的领导和科技人员举办了讲政策、讲思路、讲科技的“小三讲”培训班,广大党员因此受到了极大启发和推动。

  为落实好“双富”工程,县乡两级大胆探索,创新思路,将扶贫开发项目、生态建设工程、农业贷款等向党员和致富带头户倾斜,共投入项目资金104万元。与此同时,镇党委在太平村划出100多亩土地,设立了党员“双富”工程示范区,鼓励有条件的党员和致富户优先入住,党委给予适当的扶持。

  “双富”工程的实施,为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为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鲁家沟的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发展和各项工作都进入了良性循环,让党员看到了自身的价值,让群众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广大群众逐步感受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项产业,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双富”工程让鲁家沟变得村村都有新思路,户户都有新打算。南川村依靠地理优势走出非农产业之路,党员办起了6家采砂厂、空心砖厂、蜂窝煤厂;太平村建成养鸡场8家,发展小尾寒羊养殖户151户,运输、洋芋经销、餐饮等服务业皆有起色;小岔口村积极发展旱作高效农业,形成了原坪、杜家湾、硷川、刘家河千亩旱作高效农业示范点。全镇很快就形成养殖、洋芋两大强镇富民产业,乡镇企业从无到有,当年,就已发展起粉石厂3家,砖厂两家,淀粉加工厂10家,年创利税15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70元。

  安定区委对鲁家沟的成功经验及时进行总结,研究和不断深化,从2001年开始,安定区推广鲁家沟经验,把“双富”工程与全区“北薯南药川菜,千家万户种(草)树,北羊南牛川猪,千家万户养鸡”的产业布局结合起来,建立党员“双富”创业工程示范区8个,示范点111个,示范户1035户,带动起278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全区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有省级文明村1个,地级文明乡镇4个、文明村6个。

  二

  从2001年开始,临洮县在时任县委书记张智全的倡导下,创造性的在全县开展了“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双培富民工程”。工程实施后,临洮县呈现出多年来少有的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态势,一些村子基本实现整体富裕。“双培富民”工程为广大农民带来了实惠。

  安定区的“双富”工程和临洮县的“双培富民”示范工程引起了甘肃省委领导的重视。根据省委领导的指示精神,2002年9月、10月,时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耀东亲自带领王久武、马振亚、王春林、王继有等部里相关处室的同志,组成调研组,两次赴临洮县进行全面调研。之后,省委组织部对该工程的意义、内涵、目标等基本要素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提出了“双培双带”工程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形成了《关于在全省农村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的意见》。省委高度重视,于2003年2月批转在全省实施。

  “双培双带”工程实施以后,受到了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中央组织部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

  “双培双带”工程是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新举措,是基层实践的产物。全省各地把开展“双培双带”的实际情况作为考核县区和乡镇党委履行党建工作职责的重要依据,作为评选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五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的重要条件。这一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农村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机结合,深受各级党组织和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的欢迎,农村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据不完全统计,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以来,全省农村共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23.1万名,培养致富能人入党积极分子4.6万名,从中发展党员1.5万名,有9700名党员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同时,大力解决一些村党组织没有活动阵地的问题,到2007年6月,全省已建成村级活动场所3937个。

  各地从实际出发,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不断创新载体,把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同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纳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创建形成了一批符合当地实际、行之有效的抓农村党建工作的好机制。定西市坚持高起点、高要求,着眼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制定出了具体规划,把“双培双带”工程与小康建设相结合;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相结合;与“三级联创”活动相结合。陇南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双联双促”,其主题是机关党支部联系农村党支部,机关党员联系农民党员,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白银的“联村联户”,平凉的“党组织在产业化中找位置,党员在奔小康中看作用”,临夏的“321”工程,金昌的“连心富民”行动等等,都对推进和深化农村党建工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还有其他地方的方法,各具特色,各有千秋,陇原大地掀起了“双培双带”的腾腾热潮。

  “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显示了巨大的推动力和感召力:越来越多的农村党员加快脚步,争当致富先锋;越来越多的农村能人争先恐后,会聚党旗之下;越来越多的群众豪情壮志,走上脱贫致富路;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紧锣密鼓,陇原大地处处闪烁着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三

  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世华指出,“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激活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细胞,也激活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细胞。基层干部和党员“想干不会干、想干不能干、想干没钱干”的局面得到改变,他们成为带领群众共同奔向富裕幸福的新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精英部队”。

  “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在陇原大地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安定区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不断深化“双培双带”工程,结合“三级联创”工作,广泛开展了区乡机关干部、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农村党员)共同帮助一名贫困党员或联系一名致富带头人的“三帮一,三联一”活动。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创造性地把支部建到产业链条上,在协会这个农民通向市场的桥梁上建立了党组织,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创造了新经验,一个“干部党员长期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机制正在形成。

  党的建设的创新使农村党员队伍真正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几年来,安定区洋芋、草畜等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洋芋产业,种植规模达到了空前的75万亩,总产量达90万吨,总销售收入将达到2.94亿元,农民人均可从中收入770元。

  “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及深化也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活力,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

  安定区的农村党员队伍以自己在产业前沿的突出表现,为民造福,为党增辉,同时吸引更多的农村优秀人才加入自己的行列,成为安定区农村各项事业兴旺发达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形势下,安定区各级党组织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党建新路子的做法,也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和每个党员身上。通过实施“双富”工程、“双培双带”工程和在产业链条上建支部,在产业前沿打造了一支自觉服务于民、技术技能精湛、市场经验丰富的党员先锋队。他们带领和帮助农民学技术、促销售、闯市场、兴产业,开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局面。同时,又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山丹县结合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切实建设好农村基层组织,解决基层组织无钱办事、无章理事等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逐步拓宽选人视野,加大从民营企业老板和致富能人当中培养使用村干部的力度,通过党员和群众选举,使陈永琳、张克岳等一批在劳务输出中锻炼成长的头脑灵活、敢闯敢干、精于管理的“帅才、将才、干才”进入了村级班子,达到了启用一人、带动一片、造福一方的目的。使村级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明显增强。致富能人,陈户乡石棉集团公司党总支书记梁廷辉投资80多万元,在王城滩打井、修渠,平整土地300亩,无偿分配给贫困群众耕种;致富能人周世贵投资600万元开发焉支山旅游资源,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山丹县煤矿老板、清泉镇清泉村党支部书记赵世君组织带领全村以科技为支撑,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全村涌现出以花卉、蔬菜制种、养殖、采煤运销等为主的家庭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致富户10户,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960元。他还多方筹资25万元新建成了村委会办公室。在山丹县像赵世君这样思想活跃、有闯劲、阅历丰富的民营企业老板担任村干部的已有80多人。现在,全县建立起20岁至45岁为主体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351人,其中,致富能人192人,占55%。

  这些来自基层的创举无不有力证明,“双培双带”工程,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客观规律认识和把握的产物,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探索新路子的结果,也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所在……

  三、“三争一促”,深入民心创佳绩

  争创发展型党支部,争做服务型村干部,争当帮带型党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争一促”活动,是兰州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智慧结晶,具有原创性和兰州特色。它来自于基层,来源于实践,包含着农村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农村富裕、农民小康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争一促”活动,无疑是兰州市结合本地农村党建工作实际,落实中央“三级联创”活动和省委“双培双带”工程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一

  近年来,兰州市积极探索在新农村建设中体现先进性的新抓手、新载体,狠抓农村党支部、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村党员这一基础工程,着力在发挥农村党组织推动发展主导性上做文章,在提高村干部服务群众主动性上求突破,在增强农村党员帮带致富能力上下功夫,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求得了实效。

  特别是从2006年5月开始,兰州市在所属八个县区广泛开展的旨在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三争一促”活动,已在兰州市农村深入人心,取得佳绩,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2005年底,时任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陈宝生,时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为民,兰州市委党建领导小组副组长王树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宏等领导同志深入到榆中县金崖镇,对该镇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的一些好做法作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之后,根据陈宝生书记的指示,兰州市委组织部将其总结、提炼、上升成“三争一促”的农村工作指导思想。

  这项活动,源于一次认真扎实的调查研究。

  2005年11月,刘为民担任兰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履新以后,刘为民立即扑下身子,深入全市县区、乡镇进行调查研究,指导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和农村先进性教育工作。刘为民而立之年即担任阿克赛县县委书记,这些年,还先后担任共青团甘肃省委副书记、定西地区行署副专员、定西市副市长等重要领导职务,对基层工作十分熟悉,对党建工作有深入研究。

  在榆中县金崖镇,刘为民在听取了该镇党委书记丁丙午关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些好的思路和做法的情况汇报后,他十分高兴。

  金崖镇地处兰州东大门,距兰州仅18公里、县城20公里,发展经济具有明显的城郊区位优势。是省、市、县重点小城镇及县列5个非公有制经济园区之一,200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5.4亿元,发放职工工资1800万元,农民纯收入的60%来自乡镇企业。是市委、市政府命名的小康镇。全镇辖14个行政村、7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772户、农业人口24259人,镇党委下设24个党支部,有党员600余名。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该镇所辖各村党支部围绕第一要务争创发展型党支部,以“领导班子强、集体经济实力强、发展后劲强”为目标,着眼发展建班子选干部,理清发展思路,细化工作任务,强化项目管理,壮大集体经济,努力提高村党支部抓发展、促发展的能力;广大村干部围绕职能转变争做服务型村干部,以“能率先致富、能科学致富、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目标,加强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实行目标量化考核,切实发挥村干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广大党员围绕体现先进性争当帮带型党员,以“有经营头脑、有经济实力、有致富技能、有发展眼光、有帮带热情”为目标,坚持从源头上保证党员质量,构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机制,采取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结对子开展帮扶,发挥农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刘为民对金崖镇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刘为民说,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和老百姓的愿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都要体现党的宗旨和为民谋利的要求。党的工作,第一要务是发展。兰州农村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发展比较缓慢,经济比较落后,扶贫攻坚的任务还很艰巨,广大农民盼发展、求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作为基层党组织,怎么落实第一要务,这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刘为民告诫大家,怎么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怎么带领人民群众加快发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怎么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这里面就有一个内容机制问题。党的先进性怎么体现?就是要体现在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上。我们建好支部,就是为了发展,支部建好了,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才能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党组织才能真正有向心力、凝聚力。不然,吸引力、号召力从何而来?怎么实现脱贫致富这个目标?他说,要使我们的决策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核心就是要让支部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中发挥作用。

  调研归来,刘为民要求市委组织部有关处室和榆中县委对金崖镇党委的做法进行深入的总结和系统的研究,争取把金崖镇的好经验打造成指导农村工作的亮点,并以点带面,推向全市。

  刘为民说,建好、配强乡、村党组织,是老百姓的愿望,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干部是公仆,要教育他们在发展中成为服务型干部,要教育党员成为帮带型党员,往哪带?这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首先要抓好农村党支部、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党员这个基础工程。

  2006年6月初,市委组织部在榆中县召开全市“三争一促”活动现场会,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2007年6月16日,市委组织部又一次组织召开全市“三争一促”活动试点工作座谈会。回顾试点工作,总结试点经验,对全面推行“三争一促”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

  紧接着,市委组织部又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三争一促”活动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开展“三争一促”活动的通知》,分别对活动的意义、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目标要求及主要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进一步增强活动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努力提高活动的水平。

  兰州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二

  兰州市广泛开展了以“争创发展型党支部、争做服务型村干部、争当帮带型党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三争一促”活动,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兰州特色的基层党建新路子。

  争创发展型党支部,其核心是,必须努力提高党支部谋发展抓发展的水平。“三争一促”活动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为目的,紧紧围绕发展型党支部建设目标,注重从致富带头人、科技能手、回乡青年、复转军人党员中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起用了一批政治坚定敬业精神强的“创业型”人才,选拔敢闯敢干的“开拓型”人才,配备懂经营善管理的“管理型”人才,并按照村干部“一定三有”要求与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签订了任期目标责任书,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得到了增强。据统计,全市749名村级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6岁,其中书记主任“一肩挑”的47人,中专以上文化的283人,致富带头人和产业协会带头人397人。同时,采取科级后备干部到村挂职锻炼、选聘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加大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等方式,加大对村级后备干部人才的实践锻炼,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善谋发展、坚强有力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据统计,全市共有1680名村级后备干部(包括“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的农民大学生592人,选聘大学生“村官”47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0%以上,致富带头人占85%以上。围绕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个特色”的目标,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培育新的农民增收点,寻找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的突破口,不断创新党组织在新农村经济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途径,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现状有了显著改善,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增加,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全市绝大多数村级党组织有了相对稳定的集体收入来源,其中,村集体经济积累50万元以上的村20个,20~50万元的村14个,10~20万元的村29个,2~10万元的村107个。

  为了确保发展型党支部目标的实现,兰州市将争创发展型党支部分解为村党支部班子强、目标管理水平高、农村发展思路新、项目建设抓得好、农民增产增收快、基础设施配套全、集体经济后劲足等7项具体量化标准,每项标准中又明确了具体任务和指标要求并进行责任考核。2008年,又在总结试点和全面推广经验的基础上,在深化拓展中开展了争创“三争一促”活动示范村和先进村活动。对争创发展型党支部目标进一步细化,对争创任务进一步量化,对争创手段进一步具体化,将争创目标细化为发展型党支部、服务型村干部、帮带型党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创新工作等5大类21项指标,从而使争创发展型党支部有目标、有任务、有考核、有奖惩。通过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听取各方面意见,定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年终对村党支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述职评议,对争创活动实行百分制考核评比,对命名表彰实行滚动式摘牌管理等方式,进一步调动了村党支部抓项目促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村党支部争创“三争一促”活动示范村和先进村的主动性,进一步激发了村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初步培育了20个“三争一促”活动示范村,100个“三争一促”活动先进村。

  强化职能转变,争做服务型村干部,必须要在提高村干部服务群众主动性上求突破。为此,近年来,兰州市围绕“三争一促”活动的开展,着眼于村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强化“五个”突出,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在培训设计上突出前瞻性,紧扣“如何当好村干部”创新设计培训主题;在培训主体上突出全面性,充分发挥各级党校作用,对村干部实行分级负责、分层次培训;在培训要求上突出严格性,建立领队负责制,严格请销假制度,实行学习培训成绩档案式管理;在培训投入上突出主导性,加大地方财政、自管党费对农村干部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对村干部培训工作实行项目管理;在培训形式上突出灵活性,在确保村干部增长见识、开阔思路、提高素质上下功夫。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举办各类村干部培训班1230期,累计培训村干部118630人次。其中,举办市农村干部专修学校培训班12期,培训1235人次;市赴外培训班3期,培训200人次。

  三

  2008年12月,兰州市委常委张悌先在全市干部群众的期盼和瞩目中,担任市委组织部部长。张悌先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理学学士,并留校任教。他还有着在省级机关和县(区)委担任领导职务的工作阅历,并多年担任兰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市委常委等领导职务,组织参与了“三争一促”活动的创建工作。

  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广博的思想内涵和扎实进取的工作作风,使张悌先对组织工作如何发展,如何创新,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发展、农民富裕,有着许多深刻的思考。他将“三争一促”活动的特点概括为“六个一”,即:有一个符合实际的思路,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有一个探索创新的劲头,有一个坚实的着力点,有一套好的保障制度和一套有效的活动载体。

  张悌先主持市委组织部工作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才能让“三争一促”活动的成果不断发扬光大。他说:“三争一促”的牌子已经打出去,成效也日益凸显,让“三争一促”更好的服务于兰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新班子的责任和义务。

  在进一步深入县区、乡镇和村级组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张悌先响亮地提出,“三争一促”必须要在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上下工夫,必须要在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上做文章,必须要在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上有突破。唯此,活动才能常抓常新,永葆活力。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兰州市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三争一促”活动的意见》,提出了着力建设“领导班子强、集体经济实力强、发展能力强”的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着力打造“能率先致富、能科学致富、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干部队伍,着力培养“有经营头脑、有经济实力、有致富技能、有发展眼光、有帮带热情”的党员队伍建设目标,力争到2010年实现“2513”目标。即:组织设置优、领导班子强、党员队伍好、民主管理严、阵地功能全、管理机制新、经济发展快、农民收入高、群众评价好的村党组织达到20%;组织设置合理、领导班子健全、党员队伍较好、民主管理规范、阵地建设达标、管理机制较新、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收入较高、群众评价较好的村党组织达到50%;全市10%的村党组织达到“三争一促”活动示范村标准;全市30%的村党组织达到“三争一促”活动先进村标准。通过在试点中不断探索、探索中不断提高、提高中不断深化、深化中不断完善,“三争一促”活动农村党建品牌地位初步确立,示范带动效应得以体现,农村党建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张悌先说,什么是“三争一促”,为什么要开展“三争一促”,我的理解是,开展“三争一促”活动,“争”是关键,“促”是目的。“争”,就是要按照“三争一促”活动的原则和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线,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争创规划,完善推进措施,建立激励机制,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形成县(区)、乡镇(辖村街道)、村三级联动、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环环相扣、整体提高的工作格局。“促”,就是要通过进一步提高党支部谋发展、抓发展的水平,提高村干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任务。

  为此,兰州市通过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争促意识,明确县(区)委、县(区)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及有关涉农部门工作职责,将各级党组织抓“三争一促”活动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对在深化和拓展“三争一促”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进行大力表彰;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提出批评,限期整改;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党建工作存在严重问题,甚至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领导班子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探索创新调研督查和通报分析机制,探索创新观摩讲评和协调互动机制,探索创新奖励惩处和关怀激励机制,制定《兰州市农村党建“三争一促”活动考核评定办法》,实行月通报、季座谈、半年总结、年终观摩点评等工作方法,进一步增强了县、乡、村三级党组织抓“三争一促”活动的责任感,找准了加强农村党建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兰州市以开展“村级组织制度建设规范年”活动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以“任期目标化、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为主要内容的“一化三有”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在总结七里河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村干部报酬“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年薪制,研究制定出台了《全市现任村干部生活待遇管理办法》,对评为优秀的村干部,绩效工资全发;对评为称职的村干部,发放绩效工资的80%;对评为基本称职的村干部,发放绩效工资的60%;对评为不称职的村干部扣发全部绩效工资,实现了村干部收入有保障。加大对村党支部书记工作实绩考核力度,制定出台了《村党支部书记民主评议制度》,对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在经济上给予重奖,在赴外培训上优先,在推选“两代表一委员”上优先,在考录乡镇干部上优先,解决了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建立在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2008年共为2505名在职村干部办理了每年1000元的养老保险,解决了现任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据七里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高全铭介绍,2008年,七里河区先行试点探索正常离职卸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办法,对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村干部实行离岗卸任,并按连续任职年限享受卸任补助金。对连续担任村上正职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卸任村干部,每月享受补助金30元;对连续担任村上正职15年(含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卸任村干部,每月享受补助金40元;对连续担任村上正职20年(含20年)以上的卸任村干部,每月享受补助金60元;对连续担任村上正职30年(含30年)以上的卸任村干部,每月享受补助金80元,享受卸任补助金的村干部至去世之月,真正使退有所养落到实处。

  兰州市还通过采取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记民情日记、在农村积极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建立党委委员联系“两委”委员、村“两委”委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级民情联系制度”、实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等措施,形成了“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在一线服务、党员在一线创业、形象在一线树立、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工作氛围,全市村干部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善,出现了主动争取资金跑项目、主动深入群众、主动解决问题的喜人景象。

  张悌先指出,着力体现先进性,争做帮带型党员,必须在增强农村党员帮带致富能力上下功夫。为此,兰州市加大在基层一线优秀农村人才中发展党员力度,狠抓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预备党员的接受和转正等关键环节,积极做好致富能人入党“四主动”活动(即主动安排他们与贫困群众结对子,发挥带动作用;主动邀请他们听党课,参加党内活动,进行思想教育;主动分配他们一定的村务工作,进行锻炼和考验;主动听取他们对村务工作的意见建议,增强责任感和先进意识,以确保新党员的质量),力争在做好致富能人入党上有新突破,充分发挥致富能人党员的示范带动效应。注重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充分发挥村级阵地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进一步落实“三会一课”和“党员冬训”制度,组织农村党员开展以“如何率先致富、如何科学致富、如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培训,积极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开展扶持致富能人党员建基地活动,全市有30~40%的农民党员跨入“致富示范户”和“致富先锋党员”行列。结合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承诺制活动,积极开展以“思想上帮志、生活上帮困、生产上帮技”为主要内容的“1+X”的致富党员与困难党员、群众帮扶结对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技能指导、农产品销售等帮扶活动,使“三争一促”活动中对于“争做帮扶型党员”的要求落到实处。绝大多数有生产能力的困难党员、群众已走上了发家致富道路。榆中县来紫堡乡冯湾村距兰州市16公里,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731户3006人,耕地面积3055亩,有党员87名。在支部的带领下,该村建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23平方米。2008年人均纯收入4280元,集体经济总积累150万元。冯湾村的发展,是兰州市开展“三争一促”活动的一个缩影,彰显着活动带来的深刻变化。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组织工作的永恒主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任务。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兰州市在农村党建中开展的“三争一促”活动,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探索出了一条整合组织资源,发挥组织优势,激发组织活力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

  2009年,兰州市有4个“三争一促”活动示范村党组织被命名为省级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确定了省、市、县三级“五个好”村级党组织联系点23个,村级民主建设“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联系点13个,村干部“一定三有”联系点2个,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两推一选”乡镇联系点7个。

  为此,张悌先进一步指出,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审视农村基层党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做好“三争一促”活动的整体提高工作,切实把各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为实现农村小康和农民富裕,为实现市委“1355”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尤占海,兰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分管全市组织工作。他认为,“三争一促”活动作为“三级联创”活动和“双培双带”工程的深化拓展,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必须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工夫。

  尤占海长期在国扶贫困县榆中县和永登县工作,多年担任榆中县政府办主任、人事局长,永登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和县委副书记,对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十分了解;对如何抓农村党建工作,如何选拔、培养基层组织带头人,促进经济发展,可谓感受很多,了然于胸,有许多深入的思考。他说,“三争一促”的确是一个增强我市农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好载体。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把“三争一促”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我们研究制定了《兰州市农村党建“三争一促”活动考核评定办法》,对全市农村党建“三争一促”活动示范村、标准化村的评定表彰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同时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村党组织书记工资待遇、推选“两代表一委员”、外出培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相挂钩,与县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实绩考核相挂钩,与评选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相挂钩,从而形成了县(区)、乡镇(街道)、村三级党组织抓“三争一促”活动的合力。各级党组织通过宣传典型,树立榜样,努力营造并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党员致富明星户和致富能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同奔小康的社会氛围。

  2009年,是兰州市委组织部组织建设多项工作步入新阶段,实现新跨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在2009年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张悌先和市委组织部一班人提出并确定了做好基层组织建设,要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联动的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整体思路。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全市农村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按照省委“保证抓党建”和市委十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有关农村基层党建的总体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推动和服务全市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这一主线,抓住党组织、党员和干部这一新农村建设关键,坚持把农村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来谋划、来思考。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价值取向,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手段,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着力抓重点、破难点、强基层、打基础、求实效,坚持在探索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在突破中求提高,从而有效推动了全市农村党的建设工作步履坚实、不断创新、亮点纷呈、硕果满枝,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镜头一:注重“六个创新”,提高科学化水平

  兰州市着眼于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责任机制、组织设置、活动载体、服务保障、民主形式、结对共建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全市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是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机制。强化各级党组织的管党意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以县区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研究制定了《兰州市关于建立县区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制的意见》等一些重点制度和办法,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完备的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的制度体系,保证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创新农村组织设置方式。按照以城带乡、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思路,加大了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市场中介组织、产业协会和产业组织上组建党组织的力度。探索建立以强带弱(先进村与后进村联合建立党组织)、分类管理(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分类管理专业党组织)、村居联建(农村与当地社区联合建立党组织)、县乡直管(将规模较大的产业党组织直属县或乡党委管理)等有效模式,搭建了纵向整合、横向联合、开放融合的组织架构,把属地与属业结合起来、直管与协管结合起来,有序调整基层组织的隶属关系,健全完善条块结合的管理体系,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是创新农村党建活动载体。围绕在农村开展的“三争一促”活动,建立完善了《兰州市农村党建“三争一促”活动示范村和先进村考核评选办法》,加大了示范村和先进村评选力度,并将“三争一促”活动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各级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了调研督查、通报分析,观摩讲评、协调互动,奖励惩处、关怀激励等推动“三争一促”活动深入开展的长效机制,全力打造全市农村基层党建品牌工程。同时,鼓励支持基层党组织结合各自实际,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不断充实争创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创建各具特色的党建工作路子。

  四是创新农村干部保障措施。按照“一定三有”的总体要求,制定了《兰州市在职村干部绩效工资发放管理办法》,根据村党支部书记的履职情况和工作绩效确定工资标准,并大力落实在任村干部的养老保险等待遇保障。拓展党组织书记发展空间,制定了《兰州市选拔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到乡镇领导班子任职办法》,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任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建立了村党支部书记定期表彰制度,在评选表彰“三争一促”活动示范村、先进村的同时,对这些村的党支部书记进行表彰奖励。

  五是创新党内民主实现形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村级民主议事决策“四议两公开”做法,将其作为深化拓展“三争一促”活动、建设发展型村党支部班子的重要载体。采取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办法,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民主决策机制,推行基层党组织重大决策票决制,不断拓宽基层党员参与民主议事决策途径。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做到了重要事情党内先通报、重要决策实施前党内先传达、重要问题决定前党内先讨论、重要决策党员先行动,确保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六是创新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继续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城乡党员结对互助、机关干部与农村群众结对帮扶”活动,探索实施以“10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帮扶100个村党组织、1000名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帮扶1000名农村困难党员、10000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帮扶10000名农村困难群众”为主要内容的“百千万结对帮扶工程”,着力引导城市基层党组织从政策、人才、技术、物资、信息、资金等方面帮扶农村党组织,农村党组织从提供活动经验和锻炼平台等方面支持城市基层党组织,推动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统筹发展。

  镜头二:实施项目创新,推动党建工作

  兰州市大力实施“村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项目”、“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项目”等农村党建创新项目,精心选点,强化指导,体现特色,注重实效,营造了围绕项目抓党建、抓好项目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布局于“统”,精心确定示范点。为了把示范点建成党建工作的“试验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坚持把项目资金向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倾斜,采取县区申报、会议决定的方式,对每一个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严格审核,最终确定榆中县、兰州市农村干部专修学校以及李延福等四名大学生村官为省级项目实施单位和个人,确定了创建省级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的3个乡镇15个村为兰州市农村党建创新项目实施单位。

  二是着眼于“质”,明确任务抓落实。专门成立兰州市农村党建项目领导小组,把农村党建创新项目作为全市组织工作的重点来抓。对项目实施单位和个人提出“创特色、出经验、求实效”目标要求,加大对党建项目指导检查力度,实行定期督查考评,详细了解党建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了全市党建项目有序实施。

  三是突出于“扶”,严格管理求效益。采取“上级拨一些、市管党费支一些、项目单位筹一些”的办法,为3个省上项目实施单位和个人发放扶持资金60多万元。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党建创新项目资金管理台账,严格执行项目资金预算制度,制定了《项目资金预算表》和《项目资金使用计划情况说明》,确保做到专款专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四是立足于“特”,示范带动促双赢。在实施“村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项目”中努力做到“五个”突出,即:培训设计上突出前瞻性,培训主体上突出全面性,培训要求上突出严格性,培训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培训形式上突出灵活性,累计培训村干部5227人(次)。在做好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项目中坚持“三高一低”,即:坚持科技含量高、经济附加值高、品牌价值高和有形投入低标准。通过实施生态草莓、大棚蔬菜、花卉种植、西甜瓜新品种引进推广等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带动了当地群众科学种田的积极性,实现了项目工作与当地特色农业的双赢互促。

  镜头三:多管齐下,建设高素质村党支部书记队伍

  兰州市切实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发了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一是加强动态管理,建立定期分析制度。切实解决村党组织书记“双重”身份带来的队伍不稳定因素,坚持“多换思想少换人”原则,把保持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稳定作为前提,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数据库,定期对每位村党组织书记的思想动态、工作动态、廉政情况、群众反应等逐一进行分析,正确对待村干部工作中的矛盾与失误,真正把“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农村人才留在村干部队伍中。全市749个行政村村党组织书记当中,有致富带头人397人,平均年龄为46岁,带富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注重素质提升,认真实施培训工程。在实施村党组织书记项目培训工程中,努力做到“五个突出”,即培训设计上突出前瞻性、培训主体上突出全面性、培训要求上突出严格性、培训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培训形式上突出灵活性。为全市749名村党组织书记建立了培训档案,纳入其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内容。同时,从市财政列支30万元专门对120名示范村和先进村党组织书记采取点名调训方式,实行为期一周的赴陕西杨陵参观考察。

  三是着眼激发活力,严格目标管理考核。坚持将考核与评优选先相结合,与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相结合,与推荐“两代表一委员”相结合,与生活待遇相结合,研究制定了《兰州市村党支部书记实绩考核办法》、《兰州市在职村干部绩效工资发放管理办法》、《兰州市选拔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到乡镇领导班子任职办法》和村党支部书记定期表彰制度、体检制度等相关配套措施。对综合排名在后10位的村党支部书记,由乡镇党委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并选派工作能力较强的乡镇领导干部包村;对连续两年排名仍在后10位的,依照有关程序给予免职。

  四是整合资源优势,重视后备干部培养。采取选派科级后备干部到村挂职“带”、选派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帮”、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育”等措施,加大对村党组织书记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培养。目前,共选派93名机关年轻干部到村挂职,选派60名大学生“村官”到远郊三县一区“三争一促”活动示范村和先进村任职,有291名“一村一名大学生”纳入村“两委”班子后备库。

  四、阵地建设,党员有了自己的家

  马有仪是定西市李家堡镇安家岔村的党支部书记,在过去的好多年里,他家的那间尕房房,就是村党支部召开大小会议的地方。

  作为中国西部一个正在发展的省份,甘肃有许多事耐人寻味。一面是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渴望发展的激情,一面是集体经济的窘迫。由于农村底子薄,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欠账比较多。

  到2003年,全省农村还有40%的村没有集体活动场所,一些地方虽有活动场所,但狭小陈旧、设施简陋,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公章随身带,会议流动开、文件压在炕席下……”是这些炕头支部、口袋支部的真实写照。

  村级党组织没有活动场所的窘迫与尴尬,影响着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更牵动着省上领导的心。省委决定,从2003年起,省上每年拿出600万元,作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专项补助资金,集中3年时间,下大力气解决农村阵地建设上“空白村”的问题。这一创新型的做法,不仅为甘肃农村的村级组织建设带来了福音,也引起了中组部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3年里,省财政和省管党费共投入资金2200万元,市县两级累计投入2.46亿元。通过财政补、项目贷、部门帮、群众建的方式,层层协调资金和劳力,终于使全省大部分村有了活动场所。

  从2006年开始,中组部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手,一次拿出17个亿,拉开了解决村级党组织无办公场所的序幕。

  全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实施以后,它的每一步进展,都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时任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梁明远、副部长许尔锋携同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的领导赴武威、张掖、酒泉、庆阳、平凉等地进行专项调研,分片召开座谈会,了解工程进展情况,研究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

  为了及时督促检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侯长安同志先后7次带队,奔赴临夏、甘南、天水、金昌、张掖等地的36个村,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指导。

  甘肃省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上取得的可喜成就,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2006年11月,在湖北鄂州召开的“全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甘肃省与湖北省、浙江省作为3个发言单位,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2006年,一个大规模的村级组织场所建设活动在兰州市全面展开。至2007底,全市16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为了把这项面向基层农村的“解困工程”“暖心工程”好事办好,办出成效,兰州市将其列入全市和各县区“打硬仗”规划,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将村“两委”办公室、群团组织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文化室、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等建设通盘考虑,并针对省会城市农村的特点,普遍提高标准,最低的也从省上确定的90平方米扩大到130平方米。

  兰州市农村类型多样、条件不同,除对其中103个建成早、标准低、年久失修的活动场所重新建设外,还分别采取维修改善、扩建配套等多种办法,提升场所建设水平。在中央、省上配套资金的基础上,市财政自筹大量资金,并支付了项目书中规定的由县区配套的资金,精心选址,进行建设。兰州市还将全市56个市直部门与涉及建设任务的村结对进行帮扶,想方设法为农村党组织排忧解难,多渠道提供资金、材料共计340多万元,推进了活动场所建设。

  全市各级组织部门严格项目管理,监督工程质量,各县区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开设“绿色通道”,建设、规划、土地等部门实行“特事特办”,形成合力,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完成,建筑标准最低为砖混平房,有的达到了200多平方米。兰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宏带领相关处室的同志深入县区,对工程建设、财务管理、责任落实、建设流程等进行严格检查验收,确保了这项“民心工程”的高质量完成。据统计,兰州市共投入建设资金926万元,建成总面积达到2.83万平方米,超过计划1.3万平方米,平均达到170平方米。

  通过活动场所建设,使全市农村都有了党员活动室,96%的村有电教设备,27%的村能开展远程教育。把卫生所、计生室的建设与活动场所的建设纳入在一起,在58个村建成卫生所。同时,在每个村都建起文化室或农家书屋,满足了农民的精神需求。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凝聚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向党组织靠拢。基层党员群众高兴地说:“村上有了办公活动场所,党员干部脸上有了光,群众也有了向心力。今天的甘肃大地上,漂亮、实用的村委会办公场所随处可见,它们全部按照村级阵地、文化娱乐、科技培训、医疗服务、计生保健、信息和党员电教室“六位一体”规划建设,已成为干部联系群众的“桥梁”、村民文化娱乐的“舞台”、群众学习实用技术的“课堂”、干部开展村务活动的“阵地”,党员服务群众的“场所”。彻底改变了党员学习开会“蹲墙根、坐树阴、在书记家中打游击”的状况,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加强。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今天,走进甘肃农村的每一个村庄,都会看到已经投入使用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它们不仅使当地的景观焕然一新,而且激活了村级组织的每个细胞,有效地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整体功能。

  五、远程教育,陇原新村谱华章

  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党中央与时俱进、高瞻远瞩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2007年以来,甘肃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陇原大地全面铺开,短短一年时间,该项工作就走在了全国19个非试点省区的前列,彰显出勃勃的生命力,为农村扶贫攻坚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包括终端接收站点、教学平台、教学资源、骨干队伍和工作机制五大建设,投入多,规模大。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既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又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这项工作。省委组织部牵头抓总,负责工作的日常综合协调和具体组织实施;省纪委、省委宣传部负责远程教育有关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等方面教学资源服务,以及远程教育的舆论宣传工作;省教育厅负责依托农村中小学站点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省委党校负责建设中心资源库和辅助教学中心网站;省发改委负责落实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省财政厅负责落实教学资源建设专项资金、省平台运行维护经费、办公经费等;省通信管理局、省广电局负责提供技术支持;省文化厅负责提供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团省委负责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省科技厅、省民政厅、省农牧厅负责提供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教学资源服务和教学辅助服务。各方面齐抓共管、协调配合,为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创造了条件。2007年底前,依托农村中小学建设的9194个终端接收站点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并投入运行。

  2008年4月16日,兰州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辅助教学平台“母亲河”网站举行了隆重的开通仪式。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协调小组组长刘为民,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柳民,省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副主任、省远程办基础设施组组长寇明军,教学资源组组长景志峰、副组长张宪民,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方书英等省市领导参加了网站开通仪式。

  兰州市在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依托建点和新建站点的作用,在“建、管、学、用”上下功夫,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一是注重实效,认真组织教学活动。适时召开全市教学资源成员单位会议,制定出台全市《教学计划》,明确规定学习课时内容,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收看。依托建点学校,刻制课件光盘,免费赠送,方便学习。全市依托建点的61个站点和新建站点共组织学习收看8000多场次,参加19.8万多人次。建立学习收看情况月报制度,自下而上如实统计,逐月通过“母亲河”辅助教学平台进行汇总,使学习收看步入规范化的轨道。二是结合实际,重视教学资源开发。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网站全文登载有分量的学习体会文章和理论辅导材料。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发乡土农业科技教学课件,及时抓住春耕春播的有利时机,制作播发了适合兰州农村特点的种养殖技术课件,如白菜品种、菜花品种、甜糯玉米、优质小麦品种、黄瓜栽培等农业科技适用技术课件及防病抗灾、卫生与健康、文化娱乐等教学课件,与卫星专用频道教学资源形成互补,共发布各类教学课件200多条。三是因人施教,合理组织学习培训。对村干部侧重于思想政治、组织领导、发展经济、依法治村等方面的培训;对农村党员群众侧重于形势政策、法律法规及农村适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教育,提高其参与村级管理和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和本领。在做好集中培训的同时,尽量满足广大党员群众“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做到了三个结合,即:集中培训和“个性化”学习相结合;观看教学资源和专家辅导相结合;实用技术培训和上门技术指导相结合。

  据兰州市干部培训党员电化教育中心主任苏国强介绍,兰州市还按照“对上回答问题,对下解决问题”的要求,实行“三抓三推”工作模式,狠抓远程教育学用成果的转化,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凝聚合力抓领导,推动学用转化保障建设。积极创新远程教育工作方式,着力在组织领导、技术咨询、健全制度上下工夫。推行了乡镇、街道党(工)委与依托中学,村党(总)支部与依托小学负责人制度。积极开展领导干部及党员信息联系户活动,由一名乡镇、街道领导联系10名党员,一名村干部联系5名党员或致富能手,一名党员或致富能手联系1户农户,为用户提供所需的课件、技术指导及市场信息。探索建立了运转管理、教学资源建设、骨干队伍建设、教学组织工作、经费保障等“五项制度”,有力推动了远教工作的规范化进程。二是结合实际抓培训,推动学用转化内生动力。着力从解决政策信息、市场信息和科技致富信息等方面的需求入手,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围绕“核心、基本、辅助”三位一体的要求设置教学内容,并具体细化为科学生活、适用技术等十个类别,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四免一开放”的方式抓好培训(免费发放收视节目,免费赠送光碟课件,免费提供学习站点,免费开展技能培训,随时向村民开放光盘播放点、片库借阅点),吸收消化培训内容,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技术、政策法规难题。同时把培训对象扩展到乡村失地农民、养殖场员工等群体和个人,提高了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因地制宜抓示范,推动学用转化实际成果。坚持把远程教育示范点作为推进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树典型,立标杆。按照乡(街)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的工作标准,采取“支部+协会+农户+远教”的模式,引导科技示范户发挥带动共生效应,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了果品基地、养殖基地、蔬菜种植基地等示范户和示范村,成立了农业协会。同时,许多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不仅丰富了理论知识,而且增强了关注农村、服务农民、指导实践的意识和本领。

  各市州坚持建管结合、学用结合,统筹考虑“建、管、学、用”四个环节,特别是在“用”字上下功夫。庆阳市环县加大示范点建设力度,全面推行远程教育站点党员活动日和群众开放日制度,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有些市州还积极探索远程教育站点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平凉市崆峒区建立了学习教育载体创新制度,积极探索“站点+基地+农户”、“站点+基地+协会”、“学校帮村”、“教师帮户”等教学模式,力求学以致用、发挥效益。秦安县把远程教育和学生家长会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召开学生家长会的机会对党员干部不失时机地开展教育培训。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大开眼界,初步尝到了高科技和新信息的甜头。2008年农村党员冬训期间,西固区按照“贴近农民需求,贴近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要求,注重学用转化效果,金沟乡、新城镇等4个远程教育站点组织党员、农民群众学习共110场次,接受教育的群众达2700多人次,向群众发布农产品商业信息200多条,实用技术40多项,被群众采用90余项条。农村党员冬训期间,大家对这种“点播式、交互式、现场直播式”的教育非常欢迎。被农村党员称赞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直通车”、提高农村党员素质的“助推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喜闻乐见的教育节目,还吸引了广大普通农民自觉来学习。他们形象地说:“远程教育就像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有了这样的‘免费大学’和‘开放课堂’,我们不用走出门,就知天下事;借助小电脑,能走致富路,党的这项政策真是好。”

  六、创新组织设置,党建走出新路子

  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和不断调整的农业产业结构,使长期以来以农村行政区划为单元设置党组织的传统模式日渐难以适应农村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如何改进和创新党在农村基层的组织设置模式,成为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省委组织部和各地党组织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镜头一:基层党建工作实现新突破

  2009年,省委组织部顺应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在创新工作载体、探索有效方式和使用现代信息手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用项目制的办法推进农村党建工作。组织实施了“农村党建综合示范县区建设”、“村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选聘到村任职大学生创业扶持”、“民族地区村干部走出去培训”、“后进村领导班子整顿提升”5个创新项目。实行项目制的办法抓党建,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集中办一些党建方面的实事好事,从而使党建方面的一些专项工作更加规范。二是用抓点的办法带动面上的工作。全省有6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分布各领域,好中差不尽相同。整体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的水平,必须要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先从点上予以突破。为此,省组织部从全省各领域基层党建的做法经验中,筛选251个有代表性的典型,汇编成册,供各地学习。安排各地各领域推荐基层党建省级示范点,在全省农村和城市社区党建经验交流会上,对已经成熟的65个农村党建示范点和15个社区党建示范点进行了命名。按照成熟规定普遍推行、探索内容试点先行的原则,在每个市州确定了一批“一定三有”、“两推一选”、“五个好”、“四议两公开”、“三有一化”等内容的示范点,并正在将示范点打造成基层党建的精品。各地也抓好了一批示范点,形成了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良好格局。三是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依托移动手机短信平台,建成了全国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系统甘肃省平台。可以说,这是基层党建传播媒介的一个重大突破,同基层党组织书记即时互动发送信息成为现实。平台建成后,省委组织部录入组织系统、市县领导、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等3万多人的联络信息,坚持每周向他们发送一条基层党建动态信息,极大地改变了基层党建工作封闭运行的状况。

  镜头二:“三链”建设,强了基础,富了农民

  安定区实施的“把协会、支部建在产业链,把党员、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把产、销农民富在产业链”为主要内容的“三链”建设,对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安定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着力于马铃薯、草畜、劳务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发,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基地、生产大户、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一部分农民党员由从事固定的生产种植转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并且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还有一部分农民党员离开当地,长期外出务工经商。这些新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领域出现了“空白点”,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党员教育管理难度。针对这些新问题,安定区本着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便于开展党的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原则,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和农村党员活动空间、活动内容的新变化,积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2004年,安定区率先在全区最具优势的马铃薯产业中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成立了安定区马铃薯经销协会党支部。同时还选择内宫、鲁家沟、宁远等产业发展较好的乡镇,积极探索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2005年,他们在全区探索和实践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能人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的做法。2007年,该区又提出了“把协会、支部建在产业链,把党员、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把产、销农民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新概念,并在全区全面推行,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2007年底,安定区已在马铃薯、草畜、劳务等产业链上建立了1个党总支、101个党支部和99个党小组。。

  安定区在实施“三链”建设中,分类指导,改进村级党组织设置;因地制宜,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理顺关系,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明确职责,把党组织、党员的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区上把村党支部合理升格为村党总支部,并根据行政村的大小、产业发展状况和党员人数,将全区的292个建制村分为三种类型,按照不同层次改进党组织设置方式。

  对一类村,村上成立党总支部,并按产业特点设置产业党支部和分类党小组;对二类村,在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同时,参照一类村设置产业党支部的办法设置产业党小组,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条上;对三类村,主要引导党员在发展特色产业上做文章,待条件成熟后,再调整设置党组织。此外,区上将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两个或几个村联合起来成立联村党总支部,负责对本区域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各项事业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对本区域资源、技术、信息、能人和党员等各类优势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大帮小、富带贫、强带弱”的联动效应,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区上采用按区域范围组建、按产业类别组建、按发展模式组建、按领办方式组建等方式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2007年底,全区共组建跨县区党支部、跨乡镇党支部、跨村党支部74个,本村组建党支部27个。

  把党组织、党员的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这是安定区的创新之处。各乡镇党委指导各类产业党支部根据各自产业特点,按照“党组织管协会、协会促产业、产业连农户”的要求,制定个性工作职责,探索在产业链上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首先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带领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协会建设,积极帮助解决协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土地等问题;其次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支持党员、致富能人围绕产业化,领办创办各类产业协会和产业发展项目,让党员在协会中挑大梁,带动群众致富。同时,努力把协会中的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思想积极、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产业带头人和专业大户培养发展成党员。通过建立党员联系农户制度,每个党员至少都联系了一个专业特色户,帮扶一户贫困户,形成了大户带小户、强户带弱户,互相帮助,共同增收致富的新机制。党员陈云花为太平村18户贫困户担保贷款40多万元,带动全村养鸡专业户发展到120户,使太平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村。

  安定区通过“三链”建设,把党的组织优势融入到了产业发展中,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驾驭经济工作、带领群众致富和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各协会党支部及时协调解决协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使协会会员实现了由单一种植、分散经营向龙头企业带动、集群式发展模式的转变。区马铃薯经销协会党支部积极争取到铁路车皮配载权,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马铃薯销售的运输“瓶颈”制约,并组织动员会员修建贮藏库和基地,带动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5万亩,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12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6%。

  安定区实施“三链”建设的做法无疑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一个创新之举。一是创新了深化“双培双带”工程建设的载体,成功破解了党员想带头致富没本事、想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无能力、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想入党无渠道等问题;二是创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网络体系,通过“三链”建设,打破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单纯按地域原则设置和党员只参加一个支部生活的传统模式,党组织构架由过去的垂直式变为网络式,形成了乡镇党委、党总支部、专业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网络体系;三是创新了党组织带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的机制,形成了乡镇、村党组织领导产业协会党组织,产业协会党组织带领协会,协会带领能人,能人带动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机制;四是创新了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使党的组织生活更加贴近党员的生产实际和切身利益,为实现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构筑了新平台。

  镜头三:“三帮三联三增”,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农民增收

  近几年,庆阳市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条件较差、基础薄弱,全市仍有795个贫困村、57.36万人处在贫困线上,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为了实现共同致富、城乡和谐,2007年7月,庆阳市在全市广泛开展了“部门(单位)帮村组,支部联建,增强服务功能;干部帮农户,发展联动,增加农民收入;党员帮群众,和谐联创,增进党群干群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三帮三联三增”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市委明确规定,通过部门单位帮村、党员干部联户,要使全市795个贫困村实现小康,105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村,进而推动全市党的建设和农村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同时,要真正实现上下联动,使这项活动“覆盖到部门、覆盖到村组、覆盖到农户”,各部门根据工作职能、业务特点,党政部门主要联系班子战斗力不强的“弱”村,政法机关主要联系矛盾纠纷较突出的“乱”村,经济部门主要联系发展相对滞后的“穷”村,技术服务部门主要联系农业产业化的“专业村”等。市、县、乡机关干部采取“一帮一”或几名党员干部职工联合帮扶等形式,按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联系3个农户,科级干部联系2个农户,其他干部职工联系1个农户的要求,逐一确定帮扶对象。

  各级干部职工和农村“双强”党员坚持做到帮扶人员到户、政策宣传到户、提供信息到户、科技帮扶到户、承诺制度到户“五到户”,并把党员履诺情况与年终民主评议党员、年度考核结合起来,确保帮联工作中承诺的事项全面得到落实。镇原县委组织部长薛渊被确定为孟坝镇王湾村的帮扶领导后,连续驻村蹲点3个多月,和镇村组干部一起研究村情,提出了“依托项目,紧扣集镇建设,争取用三年时间把全村建成集种植、养殖和加工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到2008年1月,已为该村争取发展资金60万元,新修村组道路22.5公里,拓宽集镇街道1600米,架设单侧路灯32盏,新修占地5亩的农民文化广场一处,还投资12.6万元实施散居五保户安居工程。

  庆阳市在“三帮三联三增”活动中推行了帮扶承诺制度,要求参与帮扶的干部、党员把“组织要我帮联”的工作任务转化为“我要帮联”的自觉行动,认真研究分析承诺帮联的事项,依据活动安排,对承诺内容做到“适时提出、按月登记、季度小结、半年通报、年底兑现”。进一步强化督查考核,按照“帮扶村户不改变面貌,联系部门和干部不脱钩”的要求,建立了干部结对帮扶登记册和办实事登记簿等“三册一簿”管理登记制度,通过严格的登记,及时的督查,实施全程管理、动态管理,促使帮扶人员蹲得住,办实事、见实效。并把县区及帮扶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纳入全市“三位一体”目标管理考核和评选“四好”班子内容之中,把机关干部职工联系帮扶工作情况,纳入个人年度考核和党员民主评议范围之内,进行严格考核,确保了活动的扎实有效。

  在“三帮三联三增”活动中,按照支部联建“六个一”的活动内容,即: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健全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制订一套符合村情的发展规划,确定一个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办好一批实事,解决一批突出的矛盾纠纷。各帮联单位深入农村基层,为联建村理清经济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并探索新形势下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实现农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的有效整合,全面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带富能力。半年多来,全市各级机关党组织为农村党支部捐款348万元,帮办实事832件,帮助制定发展规划744个,购买科技书籍26500多册,提供致富信息1478条,新上致富项目608个。

  庆阳市“三帮三联三增”活动的开展,让群众的困难成了党员干部的责任,修路、整田、打水窖、建畜棚,处处既有农民,也有干部,干部下乡经常了、务实了、不拿“架子”了。广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访贫问苦,了解村情民意,竭尽全力为贫困乡村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些做法汇成一股股爱的暖流,让广大贫困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不仅营造了一种团结、互助、友爱、和谐的氛围,而且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全市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镜头四:选拔“双带”能人,推动经济发展

  2007年以来,面对农村发展的现状,天水市结合村“两委”换届,跳出“村人治村”的传统模式,打破城乡、地域、行业、身份界限,对选不出村党支部书记的81个后进村,用8000元的年薪,从市县乡干部、企业职工、民营企业家、邻村村民正式党员中,采取宣传报名、笔试面试、竞职答辩、党委考察、支部选举、任职培训等程序,公开选拔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带”型能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力求把“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老百姓信得过”的人选拔出来,解决了无人办事、无人理事的问题。在公开选拔的基础上,还采取择优选派和公推直选方式。2008年,全市“一肩挑”的村达43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7.3%。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选择了班子强、基础好、产业特色明显、党员队伍作用发挥好的61个村作为重点培育的党建示范点,通过抓示范、树典型,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学有目标、干有方向,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内力,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到2008年,全市201个三类村已整顿转化138个,转化率达68.7%,后进村比重由8%下降到2.5%;81个后进村中,有近四分之一已从三类村跨入一类村的行列。

  天水市针对村干部待遇低、岗位缺乏吸引力、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的规定》,结合村“两委”换届,合理确定村干部职数,实现减职增酬,村干部由8769人减少到现在的8251人,报酬由年人均2570元提高到4298元,增幅达67%;对工作能力强、实绩突出、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现任村干部,为其办理养老保险;对当年带领群众发展本村经济成绩显著、群众影响好的村干部,给予一定特殊奖励;对连续或累计担任村干部的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20~30年且正常离任的,每年给予不低于600元的生活补贴;超过31年且正常离任的,每年给予不低于800元的生活补贴。

  针对贫困村、后进村自然条件差、投入严重不足,党建示范点层次不高、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等情况,天水市把项目工作与贫困村、后进村整顿提升、新农村建设和党建示范点培育紧密结合起来,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将项目、资金向示范村、贫困村、后进村集中倾斜,打造示范村,连片整建后进村。根据群众生产生活最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市共整合了涉及交通、农业、林业、水利等15个方面的275个项目,涉及资金1亿多元,2008年已有190个项目启动实施。

  天水各县区结合当地产业优势和项目实施,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在中心村中建党总支、产业链上建党支部的基础上,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依托,围绕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在同一产业区域内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推进“支部+协会+合作社”的模式,使党组织设置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通过项目的支撑带动和产业链的延伸,增强了村干部加快农村发展的信心,促进了后进村整顿和示范村建设工作,达到了“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目的。天水市提出“选拔‘双带’能人,营造干事创业平台,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动农村发展”的工作思路,从解决人的问题入手,采取公开选拔村党支部书记、提高村干部待遇等一系列措施,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践证明,这些探索和创新,找准了农村发展的症结,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凝聚了促进农村发展的合力,趟出了一条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系统的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七、人才保障,农村发展驶入快车道

  2009年10月12日—16日,甘肃省委组织部委托省扶贫办举办《完善扶贫战略与政策体系》专题研究班。全省43个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4个省扶贫重点县,以及6个“三西”县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和研究。举办县级负责人扶贫专题研究班在甘肃省还是第一次。研究班采取理论学习和实地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就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扶贫开发的水平进行了研讨,内容包括新阶段甘肃扶贫开发的形势和任务,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衔接机制,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劳力转移及“两后生”培训等。时间虽短,收获很大,效果很好。

  甘肃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原办公室主任胡秉俊指出,在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各级各类人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时期亿万农民群众的共同理想,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近年来,甘肃省实施的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万名干部培训工程、选拔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百乡党建整推”项目建设等组织工作的创新之举,无疑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助推农村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镜头一:万名干部下基层

  从2006年开始,甘肃省县以上党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的1万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将被分批选派到后进村和贫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这种大规模选派干部驻扎基层,在甘肃省近年来还是第一次!

  选派人员均具备以下条件:县以上党政机关科级优秀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相当于上述层次或具有中级职称的优秀党员干部;年龄28岁至40岁之间;3年以上工作经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等。选派干部一任3年,任期内要一律吃住在村。选派工作分3批进行,首批选派的3000名干部,已于2006年上半年到村任职,担任书记或第一书记。第二、三批共选派7000名左右,以县市区和乡镇干部为主,采取“压茬”选派或前一批结束后选派的方法进行。

  针对以往部分下派干部“镀镀金”、到乡村“潇洒走一回”的心态,甘肃省委组织部要求并明确了下派干部的目标任务:培养出一位能够接替选派干部并胜任工作的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有计划地发展一定数量的新党员;理清发展思路,探索出一条符合村情的经济发展路子,任期内使全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本县市区平均水平,综合考核排序在本乡镇每年有上升;千方百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化解村级债务,任期内使本村集体积累达到5万元以上等。

  时任省委组织部组织处处长颜富强说,省上为下派干部创造了一系列条件,如各级各类涉农项目优先向选派干部所在村倾斜,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与选派干部工作结合进行,省里每年选择600个左右的贫困村,优先予以扶持;选派单位为每名下派干部每年提供5000元办公经费,主要用于日常办公开支;下派干部在农村工作期间,原单位政治、生活、福利待遇不变,正常的晋职晋级、职称评定等不受影响;干部下派任职期间,年度考核称职以上且符合其他条件的,派出单位在同等情况下优先提拔。

  镜头二: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硕果累累

  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是“改革开放30年全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十大创新成果”之一。

  近年来,根据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素质的要求,甘肃省委组织部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主题,大力组织实施全省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全面提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知识业务水平,在总结近年来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于2002年12月启动实施了“全省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旨在通过省、市、县各级党校以及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流动党校,培训乡(镇)、村、街道、社区领导干部、党员骨干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负责人、基层妇女干部等7万名左右,以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截止2005年12月,省、市、县三级党委组织部门依托各级党校和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举办各类培训班3000多期,培训基层党员干部35万多人次。其中,直接在省委党校和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兰州分院举办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村支部书记、街道(社区)书记、主任、基层妇女干部等培训班30期,培训基层党员干部3000人。从培训人数上看,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系统培训,在全国也不多见,尤其是直接面对最基层的乡镇、街道、社区、村干部及党员骨干开展培训,在全国尚属首例。工程的组织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一步扩大了基层党员干部的眼界,增长了基层党员干部的知识和才干,提高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应对农村形势、驾驭复杂局面、依法办事的能力,得到了中组部的肯定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好评,也受到了全省上下、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广泛关注。

  甘肃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管理处正处级组织员杨中海说,工程实施6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有了明显转变,服务群众的意识不断增强。二是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干事创业的自觉性有所增强。三是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巩固和发展。四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集体经济积累不断壮大。

  镜头三:村里走来大学生

  2008年初夏的一天,兰州市第三中学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考官和特殊的学生。这一天,兰州城区艳阳高照,参加面试的大学生们个个胸有成竹,心情不错。此时,甘肃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面试工作在兰州市和全省各市同时拉开帷幕。538名经过严格政审、笔试、面试的高校毕业生将健步走向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等特设岗位任职,或担任村级团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

  此次选聘对象为30岁以下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重点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参加工作1至2年的本科大学生,原则上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非中共党员的大学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也可选聘。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将享受比照本地乡镇新录用高校毕业生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等九项政策待遇,还按人均2000元发放一次性安置费。

  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世华指出,农村工作繁琐、细微,但桩桩件件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事处处关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大学生到农村任职,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国情民意,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培养他们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血肉联系。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有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保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人才。农村需要人才、农业需要科技、农民需要知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志向、有热情、有潜力的大学生注入新鲜血液。相信经过实践锻炼的大学生村官一定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这一个个实打实的举措,都是农村脱贫路上的好基石!

  (我作为工作人员,参与了此项工作。并以考官的身份,与未来的大学生“村官”们近距离,面对面接触,为他们“打分”。大学生们年轻的面孔,睿智的思维,激荡的情怀以及用所学知识报效社会,献身新农村建设伟大事业的决心和信心令我感动。从这群年轻的大学生身上,我看到了甘肃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火在燃烧!)

  镜头四:基层干部培训,农村发展打基础

  2008年,兰州市委组织部依托农村基层干部专修学校,首次对全市农村基层干部开展大规模培训,连续举办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3期、村委会主任培训班3期、新农村建设等专题培训班3期,共培训农村基层干部800多名。2009年4月,又根据省委组织部实施“村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项目”的精神,在兰州市农村基层干部专修学校连续举办了4期“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主导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每期6.5天,集中培训新任村支书、村主任共435人。主要讲授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土地流转、实用法律法规以及农村项目建设等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甘肃农业大学蔺海明教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专题报告和县乡有关领导就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所作的专题辅导让学员们耳目一新。学习班还组织了农村项目建设现场教学,在连搭乡肖家咀花卉项目基地、小康营洪亮营油桃项目基地等现场教学点参观学习,听取基地负责人项目介绍和教师点评。同时还开展了“我的新思路”研讨活动和学员论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不仅满足了学员的知识需求,更使他们得到了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培训,新任村干部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东西,懂得了什么叫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启发了学员的思维,增强了其发展意识;通过讨论和参与论坛,寻找本村发展的差距,比较准确地定位本村的发展目标,锻炼了学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员讲话的艺术水平。

  让甘肃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处长李盛刚欣慰的是,2007年以来,甘肃省14个市州都相继成立了“农村基层干部专修学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村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和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处理新问题的本领,增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更好地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镜头五:“百乡党建整推”在行动

  2009年以来,金川区委坚持把“百乡党建整推”项目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争创全省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区结合起来,着力实施产业拉动、项目牵动、挂职推动、部门联动等“四大行动”,农村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金川区农村工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组织部在基层组织建设上的一项创新之举。

  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完善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2009年,一项旨在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百乡党建整推”行动,在陇原大地上的11个新农村试点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此次活动,共从省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了176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新一轮新农村试点县的176个乡镇,挂职担任党委副书记帮助工作,时间为2年。其中,省直部门(单位)选派79名,试点县所在市州选派97名。这批干部均为副科级及以上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优秀党员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并且熟悉农村情况,热爱农村工作。这批优秀干部的赴任,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省委组织部组织处处长王久武以“三个有利于”,对活动的意义作出了很好的诠释。他认为,集中选派机关优秀党员干部到乡镇挂职帮助工作,集中整合一批涉农项目资金,发挥派出单位党建资源优势,实施“百乡党建整推”行动,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有利于探索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有利于在基层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储备一批优秀后备干部人才队伍。

  各级选派的挂职干部到镇、村任职后,立即扑下身子,从头干起。他们积极整合项目、资金等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基层工作创新发展。在实践中,下派年轻干部努力转化角色,积极工作,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在政治、思想、工作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同时也促进了基层领导班子建设,赢得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支持和肯定。

  各试点县努力建立健全“百乡党建整推”项目协调机制,积极组织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了经济强村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在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展扶贫开发中统筹安排、合理整合,把水、电、路、渠等基础实施项目建设向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农村党支部和党员倾斜,引导和支持农村党员、农民群众大力发展致富项目,走产业立村、产业强村的路子,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

  金川区积极实施区级领导包镇、部门扶村、镇村党员联户的帮扶机制。全区37名县级领导确定联系2个镇、2个重点项目,27个区直部门包抓帮扶27个行政村。通过思路上“领”,政策上“扶”,信息上“引”,技术上“带”和措施上“促”,有力地推动了“百乡党建整推”行动的实施。“百乡党建整推”行动实施以来,全区各级干部先后深入联系点和工作点达2000多人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0起,提供致富信息200多条,累计为群众办事实、办好事1350多件,帮扶现金、物资达40多万元,协调解决资金达430多万元,使136户贫困户实现了基本脱贫或完全脱贫。

  “百乡党建整推”活动取得的成效,赢来一片喝彩,特别是基层的同志对这一做法评价很高,普遍认为是一项加强农村党建工作,促进农民致富的好举措。

  省委组织部组织处正处级组织员杨朝峰说,省上计划通过4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实现挂职乡镇党建有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新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有新改善、农村社会事业有新进步、农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的目标,努力打造一批农村党建综合示范乡镇。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更多的福祉。

  在甘肃省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广大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农村反贫困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一些地方,个别基层组织和干部作风飘浮,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恶劣等问题同样令人触目惊心,引起了全省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

  扒房抢粮伤民心。某乡的一个村庄。土坡下一个平台之上小小的场院里,七堵土墙孤零零地矗立着,地面上一片瓦砾、野草横生,“121”集雨工程留下来的水泥地板仍依稀可见;院首有个4平方米左右的棚舍,土墙上裂着口子,还有漏雨的痕迹,这便是一家三口的栖身之所;靠山根一侧还有一间棚舍,屋顶是用石块压着的塑料布,朝上望去,缕缕阳光直射进来,简陋的灶台旁,堆着满满一筐苦苦菜,面缸里仅有借来的半盆白面。50多岁的村妇哭着说,丈夫出去讨要,孙女实在吃不下糠菜饭,只好向邻居借面度日……原来,两年前,乡政府因他们分家另过的儿子欠交罚款,派人强行扒去了老两口和儿子的房顶,并分三次拉走了房屋的木料、粮食和值钱一点的东西。

  公选“劣迹人”为哪般?位于堡子乡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子里,在举行着一个别开生面的大会,这里的老乡在干部的监督下,正在推选村民中的“劣迹人”!在该乡,上至七旬老人,下到14岁少年,甚至哺乳期的妇女,都被乡干部无故列入“劣迹人”名单,强制参加所谓的法制培训班,甚至被戴上手铐,遭到殴打……

  乡村干部职务犯罪触目惊心。近几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较为突出。2009年上半年,甘肃省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涉农贪贿案件66件130人,分别占同期立案件数和人数的28.5%和39%。全省涉农案件的调查表明,村干部职务犯罪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犯罪主体主要集中在乡村基层工作人员,农村“两委”一把手比例大。二是涉案金额不大,作案次数多,时间跨度长;三是以贪污犯罪突出,受贿、挪用并存。四是共同犯罪比重大,窝案串案频发,主要表现为基层组织党、政领导共同实施犯罪行为。五是发案地域集中。多集中在国家基本建设中征用农村集体用地所在乡镇辖区。六是作案手段直接。表现为虚报冒领,收入不上账或多收少上账,以及截留农户救济款物和补助款。七是犯罪情节恶劣,社会危害严重。作案手段由“雁过拔毛”向“整雁鲸吞”式发展。

  王志坚先生认为,虽然涉农案件级别较低、金额不大,但危害相当严重:既损害了国家强农、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侵害农民切身利益,又割裂干群关系,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特别是严重破坏了社会稳定大局。

  新官不理旧账,工作脱离实际”的现象普遍存在。西部农村反贫困是千秋伟业,其远景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小康也不是一届两届班子所能完成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历届班子积极努力,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可是,一些地方却出现书记调动,工程重弄;班子换届,炉灶另建的现象。有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往往是上新项目,铺新摊子,乐山者治山,好水者搞水,一个将军一道令。上任不过三五天,一套又一套的口号、思路、打算就满天飞,对前任留下的则少有兴趣,本该是继往开来的“接力赛”,却被人为的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雍诚先生认为,这样胡乱折腾的结果,导致前功尽弃,有种无收,劳民伤财,民怨沸腾。

  农民无会,党员赋闲是近年来一个较为普遍的情况。农村应该开的会少了,甚至没了,“农民无会”成为当前农村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一些没有担任党内和行政职务的农民党员,职务“无岗位”,工作“无舞台”,发挥作用“无载体”,“老党员忙家务、年轻党员自顾自”;有的认为自己“不在职不在位,学了也白费”,从而放松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自甘落后,丧失了先进性;有的科技素质差,市场意识淡薄,缺乏新知识、新技术,致富无门,有的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甚至自身还属于“扶贫”对象而安贫守贫;有的在自己私利与党的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斤斤计较,见利忘义;甚至个别党员组织和纪律观念淡薄,不带头履行义务,对支部的工作不支持、不配合,更谈不上完成党组织交办的工作和任务;特别是一些经济薄弱的村党员无事可干,党组织凝聚力下降。久之,“赋闲党员”党的观念进一步弱化,宗旨意识淡化,把自己完全混同于一般群众,对党的威信、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党的先进性难以体现,影响到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

  封建迷信肆虐,扶贫成果消弭。近年来,一些贫困县乡,在自然灾害严重、农副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当地农民却大兴修建庙宇之风,不但耗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无形中增加了农民负担,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矛盾和问题。

  在莲峰乡、会川镇农村,建庙之风盛行。一是庙宇众多,分布广泛。几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方神”,村村都建“方神”庙。此外,几个村连起来还有大一些的神,譬如龙王、关帝等都要建庙供奉。可以说,有多少行政村,就有多少庙宇,加上“跨村管辖”的神庙,该镇庙宇的数目相当可观,且庙宇大多修建得十分考究,与山下那些破旧的土坯民居、村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是耗财劳民、加重负担。在地势高峻的山峰上建庙,建设成本可想而知。西关村近年来建庙8座,资金和物资投入总共在30万元左右,这还不包括日常活动的开销,而这个村仅有村民3000余人。莲峰地势较高,近几年遭受旱灾情况突出,加上这里的支柱产业——黄芪价格下跌严重,农民的收入减少,生活十分困难,但多数农民却心甘情愿交“善款”。

  在其他许多农村,迷信活动也很猖獗。李中昌先生于10年前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各路神仙”所占的“地盘”和所居的“席位”,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的想像:某县20个乡镇共有大大小小的“庙堂寺院”223处,从业人员(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1984人。而1980年前所建“庙堂寺院”仅有8处。据粗略统计,全县“庙堂寺院”所耗资金累计7150万元(仅为建筑费用)。7000多万元可创办多少个中小企业,可使多少辍学儿童重返校园,又能让多少贫困群众得以温饱?然而,这么大的款项却花在塑造“泥胎塑像”之上,怎能不让人惊心动魄!

  我在农村采访时,还了解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情况:许多贫困群众一面伸手向上要救济,一面又将微薄的收入上交到寺里、庙里,数额高的竟占到年收入的40%以上。在问题严重的地方,有的村民不堪重负,举家流落他乡。在这些地方,如果交不上“善款”,你这一家人就别想在村里活下去!

  李近远、李天伦先生认为,乡镇建庙之风盛行,和当地的基层组织未能加强引导、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素养、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有直接的关系。由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教育农民群众破除迷信,而是对建庙风潮听之任之,客观上助长了建庙之风的蔓延,同时也加重了农民负担,是对扶贫成果的极大消弭!

  凡此等等,都是我们在基层组织建设中面临的严峻问题。而一桩桩、一件件,又无不事关扶贫大业,都迫切地需要我们的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认真地去思考,去研究,去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