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引大工程的建设,是关系甘肃农业发展前途的一次决战。尽管规模巨大,艰险异常,但省委、省政府和广大建设者面对风险和压力表现出世所罕见的勇气——

  一、曙光初现,战幕拉开

  工程虽然“两上两下”,但饱尝干旱贫穷之苦的甘肃人民并没有气馁,历届省委、省政府对引大建设的决心并没有动摇,思考和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在中国农村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普遍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迅速改变秦王川的贫困面貌,成为甘肃党政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识。这一工程的前景,对甘肃人民来说极富吸引力:

  按照规划,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引水4.4亿立方米,不但可使秦王川的86万亩荒原变为良田,每年生产粮食1.44亿公斤,实现农、林、牧产值3.84亿元,还可安排贫困地区的8万移民。秦王川灌区与景电灌区连成一片,将在黄河上游形成一个仅次于河西的粮食基地,对实现甘肃粮食自给的目标和多民族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灌区绿化后可改善兰州市的小气候和生态环境,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农、工互促的新型卫星城市。到那时,兰州将成为一座更加美丽的高原城市,到那时,建有中川机场大空港的秦王川,必将成为欧亚大陆桥上的一个大桥头堡,真正现代化兰州的希冀,也许就在这里。

  有梦想,有付出就会有所得。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思考、查勘、规划和实施之后,时间跳跃着来到了改革开放之年。人们的传统观念,守旧思想都被改革大潮冲击着、荡涤着。过去不敢想的事敢想了,敢想不敢干的事敢干了。1985年9月,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省政府决定将盘道岭等“卡脖子”隧洞向国际招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1986年9月,日本国(株)熊谷组中标,盘道岭隧洞宣告开工。中标的株式会社熊谷组是著名的日本工程公司,他们采用先进的新奥法施工,用悬臂式掘进机掘进。三年进尺10公里,其速度是以前的10倍。

  盘道岭工程开创了我国水利史上采用国际招标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先河。它使人们受到一个深刻的启示:引大入秦的出路在于改革开放,把眼光投向世界。

  特写:子奇书记,力排众议上引大

  引大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而未能搞成。然而,当年决定搞引大的宋平同志却把一个严肃的问题留给后来的领导:引大能不能上?

  一

  科学的决策来自于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

  1983年,李子奇担任甘肃省委书记,第二年他就来到大通河,从盘道岭一直走到天堂寺,详详细细看了当年工程留下的遗迹,对工程渠线、设计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1985年,李子奇二次来到大通河……两次考察,使他坚定了一个看法:宋平同志搞引大工程的决策是正确的。那些年,老书记宋平12次亲赴施工现场视察,15次提出重大意见和建议。

  李子奇从榆中三角城电力提灌,皋兰西岔电力提灌和景电一期等骨干工程的显著效益中,坚定了自己的思路:尽管困难很大,但必须排除干扰,坚决上。要改变甘肃农业落后的面貌,要让老百姓吃饱肚子,就“必须上一些骨干工程”。

  1989年7月17日,李子奇主持省委第40次常委会议,专门研究引大问题,并决定:成立引大协调领导小组,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引大”工程建设的意图,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省长贾志杰亲自挂帅,省委常委韩正卿和兰州市委书记王金堂,主管农业的副省长路明分别任副组长。并在领导班子、管理方式、工程经费、物资保障等方面作出一系列事关引大前途命运的重大决策:最主要的就是将原引大入秦工程局改成了工程指挥部,由省政府直接领导。实行计划单例,资金直拨,物资直供,人员自行管理,从而为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1989年7月,李子奇代表甘肃省委向全省人民庄严宣布:省委决定建设引大入秦工程,迅速改变秦王川的贫困面貌,实现陇原儿女百年梦想。

  1989年7月26日至7月28日,省委、省政府在永登县召开了引大入秦现场专题会议。省上四大班子的领导李子奇、贾志杰、阎海旺、张吾乐、葛士英和路明、王金堂,还有财政部世行司司长王连生以及黄罗斌、李登瀛等老同志参加会议,会议规格之高,充分表明了省委志在必夺的坚定决心。

  省委书记李子奇宣布开会后,各方面的领导相继讲话。贾志杰省长讲了“引大”工程在甘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社会意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及有利条件后说,我们只能横下一条心,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坚定不移地干下去。随即,宣读了省委、省政府的三项决定。省政协主席葛士英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朗诵了他的诗作:凿穿祁连七十里,引大入秦灌良田。秦渠唐徕言无比,李冰父子亦默然。

  李子奇的讲话朴实而有力。他说,我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把“引大入秦”工程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这次会议既是贯彻省委常委会议决定的现场办公会,也是全面开工的誓师动员会,标志着引大工程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是一个新的起点。

  李子奇在讲到工程的重要意义时强调:“这项工程尽管投资较大,周期较长,可是这项自流灌溉工程建成后,对我省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接着,他着重讲了人们担心的问题:

  “就可行性来看,我省财力是紧张,但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初步具备了全面开工的条件,完成这项工程是有把握的。我们的有利因素很多:一是符合小平同志关于加强基础工业和农业的指示精神,投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二是‘引大’工程已经列入国家和省上的国民经济重点建设计划。国家和省上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都将设法千方百计来保这个工程,随着财政的好转,年度资金将逐步增加。而且我们已经取得了世界银行的援助,外援资金是落实的。三是我们认真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在组织领导,管理体制等方面逐步加强和改进。勘测设计和技术论证工作,经过多次的反复,是科学的。四是施工单位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领导、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相结合的建设队伍,已经积累了一些领导和管理经验,施工技术具有80年代的第一流水平。五是为整个工程服务的道路、电力、供水、桥梁等设施基本就绪。现在,已经不是上不上,干不干的问题,而是非干不可,干得更好、更快、干到底的问题。如果半途而废,或者延误工期,每年将白白损失近500万元的资金。可以说,我们现在只能前进,不能停顿,更不能后退,这个决心省上已经下定。希望各方面、各有关部门也要坚定信心,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只要我们抱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苦干实干,我相信‘引大入秦’工程一定能够如期完成。”

  李子奇强调:“我们要通过改革开放,形成充满活力的、紧张有序的管理机制,开创工程建设的新局面。”

  李子奇在条件具备时不失时机地作出骑虎不下、背水一战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一班人同心协力支持“引大”,为这一被称为西北“都江堰”的艰巨工程建设的成功起了决定性作用。

  会议整整开了三天,通过现场察看、争论、比较,终于在领导层中达成了共识,引大入秦已是“逼上梁山”,非干不可,形势催人,再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动摇。在认真总结分析了甘肃省以往水利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引大建设的有利条件后,更加坚定了加快引大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引大是甘肃农业的翻身工程,困难再大,也要一干到底。从而作出了抓住机遇,利用改革开放,从国外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再上引大的重大决策。

  李子奇指出:“引大入秦工程是我省最大的世行贷款项目,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这项工程干好了,就会进一步提高甘肃在国内外的声誉,为以后开发河西,兴建疏勒河、引洮等大型水利工程,提供继续开放,争取外援,发展农业的经验和条件……”

  李子奇在讲了工程对甘肃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讲了工程要全面引入竞争机制,要引入80年代第一流水平的施工技术,要严格执行合同管理等问题后,慷慨激昂地说:“现在,万事俱备,就看我们的决心。我们现在只能前进,不能停顿,更不能后退,这个决心省上已经下定了。”

  省委的决心,也是子奇书记的决心。他力排众议,断然决定:工程上马与否不再争论,横下一条心,骑虎不下,背水一战,誓夺必成。

  从此,“引大”工程拉开了新的一幕!

  三

  1989年,对“引大入秦”工程来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在李子奇认为主要硬件具备后,便采取强有力措施,促进工程进度。在关键时刻,他显示出一个有魄力的领导人所具有的勇敢果断、举重若轻之胆识。

  这些年来,很少有人引用毛泽东的话。但李子奇却牢记着这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多年的工作实践使他认定:要干成一件大事,决策固然重要,但决策之后,没有好的领导,也办不成,甚至会把事情办糟。

  拿下“引大”工程是个硬仗,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员绝对不行。李子奇反复思考这个问题。谁能担当此任呢?他把他这几年接触、了解的干部一一排列、比较、筛选。

  “这个人选还不好选,既要有较高的领导艺术、较强的指挥能力,还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干精神,能带领大家打硬仗、打恶仗。”他苦思冥想。

  思来想去,最后他把注意力集中到韩正卿身上。他觉得韩正卿在“走旱路”上干得出色,“走水路”也能干好,打好这个这个硬仗非韩正卿莫属!经过省委常委会慎重研究,一致同意把“引大”工程总指挥的重担压在时任省委常委、省“两西”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的韩正卿身上。

  1989年阴历正月初八,李子奇把韩正卿召到他的办公室:

  “看来,拨拉过来,拨拉过去,非你去不行。”话才破题,还没点明去哪儿,韩正卿已猜着是咋回事了,“这个工程省委下了决心了,我也下了决心了,非干成不可!你去吧,工程艰巨,但再没退路。”

  李子奇态度诚挚,语重心长,目光里充满期待和信任。

  “定了,我就去,是地狱也得下!”

  一句极简短的回答,让李子奇十分感动:

  “到底是韩正卿呵!”

  可是韩正卿心里想:

  “我在武都县东江8年,民乐县8年,定西8年,都是挖土打洞,这回到‘引大’恐怕又得打8年洞子、挖8年土石。”

  就这样,1989年3月,韩正卿只身来到设到永登县的“引大”入秦工程指挥部,走马上任。从此,他立下“骑虎不下,背水一战,完不成任务,解甲归田”的军令状,又开始了他第四次打硬仗的8年。

  省委决定:华镇、严世俊、王增祥任副指挥,姜作孝任党委书记,张豫生任总工程师,顾其浩任副总工程师。指挥部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对工程总投资、工程质量、总进度实行承包。

  1989年9月4日,在省引大指挥部成立之后的第一次全体职工大会上,韩正卿要求每一个职工都要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要有光荣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新的观念、新的境界、新的作风、新的起点、新的突破、新的进展,努力开创引大建设的新局面。同时要求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发扬“动感情、动脑筋、动真的,做奉献”的“三动一奉献”精神,竭尽全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把引大建设好。“三动一奉献”精神,极大地激励和鼓舞了广大职工,使之变为自觉行动,成为引大指挥部教育职工奋发向上,敬业爱岗,开拓新局面的“传家宝”。

  韩正卿以“背水一战”的气概,精心组织,严格管理,科学施工,使工程建设迅速走上正轨。刚一到任,他便深入各个工区,经过100天的全面调查,亲自制定了十章七十条的《工程管理大纲》,从人员管理、施工设计、到合同签订、物资采购等一切都严格照章办事。他多次对身边的干部说,廉洁自律要抓紧,不能建一个工程,“赔”上一批干部。“引大”所需的一切物资采购,严格遵守“菲迪克”管理办法,采用国际招标进行,一分钱都不能胡花。以他为首的新的“引大”工程建设班子,带出了一支思想作风技术都过得硬的队伍。

  在李子奇的亲自过问下,在很短的时间里,8名县委书记、县长和一批科技人员也被调来省引大指挥部,一支近万名的建设大军,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开进了沉寂的山沟。深受鼓舞的人们,在指挥部,在设计室,在工地,在隧洞里立下了一个又一个军令状!日本人、意大利人带着他们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扎下了营地。物资优先运到,人才应邀而至,资金如期借贷。人、财、物一应俱全……与此同时,成立引大兰州市分部,负责灌区的配套建设。保证做到水到渠成、地平、渠路林田村相配套。安琨康、范云龙、梁祖泰、张立荣、黄镁、马世元、任学义、王爱平、白成及魏至仁、潘卫平、郭德清等先后走马上任出任指挥、副指挥。从此,无论从组织、物资到人员、资金都得到了保证,一场誓要拿下引大的大战从天堂寺到秦王川数百里的建设工地上,轰轰烈烈地摆开来。

  啊!盼了多少年,来了,这一天终于来了。

  二、骑虎不下,背水一战

  严酷干旱的自然条件,决定了甘肃省农业生产严重受制于水,要解决温饱、要求得发展,必须做到兴农必先兴水。

  一

  引大工程总干渠、干渠和支渠共长868.17公里,是“引滦入津”工程长度的3.7倍,是我国当时最大的跨双流域调水自流灌溉工程;工程要穿过长75公里的隧洞群,这在我国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堪称“地下长河”,比“红旗渠”上的180个隧洞群还长。其中长15.73公里的盘道岭隧洞为全国最长的引水隧洞。

  水头落差107米的先明峡桥式倒虹吸犹如钢铁银鹰展羽翼,在亚洲也属最大的同类工程之一。总干渠全长86.95公里,包括引水枢纽一座,隧洞33座,长75.14公里;暗渠22座,长1.5公里;渡槽9座,长977米;倒虹吸2座,长1060米;明渠长8公里;其他分水、泄水、排洪、桥梁等建筑物52座。

  工程投资规模在国内引水工程中也是最大的之一。总投资需15.7亿元,其中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23亿美元。

  工程的艰巨性世界罕见。总干渠的80%要穿山凿洞,而这些山洞穿过的地质层之复杂和多变,全国少有。其中一些地段堪称“世界地质博物馆”,要在这里修成引水隧洞,可谓“世界性难题”。

  这的确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

  为什么如此浩大艰巨而又势在必上呢?

  韩正卿的回答是:“迫切性和必要性。”他说,千百年岁月的记载,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结论,甘肃要定,中部先定!中部干旱地区的人民,因缺水而苦不堪言,一遇灾年便四出要饭……而景电一上,景泰问题解决;西电通水,皋兰上路;还有定西的二亩六梯田,中堡子川的水利工程等等,事实一次次证明:唯有抓水,中部才能安定,甘肃才有出路,不然什么都谈不上!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当时的省委书记宋平力主修建引大入秦工程。1.23亿美元“软贷款”投入引大,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吃饭”……

  最穷的省,干这样一项全国最大的引水工程,行吗?

  省委的回答是肯定的。

  决心和信心来自于全省人民征服自然的坚强努力,更来自于省委、省政府对发展甘肃省水利事业的胆识;只有兴修水利工程,才能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根本上解决甘肃省的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问题。基于这一认识,省委、省政府的历届领导,无论宋平、李子奇、贾志杰,还是阎海旺、张吾乐都对甘肃省的水利建设正确决策,锲而不舍,一抓到底。如果说,“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仅仅是当年激励斗志的英雄般的豪言壮语的话,那么,今天科技攻关改造山河,让这个豪言壮语变成了现实,其成果成为令人惊叹的奇迹!

  这奇迹是宏伟的,它来自决策者们的雄才大略;这雄才大略,来自彻底解决严酷的干旱和难以摆脱的贫困的决心,也来自对贫苦人民的热爱之情。久旱思水,穷则思变,人不能任穷山恶水摆布。引大是振兴甘肃的抉择,是造福子孙的必然。要彻底解决贫困,毕其功于一役,这场“大战役”势不可免。

  二

  引大不只以其浩大艰巨创造着中国引水史上的奇迹,而且在改革开放的意义上,谱写出了中国水利史上的新篇章。1987年9月,甘肃省向世界银行贷款1.23亿美元的协议生效,使工程建设资金有了保证。

  在举世瞩目的英法两国之间的英吉利海峡隧洞施工中大显身手的美国制造的全断面双护盾掘进机(TBM)的到来,无疑为中国西部这项伟大工程的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

  韩正卿将以上这些总结为引大成功的“可能性”。他满怀信心地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原则的正确,在我们引大工程中同样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改革开放,为引大工程的建设引来了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如果说以前从施工设备、技术到材料都有很大难度的话,那么现在则有了一定手段,特别是材料方面,有许多在咱本省即可解决;结合过去引洮教训和搞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的经验,我们不仅有高昂的建设热情,而且具备了冷静、严肃的科学态度,还拥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技术、行政队伍;就经济效益而言,每年自流引水4.43亿立方米,可以保灌86万亩农田,如果实行节水灌溉,可将一个引大变成两个引大,总结实践采用“小蓄大放,长藤结瓜,软硬兼施,多管齐下,白马分鬃,畦滴渗喷,有偿用水,两高一优”的方法,效益会越来越好。按照较优的农、林、牧生产结构合理布局,对灌区土地进行深层次开发利用,将来可以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总之,天时、地利、人和,现在正是建设引大入秦工程的好时光。

  于是,根据贷款协议,引大总干渠主要工程实行全面的公开性国际国内招标。在外商的激烈角逐中,意大利CMC公司一举夺标。国内的华水公司、铁道部第一工程局、铁道部建筑工程总公司第十五、二十工程局、水电部四局及甘肃省水利工程局、甘肃省地质工程公司和平凉、静宁等十多家水工劲旅相继中标,披甲上阵。同时,澳大利亚雪山公司中标向工程提供技术咨询。一时间,寂静的深山狭谷成了国际逐鹿场。于是,又一长隧洞30A隧洞找到了理想的承包商,一批隧洞群各归其主;一时间,总长不到一百公里的总干渠上聚集了三国多方的二十几个施工劲旅,几十个施工点在同时作业。形成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国际凿洞大赛”。让人深深感悟到建设者们征山战水的强烈愿望和志在必得的坚强决心。恰如时任省引大指挥部党委副书记景维新楹联所书:

  招天下名家穿山凿石天堂引出大通水

  请当代愚公移砂造田甘露泽润秦王川

  整个工地也成了“掘进机”博物馆,有世界最先进的掘进机,也有最原始的铁锨、镢头,曾在英吉利海峡大显身手的美制双护盾全断面掘进机这种当今世界的“打洞大王”,如今来到了中国西部,服役于引大工程。两起两落的引大入秦工程,终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第三次上马了!从此,引大以前所未有的豪迈和气魄,迈向新纪元。

  三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引大工程的今天。

  按照国际招标惯例,引大入秦工程建设管理采用国际通用的国际土木建筑合同管理条款即“菲迪克”条款,整个工程建设实行全面合同制管理,从而使引大建设管理模式出现新的格局:甘肃省水利厅为业主单位,国内外承包商为施工单位,省引大指挥部和澳大利亚雪山公司成为介入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中间、负责工程监理的“工程师单位”。这改变了以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业主单位即是施工单位,从而缺乏合同管理和工程监理的状况。

  随着国际招标,引大工程实行全面合同制管理。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工程不断出现惊人效率。

  世行贷款、国际招标,不仅为工程赢得了一定资金和先进技术,而且给长期封闭的西部高原带来了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菲迪克、承包商、标、咨询、违约责任、索赔、国际仲裁、法庭、投标保险……一时间,在永登这个不起眼的小县城里,人们不约而同地都操起了“洋腔”,随心所欲地使用起了陌生而崭新的语汇,玩弄起这些文字游戏来。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威力。

  雄辩的事实,再一次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在引大采访,处处可以感受到不同管理模式下形成的不同观念和习惯,在相互冲撞中产生摩擦以及一种扑面而来的全新观念:

  外国承包商的介入和世界工程统一语言,让引大工程开始普遍运用世界标准的语言进行工程管理。这一管理方式的引进,从根本上打破了过去的那种指令性格局,将这个工程的指挥部由行政管理部门一变而成为介于承包商与政府机关之间的“工程师单位”,肩负起的是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对工程进度进行指导的机构。这就从本质上为建设一支世界性的水利工程队伍提供了客观条件,使得一大批刚刚走出校门的大中专毕业生受到锻炼,并迅速地成长为懂管理够标准的水利工程人才。世界工程统一语言(FIDIC语言)的使用,以及由此而来执行的一套全新的工作、管理方法,使得缺水的甘肃终于有了一支能够较能适应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工队伍,这该是引大工程引来的最宝贵的财富。

  铁道部第十五、二十工程局,是两支铁道兵转业的队伍,曾在地方建设中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尤其在著名的引滦入津工地上,更是战功赫赫,号称“铁军”。1988年,他们与中国大千技术出口公司组成联营体,中标承建引大国际一标工程和国内二标工程。国际一标工程包括7座隧洞,1座倒虹吸和隧洞间连接建筑物,渠道全长22858.14米,其中隧洞长度19344.85米。1988年10月15日发布开工令,总工期为54个月。国内二标工程包括10座隧洞、1座渡槽以及一些连接建筑物,全长13606.79米,其中隧洞长度10475.3米。1989年4月1日发布开工令,总工期为52个月。然而,这支昔日铁军一到现场就显得力不从心,因为他们面对的是“菲迪克”管理模式,尤其该联营体是在国家压缩基建规模,建筑市场吸纳施工能力极其有限,在标价低于标底20%的情况下中标的。由于资金短缺,在硬件、软件及生产组合的配置上显得很勉强。两个标段从工程师发布开工令直到1990年8月的一年多时间里,工地现场总体上概括为:工期严重拖延,忽视质量的情况非常严重。以国际一标工程为例,从1988年10月15日发布开工令到1990年8月底,合同期已达22.5个月,占合同总工期的41.6%,而隧洞掘进长度仅3647米,占发包隧洞长度18.85%。不仅进度慢,而且质量也差。表现在:光爆达不到要求,超挖欠挖现象严重;喷锚支护不及时,不得当;围岩变形量测设施没安装,达不到新奥法施工之目的;通风排烟措施不力,洞内污染严重。出现这一系列进度、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场管理跟不上,技术力量严重不足,机械设备短缺且完好率和出勤率很底,最主要的是周转资金严重缺乏。

  对“铁军”承建的总干渠国际一标和国内二标工程存在的质量差、进度慢的问题,省引大指挥部从1990年年初就已觉察,之后,在世行督导团、财政部世行司、国家计委外资司、甘肃省政府和省世行办的有关负责同志检查指导、启发鞭策下,对问题的认识逐步加深,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也逐步提高。依照“菲迪克”条款可供选择的措施有:把承包商全部辞退或部分辞退,通过招标重新选择施工队伍;再就是让承包商停工,全面整顿。对各种方案的利害关系,经过反复权衡,同时也征求澳大利亚雪山公司咨询专家的意见。如果另行招标,一方面费用增加很多,另一方面,工期拖延,业主将遭受很大损失。最后还是选择了停工整顿的措施。这就是1990年10月25日,向承包商下发的YE/ICB1/059号文件的背景。

  下“停工令”这一招十分奏效。命令下发后,对承包商震动很大。他们已看到引大指挥部要动真格的了,于是,从领导到工人,大家都高度重视起来。他们不再等待、观望、依靠。从筹措资金、完善施工机械设备、改进技术、加强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着手,不折不扣地执行“停工令”,在内部进行技术比武,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不论工程进度还是质量及安全,都完全符合技术质量要求。经过近一年的整顿,全面完成了规定的各项指标。世界银行督导团在1991年9月,对整个工地做了全面检查,充分肯定了铁十五、二十局的成绩。这时,不论是社会各界关心引大的人,还是指挥部领导及全体员工,对这支铁军又开始另眼相看,称赞他们不愧是打过硬仗的队伍,有拼劲,这样干下去,引大一定能按期通水。事实也正是如此,经过治理整顿,他们越来越适应“FIDIC”这一套规则了,干劲也越来越大,隧洞掘进单口月进尺可达到近百米,一天最多进尺可达七八米,而且各项质量指标都能达到规范要求,这在国内已经是比较先进的了。他们一鼓作气,终于按调整的工期,于1993年10月,全部保质保量完成了施工任务,提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也算得上是建设单位运用“菲迪克”条款,严格履行管理职能的一个成功举措。

  镜头一:贯通30A

  1992年1月20日的中午,零下15℃的严寒里,成百上千的人们唿喇喇涌向水磨沟东山腰,他们要竞相目睹30A隧洞山崩洞穿的惊心动魄的场面。

  410天前的那一天,在锣鼓和鞭炮声中,CMC公司那台由美国制造的重达千吨,机身长达145.5米的TBM如一列长长的火车,隆隆地抖擞着钻进了大山深处。这是一台配有激光定向,电子计算机液压系统的运用当代高科技成果的全自动掘进机,它实际上是一个移动式的全封闭的地下作业工厂,其开挖、出渣、衬砌、灌浆平行作业,一次成洞,即在挖开洞子的同时,还完成支护和洞壁衬砌。其工作程序是这样的:随着机头上那个直径5米多的圆形刀盘的伸缩、旋转,削下的坚硬的碎山岩被两个“蟹瓜”扒进传送带,输入运渣车内运出洞外。与此同时,掘进机后部的遥控装置将预制好的一面墙壁那样大,每片重2.5吨的钢筋水泥管片由机械臂严严实实衬砌在洞子上,其过程竟是那么的轻巧而准确。就这样,TBM一边掘进,一边衬砌,掘进机开过去,隧洞也宣告完成。施工的组织管理同样周密而严格,施工中,操作、装运、维修等20多个工种的几百名施工人员,紧张有序,环环相扣,分毫不差,令人惊叹的是,操作人员全部在钢铁护盾里工作,既安全,又干净。且全部仪表显示,电脑控制,只要按按电钮就行。机内震动很小,噪声也很轻。在隧洞掘进中能创造如此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简直是一个奇迹。而TBM掘进机在因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而被称作“地质博物馆”的施工层面上的挺进,竟是如此有条不紊!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

  TBM进洞后,最早的掘进速度是日进尺20米~27米,月进尺670多米。这个数字,也是它的额定记录,这在当时已够令人瞩目。但是,“引大”指挥部总工程师张豫生却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渊博的知识改写了这一记录。这位干了三十多年水利工程的专家是199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学的是动力学,他不但在机械运动理论上有很深造诣,还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张豫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这种世界最先进的掘进机,但他还是很快就发现TBM尚有潜力可挖,他发现液压缸不连续工作,便建议修改。CMC立即采纳了他的建议,大洋彼岸的罗宾斯公司照办后,液压缸收缩空转时间由64分钟减少到16分钟,一下子就使TBM的工作效率产生了一次飞跃。在那以后,张豫生再次提出改变刀盘转速,意方欣然接受,TBM的掘进速度于是发生了第二次飞跃。这些重大技术措施,让参加施工的外国技术人员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此,这台“洋”穿山甲一次次地爆出冷门:1991年6月25日创造了日掘进65.5米,月掘进1300米的高速度。这个速度远远超过了它在英吉利海峡隧道的掘进速度。1992年5月8日到5月11日,在意、中双方紧密配合下,又连续创造了72米、75.6米两项世界日进尺最新纪录和月进尺1400米的世界纪录。

  真让中国人扬眉吐气!

  11时许,高耸的山岩里,突然传出阵阵“噼噼啪啪”沉重而又脆裂的爆响,伴着越来越烈的嚼石声,整个山崖都在动,都在破裂,大大小小的石块在竞相剥落、滚下。12时正,赭色的岩面上赫然裂开一个直径足有5米多的轮廓线。通了、通了!人群中一阵骚动。20分钟后,只听“轰隆”一声,一块巨石像是被神掌猛击而迸出,石破天惊,崖面随即露出一个硕大的半月形洞壑,只见一个形似兰州水车的铁家伙转动着,呼啸着,和着洞里散出的岩石灰粉与满山遍野的鞭炮烟尘削山而出,人们惊讶地呼喊……等的就是这个时刻!盼的就是这个奇迹!“12时46分,一顶安全盔从掘进机的刀体小孔里冒出来……施工领班艾米勒·伊万和中方技术员陈祖华、于平江相继钻出小孔,随之一面意大利国旗和一面五星红旗迎风展开,于是,山野又一次地沸腾了!那一个个凿穿了一架11.649公里大山的中外施工人员,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任激动的热泪流淌,那一刻,呼啸的山风也早已被如潮的笑声、唱声和呼喊声所淹没!……”

  在中国西部,TBM所创造的这项凝聚着高科技威力和中国人智慧的世界纪录在刚刚开启国门的华夏大地上显示出了科技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在引大入秦工程中又一次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初秋的一天,我带着妻子和读小学的女儿,来体会穿越引大隧洞胴腔的快乐。大通之水几乎全部在隧洞中穿行,隧洞是引大的见证,隧洞是引大精神的内涵。我特别钟情于它们,因为有了这份情结,几年间,先后三次穿越15公里长的胴腔,攀上分水闸,去俯瞰那高高倒挂于险峻的山腰上如银河落地,巨龙腾空的钢铁巨龙……30A隧洞是一个圆型隧洞,也就是双护盾全断面掘进机创造单面掘进世界纪录的路线。幽深的隧洞里,车子仿佛行进在一条狭窄的夜空。眼见着那针眼大的洞口隐约可见并终于越来越大越来越圆时,隧洞中的女儿竟然也有了点“诗”意,惊呼:就像是“嫦娥奔月”。经过长达40分钟的“遨游”,终于扑进月亮一般光明的怀抱,落脚处却并非婆娑桂影,而是八屏山的半山腰。站在这半山腰中放眼望去,对面是一座大山,脚下又是一条百丈深涧。只见水磨沟倒虹吸,那引大工程第二座倒虹吸管道在水泥台墩钢铁焊架上凌空而起,横越在长达568米的沟涧上,两条并列的银龙腾越翱翔,挟着大通河水又从这里滚滚而来,奇哉!壮哉!)

  镜头二:穿越“404”

  盘道岭是引大的控制性工程。

  关于盘道岭,中国水利科学院、甘肃省水电设计院共同对该隧洞做了弹性有限元分析,结论是这里施工最大埋深无法越过205米的极限!很难打通。原因是埋深越大,压力和地应力增大,对洞子挤压也更严重。在世界上,还没有人打过这样埋深的软岩隧洞,盘道岭地下的未知数之多,简直难以想像。之所以说它是个‘地下地质博物馆’,是因为它的地质构造太复杂,因而施工中塌方、涌水、流沙、岩石破碎、泥石流、冒顶……各种难关都集中在这里设障。因此,说盘道岭为“世界性难题”一点也不为过:长度,国内第一,世界第七;软岩,手一碰就掉渣;埋深,最厚达404米;渗漏最多时每分钟1000升;流沙……

  日本,由于其岛国的地理环境所致,很早就致力于隧道工程的研究和施工,并且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株式会社,更是一直希望能打开中国市场。而熊谷组也看到了这一点,“引大”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地下工程,拿下该工程,就可以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他们投标引大,抱的是“背水一战”的打算:宁可在这里不赚钱,也要打一张王牌出去。于是,熊谷组来了,还带来了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具有激光导向,自动化掘进控制系统的悬臂式掘进机。另外,在盘道岭这样特殊和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打洞,其配套设备也很先进:浇喷混凝土系统及上料、运料都是自动化的,喷锚有机械手,激光装置控制高低方向位置。与此同时,他们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

  404米埋深段到了。

  尽管人们都忌讳它,但谁也回避不了它,那一刻,人们的心一下子悬到了嗓子眼……

  在泥水、碎石、混凝土浆中作业。

  在危险、紧张、窒闷中决策。

  在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机器巨大的轰鸣中抢险……

  在这里,早已没有了白天,也没有了黑夜。为了能安全顺利地通过404”这道要命的鬼门关,三工区主任莫耀升带着工程技术人员,还有指挥部的专家以及日本熊谷组的承包商一起,一次次地对断面形状、支护参数、施工方法以及经济技术方案等进行深入研讨,拟定了27条施工措施和技术要求,并作出了通过埋深段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和加强一次支护的决定。

  铁道部隧洞局的劳务技术人员,更是豁了出去玩上了命……

  奉献、敬业、顽强、无畏、残酷、抗争,还有牺牲,等等的词汇,如果你想知道它真正的内涵,那么,就请到这里来体会,来玩味吧!……

  隧洞拱部立上了钢拱架,背部再被打入长1.8米宽2.3米的波形钢插板,相邻拱架又被连接。用韩正卿的话说:“一个钢拱架3000元,一共埋设了一万一千多个,所以我说盘道岭是用大彩电一台一台铺出来的,砝码着哩!”在顶部,插入的钢板基本上是一片挨着一片,达40片之多。间距1米~1.3米的钢拱架再由8根连杆镐接,从而形成了受力整体。如此一来,便在隧洞的上半部分形成了一层钢铁的棚壳,到这时候,洞内的土石才可由上部到下部一点一点挖出来。随后,再喷上15厘米的混凝土把它固结在一起。紧接着,是二次衬砌,用钢模台车浇注形成一道厚达30厘米~40厘米的墙体……超前支护,一点一点掘进,但异常情况还是出现了,在桩号83+872处,洞子拱顶逐渐下沉,内空变位增大。钢拱架被压弯扭曲成S型,混凝土喷层开裂剥落,变形量临近了极值的100毫米。也是那一刻,所有的人,似乎都听到了大厦将倾时地崩山裂的震颤。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增打锚杆,缩短钢拱间距,在拱部铺设钢筋网……前田恭利几个漂亮的紧急措施,力挽大厦于将倾,终于控制住了险情……

  万岁!隧洞顺利通过了404米埋深。

  此时,是1992后1月12日下午,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从15公里多的长隧洞打出来,两头偏差只有2厘米……至此,作为一个单项工程,已经历时五年零四个月。但却标志着引大入秦的难关已被突破,因此,是非常振奋人心的,正如水利部贺信所称:“是甘肃人民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我国水利建设事业中的一件大喜事。”

  一道世界难题宣告攻克,同时,也预示着,引大的难关已被攻克,曙光出现了!

  在这里,特别值得大书一笔的是,承担盘道岭隧洞施工任务的中国水电部隧道局的劳务工人们,他们硬是靠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将月进尺由10多米提高到70多米,又由70多米提高到204米,创造了同样地质条件下新奥法施工的最新纪录。原计划于1992年3月31日贯通的盘道岭隧洞,结果在1月12日就全线贯通,被世界公认是“工作狂”的日本人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工人吃苦能干。

  三、动感情、作奉献,因为都是引大人

  好多人都说,来引大是画事业与人生的句号的。他们把一生最后的辉煌全部献给了引大——

  一

  早在1990年春,工程总指挥韩正卿就提出要创建引大精神,当好“引大人”,并将其概括为:“动感情,动脑筋,动真的,作奉献。”对此,我有深切的感受。

  在引大建设如火如荼的1994年的那个夏天,我曾连续两次踏上引大这片沸腾的土地采风,一次是参加“兰州市作家艺术家参观团”,一次是参加“甘肃省作家引大工程参观访问团”。两次引大之行,使我灵魂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思想受到触动。其中,印象特别深的,就是这里一派忙碌的景象。时值通水前夕,一切都显得紧张而有序,韩正卿告诉我们,从3月份开始,全体职工已经连续有170多天没有休息过节假日了。

  说起奉献和牺牲,我们不能忘记在工程建设中因工殉职的省引大工程指挥部兰州分部党委书记、指挥安琨康。这位出生在洮河畔的农民之子,特别熟悉兰州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并长期担任领导职务,曾积极推行农村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50万亩小麦丰产栽培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以及振兴兰州白兰瓜等课题的研究,均取得好成绩。他还担任皋兰县西电上水外援工程的指挥,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与此同时,参与领导了兰州市南北两山的绿化工作。从1989年起兼任省引大工程指挥部副指挥,后任兰州分部党委书记、指挥。1990年5月5日在陪同省、市领导赴引大渠首考察途中,因发生车祸,以身殉职,为引大工程建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任政协兰州市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人们说,安琨康的工作作风特别朴实无华,在担任引大兰州分部领导之后,雷厉风行,很短时间就打开了东一干渠改扩建及灌区平田配套的局面,使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他的领导方法领导艺术很高超,这是长期工作中积累的,就连他狠狠批评过的人都给他跷大拇指。他的讲话极富逻辑性,通俗受听,秘书稍一整理就是一篇上好的文稿。他常常瞒着老伴,说是到近郊区上去,但一出家门就直奔秦王川,直奔他放心不下的工地,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安琨康的不幸去世,不仅是兰州市干部队伍的一大损失,对引大工程更是直接的无法弥补的损失。事过多年,当人们路过他遇难的地方时,仍有人要下车点几支香烟,献几束野花,焚几张黄纸,以表深深的哀思。

  听吧!那震耳的庆典鞭炮和激越的锣鼓声已告诉他引大工程的历史性胜利。看吧!秦王川大地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不也是他的夙愿吗?

  1995年年后半年,引大建设出现了一系列困难,有很多重大问题需要协调、解决、落实。为此,甘肃省计划委员会主任王军同志在兰州主持召开省计委办公会议,专题研究省引大有关问题。他说:“对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我们要全力以赴地支持指挥部搞好剩余工程建设。”引大的干部和群众清楚的记得,6月1日,王军在担任省计委主任的第二天,就带领有关领导,深入到艰苦鏖战的建设工地,全面察看了引大盘道岭隧洞30A隧洞、大沙沟渡槽及东一干渠和部分灌区,听取了指挥部领导的汇报,整整奔波了一天。他要求加快建设进程,管理好工程。10月7日,他再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并当场拍板,拨出150万元,解决了工程修正概算的编制审查、通讯调度楼、工程纪念亭修建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协调解决了困扰引大的资金困难等许多棘手的难题。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二

  引大第三次上马后,一批学有所长的专业人员,一批有丰富经验的行政管理干部从全省各地汇聚而来,共同创建着引大精神。

  华镇生长于水乡泽国的南方,1953年从扬州工业学校水利专业毕业后就响应党的号召支援大西北经济建设。来到甘肃,他才18岁,然而,在甘肃一蹲就是40年。40年开花结果的美丽生命全部献给了甘肃水利事业。他根植于大西北的黄土高原,奔走于祁连雪山,大漠戈壁,为甘肃人民找水,打井。他特别感到欣慰和激动的是,搞了大半生水利,在人生的暮年竟赶上了这么一个大工程。后来他从张掖地区行署副专员的任上,来到了永登,任“甘肃省水利厅引大入秦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一个规模更加宏大,更为艰巨,但却是内涵崭新的工程在等待他,与副局长顾其浩、党委书记姜作孝一道开始搭班子,作全面复工的准备。从此,结束了甘肃水利史上的一个旧时代,迎来了一个面貌全新的现代化水利工程。因此,他说:“回首一生,最引以为自豪的一件事,就是干了引大入秦这样的大工程。”

  副总工程师,引大指挥部施工设计管理处处长张光前,以自己深厚的专业功底和敬业精神,干预着这支“多国部队”的所有施工技术问题,包括任何一个细枝末节。并且把工程实践升华到理论的思考,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站在学术论坛上向世界宣传和展示引大人的奋斗硕果似乎更深刻,更本质,更有价值。

  张喇嘛的故事,是韩正卿讲给我的。说起这段和青海老藏的交道,韩正卿竟显出几分骄傲来,那是因为,他麾下的这员虎将颇令人自豪。这张喇嘛,工程上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叫得久了,那天祝、永登和青海互助县大通河上下的老乡只知道他叫张喇嘛,不知他还有名字。

  原定西地委宣传部部长张仲泰来到一工区走马上任以后,才知道“龙身有了,龙口里没水”的难肠。

  天堂寺按说是甘肃人的,但却由于渠首的引水枢纽建筑位于天堂寺科拉沟口下面的一天然河流弯道,进水闸位于河道左侧。这地方,河流左侧属甘肃,右侧属青海,大通河在这里打了个弯儿,使引水枢纽工程和一段引渠经过青海地面,不过巴掌大一点地方,但青海人却硬要掏穷哥们的“兜兜”,没有9900万元的水资源费,你就甭想开工。于是,自1976年引大批准立项正式开工,至今15年之久,渠首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宰得太狠,令人无法接受。这且不说,有些村子还成立了对付引大小组。土地征不下来,承包商无法进点施工。你稍一动作,马上就会有一群骑着高头大马,挂刀背枪的老乡席卷而至,每次都是一番“文革”行为。这些土族和藏族人,少则几十多则一二百,工区的人谁也不敢招惹他们,弄不好就是民族问题。地方主义害死人,它成了一枚钉在龙头上的铁钉子。一提渠首,谈虎色变。

  施工无法进行,承包商便三天两头送来索赔文件。张仲泰急得冒火,连着几个夜晚,焦虑忧思,无眠而卧。但他毕竟是当年首创“帮村扶贫”的人,他提出一个“高层次的接触,低层次办实事”的建议,得到韩正卿的认可。

  按照这个思路,张仲泰与施工地嘉定藏族乡的乡长交成了朋友,按当地风俗提上全羊拜见县长,还为乡上修路、拉电、修学校。县乡的关节打通了,可老乡和那些钉子户却不买这个账。后来,还是那长夜里悠回飘荡的敲钟诵经声和飘动的经幡给了他启迪,他说:“自己是共产党人,是不信佛的,但为了引大,也只好去向佛法僧三宝表示虔诚。”为此,他庄严而虔诚地走进经轮长廊,拨动经轮,掏出大团结,献到专门募捐香火的案头,跑几百里去夏河的藏医院为患病的老喇嘛求医寻药,成了真正的“张喇嘛”,从而赢得了寺内主持依希达娃的支持,也赢得了一次又一次“农民起义”的土崩瓦解……与此同时,李子奇、李登瀛、葛士英“三老”和省上有关领导再访青海,最终迎来了一段和平建设的时期,迎来了截流的成功!

  “要叫工程硬帮,指挥部先要硬帮,打铁先要本身硬。”这是韩正卿常说的话。1994年初,在总干渠工程大部分竣工之际。指挥部决定成立一支督查组,专门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检查,有名的老刀客,曾是靖远县委副书记的“县太爷”,指挥部安全保卫处处长吴汉雄受命担任督查组组长。

  上任之后,吴汉雄首先把铁二十局的8号隧洞列为一号督查目标。

  那天,他一手拿个电筒,一手提根十几斤的铁棍独自一人进到隧洞,对衬砌过的侧墙进行探伤检查。他像一个普通体力工人,头戴安全盔,脚穿长统水靴,踩着泥泥水水,在昏暗的洞子里,一米一米地敲,五米多高的水泥衬砌墙,从上到下,一点也不放过,累了,找块高处坐下歇口气,饿了,啃一口饼子咸菜。几公里长的隧洞,全面检查一次,谈何容易!这需要坚韧,需要耐心,更需要为国为民的高度责任心,还有那焦裕禄式的精神。吴汉雄跟这条地下暗河工程打交道,算一算转眼六七年,黑暗的洞子走过多少次?记不清了。忽然,铁棍敲击出来的声音发虚,手握铁棍敲到墙上一刹那间感觉也不对。

  他一下一下用力捣去,直到捣开了这一面厚厚的水泥墙。于是,令他震惊的一幕出现了:空隙里面填着尼龙袋,破尼龙袋里装着的,竟然是干水泥渣、脏沙土。

  抓着两把干沙土,吴汉雄气得浑身发抖,怒不可遏。按照合同要求,洞壁光爆法形成的凹坑必须用混凝土浇填,然后上30厘米厚的水泥衬砌。工程术语叫超挖回填,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只有这样,衬墙与围岩固结洞壁才会稳固,避免围岩发生变化。而现在,为了偷工减料,有人竟将干砂土干水泥装在烂袋里回填进去,外面糊上一层薄水泥。洞子一旦通水,侧墙受过流压力影响,内应力势必发生变化,这些地方便会裂开进水。用不了多长时间,便会出现衬砌脱落,围岩发生裂缝、坍塌、渗漏,乃至整个山体陷落滑坡,后果不堪设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甘肃人民梦寐以求流汗流血修起来的地下长河,甘肃人民半个世纪以来的奋斗与希望,难道就要让这几个尼龙袋给毁了不成!良心何在!

  吴汉雄的这一重大发现,引发了一场深刻的质量大检查……

  三

  赫赫有名的“八大县太爷”除了以上几位外,还有:原临潭县县委书记王国平,后任引大办公室副主任;魏至仁,原永登县县长,后任引大指挥部指挥助理;张永生,原民乐县副县长,后任引大指挥部一工区副主任……

  在引大建设的艰苦岁月里,每一个引大人都为工程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副指挥严世俊以其无私奉献的精神获1997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的,引大是一片英雄辈出的热土,而他们中间,更多的则是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引大工程点多站多,许多人长年奋战在深山老林,而许多地方又荒无人烟。有一个叫孙兴旺的普通工人,三十七八岁。曾经在一个叫短沟的管理点守着调节闸门度过两三年的时间,那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任何交通工具不能到达。10华里山路,吃的则是白水洋芋面,经常三五天见不上人,更谈不上看电视、报纸,过的是与世隔绝的生活,偶尔碰到个放羊的,还要提上酒,拿上烟“瞒噹”去呢,才有个和人打交道、交流思想感情的机会,这也就是处在那个环境中最大的精神享受,但他却干得认真踏实,无怨无悔。

  在省引大采访期间,我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从1992年4月至2001年4月,十年来,仅引大共青团系统,就有四十多名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被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青年联合会等单位和部门授予各种荣誉称号。

  被授予“甘肃省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的有:李建雄、龙大春、苟建国、杨荃熙、陈宝胜、赖建荣、杨学礼、朱存喜、詹智瑞、崔连友、张杰、王来正、幸焕新、张兆胜、梁晓红、夏泉、李耀辉。

  被授予“甘肃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的有:杨荃熙、席尚宾。

  被授予“甘肃省青年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有:尹卫国、康克军、李和平、桑元太、郭廷天、黄潮洋、狄发成、毛文续、康逢恺、苏怀忠、荣国福、杨光保、周长青、李振周、许振星、李永让、蒋平义、张宏伟。

  被授予“甘肃省优秀青年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的有:梁晓红、王来正、张兆胜、黄潮洋、贺兆忠。

  被授予“甘肃省优秀青年团员”荣誉称号的有:夏泉、李耀辉、刘继英、张向华、张宏涌。

  被授予“甘肃省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的有:胡志翔、蒲建军。

  被授予“全省各族青年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有:李新立。

  与此同时,16个基层团组织受到团省委表彰,获“青年突击队”、“标杆团支部”、“兴业杯竞赛”、“青年文明号”、“青工创新增效”等荣誉称号……

  在引大建设的铁马秋风中,也有许多有趣的小插曲。人们说,与“老外”共事,颇严肃紧张,但甘苦之余亦有不少极富人情味的佳话:日本人船木久结婚在永登,娃娃养在永登,给孩子起了个名字还叫永登,小小的船木永登,还能说一口永登话;CMC公司的副总经理安得列斯,不愧来自浪漫的意大利,掘洞恋爱两不误,一柄丘比特之箭射中兰州姑娘于倩,并喜结良缘……这些小故事无疑是阳刚十足的引大工程孕育出的让人羡慕的玫瑰花。

  特写:总指挥的脚步

  韩正卿,生于1934年腊月,甘肃宕昌县人,是一位从乡到县、从地区到省,和农业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领导干部。他又是一个视水如命的人,无论是在东江、在民乐,还是在定西;无论是当公社书记、县委书记,还是当地委书记,他都把兴修水利当作“命根子”来抓。后来的实践证明:东江变了,贫困的农民开始解决了温饱;民乐变了,地增产人增收,农民过上了好日子;苦甲天下的定西地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他在领导农民治山治水中提出的“五子登科”,即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底穿靴子、走出新路子、狠狠抓票子,在当时给渴望脱贫致富的定西地区干部、群众以极大的鼓舞,调动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干劲。他被群众亲切地称作是“牵着龙王鼻子走的人……”

  1994年仲夏,永登。

  甘肃省引大指挥部二楼简朴的会议室里,我们围坐在一张简易的会议桌前,听韩正卿侃侃而谈。他身后的墙上,是一幅引大入秦全景图的油画画卷……

  韩正卿思路特清晰,口才特棒,也特幽默,言语间,一种惬意而自信的笑时时洋溢在宽阔的面孔上,这笑,让人感到是那么由衷,那么舒畅。他以建设者特有的豪情说:“哪怕30年、50年、100年,这是一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很大的工程。尽管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它是自流灌溉,运行可靠,节省能源及费用,建成后,每年可增加净收入2.8亿元。和其他沿黄灌区连成一片后将成为仅次于河西的又一个粮仓。因此,它对甘肃经济发展乃至西部的发展至关重要,是解决我省长期粮食不能自给的翻身工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难度再大,也要一干到底!”

  说到此处,韩正卿又禁不住用右手一个个拨弯了左手指:秦王川的86万亩水地,几乎等于兰州现有水地的总和。按原来估算,可年收益2.8亿元,其实细算起来,一水带百业,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对兰州城市发展会带来多大影响?所引大通河不仅水质好、水量足,而且是自流灌;将秦王川4万多亩大大小小沙坑因地制宜修一些蓄水池,小蓄大放,长藤结瓜,高水高用、低水低用,还可直接压到白塔山来,兰州西北部不仅会拥有一片86万亩的绿色屏障,而且连北山绿化用水都可以解决,这生态效益又是一幅何等前景?经济上去了,小气候改变了、航空港周围绿茵覆盖;永登、皋兰等卫星城的兴起,兰州城市压力得到缓解,环环连锁产生的社会效益将会多么巨大而深远……“

  令人鼓舞的是,经过18年的艰苦拼搏,引大入秦工程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0月份,大通河水就可以浇灌秦王川亘古的荒原了,这对甘肃的农业开发和经济振兴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很穷的一个省,办了这么大一件事,这是共产党的德政!”

  我遂明白他笑的缘由,这将是甘肃人民献给共和国45周年华诞的一份厚礼!这笑声里,回荡着历史的脚步!

  “引大入秦是21世纪的工程。”连续几次的采访,使我对韩正卿的这句话情有独钟。秦王川之荒在天,秦王川之梦在水,秦王川之希望在人,翻开这里的父老乡亲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想水、盼水、找水、求水的悲惨一页,你不能不感悟到此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不能不感悟到水对这里是多么重要。

  “甘肃的问题在农业,农业的问题在水利。甘肃的农业,首先要在水字上做文章,像决定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战役那样,一仗一仗地打!”这是堪称“农业政治家”的韩正卿常挂在嘴上、说的最多的话了。

  共产党的干部总是率先垂范的。

  人们看到,阴暗、潮湿的隧洞掌子面上,总指挥无数次地头顶安全帽、足蹬高腰雨鞋,打个电筒,淌着尺余的渗水,背着手“叭嗒叭嗒”地往随时会出现险情的施工现场走去,他可是省级领导干部啊!他每年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泡在引大,不曾回家;那辆载着他的越野车更是迎着弥天黄尘、崎岖山道无休止地奔驶,每年的行驶里程超过同级干部的一倍还多,而他却从不曾想着去换部好点的车子。为此,跟随他多年的司机魏万姓同志告诉我:“如果想着跟上老韩吃上些喝上些再没门,那是个干事的人,又不是耍人的人!”当上上下下对他运筹帷幄指挥这场巨大战役取得决定胜利表示由衷的崇敬和赞叹时,特别幽默、顺口溜编的极棒的韩正卿却仅仅是不失诙谐地淡然一笑:“引大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改革,就没有引大的全面恢复;没有开放,就不可能引进外国的资金;没有现代化,就不可能利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向群山宣战。所以说,不是谁的本事大,是改革开放现代化!”

  他说,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历届领导都是为群众办实事的,他们总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了兴修水利、造福后代这样的伟大事业上。人们还看到,自引大全面开工以来,总指挥韩正卿每年有一多半的时间仆仆跋涉,奔波于引大工地,爬高山,钻隧洞,就是回到机关也还要拿着饭盒到大灶上排队打饭。同志们看了心疼,可他对此却颇不以为然,常苦口婆心地对手下的干部说:“咱们甘肃是个穷省,不少老百姓至今肚子还不‘窝掖’(不得温饱),作为主管农业工作的干部,不能蹲在机关里摆那个‘尕阔气’,应该迈开双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

  1995年10月,时任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副主席的韩正卿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并名列榜首。

  对韩正卿这位毕生致力于甘肃农村反贫困事业的领导干部这辈子概括的最好的,莫过于著名书法家赵正先生的那副联语:

  六十年代打洞七十年代还打洞八十年代继续打洞

  而立之年挖土不惑之年还挖土天命之年继续挖土

  横批:黄土成金

  是啊,如果我们的广大干部都能像韩正卿这样情系百姓,甘肃的落后就一定能改变,贫穷就一定能消除,富裕之梦就一定能实现!

  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韩正卿把亲身的感受和体验吟成了气势磅礴的瑰丽诗篇。且让我们去聆听那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五国合力。骑虎不下背水一战。引大入秦功德千秋”这高度概括决定引大入秦胜利关键因素和功绩的四句话巧妙地写进藏头诗《引大抒怀》中的深远意境吧:

  恩情篇

  伟业浩浩美梦圆,

  大通分津润禾田。

  的的擎天钓鳌事,

  中流一柱心气连。

  国祯安基长殷富,

  共济黎元久甘甜。

  产如熔炉英雄出,

  党赐恩泽陇上欢。

  改革篇

  改坤折斗集群贤,

  革故鼎新气斑斓。

  开泰春风花万树,

  放舟渔歌路千山。

  五洲和煦旗猎猎,

  国盛中日意绵绵。

  合作一球共携手。

  力胜旱魃看碧天。

  英雄篇

  骑鹤射日乐九乌,

  虎伏龙降旱魔除。

  不破险关岂铁汉,

  下二上三筑浮屠。

  背负重岩山层层,

  水涌谷壑浪舒舒。

  一箭叠穿七十洞,

  战旗熠熠李广输。

  功德篇

  引水天堂滋物芬,

  大禹回眸明气伸。

  入渠蜿蜒八百里,

  秦川葳蕤连碧云。

  功垂丹青黎庶汗,

  德冠决策带头人。

  千年岁月如梦诉,

  秋实春华伟业真。

  1994年8月15日,细雨濛濛,我驻足在松涛呜咽、清波奔流的大通河畔,听着河水拍岸的喧哗声,心潮起伏,激动不已。同行的参观团的作家诗人们也纷纷吟诗赋词,一表心曲。

  大通河欢快地流淌着。我仿佛听到了“天堂之水”浇灌秦王川万古旱原时那哗哗流淌的涛声,这是历史的涛声啊!是啊,很穷的一个省,办了最大的一件事,这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引大入秦工程成功的伟业告诉人们,共产党是伟大的,是给群众办实事的,这样浩大艰巨,造福于子孙万代的工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