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景电再谱新篇章

      景泰川电力提灌一、二工程的建成,不但使贫困落后的景泰、古浪两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给荒漠化日趋严重的民勤县送去了希望的绿色。

  一、曾经的故事曾经的梦

  1997年仲夏的一个傍晚,我和我的老朋友薛筱刚驾驶着我钟爱的“伙伴”——铃木125越野摩托车,迎着西天如血的晚霞,出省城兰州,一路风尘一路狂奔,向西驶去。当晚,夜宿永登县城。次日,在刺骨的寒风和瓢泼的大雨中,我们身着夏日单薄的衣衫,扛着几近冻硬的身躯,向着海拔2700米的乌鞘岭主峰跋涉。身边,金黄色的油菜花和身穿皮袄的牧羊人,依次在雨帘中闪过,在这样的“风景”里,我们远征千余里,去腾格里沙漠探寻一个世纪的话题——荒漠化。

  午后,从武威黄羊镇沿黄羊河向西南而行。转过汉长城遗址,我们停住了车轮,不远处是连绵的沙丘,在太阳刺目的光晕里,我眯起眼睛死死盯住那儿,怀疑自己走错了。

  “怎么是这样的一种景色?上次来时田地是绿色的,也是这个季节,难道是自己记错了。不,不对,就是这里,这里明明是一片良田,怎么现在变成了沙丘呢?”

  这是确确实实的沙丘,绵延百余里。我半天透不过气来,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似的,在滴血。儿时,我在这里上树摘沙枣,下涝坝摸狗鱼,那会的景色多美啊!

  祁连山雪峰晶莹剔透,如同梦幻般美丽。在阳光的照耀下,峰雪一滴一滴融化,孕育了黄羊河。远处,腾格里沙漠红柳片片,沙枣花香气扑鼻,一群群黄羊悠闲自得……

  “这一切再也见不到了!”

  我喟然长叹。叹息的又何止于这些?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和女儿不止一次地听妻子讲述她儿时的故事:那是在西部一个叫嘉峪关的大戈壁上,小伙伴们在沙丘上尽情地玩耍着,追逐着,实在玩得太累时,便来到被当地人称作草湖的湖边洗去一身的沙粒和汗水。想想,那是怎样的景色啊,一望无际的湖泊与起伏的沙滩戈壁连成一片,简直是造物主的奇迹。草湖的水来源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50年代地质普查时,湖面面积尚有326平方公里。湖面上落满了野鸭子和其他水鸟,岸边莺飞草长,还有茂密的芦苇,空中还时有天鹅“嘎嘎”飞过。顽皮的孩子脱光了裤子跳进湖里,轻而易举便会捉上几条小鱼。最惬意的莫过于赤着脚捡拾草丛中那数不清的鸟蛋了。远处,则是奔驰的骏马,成群的牛羊,大片的绿草和扬鞭策马的牧人,一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画卷。噢!这一切是那么的诗情画意,这好让我为之神往,好让我为之钟情。

  我便一次次地想去寻觅,寻觅那养育了妻子的戈壁滩上的草湖,寻觅那梦中的人间仙境……

  可是,一次次地,我失望了甚至说是绝望了,映入我眼帘的景致实在让人伤感:这里除了漫漫黄沙和那座残破的汉代烽燧,又哪里还有鸟儿的歌唱和荡漾的碧波?十几年,仅仅十几年的光景,芦苇没了,水鸭子没了,雪山也没了……红柳、野兔、沙枣树、水鸟,永远成了妻子童年的记忆,成了我永远神往却不能到达的仙境!

  而在民勤,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

  据1923年发掘的“沙井文化”考证,几千年前民勤西沙窝一带曾有广阔的绿地和大量的居民。《民勤县志》记述:“唐时民勤县城一带繁荣胜于内地。”民勤宋和陈姓家谱载:“乾隆元年,人繁地狭,难以一地,因柳林湖(今湖区)开垦大举,复迁于柳林湖,自此川居一半,湖居一半。”据《镇番县志》记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民勤县城一带已有流沙之患,“镇邑地多沙患,西北飞沙拥城,高于雉堞”。沧桑巨变,昔日是农牧业生产的良田乐土,人丁旺盛的农牧区,今日却是茫茫一派沙漠景观:水源干涸,绿洲退缩,以致沙漠、戈壁和盐碱滩地占据了全县总土地面积的90%以上。在解放前的200多年间,全县被流沙埋没村庄600多个,埋没农田1.7万多公顷,明末曾是碧波荡漾、水草丛生的青土湖、白亭海早已杳无踪影。历史悠久的沙井子、明长城、烽火台、青松堡、南乐堡、沙山堡、连城、古城、三角城等遗址已全部淹没于沙海之中。古浪县历史上也曾是“云树苍茫”、“沼泽难行”之地,但自清末以来水泉干涸,下游断流沙漠南移,环境恶化,干旱、沙化、盐渍化恶性循环,逐渐沦为全省重点风沙干旱多灾县之一。生活在风沙线上的广大劳动人民“种夏不保苗,种秋一把草,一年种三茬,牛工籽种收不下”,“朝为庄园夕为沙,不知何处是我家”,“今日不知宿何处,平沙万里绝人烟”,一句句辛酸的歌谣和一首首悲凉的诗句正是对解放前沙区群众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在那里,唯有沙漠中的勇士胡杨,挺着死去的光秃秃的树干,在最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在最干旱的沙土中,巍然屹立却不肯倒伏地下,阻挡着肆虐风沙的侵袭……据说,胡杨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只要有一块土地、一丝雨露、一缕阳光,它就能成活成林,就能三百年不死;即使死了,也三百年不倒;倒了能三百年不烂不朽!可是要栽活它,使它成林,没有水不行啊!

  民勤人说,天下最勤民勤人。但是由于受日趋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威胁,民勤县东西北三面已被腾格里沙漠包围。民勤盆地逐渐减少,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土地沙化,植物枯萎,有的地方打一口井竟要300多米深,吸收不到地下水分的沙枣林正在成片成片地死去。曾经是人欢马叫羊儿肥的一个个小村庄,早已人去屋空、顶塌壁残,留下的唯有荒芜和凄凉,于肆虐风沙中顽强幸存的梭梭草,成了这里唯一的生命……

  民勤县中渠乡字云村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丁红琴,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现在她格外珍惜自己为数不多的上学日子,再过一个月,她将永远告别学校的生活,和她的姐姐一起跟着爸爸到沙漠深处去挖锁阳、采沙米,卖点钱维持生活。她的两个大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她妈妈告诉我们,如果这儿有水,或者有钱能够打出一眼深井,她的两个女儿就不会是这样的命运。

  丁红琴所在的中渠乡位于民勤县湖区,近年来由于严重缺水,生存环境持续恶化,已有30万亩耕地撂荒,自然植被因缺水而干枯衰败,农民返贫现象急速加剧。有相当一部分家庭人均纯收入不足200元。在中渠乡煌辉村四社,现在只剩下3户农民故土难离。只有从一个个装潢考究、由铁将军把门的街门上可以看出曾经的辉煌。

  有人预言,如再不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本世纪中叶,河西走廊上的这片戈壁绿洲将被滚滚黄沙吞没,民勤将永远变成一座古城!

  张革文先生在一篇关于民勤湖区缺水的新闻调查中写道:

  民勤县湖区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上游来水逐年减少而形成的一个贫困农业区,包括西渠、中渠、东湖、收成及红沙梁5个乡(镇),有87个村,8万多农业人口。1983年,湖区被列入全省重点扶贫开发区后,省地“两西”建设部门先后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从农、林、水、电、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湖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1996年,在黑瓜子价格坚挺的情况下,曾一度甩掉了贫困的帽子。然而,随着近年来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和缺水现象日趋加剧,湖区的贫困面激增。自1998年以来,湖区已有3493户、14873人返贫,累计有4080户、17344人处于温饱线以下。据统计,湖区仅有32%的农户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有35%的农户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33%的农户生产生活基本无保障。由于碱大水苦,湖区已有37个村无法种植夏粮作物,口粮难以自保。2000年,湖区人均产粮只有271公斤,人均纯收入680元,远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70年代后期,由于石羊河流域径流量的日益减少和中上游地区用水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流入民勤县境内的地面径流量由50年代的5.8亿立方米锐减为90年代的1.2亿立方米左右,并且每年以1000万立方米的速度递减,1999年灌溉年度库存水量只有6000万立方米左右,比上年减少3000万立方米。2000年,湖区人均水浇地面积仅0.7亩。由于上游的来水不足,导致湖区地下水水质不断恶化,矿化度平均达6克/升以上,最高达14克/升以上,远远超过人畜饮用水矿化度的临界值。据统计,已有49个村、3万多人、8万多头(只)牲畜饮水告急。群众长期饮用含氟量超标的苦水,身心健康受到极大损害,胃癌、肝癌等发病率年均98例以上,牲畜因长期饮用超标苦水而大量消瘦乏弱脱毛死亡。为了求得救命水,苦水区群众只得每天套车到10公里左右的地方买水吃。红沙梁乡花寨村的人畜饮水要到18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拉。

  地下水位急剧下降,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了沙生植物的枯萎死亡。湖区原有天然白茨面积54万亩,现保存面积不足15万亩。历史上湖滩荒地生长旺盛的芦草、岌岌等草甸植被凋萎死亡,大面积人工林干枯,绿洲边缘的防沙屏障逐段开口,原本固定的沙丘重新复活,西北线的流沙每年以300米的速度向绿洲逼近。湖区的青土湖,60年代还是“野鸭成群,游鱼可数”的水泊之地,如今已是盐渍斑驳,寸草不生,土地沙漠化,荒漠化日趋加剧。沙进人退的现象愈演愈烈。

  解决民勤湖区的贫困问题在于水。中渠乡字云村84岁的老人聂岩山说:“只要有水,我们这地方插下一根岌岌,就能长出一把扫帚。有了水,这儿的土地能养人。”

  二、高歌一曲唱民勤

  拯救民勤,关注这里的“生态难民”,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出路在哪里?

  有人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而民勤人说,给我水,我就能创造奇迹。因为,这里有水就有绿色、有水就有庄稼、有水就有富裕、有水就有发展。

  景电二期工程跨流域远距离大流量向民勤调水,就成为绝对需要的战略对策,也是挽救这片绿洲的又一曲高歌!

  1995年,省委、省政府将景电民勤调水工程列入本年度十二件大事之一。该项工程计划利用二期的空闲容量和灌溉间隙,发挥现有工程设施的作用,新修一条长达99.04公里的自流渠道,经景泰、古浪、武威、民勤四县,将黄河水跨流域输入民勤红水河,经石羊河注入红崖山水库,工程总投资2.5亿元,输水流量6立方米/秒,年调水量6100万立方米。在维持民勤县63万亩现有灌溉面积的基础上,还可新发展灌溉面积13万亩,从而成为一项有效缓解民勤水资源枯竭、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的应急工程。有趣的是,这条“巨龙”一侧,是明长城的残垣断壁……景电民勤调水工程的建设,无疑将在我国水利建设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工程由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规划设计,是我国水利建设史上首次跨流域长距离穿越沙漠的水利工程,穿越腾格里沙漠长达86公里,设计在沙漠地基工程特性研究、地基处理、建筑物选型、调水线路优化、质量标准制定、新型消能工应用等方面居国内先进水平,并开创了国际上沙漠中现浇混凝土输水工程建设之先河。让该院院长、教授级高工焦军毅和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级高工王志强自豪和欣慰的还有,他们在景泰川电力提灌二期工程设计中,采用的调节机组解决多级泵站级间搭配问题技术,载入国标《泵站设计规范》,推广到全国。

  世纪之交的一个冬日,我又一次来到景泰川采访,时任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管理局局长、工程总指挥李恒心欣喜地告诉我,甘肃省的又一个重点建设项目——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历时近5年,已告建成,它标志着景电工程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

  李恒心,江苏人,从水利学校毕业后就告别父母、妻儿,独身一人来到甘肃,从河西到中部,几十处大中小水利工程上都留下了他跋涉的足迹。他从基层一步步走来,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工程运行、灌溉管理、灌区绿化建设样样能干,凡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地,特别是多项好的改革建议、改革措施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得到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今天,景电二期民勤调水工程,又一次牵动了他的心……

  民勤调水工程,原设计绕开沙漠地段,这让李恒心心里总是不舒坦。为此,他两次率众徒步穿越腾格里沙漠进行踏勘和设计复审,苦苦追寻着深埋在沙漠中的那条最精确最精确的渠线。从大土沟到洪水河,渠线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弯弯曲曲,不可捉摸。李恒心对这段渠线查看数次之后,认为渠线在河床中走有诸多弊端:首先河里发洪水干渠会受到侵害;其次,洪水河里风沙多,容易使渠道淤塞,再次,从九墩到前营,老百姓开了地,原设计中渠道跨入左岸时,会侵害老百姓的田地,纠纷较多。鉴于此种情况,李恒心提出了渠线从沙漠中走的沟上右岸采用钢筋砼箱型暗渠,穿肠而过的方案(原是沟下方案)。陈可言看了这个方案说:“改得好,改得好!这是点石成金的一笔!”设计院和水利厅水利学会的专家们对这一段路线查看之后,也觉得这一改动妙笔生花,非同寻常。此举不但施工中减少了投资和费用,而且由于不再向高处提水,降低扬程100米,每年可节电3400万度,同时还大大减少了社会矛盾和管理人员。对这种精益求精,李恒心自己仅仅以“优化设计”四个字轻描淡写地一言蔽之。而这,是对党对人民怎样高度负责的态度啊!

  艰巨的向民勤调水工程开始了,李恒心带领工务处,质安处的同志们首先进驻工地现场,开始修筑道路——这是工程开工首先要打开的一道关口。

  现场是一片茫茫的沙海!

  面对茫茫沙海,李恒心感慨颇深。他从江苏来到甘肃三十多年,不知有多少次地面对茫茫沙海了。然而每一次的面对他都有不同寻常的感受。他的生命,他的灵魂,在这茫茫沙海中不断得到净化和升华。

  他想着正在因水资源迅速枯竭而受着煎熬的民勤几十万人民想着如何一丝不苟地去落实省委、省政府为民勤人民做出的这一无比正确的决策,想着眼下迫在眉睫的问题。

  路,要在这茫茫荒漠中寻找到一条确切的路,这又是一道何等复杂而深奥的难题啊!而省水电设计院只给了路的长短和投资。要修70多公里,每公里投资5万多元。在这里,我们不用说国家每公里投资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元的高速公路,即使最一般的公路每公里5万元也不够。而要在这茫茫沙海中不用说修一条路,即使勘测出一条路,每公里该需多少资金!而工期仅仅只有短短的48天。

  李恒心面对着茫茫戈壁和刀削斧剁般扑来的风沙,感到茫然,甚至惶然。

  甘(塘)武(威)铁路像两道沉重的线条从这荒漠中有力地描过去,描向茫茫远方。李恒心在这两道线上走过来,又走过去。风沙挡住了他的视线,但挡不住“草方格”对他的启示。

  在这里,他和他的同事们对于用什么材料铺设这一条道路,想了很多很多。用纤维袋子吗?一是代价太高:一公里三个5万也铺不出来,并且还容易破损,支持不住这么大的工程的工期。用砂砾石吗?一是容易被压进深沙里去,二呢,又是代价太高,哪有那么多的钱呢?……

  山重水复疑无路。李恒心的思路左突右撞,总是走不出这无边的沙漠在几万年前就给他设下的可恶的圈套。

  “草方格!”李恒心忽然一个人惊喜地叫道。他在铁路旁边发现了治沙固沙的草方格,也叫沙障子。

  如果把沙漠比做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的话,草方格就是万无一失的马笼头。野马一旦套进笼头被人牵在手里,它的野性就被驯服了。而沙漠一旦压上草方格,它那好动的习性也就被缚住了。

  李恒心看着脚下的草方格,心中一阵惊喜,他蹲下身细细地看着,摸着那一块块草方格,不知什么年代压在这里的麦草已经蜕变成刺目的灰色,给人一种久远的沧桑感。草方格中间长出的沙生植物,在深秋的寒风中瑟瑟地抖动着赤裸的身躯。倏地,李恒心站起身来,大步大步走去。

  翌日,天不亮,人们就开始行动了。收购麦草的收购麦草,平路的平路——民勤调水工程就这样拉开了在沙漠修条简易道路的序幕。他们先用推土机在波涛般起伏的沙丘中推出一条平路,然后铺上麦草;压实的厚度达到了3厘米便是一个理想的标准。接着又在麦草上铺10厘米的细土,洒上水,再用拖拉机碾压三四遍。接下来,是在拖拉机碾出的皱折上铺上7厘米大的砾石,复碾压一次,再铺上5厘米的砾石,又碾压一次……就这样,李恒心和他的伙伴们又一次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战胜了沙漠,赢得了时间。这种铺路法既经济,又简便。特别令人震惊的是每公里5万多元的概算几乎没有突破,这在修路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奇迹了。此举赢来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一片赞誉!

  今天,李恒心从一名施工技术员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由一名普通水利工作者成长为一名景电建设管理的指挥者和决策者,扎根景电三十多年,是当之无愧的参与者,组织者,领导者,但面对今天的成绩,这位老景电谦虚地一句也不肯讲自己,反复对我说,要写,就写景泰川的变化,就写李老汉,写陈老总,写陈有贤、马洪程副总,写康国玺、周瑾成和龚长金处长,写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他诚恳地对我说:不是我们带来了景泰的今天,而是景泰的粮食和水养育了我们!

  这是何等的境界!

  (近年来,民勤的沙漠化已经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先后14次对石羊河流域和民勤的沙漠化治理问题做出指示或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已经成为国家的坚定目标。省上领导积极贯彻温总理的指示,对“拯救民勤”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陆浩书记指出:“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采取工程措施,解决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缺乏问题。”“发挥‘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最大能力,结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的实施,积极论证从外流域调水解决石羊河流域资源性缺水矛盾问题,逐步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从2001景电开始向民勤跨流域调水以来,新增灌溉面积15.2万亩。到2007年,总调水量近3.6亿m3,有效缓解了民勤水资源危机、土地沙化、生态严重恶化的问题,延缓了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的合龙。)

  我感到些许遗憾,为自己没有看到那千军万马红旗飘飘轰轰烈烈志在必夺的建设场面。但是,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良田,看到了移民们满面的喜气,认识到水,确实是生命的源泉,无私便是最大的奉献,景电人,才是真正的伟大!

  是啊!景电建设者们为景泰、古浪、民勤三县人民引来的生命之水源远流长,景电人的精神,就是甘肃人民在农村反贫困中所最需要弘扬的精神,而高扬程引黄灌溉的成功实践,其影响力更是远远超出了工程本身,它给了关心反贫困事业的甘肃省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一个深刻启示:要彻底改变中部地区干旱缺水的面貌,就必须给它输入有活力的血液,就必须上一些大型骨干工程!

  三、科学发展看灌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景电人又把目光瞄向了节水、高效、优质农业的发展路子,做起了下工夫增加科技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力争把整个灌区建成高产高效的一流的新型农业区的又一篇大文章!

  镜头一:富民工程功在当代

  景电工程经过四十年的运行管理,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水利支撑作用,成为一方水土养活了一方百姓的人造绿洲,被灌区人民赞誉为“致富工程、生态工程、德政工程”,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景电上水后,景泰、古浪灌区新建10个乡镇,178所学校和123所医院(所),安置甘、蒙两省区景泰、古浪、左旗等7县(旗)移民32万人。解决了40万人,10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截至2007年,全灌区累计生产粮食50.5亿公斤,经济作物18.1亿公斤。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4.4亿元,是工程总投资的6.5倍。灌区有林地面积11万亩,植树近4000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14%。近百万亩的灌区与三北防护林带连成一片,阻止了腾格里沙漠的南侵,有效地改善、保护了生态环境,灌区小气候得到了改观。近年来,景电管理局分别获得“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全国文明灌区”、“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

  2007年,景电灌区共完成提水量4.16亿立方米,其中向民勤调水5020万立方米。完成灌溉面积78万亩,全灌区生产粮食3.56亿公斤,经济作物0.13亿公斤,总产值达9.43亿元,改善了灌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全心全意为灌区人民服务,这是景电工程建设者的初衷,也是管理者一贯的宗旨。

  景电人认为,没有灌区农民的长远利益,就没有景电工程和景电管理局的长远利益。为此,他们上下求索,苦苦寻觅——

  一个个从国内外引进的先进设备相继在这里落户:景电二期总干一泵站压力管道上安装了4台固定式超声波差压流量计;景电一期总干一泵站压力管道上安装了4台固定式电磁流量计,它们可以对取水泵站的总流量实行严格的监测;在景电一、二期工程的38条支渠口和62个斗渠口安装了自动量水系统,实现了支渠口水量就地IC卡自记,并有部分支渠口实现了远程水量测报。量化管理使灌区水量的计量正负误差控制在3%以内——这对于一个年供水量达3亿多立方米的大型灌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

  在景电管理局的调度中心,“计算机喷涂大型显示屏”变得愈加丰富了,全长100多公里的二期工程总干线沿途各泵站和分水口在这里一目了然,代表自动化控制的红色信号灯正由干渠向支渠、斗渠延伸。在这里,几位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鼠标和按钮,轻松地完成44万亩范围内在大部分渠道的配水任务。远程自动化控制,使景电工程的运行效率逐年提高。

  2002年,在各泵站的改造中,管理局首次把电力系统的控制设备引入到水利运行管理中,采用了以计算机综合控制为核心,以网络传输为纽带的分层、分布、分散式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集保护、测量和控制于一体,为国内灌区首创。这些设备造价只是原来的40%,而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则是原来的两倍以上。实行自动化控制,为压缩人员、削减经费创造了条件。

  他们还尝试着把“供水”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复杂化”,实践着为农服务的多种途径——

  景泰川属干旱地区,水利是灌区农业的命脉,只有根据灌区提灌机组的工程设计标准,调整种植结构,才能提高灌区的农业生产效益和工程提灌效益。种植结构包括夏秋比例、粮经比例、用地作物和养地作物比例等方面。夏秋比例的调整,直接关系到工程效益和灌区的种植效益。1980年前后灌区夏秋比例一度保持9∶1的严重失调状况。由于夏灌面积过大,夏田严重受旱;秋灌面积过小,迫使提灌机组转转停停,秋灌效益低。夏秋比例失调对灌区农业效益带来的严重影响。灌区政府和管理局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使灌区夏秋比例由当年的9∶1调整为当前的5∶5,“夏季抢水,秋季闲置”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性改变。

  增强群众科学用水的观念。农作物种植何时浇水、浇多少水,是很有讲究的。管理局把不同作物的灌溉方式印成资料发给农民,使农业用水有了“说明书”。拿种麦子为例,以前群众都是浇两次水,现在浇四次水,要“灌浅、灌勤、灌薄。”结果亩产由原来的五六百斤增加到现在的千斤以上。渠道衬砌、膜上灌溉以及喷滴管灌等节水技术也得了普及推广。

  为结构调整做示范。近年来,管理局在所属的耕地上办起了“实验田”,种植高效作物,既增加了收益,也起到了示范推广的作用。2003年,农场建起了1800亩麻黄草和400亩金银花基地,这两种药材是在全县首次引进。正是金银花的采摘季节,附近不少农户前来参观,如果试种成功,效益好,这将会成为灌区未来的强势产业。

  管理局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扩充用水市场。对于从山区刚刚搬迁的群众,实行优惠水价,3年内逐步恢复正常价格。

  二

  景电的历史功绩突出反映在灌区面貌的根本改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下面的一些资料可以让我们对此不需有任何的质疑,事实也正是如此——

  景泰县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2008年上半年,农民实现人均现金收入1475元,同比增长13.08%。同时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今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54.94万亩,其中马铃薯、瓜菜、制种、啤酒大麦、金盏花等高效经济作物21.7万亩,枸杞、红枣、优质梨、杏等特色林果业2.38万亩,并形成了以城郊和沿河灌区为主的精细瓜菜和以一、二期灌区为主的早熟马铃薯、啤酒大麦、制种、金盏花两个产业带。县上还加大畜牧养殖基地建设力度,以二期灌区乡镇为主的肉羊产业,以芦阳镇为中心的生猪产业,以条山、新井两村为主的蛋鸡产业和以大富乳业公司为龙头奶牛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全县已建成养羊小区50个、养猪小区34个、养鸡小区14个,羊、猪、鸡、牛饲养量分别达到83.3万只、26.5万头、69.9万只和3072头。

  景泰县还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全县16家生产加工企业被命名为白银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中条农公司、三福粮油、华惠麦芽3家企业跻身省级龙头企业行列。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6个、专业协会15个,会员2500多人,架起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桥梁。

  在芦阳镇十里沙河,养猪业方兴未艾。芦阳镇养猪合作社的龙头企业——盛大养猪场,积极为养猪群众提供系列化服务,产品远销青海、西藏、深圳等地。

  1997年,农民企业家沈佐文投资1300多万元建起了专业养猪场。在企业的带动下,镇上很快兴起了养猪热。为了使分散养猪形成产业化,2008年1月31日,在镇政府的扶持下,由盛大养猪场、宏泰丰养猪场等5家养猪企业负责人联合发起,130多家养殖户自愿加入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芦阳养猪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紧紧围绕“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兽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原则,指导帮助群众规范化养猪。合作社专业技术人员还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使参与养猪合作社的农户每头猪配种费用降低了10元~15元;实现统一销售后,猪肉价格高于小商贩0.1元~0.30元的价格进行销售,每头猪为农户增收18元~54元。同时,合作社要求每个党员联系2~3名经营潜力较大的农户,帮扶1户困难户,从种猪、技术、防疫等方面扶持困难群众发展养猪业。21名党员致富能人还帮带养殖户33户,帮扶困难户21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有力地带动了全镇畜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全镇建成猪、羊、鸡标准化示范化小区5个,养猪场5家,百头猪场79家。2006年,全镇畜牧养殖业产值达到2990万元,养殖业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38%。

  枸杞特色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近年来,景泰县草窝滩镇率先充分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有利气候条件和无污染的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枸杞种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0世纪80年代末,位于景电一期灌区的景泰县草窝滩镇东片6个村1.3万亩良田开始盐碱化,群众多靠外出打工和政府救济维持生活,人均纯收入不足400元,面临着失去耕地带来的巨大挑战。县、乡两级政府和技术部门认真分析原因,广泛调查论证,在采取铺压黄沙、衬砌排碱渠道的同时,做出了一项富有创新性的决定——栽植较适应这种土壤条件的枸杞,实施生物治碱。

  (1995年7月,我来到景泰县草窝滩乡采访,举目所见红跃、范湾等曾经的夏粮观摩区成了盐碱地,成百上千亩的良田白花花一片,死去的苹果树孤零零地立在清风中,村民期盼着它们来年排碱后能成活。走进几户农家,但见房屋被盐碱腐蚀的墙塌地陷,碱渍上了炕头,许多受盐碱影响的村民不幸又成了二次移民。“好地种了10年,又碱了16年”,在该乡治碱工程现场,乡长常守远、纪委书记郝宝奎,武装部长杨盛庭,还有乡干部张富祥、董文敬、王森平、张正刚正带领着一千多名群众大战盐碱地。县水利局副局长黄育山在现场帮助解决技术问题。一位毕业于省畜牧学校的乡干部,身怀六甲,仍坚守在工地,为干部们做饭。杨庄中学初三学生张永祥住在工棚里,帮助父母出义务工,手里捧着一本《红楼梦》。晚上我夜宿杨庄村周志武家,与常乡长交谈到深夜2点,被这个三十岁冒头的干练、敬业的年轻干部所感动。同时深感治碱工程之艰难。因为没有列项,是社队工程,是“没爹没妈”的工程,连一根米尺都没有,群众缺粮缺钱。最突出的矛盾是,投工的付出与每天挣回来的几元钱相距甚远。外出谋生的都回来挖渠,完全是义务性劳动,只是象征性的补贴一点。部分群众思想动荡,有的人置之不理,有的人左右摇摆。但党员干部思想积极,完全是精神和金钱在较量。为了把排碱工程搞上去,乡上采取以会动人,以情感人,以法催人,以身作则四种形式促进工作全面开展,治碱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997年,县上组织草窝滩镇村两级干部到宁夏中宁县考察枸杞种植,第二年便在红跃村试种50亩,成活率达80%,当年亩收入达600元。尝到了甜头的农民在县、乡政府的引导下,开始大面积栽植枸杞。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到2004年底,全镇种植面积达到了5000亩。2005年,县上决定在该镇发展万亩枸杞基地,出台优惠政策,每亩兑现100元补助资金,枸杞产业得以迅猛发展。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协调努力下,景泰县万亩枸杞繁殖推广项目被列为全省7个优良乡土树种繁育项目之一,激发了农民参与枸杞基地建设的热情,出现了大户承包盐碱地,规模栽植的可喜局面。同时,县上通过招商引资成立的景泰县玉杰农贸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烘干车间,年可加工枸杞60吨,形成了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实现了加工增值。该镇红跃村有13个村民小组1598人,耕地面积4465亩。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耕地大面积盐渍化,短短5年,全村约有2400多亩耕地由于盐碱成为白花花的一片汪洋,占全村耕地的80%。村民由于耕地大面积盐碱而无地可耕,生活十分困难,出现了“三多”,即贫困户多、欠账户多、光棍汉多,有些家庭甚至穷得到了“吃饭没锅,睡觉没窝”的程度。村党支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坚信:“流泪不如流汗,救急不如苦干,我们的出路只有治理盐碱才能摆脱贫困。”在县、镇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他们组织群众开挖碱渠,实施了工程排碱,治碱效果十分明显。2000年,在村党支部书记杨文来的带动下,该村10名村民自筹资金赴中宁县调进10万株枸杞种苗,进行了嫁植培育,并率先带头种植了5亩。在他的带动下,又有13户栽植了38亩,当年亩均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纯收入是其他常规带田的两倍。现在杨文来家种植枸杞20亩,年收入10万元左右。

  村党支部因势利导,在培育好典型户和种植大户的同时,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广泛宣传,逐组开会讨论,挨家挨户进行思想动员,让群众从经济效益对比中认识枸杞产业的优势。就这样以一户带一组,一组带全村的发展模式,使村民积极发展枸杞产业的信心大增,现全村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052亩,超过10亩的有35户,种植3亩~5亩的占农户的60%。2007年进入初盛期面积800亩,按市场行情14元/斤、平均亩产500斤干果计算,年创产值560万元,人均收入达3500元,超过了灌区乃至全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在红跃村的示范带动下,全镇户均种植枸杞面积达到1.32亩。枸杞不仅成为该村而且成为全镇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景沙红”牌枸杞也获国家绿色产品认证,并荣获首届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暨科技经贸洽谈会“最受欢迎奖”。不断发展壮大的枸杞产业使全镇经济社会步入了良好、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三

  景泰县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其大背景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是景电工程的巨大效益。

  近年来,景泰县努力创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治、行政和市场环境,大力发展建材、煤炭、冶炼化工、农副产品、商贸流通和影视文化旅游业,成功培育了六大非公产业,使全县的非公经济发展很快步入“快车道”。2008年,景泰县共有非公有制企业540多家,2007年上缴税金5200万元,财政GDP贡献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被评为“2005年甘肃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县。”

  卢和春,甘肃省优秀非公有制企业家,景泰县天麒源商务有限公司老总,拥有资产3000多万元。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到小包工队队长,再到建筑公司的经理,直至成为现在全县最大的私营餐饮业“老板”。卢和春是景泰县非公有制经济的代表,和老卢有着同样成就的个体“老板”群已成为今天景泰县经济的有力支撑。

  吴克顺,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儿子,他在深圳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当他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了解到家乡招商引资的诚心,毅然投入2000多万元在家乡建起了景泰大剧院。

  兰州泰生集团董事长张守忠更是挥洒大手笔,投资3000万元建起了景泰县第一所民办高级中学。

  昔日“黄风不断头、风沙遍地走”的景泰县,抢到了“天时”,用足了“地利”,抓住了“人和”,使这里变成了人们投资开发的热土。

  四

  滔滔黄河水,见证了条山集团的诞生和发展,为其创造了基础的条件,奠定了发展的根基。

  条山集团是在原国营条山农场的基础上改制的现代化绿色农业企业。为了在国内外农产品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集团公司从成立之日起,就立足于农垦企业的资源优势,不断提升科技含量。企业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和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部门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协作关系,成立了由近百名科技人员组成的农林科学研究所,农林技术推广中心。在科技人员的精心培育下,企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以果品、加工型马铃薯、洋葱和啤酒大麦、畜禽、小杂粮等为代表的名优特新农产品,先后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农业部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果品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所生产的五大类十二项农产品都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有力提升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进,企业还投资近亿元,从以色列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滴灌节水设备,为高标准建设农产品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集团现有土地面积10余万亩,员工3000余人,资产总额近7亿元。经营涉及农业、工业、商贸流通、旅游服务等行业;主要产品有“条山牌”优质果品(梨、苹果、杏)、良种、加工型马铃薯、洋葱,“条山牌”白酒、蜂蜜、杏脯、水泥等。

  条山集团董事长李克华高兴地说:为了充分发挥条山集团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当地产业化进程。近年来,条山集团积极培育和建成了近10家林果、良种、食品、冷冻、果蔬、果酱、酿酒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这些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上万农户建成啤酒大麦、扁豆、油葵、专用马铃薯、洋葱、玉米制种基地达10万亩,对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发挥了显著作用。被国家列为甘肃省首批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的条山农垦企业,由于注重科技投入和龙头带动作用,使企业绿色食品规模化生产效益日渐凸现。2008年,周边乡镇通过条山农垦企业的带动,已建成高标准大宗农产品基地20万亩,产品100%都达到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所生产的马铃薯、洋葱、药材和各种果品已早早被百事、上好佳等国内知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全部包销,仅此可实现收入4000多万元,其中带动周边农户增加收入1700多万元。

  五

  古浪县在黄河水灌溉区有6个乡镇,近13万人口,播种面积约30万亩。引黄工程实施近20年来,古浪县引黄灌区的广大群众充分利用平坦肥沃的土地资源、丰富的光热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以及景电工程提供的黄河水灌溉资源优势,抓住景电管理局重视灌区建设发展的良好机遇,不断加快黄灌区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灌区特色农业,经济发展逐年加快,引黄灌区的群众生活已经由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向小康迈进,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县平均水平,农业总产值已占到全县的二分之一,占据全县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区域。

  驱车行走在引黄灌区,林带如织,绿树成荫,渠道似网,流水潺潺,作物茂盛,瓜果飘香。一个个村庄紧相连,处处是崭新的瓦房,有些还是二层小洋楼,家家户户都是新式电器家具,农用车、摩托车、手机已经很普遍,电脑、家庭小轿车也开始走进普通农家院落。

  这里30年前还是亘古的荒原,十年九旱,土地贫瘠,处于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的贫困之中。被古浪人民称为“翻身工程”、“致富工程”的景电二期工程的建设,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农业生产步步提高,经济实力节节增强,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景电二期工程穿越景泰,到古浪直滩乡新井村,全长99.618公里。在古浪灌区修建了泵站13座、干支渠31条234.68公里,斗渠490条722公里,农渠5389公里,先后安置移民9.37万人。工程建设中实施了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中国3355粮援项目”,无偿援助小麦10.03万吨,其中古浪项目区小麦6.27万吨,总平土地31.11万亩。在建设中,古浪人民大力发扬自信、自立、自强的“三自”精神和实抓、实干、实帮的“三实”作风,积极响应“三人工作两人干,抽出一人上景电”的号召,全县干部群众不畏严寒酷暑,坚持风餐露宿,克服艰难险阻,夜以继日,顽强拼搏,经过500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建成。工程的建成使古浪县实际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分别由上水前的12800万立方米、337立方米增加到22800万立方米、599立方米,全县的贫困面由1987年的47%下降到1999年的8%,山区贫困面也相应由97%下降到21%。

  秦炜、段明海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今日的黄灌区已经成为古浪县经济领域的领头羊,它是全县优质啤酒大麦的重要基地,年种植啤酒大麦5万亩,建有年产5万吨啤酒麦芽的华惠麦芽厂;它是全县规模养殖的先行者,养殖暖棚达到5.6万平方米,年出栏生猪10多万头;它是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领跑者,啤酒大麦、地膜洋芋、枸杞种植等已经形成规模。2008年灌区实现农业增加值2.4亿元,粮食总产量7.2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27元。灌区的农业总产值占到全县的35%,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县水平。昔日的旱原变成粮丰林茂的米粮川,昔日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演变成一个个繁华的村落。在灌区有县级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6个、村卫生室95个,有各级各类学校98所,有全市唯一的市级示范性农村高中,灌区内油路畅通、饮水安全、电网全面、通讯发达、广播电视全覆盖,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进入新世纪,古浪县充分利用景电二期工程古浪灌区富余水量,争取实施了七墩台黄花滩土地开发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整合4098万元建设资金,进行渠、路、林、田、宅及公益设施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开发土地6000亩,新建移民住宅515套,搬迁移民3000人,使古浪县南部山区的群众走出大山,在灌区建起了新家。

  而今,黄灌区内日光温室拔地而起,养殖暖棚遍地开花,麦菽绿,枸杞红,瓜果飘香,蔬菜诱人,灌区人民正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阔步向前,明天的黄灌区必将是一个富裕、美好、文明、安乐的新家园。

  镜头二:“引黄保民”利在千秋

  进入新世纪以来,石羊河流域极度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十分关注。2006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先后11次对民勤和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2007年3月6日,他在与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甘肃代表团一起讨论时,高瞻远瞩地指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不仅是一个决心,而且是一定要实现的目标,这也不仅是一个地区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的长远大计。”

  破解民勤生态恢复的难题已经刻不容缓地摆在了当代人的面前……

  为此,时任甘肃省水利厅副厅长、省景电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斌和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徐德福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07年4月形成了一份关于“引黄保民”的系统全面的调研报告。报告说:

  2006年2月25日,国家投资1.1亿元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暨应急项目开始启动,全流域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节水和关闭机井工作初见成效。但是,2007年1月26日,民勤骤起沙尘暴,成为当年全国发生的第一场沙尘暴,也是近十年来民勤沙尘暴发生时间最早的年份之一。由此可见,治理的速度和强度与全社会的期盼差距较大。据省内外有关专家推断,民勤绿洲很可能只能维持20年左右,形势非常严峻。

  作为一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精通水利的领导干部和水利工作者,刘斌对此严峻的现实深为忧虑。自2001年以来,他多次去石羊河流域特别是去民勤青土湖实地考察,问计于当地干部群众,多方了解实情,并与有关专家反复探讨,他还深入到黄河红山峡水电站坝址周边察看了解水源地等情况。认为,要使石羊河流域特别是民勤综合治理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坚持节水与调水并重原则,采取“水利工程支撑为基础、全流域节水为根本、种植结构调整为措施、生态林草建设为重点”的综合治理方略,四管齐下、齐头并进,唯此,才能拯救民勤绿洲,才能阻止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在民勤的会合和南侵。而石羊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思路和定位,必须根据该流域的特殊性和生态恢复效果来确定。它的特殊性在于:

  第一,石羊河流域是我国干旱内陆河区人口密度最大、人均水资源禀赋最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水资源利用承载能力超极限的流域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中因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环境恶化最为严重、产生生态难民现象最为突出的流域之一。第二,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流域水资源绝对总量和相对总量均极其严重不足。来水量锐减,用水量剧增。由此导致湿地湖泽干涸,沙漠势不可挡地向前推移,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石羊河流域的整体状况是:上游有水可节,无水可调,下游是无水可调,节水有限。即使是采取了强制性的行政手段也是短暂而有限的,也只能达到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效果,客观上只是在时间跨度上延缓民勤的生态恶化,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因此,若以黑河之经验来综合治理石羊河流域,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论证。

  刘斌认为,对石羊河流域的治理要用历史的、客观的、全面的、统筹的观点,审视目前的治理思路和定位。

  在此基础上,刘斌和徐德福提出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再思考,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一是石羊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水定规模,节水促发展。构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体系,加快地表水人工生态建设与地下水自然回升自我修复相结合的生态发展模式建设。二是民勤生态恶化遏制和生态恢复,必须做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水文章。一手抓流域内节水、一手抓跨流域调水,节水为主,调水为重。把“引黄保民”大型骨干水利工程作为支撑向民勤大流量的调水,满足现阶段的用水需求,加速加量补给多年的地下水超采。30年超采10年补充,10年恶化3年补救,只有以大流量、大提速的办法解决供水矛盾,才能拯救民勤绿洲。实践表明,民勤生态恶化的速度要大于恢复的速度,没有大型调水工程的支撑,每年不调入5亿立方米左右水量,民勤的生态恢复将危在旦夕,更难以实现。由此而论,必须兴建“引黄保民”的生态供水工程,才能抓住综合治理的“牛鼻子”。三是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属公益性项目。投资应由国家全额投资建设。按全额投资足额到位的要求,应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抢时间、赶进度、抓项目建设,以硬件促软件,才能达到尽早发挥效益的目的。

  鉴于民勤生态严重恶化的现状,刘斌、徐德福进一步提出了“引黄保民”生态供水工程的框架建议,建议把民勤作为全国生态建设“特区”,力求特事特办。

  一、兴建“引黄保民”供电供水专用工程是确保民勤绿洲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现实选择

  针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全省有关部门和专家提出了若干跨流域调水方案。通过对投资效益、工期控制、施工条件、占用耕地、移民安置、水库淹没、环境评价、取水许可、水源保证、供水耗能、管理成本、立项可行等综合因素分析论证,方案比选,大家认为“引黄保民”生态专用供电供水工程是一个相对最佳方案。该工程由生态专用电站和生态专用供水工程两部分组成。

  (1)生态专用电站——红山峡水电站,黄河规划第22级梯级电站;位于景电工程一泵站黄河上游约8公里处,属低坝水电站,静态投资25.9亿,动态投资29.2亿。装机40万千瓦,年发电量15.3亿度,千瓦投资低,建设工期5年。

  (2)生态专用供水工程,设计流量25.7m3/s,年提水量5.5亿m3,总扬程246m,渠道总长212km。静态投资27.8亿元,动态投资30.6亿元,建设工期5年,单方水投资5.56元。

  两项工程合计总投资静态53.7亿元,动态59.8亿元。

  兴建“引黄保民”生态专用供电供水工程的目的和优势在于:

  1. 确保民勤绿洲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民勤生态恢复用水总量的需求,使温总理提出的“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庄严承诺得以实现,从而达到“以水发电、以电养水、以电提水、水电互补”综合效能的发挥。

  2. 直接在黄河干流甘肃景泰段取水,具备审批取水许可和水源水量保证条件。“引黄保民”生态供水工程穿越内蒙地段的腾格里沙漠腹地,基本上没有占用耕地,对于占用的沙漠荒滩,可依照国家有关土地政策,每亩按40元~100元进行协商补偿。

  3. 为解决“引黄保民”生态功能区建设和景电工程农业灌溉及三北防护林建设,争取到较廉价的电力资源,同时减轻我省公共财政对电力提灌工程电费补贴的压力,两项工程每年可减少政策性财政补贴5亿元。

  4. 将红山峡水电站、“引黄保民”生态供电供水工程与景电工程三者合为一体,优化管理,既不增加新机构,又不增加新编制,可达到降低管理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

  5. “引黄保民”工程把红山峡水电站作为生态专用电站与生态专用供水工程捆绑式开发,它将拉动景泰、靖远、古浪、民勤四县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他们认为该项目的兴建是“一举多赢”,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省委提出的发展抓项目的思路,更为重要的是为确保民勤绿洲生存与发展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是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现实选择。与此同时,兴建红山峡“引黄保民”生态专用电站,还可成为破解黄河黑山峡河段多级开发的突破口。

  刘斌、徐德福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对民勤生态恶化问题高度重视,这为兴建“引黄保民”工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实践表明,在水低地高的荒漠戈壁实施高扬程提灌,是我省利用黄河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最有效举措之一。以景电灌区为例,全灌区目前林木覆盖率达到了14%,年平均降水量由185mm增加到201.6mm,相对湿度由46%增加到48%,平均风速由3.5m/s降低到2.4m/s,8级以上大风日数由29天减为14天,年蒸发量由3390mm降低到2433mm,已成为护卫省城兰州的第一道绿色屏障。如果“引黄保民”生态专用供电供水工程建成,它将与景电灌区连成一片,必将有力地阻止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和第四大沙漠腾格里在甘肃河西地区的交汇与南侵。因此,把红山峡水电站作为全国的唯一生态专用电站,是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利国利民的龙头工程、生态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他们还以科学负责的态度,针对“引黄保民”生态专用供电供水工程工期控制和将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功能的过渡转换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操作性、针对性都很强的建议。

  刘斌、徐德福进一步建议,我们应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由省发改委牵头,尽快组织水电、电力、农牧、林业、环保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对“引黄保民”生态专用供电供水工程进行可行性论证。同时,建议省政府将民勤作为全国生态建设“特区”向国务院申报,争取国家投资优惠政策。

  水利专家忧国忧民,报效社会的拳拳之心令人感动!

  英雄所见略同。

  甘肃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学界前辈温友祥高级研究员对刘斌和徐德福的观点十分赞同,他认为,石羊河流域生态恢复需要从外流域调入生态用水,只有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节水和调水双管齐下,方可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而从黄河调水,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温友祥说,陆浩同志始终强调,“民勤生态问题的核心是水资源危机,综合治理生态环境、遏制两大沙漠合拢,关键是增加民勤绿洲的来水补给,节约用水,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证绿洲生态和人民生产生活基本用水之需”,“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采取工程措施,解决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缺乏问题”,“发挥‘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最大能力,结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的实施,积极论证从外流域调水解决石羊河流域资源性缺水矛盾问题,逐步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

  温友祥还说,从哪里给民勤调水,是多年来有关水利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以及当地党政领导孜孜不倦地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而时任甘肃省水利厅副厅长、景电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斌和甘肃省水利水电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徐德富提出的“‘引黄保民’生态专用供电供水工程”方案,其核心是在黄河红山峡建专用水电站,同时建民勤专用供水工程,以水发电,以电提水,卖电养水,以水保生态,实行发电、供水联营,水电站、提水工程和景电管理局三位一体进行建设和管理。他认为,这是一个可行的调水方案,有理有据,切实可行,体现了一个水利科技工作者对事业极端负责的精神和敢于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至于跨流域调水造成的某些影响,如蒸发渗漏损失、盐碱化等,都是通过技术措施可以解决的。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用从外流域调水的办法来防治沙漠化,应该说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对这样的方案,他建议决策层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尽快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温友祥就此撰写的“拯救民勤——石羊河流域生态恢复,需要从外流域调入生态用水”一文刊发在省政府研究室“内参”上。并在当年的省科协武威年会上,作了交流,并结集出版。

  甘肃省政协喇敏智副主席读过刘斌、徐德福的建议书后,十分振奋,高度重视,他致信陆浩书记、徐守盛省长,请求予以支持。喇主席满怀深情地写道:

  我省水利系统两位专家关于兴建“引黄保民”生态工程的建议,我已收到二十多天了,刚看到这份建议,我的心中就为之而振奋。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研究和思考,还咨询了省政协有关专委会以及各方面专家和资深人士,如李文治同志等,越来越感到这个建议是个好点子、好主意,是一个能为民勤问题治本的好方案的雏形。

  治理石羊河流域,挽救民勤生态危机,阻止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个沙漠的合龙,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层领导同志的重视,应急项目已经启动,有关治理方案正在报批,全省人民期盼早获批准,早日开工建设。应当说,目前立足现状,加强流域治理,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和有效措施,非常必要。但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萎缩,石羊河水量减少是大的趋势。武威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对水的需求不断上升,也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存在。所以,水的供需矛盾只会扩大,不会缩小,只有在流域治理的同时,实行跨流域补水,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才是治本之策。

  民勤生态问题的出现和发展,是在一个历史阶段中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民勤生态问题的解决,既非一日之功,也非一计之功。这两位专家提出的补水方案与正在报批的治理方案不仅没有矛盾,而且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个方案如能同时或先后实行,民勤生态的恢复,可望可即。

  为此,喇敏智副主席还提出两项具体建议:一是由省发改委主持,对两位专家提出的“引黄保民”方案进行论证和完善;二是择机上报,争取国家立项支持。

  刘斌、徐德福关于“引黄保民”的调研报告形成后,于2007年4月16日同时上报国务院。报告引起温家宝总理的高度关注。温总理于4月29日作出亲笔批示:“请陆浩、守盛同志参考、研究,并抄送发改委、水利部。”

  我们期盼着,期盼着“引黄保民”这一惠民工程早日造福于民!

  镜头三:景电面临新挑战

  40年,弹指一挥间。

  在过去的40年间,是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的伟大实践,让景泰川从荒漠变绿洲,让数十万农民群众从贫穷走向了富裕。这毋庸置疑的事实,让陇人自豪!但是,时间的流逝,却又那么无情地把人们不愿看到的一幕推到了眼前,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2000年5月,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等单位联合发出通知,灌区水价在当时的基础上提高两分钱,用于消化提高的电价。当年,交不起水费的近万名群众迁回山区,近3万亩农田退耕。

  事实上,景电灌区的水价一直没有达到成本价,甚至只是成本价的一半多。

  2002年,景电管理局首次对灌区面积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认真的普查,结果显示:景电二期实际受益面积为40万亩,比几年前减少了5万亩。

  原因是复杂的。但却强烈地震撼着所有关心景电与灌区发展的人们的心!

  40年来,管理局和指挥部六届领导班子,从陈可言、马兆麟、郑宝宿、李恒心、贾德治、刘斌,到现任党委书记、局长马湘贤,每一个主要领导,每一个班子成员,都为景电的建设、管理呕心沥血,如春蚕吐丝般,奉献了自己的心血和才华。景电的事业因之而届届都有新发展、新建树。

  40年来,景电的几千名建设者们一批又一批地来到荒滩戈壁,在景秦川进行着人生的接力赛,把福祉带给了灌区人民。而对景电工程来说,她的乳汁已养育几辈灌区老百姓。这些建设者又何尝不是“伏骥的老马”?灌区的发展,他们当记头功,必将永载史册!

  然而,时至今日,景电工程中大部分干、支渠已到了工程设计使用寿命的年限,同时一些提灌设备严重老化,使灌溉效率大大降低。最近几年来渠道中的水一直长流,当地的旱情却越来越严重,2008年,灌区的农作物因旱情出现了减产情况。村民们说,他们的农田不是放不上水,而是不能及时灌溉。景电灌区的灌溉采用的是从支渠到斗渠一个一个轮流灌溉的方式,农田基本上是夏季灌溉3次,秋季、冬季各灌溉1次。以前夏季灌溉的一个轮期是20天左右,但这几年轮期越来越长,到今年一个轮期已长达40天。农作物灌溉最讲求时间,往往是最需要灌溉的时候斗渠里没水,轮到放水的时候农作物已经受旱。

  甘肃省景电管理局的四个山水管所管辖着景电二期工程三、四、五、六共4个支渠,灌溉面积11.8万亩,从4月初,4条支渠一直不停地轮流灌溉,但灌区农田还是旱情严重,由于渠道老化导致灌溉效率太低,水放不到合适的时间。四个山水管所管辖的支渠有82公里,但如今70%的渠道出现了冻胀、裂缝、滑坡以及沉降等情况。这些支渠已经使用了二十余年,已达到工程设计的使用寿命年限,许多渠道破损严重,导致流量降低,输水能力严重不足。在灌溉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流量降低,灌溉时间就会延长,导致整个灌区的轮灌期延长。渠道在一年年老化,但水管所的维修经费却非常紧张,所有渠道维修根本不可能。每年为了保证灌溉,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是,景电二期工程已上水运行二十多年,设备运行效率和上水利用率严重下降,能源单耗上升到4.7度/千吨·米,大小水泵效率分别降到64%和35%,与设计提水效率86%相去甚远。另外,由于水费不能按成本收费,导致景电一、二期工程的运行管理难以为继。

  景电一、二期工程在确保百万亩农田灌溉的同时,还承担着景电灌区11万亩农田防护公益林的免费供水和灌区防洪工程两项纯公益性任务,而轮灌期延长导致林地与农田争水非常严重。红水镇位于景泰县最北边,镇界距腾格里沙漠不到10公里,防护林对农田起着很大的防风、防沙作用,但现在这些防护林却因浇不上水在逐年萎缩。同时,在灌区轮灌期延长、旱情严重的情况下,只有优先保证农田灌溉。

  2008年,由于景泰川降雨量少,加之景电二期工程渠道变形,提灌机电设备老化,夏季灌溉高峰期灌期延长,导致景电二期工程灌区6.5万亩农作物减产。夏季灌溉是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候,但由于工程超期服役,许多段的干、支渠严重变形,渠道一边高一边低,渠道的水容量大大减少,他们根本不敢按照工程设计的加大流量供水。为了保证夏季灌溉,曾试图在6月5日按工程设计最大流量供水,结果在四泵站出现了翻水状况,为防渠道被冲垮,最后他们只能按照工程设计的提水流量灌溉,在这种情况下灌区农作物受旱在所难免。

  景电工程平时渠道的修补费用都从水费里出,但像工程更新改造这样的“大修”,景电管理局根本无法承担。景电一期工程在到达“服役”期限后已于1989年由国家拨款开始更新改造,改造期限为10年,每年改造费用为10000万元左右,目前已经基本改造完毕。但二期工程虽然已经超期“服役”多年,工程管理部门也多次向国家水利部门打报告要求立项更新改造,但尚在等待之中。

  “二期工程平时的管理维护费用本身就捉禁见肘,最近又接到电力部门发的涨价通知,目前冬灌工作刚刚开始,由于冬灌只是保墒,只灌一次水,灌溉工作尚能保证,但明年的夏灌怎么办?如果工程再不更新改造,随着工程超期服役期限的延长,受旱的农作物面积将会越来越大。

  景电一、二期和民勤调水工程的建成,凝聚了景电人的智慧和汗水,工程的建成为甘肃水利建设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在甘肃电力提灌工程史上起了典型引路的重要作用。这项工程彻底改变了景古两县干旱缺水、贫穷落后的面貌,它的综合效益还在继续延伸辐射之中,也正在为遏制民勤生态环境的恶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景电的发展改革是摆在新一代景电人面前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如果工程建设与管理搞好了,将继续造福景泰乃至古浪、民勤、内蒙等地;如果搞不好,随着工程日渐老化,设备陈旧,渠道破烂,资金缺乏,电费上涨等因素,一个扶贫工程、富民工程、奔小康工程将会变为跑、冒、滴、漏、无力维持上水的烂摊子工程、返贫工程。

  怎么办?景电及灌区群众面临的困难就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让人牵心。

  二、灌区的春天,群众的福音

  水利设施尤其是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在甘肃省农业基础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灌区人民群众的生命线。电灌工程的运行和发展牵动着全省上下各级领导干部的心。

  2008年7月30日至8月5日,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陈学亨同志带队,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深入到白银兴电、景电和兰州三角城、西岔等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灌区进行调研。

  顶着炎炎烈日,陈学亨一行风尘仆仆,驱车来到久负盛名的景泰川灌 区。在平畴万里,一派丰收景象的景泰川,陈学亨进泵站,看渠道,入农家,走田间,听汇报,深入了解灌区的建设、管理和发展情况。灌区巨大的发展变化,让陈学亨一行备感欣慰,未来发展的前景让大家充满憧憬。

  通过认真扎实的调研,大家高兴地看到,景电工程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以来,当地的农业生产获得了迅猛发展,粮食产量成倍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沿黄灌区数十万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改变了灌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当地的人畜饮水困难,而且解决了上百家乡镇企业生产用水和小城镇建设供水问题,为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供了基本条件;使亘古荒漠变成了新的绿洲,为改善灌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贡献,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以说,景电工程是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安居生存的基础工程、保障工程,也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水利基础。景电工程的实践证明,在沿黄干旱地区,新建大中型高扬程提灌工程是非常及时和完全必要的,走出了一条干旱荒漠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与扶贫开发的新路子,是解决沿黄地区贫困干旱问题的根本举措,是开发水土资源,改善生存危机的治本之策。

  调研中,陈学亨和参加调研的同志们也了解到,目前景电工程在运营管理方面还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一是设备设施严重老化,影响工程安全。工程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经过三四十年的运行,设备严重老化,病险工程日趋增多,工程设备、渠道、建筑物完好率较低。灌区的运行一定程度上是在拼设备、拼工程。许多机电设施多年服役,全是高耗能产品,能耗高、安全生产隐患大,不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要求,属淘汰产品。不少工程泵站压力管道破损严重,机电设备超期服役,事故多发,危及安全运行。灌溉期间,电器设备绝缘被击穿、管道爆裂、渠道垮塌渗漏或决口等事故时有发生,影响到工程的正常灌溉造成农田受旱减产,也威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造成了水管单位和农户以及上下游之间的水事纠纷,影响到灌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

  二是水价偏低,与供水成本严重到挂。经省物价局2005年核准:景电一期成本水价为0.389元/立方米,执行水价0.2488元/立方米,占成本价的67.7%;二期成本水价0.389元/立方米,执行水价0.2388元/立方米,占成本价的6l.2%:民调成本水价0.43元/立方米,执行水价0.225元/立方米,占成本价的51.1%。收取的水费连维持简单的运行管理都有困难。因水价无法到位,折旧无法提取,维修、更新资金筹集困难,造成许多工程隐患得不到及时排除,进而积少成多、积病成患,使工程隐患增多,导致灌区运转艰难、效益衰减、难以为继。

  三是提灌用电受限,影响工程整体效益的发挥。一些地方电力部门对灌区提灌用电采取了以2005年用电量为基数限量控制、超基数加价的政策。景电灌区2005年因降雨及作物结构变化,耗电量为7.2亿度,工程设计年耗电量8.28亿度,2006年实际耗电量7.5亿度。在水费没有提价的情况下,用电量超基数加价收费,加大了提水成本,制约工程整体效益的发挥。

  四是公益性经费落实难度大,工程管理单位难以可持续运行。根据国家和省上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精神,绝大部分水管单位被定性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经测算核定,白银市25处万亩以上工程管理单位,应落实公益性人员经费1136万元,公益性维修养护经费621.2万元。由于市县财政困难,目前只落实了342.6万元,仅占应落实的19%。景电管理局公益性部分补差资金共2000多万元,但由于落实困难,导致水管体制改革方案一直未批。另外,还存在职工工资待遇过低,影响队伍稳定等情况,也影响到工程的稳定运行和长远发展。

  调研认为,制约高扬程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较多,有先天不足、老化失修、投入不足等历史欠账问题,也有实收水价严重倒挂、水管单位运行体制、机制和扶持政策等深层次的问题,高扬程灌区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难以为继。

  景电工程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牵动着陈学亨的心,也牵动着参加调研的省政协薛映承、卫孺牛等所有领导和专家的心。大家就此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分析和研究,认为解决景电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困难已是刻不容缓,但仅靠工程管理单位自身努力是难以解决的,需要各级政府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陈学亨指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高扬程提灌工程在我省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他说,甘肃省景电及其他高扬程提灌区干旱少雨、水低地高、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紧缺且在时空上分布不均,这种严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高扬程提灌是解决我省中部干旱地区“三农”问题的唯一选择,在我省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些工程已从当初的以灌溉农田、生产粮食为主要目的发展成为提供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解决人畜饮水、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社会稳定、发展工农业生产的综合供水工程,已成为维系干旱缺水地区人民群众生存、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但由于工程限于当时的条件,且运行多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若任其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

  陈学亨进一步指出,各级党政和水管部门应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维护一方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和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使高扬程提水灌区尽快走出困境,继续为当地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提供坚实的基础。

  省政协农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傅怀明告诉我,调研结束后,他们很快就形成了《关于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我省中部高扬程提灌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认为解决景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首先要建立稳定的高扬程提灌工程更新改造投入机制。即建立稳定的高扬程灌区更新改造投入机制,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按规模、分期分批、逐步对我省高扬程灌区进行更新改造。3~5年完成高扬程灌区险工险段的除险加固工作。按照工程设计规模,灌区急病险工程的实际情况,重点对中型高扬程灌区的险工险段进行改造,建议省上在三年之内每年拿出5000万元~8000万元的资金,先期对高扬程灌区的险工险段进行除险加固,争取在3至5年内完成除险加固任务。资金筹措方案为:省级、市级、县级及灌区水管单位,比例按0.5∶0.3∶0.2进行筹措。二是明确“十一五”高扬程灌区整体改造方案。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高扬程灌区节水改造总体规划,区别不同情况,分清轻重缓急,在灌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分期实施方案。建议设立高扬程灌区节水改造专项基金,省、市、县财政投入应占总投资的80%以上,确保每年都有稳定的资金投入,分期分批逐步对全省大中型电力提水灌区进行整体改造。

  报告建议,要加强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鉴于目前高扬程灌区现行水价严重倒挂,建议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配合物价部门,认真核定现行水价成本,结合灌区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核定执行水价应高于运行成本(不含折旧费的供水成本)。加强水费计收使用管理。实行按方计量、按方收费,以水定地,定额管理,超定额累进加价;实行季节水价,避开用水高峰,缓解用水矛盾;针对不同的供水对象,实行差别水价,工业及生活用水,实行成本加微利供水,高效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按成本收费。稳定农灌用电价格,按设计规模核定用电基数。景电灌区电价每提高1分,电费支出增加720万元。因此,稳定农灌用电价格,对于灌区经济稳步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建议:一是稳定现行农灌电价;二是农业灌溉用电“基数”应按照国家、省、市批准的灌区规划或可研报告中确定的灌溉面积、用水量折算总用电量为控制“基数”,实行年度总额控制。要全面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落实公益性人员经费和公益性维修养护经费(简称“两费”)。先解决高扬程灌区水管单位“两费”问题,纳入政府年度预算,对确有困难的可采取分步足额到位方式,先解决人员经费,后解决维修养护经费,从根本上解决高扬程灌区水管单位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问题。建议省政府尽快研究批准省景电管理局水管体制改革方案。同时,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将水管单位“两费”的落实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范围。

  报告还建议,要积极争取国家列项试点和资金投入,争取将我省(景电)列入全国大型泵站改造试点省。同时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工程效益。建立健全基层用水合作组织,充分发挥灌区群众是田间工程建设主力军的作用等等。调研报告形成后,省政协于9月2日将报告分别送省委刘伟平副书记,省政府冯健身常务副省长、泽巴足副省长参阅。

  时隔仅一天,刘伟平副书记就在报告上作出批示:“学亨主席等三位同志的意见,对解决我省高扬程提灌存在的突出问题很有针对性,我个人表示赞同。”

  也是同一天,泽巴足副省长就调研报告作出批示,并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他指出:“陈主席等三位同志调研报告提出的建议很重要,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需要有关市县和省级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办法。为此建议:1.将调研报告印发省水利厅、财政厅、发改委和相关市县政府,要进行认真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并由省水利厅负责汇总后报省政府;2.由省水利厅、财政厅和发改委按各自渠道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情况,争取项目资金支持;3.由省水利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调研报告提出的问题,会同省级有关部门研究、细化和落实水管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健身在看到报告后,当即作出批示,对泽巴足副省长的意见表示赞同。

  省水利厅、财政厅、发改委和相关市县政府也迅即行动,很快就拿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解决办法。

  省委、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对景电工程的关心、支持,让景电的干部职工备受鼓舞,景电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马湘贤说:我们要以省上领导关心、支持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抢抓发展机遇,夯实工作基础,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批准的景电管理局水管体制改革方案,切实抓好在建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对大泵站、大灌区更新改造资金的投入,加快工程更新改造步伐,加强工程运行、灌区灌溉、信息化建设、节水节能、财务物资管理、综合经营等重点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效能,确保机电设备、渠道及其建设物的安全运行,确保灌区农作物的适时适量灌溉,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群众和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再创景电更加美好的明天!

  灌区老百姓感到无比的喜悦。人们奔走相告,一条条美好的讯息,迅速传遍景泰川的泵站、机房,传遍景泰川的田间地头……

  景泰川,迎来了她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春天!

  第 七 篇

  引大入秦,开创发展新纪元

  1994年6月26日午夜。

  天王沟,月明星朗,夜色正好。11时58分,沉寂的荒山野岭上演了激动人心的一幕:随着26#隧洞中一排炮声的轰鸣,由33座隧洞联结、86.95公里长的“引大入秦”总干渠终于实现全线贯通!

  9月26日,引大入秦工程总干渠全线通水……

  经历了十月怀胎似的艰辛,经历了分娩时的阵痛,共和国水利史上的“长子”———引大入秦工程终于诞生了!

  引大入秦工程的成功建设,是党和人民政府在陇原大地上树起的一座世纪丰碑,是甘肃的骄傲与自豪。为了建成这项跨世纪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几届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真实写照。它充分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改革开放,运用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才能创造人间奇迹,实现“银河落秦川,荒原变绿洲”的梦想。兴建引大工程是一项正确的决策,显示了甘肃历届领导班子兴修水利的决心。引大入秦工程的成功建设,更显示了全省人民众志成城,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创业精神和在反贫困伟业中勒紧腰带干大事、办实事的毅力;也显示了全体引大建设者“骑虎不下,背水一战”的斗志,昭示了甘肃省坚持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果。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引大工程的建设者,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发扬“动感情、动脑筋、动真的,做奉献”的引大精神,用智慧和汗水乃至鲜血生命筑就了引大入秦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从而在甘肃乃至中国水利建设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社会主义,就是这样解放思想,勇于实践,锲而不舍,一锤一钎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