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决战——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纪实序言(一)

  

  “执政之要在安民,安民之要在济贫。”

  在世界的东方,在创造了最古老最辉煌的农耕文明的华夏大地,经历了翻身做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这两个伟大历史阶段的中国人民,在反贫困这个世纪性难题上,更可以对自己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

  曾几何时,贫困如噩梦一般紧紧地缠绕着我们的父老乡亲,“一亩地,三间房,一日三餐饱肚肠”,这最低的期望值也得不到满足。在条件严酷的西部地区,多少淳朴善良的农民,为求得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水喝,他们劳苦一生,却终是衣食无着啊!“头顶云雾脚踩霜,包谷炒饭洋芋汤,山高水冷草也枯,一年辛苦半年粮”,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满目童山、沟壑纵横、田地焦渴、乡村陋劣、行人如丐。那是一片山河破碎般的贫困呵……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句话,势凝千钧,这是一个伟大的昭示。

  一位老共产党员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国共产党有信心带领全体人民消除贫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消除贫困,实现小康,走向富裕,这是多么诱人又多么让人向往的一天啊!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在八十七年的风风雨雨中,多少共产党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路漫漫其修远兮”,消除贫困的历史重担,又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新一代共产党人肩头!

  春风化雨,滋润山河。

  改革开放30年,由邓小平同志亲自点燃的反贫困火种,已成燎原之势。

  全民动员,捷报飞传。

  从改革开放伊始,历经三西建设、全国大规模扶贫开发,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农村的反贫困事业走过了前人几百年、几千年也没有能走完的路。四次历史性跨越,书写了当代中国反贫困事业的宏伟篇章:

  第一次跨越(1978年—1985年):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阶段。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农民收入迅速提高,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1.25亿,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人。如此脱贫速度在国际上也极为罕见。

  第二次跨越(1986年—1993年):是贫困人口稳定减少阶段。国务院专门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各地也建立了相应机构。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展开。贫困人口减少到80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40万人。

  第三次跨越(1994年—2000年):是扶贫攻坚阶段。1994年国家制定出台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决定用7年左右时间,到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最后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贫困人口下降到3200万人。世界舆论普遍认为,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哪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像中国政府这样提出一个目标明确、组织周密、措施得力的扶贫战略。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扶贫工作会议。这是建国以来扶贫工作声势最大、规格最高、部署最具体的一次会议。会议提出了到20世纪末扶贫开发的方针、任务。新一轮扶贫攻坚热浪席卷中华大地。

  第四次跨越(2001年至今):是解决和巩固温饱并重的扶贫开发新阶段。2001年,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年—2010年)》的颁布实施为标志,扶贫开发工作进入解决和巩固温饱并重的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实现了从专项计划推动向城乡统筹推动的转变,“大扶贫”的观念和格局正日渐完善,全国农村贫困状况继续缓解。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3200万人减少到1479万人,低收入人口从6213万人减少到2841万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05元增加到2278元,连续五年增幅在6%以上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地区整体经济水平继续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贫困人口减少最快的时期。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6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减少了2.28亿多人;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长为2007年的4140元。

  世界银行认为,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全球贫困人口将呈增加趋势。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中国用30年时间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不仅如此,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正在快速向我们走来,这是何等巨大的历史成就!这是当代中国人在世界反贫困史上创造的奇迹,是中国对人类的又一巨大贡献!

  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公布人类发展报告和世界发展指标说,中国成为全球消除贫困的成功“范例”。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一致认为,“中国政府为帮助最落后的农村地区摆脱贫苦作出了极大的努力,这种努力比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努力要成功得多。”2008年10月17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为在北京举行的“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发来的书面致辞中指出,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绩。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为国际社会共同改善人类福利和减少由于收入差距带来的贫困和饥饿作出了极大贡献。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夫威茨2007年曾表示,“过去25年的扶贫成就67%应归功于中国。”联合国2008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中称,中国通过深入有效的扶贫措施,已提前实现绝对贫困人口和饥饿人口减半的目标,没有中国为减贫作出的贡献,人类将无法实现2015年将世界贫困人口减半的千年发展目标,再次向世界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当我们在为反贫困事业的辉煌成就感到欢欣时,还不能一味地沉浸在昨天成功的喜悦之中,因为数千万待脱贫人口和21世纪两个沉甸甸的数字,容不得我们有一丝半点的懈怠。况且,让最后这数千万人脱贫,是整个反贫困战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居住在山高水险、地域偏僻、资源匮乏、土地贫瘠、水贵如油、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严重滞后的地区,他们主要集中到了全国592个贫困县,重点分布在中西部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水库库区。资料显示:现存的2000多万赤贫人口中,五保户占1/5,残疾人占1/3以上,生活在不宜生存的环境中者为1/4,另有一些人口是常年被疾病困扰的、没有劳动能力的,以及受教育水平极低的。

  贫困的地区还存在,贫困的农民还存在!

  200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用三个“依然”警示我们:“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并再次坚定地昭示了党中央对解决农村问题的信心和决心——坚持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支农惠农政策丝毫不能减弱;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丝毫不能松懈。从进入新世纪到党的十七大,党和政府作出了一系列以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党中央连续下发了5个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强农惠农政策,有力地支撑了农民收入的增长。2006年,中央政府用于“三农”的总投入是3397亿元,2007年在这个基础上预算增加了800多亿元。而在2008年,中央财政对“三农”投入预算增加超过千亿元。此外,全面取消农业税、特产税、牧业税和屠宰税,结束了2600多年农民种地纳税的历史,逐步建立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稳定的反哺农业的投入机制,比税改前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200亿元。同时,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对解决农民工工资待遇低、子女上学难等突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农民收入和生活得到保证。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吹响了在新的起点、新的高度上向农村贫困发起最后决战的号角。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中国的大地上,贫困和饥饿永远会成为历史,展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幅“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