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借鸡生蛋发大财

  李双喜是陇南山区一户农家的“掌柜”,一儿一女,妻贤子孝,家有十多亩山地,但他却穷得丁当响。他们两口子供着一个高中生、一个初中生,不说别的,每年的开学就成了一个难以逾越的关口。他想买几只小尾寒羊,发展养殖业,以改变家庭面临的艰难处境,可手头就是没一分钱。他家的“钱路”极窄,除了粜一点余粮之外,就是从鸡屁股里掏钱使,可他的鸡又没养出规模,能掏多少钱!这一年,王双喜发了狠心,在闲散地里都种上了扁豆,他想把扁豆卖了弄几只寒羊该是没问题了吧!可谁知天公偏偏不作美,连续数月的大旱,扁豆不但没赚上钱,还搭上了半数的籽种。王双喜看着一小堆秕卡卡的扁豆,顿时傻眼了。他的心也像那遭了天灾的扁豆,“秕”下去许多。他感到了心力交瘁。“老天爷啊,你难道就这么心狠吗?”他的叹息就像家乡举目可见的黄土山一样悲凉。

  这个叫李双喜的农民所面临的困难,也是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所有农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这种情况为第三阶段的扶贫工作提出了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在这个时期,单靠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或是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要解决8000万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很难奏效,需要给予这部分贫困人口特殊政策和特殊帮助,一般化的工作是不行的,必须“要把扶贫攻坚的任务和措施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必须一个村一个村地扶,一户一户地帮。”

  这是一场扶贫攻坚战,只有集中力量,一户一户地解决问题,才能帮助农民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一、毛毛细雨,润物无声

  虽然小额贷款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它可以使那些在贫困线下挣扎的人们获得重新站起来的机会,体面而自尊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小额信贷是一场持续不断的毛毛细雨,它滋润着贫困农民焦渴的心田!

  小额信贷是一把闪光的锋利无比的金斧头,它辟向了顽固至极的贫困之根!

  王树人是王家坪村最穷的一户人家,在推行小额信贷组织联保小组时,人们像踢皮球一样,踢来踢去,没人要他。原因是他家穷,人又有些懒,并且等靠要思想严重,大家生怕把他要到组里,他躺到大家身上,成为每户人脖子上的饿虱,把大家都吃瘦。后来他求爷爷告奶奶,才在社长刘荣所在的这个联保小组落了点。刘荣对王树人说:“你看见了吧,我们大家都穷,为什么组里只有你一个人没人要!”王树人点头承认:“说实话,我前些年国家救济惯了,也就慢慢产生了依赖政府的思想,身子也变得懒了,总想白拿,不愿出力流汗了!这次你给我把款贷上,我若不还,就不是人?”刘荣说:“你说话算数?”“算数!”刘荣和他还勾了手。可在给王树人贷款的数额上,联保组又发生了争执。依大家的意见,只能给他贷千儿八百元,就足够了,看他的“表现”再说。可王树人却要贷3000块。他的理由是,他要买一个三轮车跑运输。王树人年轻时开过车,技术还不错。可是因为他是借钱买的车,因为没有如期还上款,车就被人扣去了,王也从此失去了信心,就瘫在那儿“等靠要”了。他向联保小组表示:“这次决不拉大家的后腿!”可联保小组仍然不同意。社长刘荣想了想,就说:“王树人包在我一个人身上!”这才把问题解决了。

  王树人下决心在小额信贷这儿贷了3000元,又在亲戚朋友那儿借了2000元,买了个三轮车。这时正好家门前要修高速公路,他就拉沙挣钱。为了能按时还款,别人休息时,他不休息,一干就是晚上12点。他的女人见丈夫太苦了,就每天抽空出去挖甘草。为了挖甘草不损伤地,她专门进城叫铁匠给她打了个非常锋利的小铲子。她可以像老鼠打洞那样钻一个只有胳臂粗的窟窿,把甘草掏出来。她的手挖起了老茧,脸被风吹日晒,成了“非洲黑人”。就这样把每月要还的那个数字硬是凑够了。到十一腊月,草枯水冻,土地像铁一样硬时,王树人的女人还在山上挖甘草,不过这时她再也不能用小铲子钻洞了,她是洋镐挖,手豁口裂开的口子像娃娃口一样,鲜血染红了洋镐把子。尽管这一月她费了那么大的力,还款的数目还是没有凑够。保组里的人看到王树人家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苦得男人女人都不像人了,受了很深的感动,都愿意为他帮助还款。大家的这一行为,又进一步激励了王树人一家,于是他们干得更勤了。这年的春节,他们在屋里只休息了三天,就开始了艰辛的奔波。

  后来,王树人不但还清了款,有了自己的车,还成了王家坪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王树人的故事,给我们对小额信贷这一帮扶形式的意义作了最好的诠释,小额信贷这个种子,已在许多贫困地区生根发芽。

  说起小额信贷的好处,农民说:“这是借公家的‘鸡’给自家下‘蛋’哩!”

  典型:整合资金,小项目也能办大事

  “扶贫牛”犹如一团酵母,催发了养牛专业村的兴起,小项目办成了大事情。

  平凉市在整合支农资金中,通过“统筹安排,配套使用;渠道不乱,职能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整合思路和“共乘一辆车,各坐各的位”的资金管理使用原则,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2007年,平凉市共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新技术推广、产业化经营、财政扶贫等财政性支农资金31类,整合资金3.2亿元,集中扶持建办现代农业产业园35个、龙头企业’16个,建成新农村示范村12个,实现了“1+1大于2”的整合效应。平凉市市长陈伟说,2008年,我们通过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整合项目资金,把有限的财力集中起来,形成一定的资金规模和集聚效应,在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上集中突破,努力办成一批老百姓关注的重大事项和好事实事。

  在通过近五年和年度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方向和目标时,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整合各类支农专项资金,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按照这一原则,市上建立了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覆盖全面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给平凉市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带来了新变化。2007年,全市果树经济林达到158.93万亩,果产量达到58万吨,牧草面积达到11.3万亩,牛饲养量出栏量分别达到94.1万头和39万头,示范种植优质粮食40万亩。同时,创新了资金注入方式,激发带动了社会资金的投入热情,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全市引导社会投资达到5965万元。整合支农资金建成通乡油路,拓宽、硬化村社道路,修建人畜饮水工程、提灌工程,新修维修农村卫生所、中小学校舍,解决了农村群众“看病难”、“行路难”、“上学难”和“饮水难”等问题。全市粮食总卢达到了87.3万吨,农业增加值完成35.78亿元,同比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095元,同比增长7.4%。

  财政支农资金的集聚和投入方式的优化创新,改变了过去支农资金投入“撒胡椒面”的状况。我们有效整合支农资金创造规模效益,既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工作思路,也加快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让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二、信贷帮扶:农民奔向小康路

  2009年年初,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苏宁率调研组一行赴甘肃,围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苏宁指出,“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人民银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调研课题,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为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苏宁听取了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农村信用社甘肃省联社在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甘肃金融机构在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所作的工作。他说,甘肃各金融机构高度重视服务“三农”工作,在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创新,对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不断增加,取得了良好成绩,农户小额贷款需求基本能够满足,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当前农村金融服务还未能完全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

  针对今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苏宁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认识农村金融工作已取得的成绩和已解决的问题,同时要全面了解农村金融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新问题。第二,要高度重视研究农村金融服务问题。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既是一个解决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长期性课题,又是当前“扩内需,保增长”的近期任务,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第三,要继续加强探索和创新,深入剖析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研究不同类别农村信贷需求主体的特征和规律,把农村金融服务问题挖掘得更充分,解剖得更透彻,通过研究,探索一条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有效途径。

  多年的扶贫开发,让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扶贫开发中,应创新工作机制,整合扶贫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多部门参与、分工协作的扶贫体系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大特色,但它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项目和资金多头管理,从而加大扶贫成本、降低扶贫资源使用效率。为此,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多部门参与、分工协作的扶贫机制,让每一分扶贫资金都发挥最大的效益,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王永平、袁家榆先生认为,还应积极推进市场化扶贫机制的建立,促进扶贫资金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积极推动市场化扶贫机制的建立。切实加强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组织在扶贫领域的合作,在扶贫活动中适当减少政府对扶贫过程的主导程度,逐步增加市场化扶贫的内容,让扶贫资金使用更准确,更有效率,是新阶段扶贫制度创新的重要目标。

  镜头一:金桥村镇银行,农民致富当靠山

  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公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在全国确定6省区37个县开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互助合作组织试点。甘肃是首批试点省之一。陇南市武都金桥村镇银行由此诞生,为改善当地农村融资难问题打开了一条通道,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银行自身也实现了当年开业、当年赢利“开门红”。

  陇南市武都金桥村镇银行是由兰州市商业银行(现兰州银行)和武都区信用联社共同发起设立的一家村镇银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该行建立了股东大会,选举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并于2007年7月20日正式营业。到年末,总资产2369.9万元,贷款余额为906.9万元,存款余额为1569.3万元,存贷比为57.79%;当年利息回收率100%;当年到期贷款回收率100%;总收入40.52万元;总支出39.97万元;上缴税金1.16万元;盈利5533元。不但各项业务发展迅速,而且开创了半年营业当年盈利的良好局面。

  让兰州银行董事长李治文先生欣慰的是,金桥村镇银行成立时间短,经营也不到半年时间,存、贷款额度还很小,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也有限,但成效已经凸现:一是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汉王镇罗寨村,共有448户1960人,其中大部分农户除了从事传统的种植业以外,主要靠贩运、加工核桃增加收入。但由于资金少始终形不成规模效益。2007年7月金桥村镇银行成立以后,了解到该村已经形成了核桃收购、加工、贩运一条龙生产线,而且该村的经营户经验多、农户整体信用好,于是积极主动上门营销贷款、提供金融服务。在该村村委会的推荐下,当年8月份为该村建立了108户参加的33个联保小组,为108户农户贷款188万元(最多的农户贷款5万元,最少的贷款1万元)。该村村委会将这些农户组织起来收购、加工、贩运核桃,当年净利润超过了200多万元,全村人均纯现金净收入增加1000多元。实际上得到贷款的农户人均纯现金净收入增加4000元以上。这也使核桃产业在该村逐步形成了规模。另外,该村在加工核桃的过程中,还为本村和外村500多人提供了核桃砸壳劳务,劳务人员利用晚上时间砸壳,一般劳动三个月,收入在2000元~3000元之间。金桥村镇银行支持的9个村镇的农业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悄然的转变、调整,农业经济正在加快发展步伐。二是促进了农村能人致富,带动了贫困户脱贫。从金桥村镇银行支持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实际效果看,只要选好能人选好项目,大力发展农户小额贷款,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就有很大的希望。武都官堆村是马街镇经济条件最好的村之一。该村村委会新当选的支部书记就是该村的能人之一。他自己办了一家砖厂,每年收入均在40万元以上,吸收当地60多位农民在砖厂打工挣钱。2007年,在金桥村镇银行上门到该村发放贷款时,他不但积极推荐其他农户贷款从事木材贩运、药材加工、贩运,而且自己也贷款3万元投入养猪业。8月份养猪场建成后,贷款购进27头猪,当年增收1万元。该村2007年共有47个经营能人从村镇银行得到了贷款(共88万元),每户的平均收益较上年增加了50%以上。同时,这些经营户还为本村200多人提供了加工药材的劳务,劳务人员每人每天的收入在15~25元的之间。苍园村村民王长林有养猪特长,由于缺乏资金,一直在养猪行业小打小闹,只能挣一点微薄的收入。金桥村镇银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其提供了5万元贷款帮助他扩大养猪规模,2007年下半年他养猪增至200多头猪,计划出栏两次,当年能增加纯收入10万多元。

  李治文很高兴,他说,由于村镇银行有力的支持了农村能人,从而加快了能人致富的步伐,同时也带动了贫困户脱贫步伐。城关镇月阳坝贫困户李阳娃,父母年老多病,妻子是聋哑人,后又腿部摔伤无钱医治,生活十分贫困。村镇银行上门营销贷款时,村支书担保给李阳娃贷款1万元。李阳娃拿到贷款后,起早贪黑,利用农闲时间从事贩运牛、羊、药材的生意,当年盈利达到了6000多元,既给妻子看了病,又改善了家庭的基本生活条件。

  这实在是兰州银行服务“三农”的得意之笔!

  镜头二:村级扶贫发展基金,农民自己的“土银行”

  扶贫资金的供需矛盾一直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探索实践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的新机制,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扶贫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

  2006年4月,甘肃省扶贫办在徽县、张家川县开始了村基金试点。2007年6月以来,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和完善村基金试点,在渭源、静宁、康乐等县的9个村相继启动了村基金试点工作。

  时任甘肃省扶贫办副主任任燕顺说,只要相信农民、组织农民,为他们创造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建立符合实际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机制,贫困农户能够利用信贷资金,改变自己的贫困现状。

  2006年6月,省扶贫办在文池村投入10万元扶贫资金“铺底”,设立了用于发展生产的“村级扶贫发展基金”。发展基金以低于银行利率的借贷方式供贫困村民使用,并以民主的方式选出管理委员会,从而实现扶贫资金一次投入,农民持续收益。

  囿于资金短缺的文池村村民终于得偿所愿了,纷纷搞起了养殖业等副业。马璜村民小组村民李锐霞贷了3000元,买了5头猪。大猪生小猪,小猪变现钱。她笑盈盈地说:“现在,钱还了,我还挣了2000多元。”

  “不光养猪、养牛,今年还有11户村民养起了獭兔。如果没有‘村级扶贫发展基金’,这些想都不敢想。”村支书柏永祥感叹道。

  扶贫资金滚动了起来。

  4月份,文池村“村级扶贫发展基金会”正式在县民政局登记注册。这意味着甘肃省探索出的“村级扶贫发展基金”这一扶贫资金新模式从试点走向了“正规”。这一全县转变扶贫资金投放新方式的举措,在全国尚属首家。

  时隔仅一年,这个曾经贫困的文池村,竟成为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和商务部“开发式扶贫政策与实践非洲官员研修班”中16个非洲国家31名官员学习取经的地方。在过去一年里,这个村的扶贫工作出现了三个转变:由被动扶贫向主动扶贫转变,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与过去政府部门给钱给物的扶贫方式相比,这项由各资金要素整合而成的50万元基金,并不直接发放给农民,而是由村民选举产生的基金管理委员会管理。每5户村民形成一个联保小组,用钱时互相担保向基金会借款,每笔借款最高不超过5000元,在一年内分四次偿还。还款时,村民按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向基金会交纳资金使用费。基金管委会和联保小组对借款用途进行监督。一旦村民违规,借款连同使用费将被强行收回,村民使用基金的资格也将被取消。其中所发生的风险,由村民联保小组共同承担。同时,基金管委会以自身为平台,指导农民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走订单生产路子。2008年,在基金管委会引导下,文池村贫困农户与县种子公司签订了制种玉米生产合同580亩;与徽县绿园兔业公司签订订单销售獭兔合同,帮助20户村民购进良种獭兔240只。

  对于扶贫方式的这种变化,当地村民谢俊给予了形象的评价:“以前政府扶贫给的是一块肉,一吃就完了;现在给的是一只蛋,蛋可以生鸡,鸡还可以生蛋。”截至当年8月底,文池村基金会共发放借款141户,累计借款49万元;还款15.6万元,占到期应回收借款本金的100%;回收使用费6420元,占到期应收使用费的100%。

  现在,文池村的扶贫方式已在全省产生示范效应,走向了徽县9个乡镇的23个村和陇南市其他8个县区,以及秦安、渭源、静宁等地。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试点,为扶贫资金良性发展滚动发展探索出一个新路子。

  甘肃省财政厅副厅长陆代森评价,村基金试点的主要效果表现在以下方面:提高了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了扶贫方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完善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后续管理机制,巩固了扶贫开发的成果;确立了贫困农户实施扶贫项目的主体地位,锻炼了农民利用信贷资金开展市场经营能力,缓解了贫困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促进了农村社区和谐发展。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这些钱对于贫困村脱贫致富可谓是点点星火。然而,就是这点点星火的循环滚动,却即将燃成贫困村脱贫致富的燎原之势。

  镜头三:农行甘肃省分行,服务“三农”大行德广

  2007年以来,甘肃省各级农行按照面向“三农”的总体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把服务“三农”摆在改革发展的首要位置,真心实意服务“三农”,使广大农民从农行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得到及时有效的信贷支持,为“三农”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截至2009年10月末,全省农行投放“三农”及县域贷款余额达152.03亿元,占到各项贷款总量37.67%。为全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致富,以及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2007年9月,农总行将甘肃省分行确定为全国服务“三农”试点行以后,该行确定平凉、定西、白银三家市分行先行试点。在摸清县域及“三农”经济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省农行很快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试点方案,及时制定出服务“三农”行动路线图,并将70个县域农行划分为经济强县、粮棉大县、优势产业县、特色资源县、贫困县、少数民族县、城郊县等7种类型,实行分类指导;确定重点扶持龙头企业109户,中小企业261户,专业村1903个,种养加个体经营大户4.2万户,锁定了服务目标;瞄准甘肃农业产业化发展,对每个产业统一信贷政策、服务模式、管理方式,单独制订了服务方案;建立防控风险的长效机制,推行包放、包管、包收、经营业绩与绩效工资挂钩的个贷“三包一挂”责任制,落实经营责权利,确保“三农”贷款“放得出、管得住、收得回、有效益”。同时,省农行与省农牧厅联合下发农业产业化五年发展规划,全力支持马铃薯、酿酒原料、玉米制种等一批特色资源产业做大做强,不仅将千家万户的农民引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而且为“三农”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全省各级农行针对全省地域辽阔,农户居住分散,农行乡镇网点不足,服务“三农”的范围和能力有限的实际,因地制宜,打破常规,积极创新,确立“依靠党政、紧扣规划、集中发放、流动服务”的总体原则,制定“就近服务、远联大户、集中连片、委托代理”的服务方式,探索出“党政+农行+农户”、“信用村+农行+农户”等10多种服务模式。对网点服务覆盖不到的地方,各级行先后成立流动客户经理组304个,选聘协管员460名,配置流动服务车230多辆,设立流动服务点127个,已覆盖52.8%的乡镇,服务农户18.2万户。他们利用乡村集市,采取定时定点、流动集中服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不断延伸服务半径,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确保服务“三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促进“三农”经济健康发展。

  安定区鲁家沟镇太平村是农行重点扶持的“信用村”,全村有120户从事养鸡专业,其中80%的养鸡户得到了农行贷款支持,先后累计贷款627万元,养鸡40多万只,每天产蛋20吨左右。仅此一项,就使该村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500元以上。目前,像太平村这样由农行扶持的“信用村”,全省已发展到624个,服务农户达12万户。

  蓝海战略,倾情谱写支农惠农大文章,取得了服务“三农”,政府满意,农民高兴,企业称道,社会赞誉的良好成效,使业务经营步入了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高、经营效益最好的时期。

  2009年10月14日,农总行在兰州召开了全系统全面推进服务“三农”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并到定西进行现场观摩。这是农业银行服务“三农”、开拓县域蓝海市场征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标志着农业银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这也是对甘肃农行服务“三农”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极大鼓舞。该行行长傅志辉表示,他们将以总行“兰州会议”为契机,紧紧围绕全省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抢抓县域发展机遇,大力开展“三农”金融服务创新,不断增加县域金融供给总量,为全省“三农”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镜头四: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帮助群众解难题

  2009年全省农信社系统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快发展为主体,以提高效益为中心,整体上实现了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全系统全年存款增长四成,贷款增长五成,均创历史新高。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王礼平说,截至2009年底,全省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实现农业贷款余额518.8亿元,较年初净增156.7亿元,增长30.2%,占全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90%以上。其中,发放全省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贷款30多万户、564亿元,发放户数占全省金融机构的98%,贷款占全省金融机构的97%;与省工业交通投资公司合作,成功代理了国家开发银行为全省“两市一州”受灾农户住房重建提供的32亿元贷款的发放工作,为灾后恢复重建作出了突出贡献。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雷志强介绍,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过去一直没有发行银行卡,而其他金融机构在甘肃农村的网点较少,农民存取款有所不便,尤其是外出打工农民办理的各种银行卡,往往要到县城存取款。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卡系统全面开通运营后,农民外出务工办理的各种“银联”借记卡,包括“飞天卡”在内,均可在家门口的信用社存取款。

  雷志强说,“飞天卡”的发行是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也是甘肃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标志。

  目前,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在省内有2300多个网点,遍及各市、区、县、乡镇,是营业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截止到2008年10月底,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64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51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310亿元占甘肃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94.04%,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甘肃省农村信用联社面向“三农”,坚持小额、分散的信贷原则,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一系列的标准化的银行产品与服务,发放贷款充分满足了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真正地解决了农民群众的燃眉之急。

  甘肃省的扶贫开发工作,也得到了世界银行、外国政府、联合国有关机构、亚洲开发银行、日本协力银行及非政府组织的大力支持。截至2003年,合作的项目达100多个,大项目就有24个,其中仅世界银行就有11个。内容涉及农业、文教、卫生、工业、交通、通信、电力、环保等众多行业。世行历任甘肃项目经理都为甘肃省的扶贫开发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1999年郑兰生先生被国务院授予“友谊奖”,甘肃省政府授予“敦煌奖”,2003年苏萨蕊女士被省政府授予“敦煌奖”。外资项目的引进,不仅缓解了甘肃省扶贫资金的不足,而且引入国际社会在扶贫领域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方式,推动了甘肃扶贫开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