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病有所医:曙光初现,生机无限

  医疗卫生事业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甘肃省卫生工作的重点不断向农村倾斜,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看病有新房,村医吃“皇粮”,农民看病能报销,住院分娩不花钱……方方面面的变化无不见证着甘肃省农村卫生事业取得的前所未有的发展。

  2006年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重点落实好“四个全覆盖”,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农村人口;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市非职工人群;医院床位补贴翻番、建立济困病床制度覆盖市县级公立医院;基层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供给覆盖全省乡镇。全省各级卫生等部门全力贯彻落实“四个全覆盖”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由此不断改善,医疗卫生资源不断优化,服务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方位加强,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甘肃农村卫生事业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取得了可喜成绩,广大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了很大缓解,病有所医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一、抓硬件,医院生机焕发了

  2009年,甘肃省农村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迈上新水平。这一年,省上争取到中央和省级卫生经费投入38.4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0.94亿元,相当于上一年度中央和省级财政总投入,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这些经费的支持下,全省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8个汶川地震重灾县灾后重建规划卫生项目已开工190个。政府为民办的实事中,由省卫生厅承办的选拔5000名大学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任务全部完成。妇女“两癌”检查、补服叶酸、住院分娩补助等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顺利。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由2008年的5.8%提高到17%,新生儿听力筛查率由3.8%提高到20%,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则分别由2008年的41.66/10万、13.58‰、15.27‰下降为36.24/10万、10.97‰、12.41‰,住院分娩率由2008年的83.58%上升为89.2%,接近国家平均水平。全省新农合共筹资17.32亿元,农民平均参合率达到95.54%,参合受益面不断扩大,全年累计补偿807.87万人次。农村“120”急救网络进一步健全,2009年共为乡镇卫生院配备800辆急救车辆和车载急救设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甘肃省先后实施了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地县级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农村卫生“三项建设”(改造建设乡镇卫生院、县级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机构)、贫困县医院建设、“十五”农村专项建设、国债血站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公共卫生能力建设项目,以及世界银行贷款卫Ⅱ(农村基础教育项目)、卫V(结核病防治项目)、卫Ⅵ(综合性妇幼卫生项目)、卫Ⅶ(计划免疫项目)、卫Ⅷ(农村卫生改革项目)、卫Ⅹ(结核病防治项目)项目,各类项目投资总额达到30亿元。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医疗卫生机构由1978年的3534个优化调整为2007年的2472个(不含诊所、村卫生室),固定资产达到73亿元。业务用房由1978年时的土木、砖木结构为主发展到以砖混、框架结构为主,面积由1978年的210万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626万平方米,增加了3倍多。全省医院病床数由1978年的3.36万张增加到2007的年7.04万张,全省人均床位数由1.7张/千人增长到2007年的2.69张/千人。

  进入新世纪以来,是甘肃省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变化最大的时期。让候生华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十五”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抓项目”的要求,全省卫生系统以项目建设为龙头,按照以“省会兰州为中心,以河西的酒泉、张掖和河东的天水、平凉为两翼”的发展思路,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开展了全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工程,有效改变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的面貌,为加快全省卫生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推力。

  宜秀萍女士在一篇报道中这样写道:雷义中今年60岁,在平凉市泾川县城关镇茂林村当了40年村医。上世纪80年代,身为政府指定、且取得了乡村医生证书的雷义中还比不上个体医生,连个固定的卫生室都没有,看病就在自家的堂屋里,全部的设备就三样——血压计、体温表、听诊器,药也没几种。

  “那时候没条件,只能在家给人看病,家里就两间破房子,打个防疫针人多了都摆不开。”雷义中回忆,那会儿,村里人来看病就跟串门似的,不穿白大褂自己都感觉不像医生。

  2007年,村里无偿划拨土地,并扶持6000元,配备价值3000元的设备,帮他在村委会旁边建起了4间、10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达到了诊断室、药房、处置室、防保室4室分设的标准。出诊急救箱、药品柜、资料柜、检查床、器械盘(套)、便携式高压消毒锅、身高体重计、观察床、输液架、疫苗冷藏小冰箱等常用设备一应俱全。

  坐在这样的诊室里,雷义中找回了医生职业的尊严和神圣。村里人也说:“这才像个卫生机构嘛,在这里看病也放心。”

  2006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确定了从2006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健全和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逐步形成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的长效机制,积极有效地整合农村卫生资源,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医疗救助相结合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确保农村群众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主要健康指标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总目标。《意见》还从8个方面,为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定了政策依据。还制定了《甘肃省“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甘肃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先行,各项工作以规划为指导,确定从2004年起至2010年,利用七年左右的时间,按照国家建设标准,对65所县医院、45所县中医院、60所县妇幼保健站和1227所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进行建设,配置基本的医疗设备,加强技术人员培训。规划总投资达到1.84亿元,规划完成后,将基本完成县医院和县妇保站的改扩建任务,将对80%的县中医院进行建设,将实现一个乡镇建设一所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的目标任务。

  2004年,国家启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项目以后,甘肃省卫生厅、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抢抓机遇,对全省农村卫生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国家先后投资甘肃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资金7.55亿元。截至2007年底,全省已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项目965个,建筑面积86.49万平方米,总投资5.8974亿元,其中国债投资4.134亿元,省预算内配套2272万元,市县配套和项目单位自筹1.5362亿元。其中乡镇卫生院874个,占全省乡镇卫生院总数的64.6%,县医院36个,县中医院20个,县妇幼保健站35个,全省965个项目已投入使用486个,在建292个,开工前期187个。

  在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从2006年起,按照乡镇卫生院设备配置标准,省财政每年投入4000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设备配置。2007年,国家投入省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资金5750万元。全省已有42个县的634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31754台(件)医疗设备,总价值1.375亿元,平均每所乡镇卫生院22万元、50台(件),全省近半数乡镇卫生院换新装。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十五”以来,全省累计投入15.4亿元。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配置,解决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房屋破旧、设备简陋的问题,使农村的医疗救治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二、抓软件,卫生队伍在壮大

  甘肃省现有乡镇卫生院1340所,其中:一般卫生院974所,中心卫生院365所。乡镇卫生院共有职工1679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664人。2002年,为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和管理,全省乡镇卫生院全部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按职责统一管理,但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长期实行差额拨款,职工工资难以全额发放的矛盾和问题仍未解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2007年,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增加对乡镇卫生院的补助标准,全面落实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财政补助资金,省财政对部分困难地区给予转移支付补助。从当年起,省财政每年增加转移支付资金9000万元,使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财政供给资金达到3.9亿元,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基本实现全额供给,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乡镇卫生院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医院“硬件”上去了,关键还要看医院有没有好医生,能不能留住好医生。

  这一点,在党原乡工作了17年的史君兰大夫深有体会。她说,多年来乡卫生院主要靠创收来维持大家的工资,医院效益差,工资拿不全,生活很困难,不少医生调走了。有一阵子,她也产生了调走的念头。从2007年开始,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发放,她一下感到有保障了,心里踏实多了。

  财政统发工资,给乡镇医务人员吃了“定心丸”,大家都愿意继续留在乡镇医院工作。从兰大医学院毕业的吴君艳,在党原乡当了两年农村医疗服务志愿者。2007年,正好赶上县上招考医生和护士,她报名参加了,并考了第一名,被分派到党原乡卫生院工作。现在她月工资1180元,还不算加班费。“工资马上要定级,肯定还要涨一些。”吴君艳说,“现在各级政府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建设,人员工资有保障,工作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乡镇医院有干头!”

  从2006年起,泾川县每年为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考大中专毕业生20名,累计补充人员52人,充实了乡镇卫生院的人才力量。同时,他们还组织全县118名乡村医生参加了全省农村基层卫生人员中专学历教育,并以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组织乡村卫生人员1200多人次,进行业务知识集中轮训。

  一位乡镇卫生院负责人由衷地说,现在卫生院条件好了,机制活了,既能进来人,也能留住人,也就是说,农村有了好大夫。

  在马鹿乡中心卫生院,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让全院每一个职工都动了起来。以往混日子、守摊子的自由散漫现象不见了,大家都开始忙着学习“充电”。与此同时,张家川县卫生局组织开展了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远程教育,只需一台电视,一个机顶盒,医务人员在卫生院就能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学习,参加统一考试,合格后就能取得中专学历。

  短短几年时间,马鹿乡中心卫生院人员面貌大变,人员增加到10个,其中1个本科,7个大专,学历最低的是2个中专。临床科室也从以往仅有的内科、儿科拓展到外科、妇科、中医针灸科,检验、B超、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科室也设置齐全。感冒发烧、胃肠道感染等一般疾病卫生院都能看了,阑尾炎手术也能开展了,脑溢血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也敢接手了,乡亲们来看病大多都能看好了,就诊的人自然越来越多。卫生院的年门诊、住院人次以及业务收入也随之翻番增长。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全省大部分地方都开展了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打破现有乡镇卫生人员身份界限,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管理,院长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使一批业务强、懂管理的卫生技术人员走上乡镇卫生院领导岗位。不少地方建立了绩效挂钩取酬的工资分配机制,权责明确、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奖惩分明、依法管理的监管机制。从2006年开始,按照省委、省政府《意见》,省财政每年投入850万元,用于农村人才培养;安排1000万元,对承担公共卫生的乡村医生给予补助;投入4000万元,为乡镇卫生院配置医疗设备;增加9000万元,通过转移支付解决财政困难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省卫生厅与省财政厅制定的《关于建立农村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的意见》,明确在财政对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实行全额拨款后,乡镇卫生院实行收支两条线,收入的90%返还给乡镇卫生院,用于乡镇卫生院发展,建立乡镇卫生院发展的长效机制。2007年,省委、省政府将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供给作为当年“12件实事”之一予以落实,对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建立农村卫生投入长效机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取得实效,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实施“医疗卫生大学毕业生进农村计划”,着力加强甘肃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并于2007年12月正式启动。同时,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在甘肃省的试点项目——招聘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也于2008年1月正式启动。两个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全省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按照规定,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覆盖半径为1000∶1。也就是说,按照农村居民数量计算,每1000名居民就应该配备1名专业医务人员。而甘肃省1300多所乡镇卫生院,由于地域以及待遇等各方面的原因,目前所拥有的专业医务人员数量,离此标准还有相当大的缺额。

  乡镇卫生院满足不了农村的医疗卫生需求,农民群众只有到城市医院就医,这又无形中加剧了农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卫生专业人才数量的短缺,成为制约甘肃省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如今,“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项目如同一场“及时雨”适时降临,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该工程的总目标是:农村卫生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结构更加优化,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乡镇卫生院在职人员80%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在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全部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农村卫生人才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体制进一步顺畅,投入显著增长。

  该项目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医疗卫生大学毕业生进农村计划。从2008年起,每年从省内外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公开选拔一定数量的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生,由人事部门办理录用手续,采取基层上报需求计划、毕业生自愿选择、上级协调安排相结合的方式派遣到省内乡镇卫生院工作。该计划分5年实施,每年招聘300名左右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聘期6年。实施后将覆盖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二是公开招聘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项目。该项目是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在甘肃省的试点,每年招聘160名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聘期5年,覆盖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

  2007年开始,甘肃省对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乡村医生每人每月给予100元定额补助,村医每打一针防疫针也有劳务补助。同年,全省乡镇卫生院人员也全部吃上了“皇粮”,工资实现财政全额供给。工资有保障,乡村医生工作安心了,乡镇卫生院也从备受冷落变成了“香饽饽”。2008年,甘肃省面向全社会通过公开考试,招录400名大学生、招聘160名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公告发出后,各指定地点报名的人都排起了长队。经审核,共有2269名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和737名执业医师参加了考试选拔。今后,甘肃省每年都将通过这种方式招录一批优秀人才,增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

  省卫生厅人事处处长赵鹏程和厅办公室主任王彦成先生在谈到该工程时都有相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把政治素质好、学习成绩优良、吃苦耐劳、有敬业奉献精神的医学院校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生选派到乡镇卫生院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用得上、留得住,服务农村、奉献农村的实用型卫生人才队伍,是为构建和谐农村卫生事业、推动甘肃省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其意义在于,可以有效提高甘肃省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缓解甘肃省城乡卫生人力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状。”

  三、好政策,农民看病有保障

  2009年,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向甘肃省捐赠“母亲健康快车”44辆,从而使全省拥有的“母亲健康快车”已达96辆,实现了县(区市)百分之百全覆盖。这一实打实的举措,为开展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降低妇科发病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从而全面推动两规划妇幼卫生指标的完成,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

  在乡镇卫生院生娃娃不花钱,看病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报销,这些农民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如今竟成了现实。

  母子平安靠“降消”。炎夏,华亭县两华镇龚阳村村民陈艳红抱着5个月大的女儿在树下乘凉。提起5个月前的分娩,她十分感慨地说:“现在国家政策真是好,住院生孩子,基本没花啥钱。”她婆婆说:“家里经济条件差,原打算让儿媳在家里生,但镇卫生院动员住院。一共花了475元钱,参加新农合拿到医疗补贴200元,国家还补助了150元,自家只花了120多元钱。”镇卫生院张燕云说:“过去农村妇女把生孩子叫闯鬼门关,遇到大出血要人命哩。村里的接生婆接生不卫生,往往造成新生儿破伤风。现在有了分娩报销项目,农村95%以上的孕妇都在县里和乡镇医院住院分娩。”

  华亭县在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中,深入开展妇女儿童病普查、防治普查,杜绝非法接生渠道。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对孕产妇的报销补助,正常分娩每人200元,妊高症2000元,使农村产妇死亡率由过去的十万分之三百降低到十万分之四十七,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实现“零”的目标。目前,已落实“降消”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经费114.9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3.25万元,县级财政投入81.72万元,使1.46万名农村孕产妇享受补助。

  “降消项目补一部分,合作医疗报一部分,现在产妇在卫生院生娃娃,确实不用花一分钱”,“降消”项目全称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是国家近年来专为鼓励农村孕产妇人院分娩实施的,项目规定凡是在卫生院生孩子的孕产妇都可得到150元补助,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专列了100元人院分娩补助,通常在卫生院顺产的医疗费用也就是250元,这样一来,产妇就不用花钱了。在这两项政策的推动下,马鹿乡的入院分娩率迅速提高,从以往的50%左右,一下子提高到90%以上,去年达到了98%。而产妇只要入院分娩,就能建档建卡,新生儿24小时内需接种的乙肝疫苗就不会漏掉,今后每一个阶段的计划免疫也都有了保证,产妇自身发生感染、大出血等危险情况也能得到及时治疗。

  甘肃省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孕产妇的死亡地点80%发生在家中或运送途中,其中九成以上是可以避免的。“降消”项目实施后,全省住院分娩率由2001年的52%提高到2006年的71.83%,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了38和43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减少孕产妇死亡34例、婴儿死亡1478例。

  2008年,西峰区不仅给乡村医生每月补贴100元,而且政府还加大投入,改善乡村卫生所条件,同时,区上推行“小康示范村卫生所”达标活动。卫生所焕然一新,有了单独的接诊室、治疗室和药房。“以前看病、抓药、吊瓶挤在一间屋子里,根本不存在医疗分区的概念。现在看病比以前宽敞多了!”什社乡李岭村卫生所所长李文杰说。

  西峰区还“以奖代补”,给包括李岭村卫生所在内的47所“小康示范村卫生所”,补助了价值5000元的器械,有氧气瓶、电冰箱,还有体重秤等。

  近10年了,每月29日村里小孩打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基础免疫疫苗,都得靠李文杰和妻子提前一天中午,背着他们用了15年的疫苗保温箱,到乡卫生院拿疫苗。而这些疫苗,借着保温箱里面的冰块,只能贮藏24小时,一过当天中午就失效了。“但现在,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疫苗放在冰箱里,村里的人隔上一半天,也能打上疫苗。”

  令人欢欣的消息不断传来:2006年12月1日,省卫生厅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了省属医疗机构设置济困病床制度。只要有患者当地政府出具的贫困证明和本人的相关证件,在住院期间的治疗费用可减免30%左右。2007年,省财政安排7868万元建立扶贫济困病床制度,要求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按不少于核定床位10%的比例设置济困病床,对特困患者就医实行“两免一减”政策,即免挂号费、床位费,住院费用实行分档减免。到2007年9月,省级8所医院按照核定总床位数共应设置413张济困病床,实际设置422张。全省14个市州医院均已设置济困病床。这项惠民政策逐渐步人正轨。

  “国家和省上出台这些政策,实施相关项目,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全面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省政协副主席、省卫生厅厅长侯生华如是说。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这是厚德之士的美好愿望。可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多的却是“有什么别有病”的感叹。一方面病来如山倒,谁也难以预料,另一方面是就医难、看病贵让人感到太多的无奈。“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党和政府更是高度重视医疗扶贫,全社会也都积极行动起来,有责任的单位、各阶层的有识之士,还有无数有爱心的普通老百姓,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伸出自己的双手,去帮助、去挽救那一个个被疾病折磨的贫苦农民,帮助他们战胜疾病,鼓起了他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信心。

  到2008年,全省共有农村医疗卫生机构1508个,病床2.89万张,卫生人员3.65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15万人。有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1.46万人,注册护士0.77万人。全省1351所乡镇卫生院中有369所中心卫生院,982所一般卫生院,有人员1.42万人、床位1.37万张。全省有村卫生室13411所,村医3.53万人。一个布局合理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正在服务于广大农村和牧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业务不断扩展,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的目标。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自身健康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对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仍需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的服务能力,最大限度方便农民群众就近寻医问药,让农民看病不再难。

  四、“新农合”,惠及亿万农民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2003年,甘肃省开始在山丹、灵台、庆城、皋兰、瓜州5个县启动试点工作;2005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4个县区;2006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40个县区。

  2007年6月1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通过电波,通过荧屏,通过报纸,通过互联网,还有老百姓的口碑,迅速传播着:甘肃省比国家计划提前一年,在西北5省区率先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省农村人口。参合人数预计1780万人,筹资总额接近9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7.12亿元,农民个人缴费1.78亿元,标志着甘肃的“新农合”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2008年以来,甘肃省在以往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机制,促进全省新农合管理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积极组织开展了6项试点工作:一是以市州为统筹层次的新农合试点;二是住院统筹与门诊统筹相结合的试点;三是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相衔接的试点;四是在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巡回医疗和远程医疗试点。五是贫困农民新农合报销和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试点;六是参合农民健康管理试点。

  农民群众高兴地说,发展致富是金山银山,新型合作医疗是农民的一座靠山!

  这是甘肃省委、省政府为解决农民“看病贵”挥洒出的一个令全国注目的大手笔!

  2007年省上将其列为要办的12件实事之首,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补助资金及时落实到位,显示了超强的决心;比国家计划提前一年,在西北五省区率先实现以县为单位全覆盖,更是彰显出甘肃省推进此项工作的宏大气魄。2007年元月,卫生部等国家8部委通报表彰全国新农合先进试点县,甘肃省的皋兰、会宁两县赫然名列其中……

  一个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医疗机构得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让农民有了健康的“保护伞”,解决了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真正让农民得到了实惠。一个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新农合的成功实践证明,政府对农民的保健投资找对了方向。过去是把钱投给供方即医院,但农民没钱看病,医院就没患者,也不景气。现在投给需方即农民,农民有了钱就敢看病愿看病,乡镇卫生院也就活了。

  2002年10月,国务院召开政府各部门和省级政府主要领导人参加的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会后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就农村卫生问题召开高层次的专门会议并做出重要决定,提出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这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尚属首次。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有利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面筹资形成新农合基金,农民看病就医时得到费用报销补偿的医疗保障制度。

  这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实行的旧合作医疗制度有许多不同点,主要是:第一,新型合作医疗是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而过去的合作医疗则主要依靠乡村社区自行组织;第二,新型合作医疗的资金来源,主要靠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方筹资,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具体的筹资比例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占1/3,农民个人缴纳1/3,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条件的也要给予资金扶持;而过去的合作医疗资金,主要靠个人缴纳和村级集体经济补贴,政府各级财政不负筹资责任;第三,新型合作医疗以“大病统筹”为主,重点解决农民因患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而过去的合作医疗主要解决小伤小病,抗风险能力差;第四,新型合作医疗实行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和管理的体制。统筹的范围大,互助共济的作用就大;而过去的合作医疗一般都以村为单位统筹,互助共济的能力较小;第五,在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还要建立医疗救助制度,设立由政府投资和社会各界捐助等多渠道筹资的专项基金,对农村贫困家庭和“五保户”进行医疗救助。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成为新世纪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个曙光!农村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最薄弱的环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因此“新农合”制度一出台,就赢来一片喝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初级医疗保障制度,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在中国的历史上,由政府出资为农民建立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问题,从古到今还是第一次。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借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农民看病能报销,这是历朝历代没有过的。新农合是实现医疗公平的一项制度创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于这项制度的实施,态度非常明确,决心非常大,力度非常大,体现出的是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

  甘肃省“新农合”试点之初,中央财政补助10元,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10元,农民个人出资10元,共同建立了合作医疗基金。为了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经过两年运行后,从2005年起中央财政对甘肃省参合农民补助增长了1倍,提高到20元,地方补助标准也增加到15元。2007年每个农民的年均补助从此增加到了40元。

  如何让10元钱带来的效益最大化,在“新农合”实施的过程中,省上有关部门一直在优化这一政策。2006年省卫生部门在对38个开展“新农合”的试点县进行督导评估后发现,1月至5月,38个试点县共有71.56万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得到合作医疗基金补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因住院得到合作医疗基金补偿的实际补偿比达到33.74%,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然而以参加合作医疗农民为单位计算,受益面不足1%。全省基金结余超过2.7亿元。

  “不能让政府给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增加的补助资金,因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而被抵消”成为卫生部门主管领导的心事。2006年8月,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广过程中出现的合作医疗基金沉淀、群众受益面较窄等问题,省卫生部门提出三点意见:一是适当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和封顶线,特殊人群免起付线;采取二次补偿,对经合作医疗基金补助后,仍有大额医药费用者,可再给予一定补助。二是提高新农合基金使用率和住院补偿比。三是对部分慢性病给予定额补助,让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

  经过政策调整,截至2007年4月底,全省已有703.9万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得到近4.5亿合作医疗基金补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从不敢去医院到敢去医院”,使农民患病之初就得到及时治疗,不仅有效缓解因病致贫或返贫现象,也极大保护了农民劳动生产力,促进了社会公平,保障了社会稳定。

  从运行情况看,各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框架和运行机制已基本形成,农民就医消费层次趋于合理,九成以上参合农民主动前往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就医,补偿金额占到合作医疗基金补偿总额的78.5%。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县、乡两级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尤其是乡镇卫生院,整体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这为农民就近看病、降低就医成本创造了条件,也提高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2003年3月,皋兰县作为首批全省5个试点县之一,率先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皋兰县的得意之笔是:3次调整方案,实施“一降两提”。降的是合作医疗定点医院起付线即常说的“门槛费”,到2006年,省、市、县、乡四级定点医院的门槛费分别调整降低为1200元、800元、300元和70元。提高的是报销比例和最高封顶线,报销比例由原来的省市县乡统一的40%提高到省市级医院45%、县级50%、乡级60%,农民每人每年医疗报销的最高费用即封顶线则由8000元提高至2万元,这一封顶线也是目前全省最高的,农民群众因此得到更多实惠。

  皋兰县卫生局局长魏职鹏告诉我,为了扩大受益面,县上从合作医疗基金列支50多万元,免费为没有享受合作医疗住院补助的10万多名参合农民进行了健康体检,群众受益面达78%,让农民实现了“无病早防,小病早查,有病早治”。同时,一个贫困医疗救助机制也开始推行,对重点优抚对象、农村特困救助对象等1185户、2940人由县民政局缴纳合作基金,让他们也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真正把合作医疗办到农民心坎上。

  科学、创新的管理,让皋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省创下五个第一:第一个实行定点医疗机构现场直报、一站式服务的县区,第一个实行微机网络化县乡两级管理体系的县区;第一个初步建立农民健康档案的县区;第一个实行了县乡定点医疗机构计算机结算报销的县区;第一个实行了新农合与贫困医疗救助相结合同步试点县区。皋兰县的经验在省内及全国不少省区引起关注,纷纷前来学习观摩,共同探索破解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交上10元钱,就近去看病,对于绝大多数参合农民来说,的的确确方便了。但是对于那些经济特别困难家庭、五保户老人来说,任何微小的费用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交不起10元钱,就意味着最需要关爱的人群得不到真正的关爱。为了让这部分人群得到合作医疗的保障,灵台县决定将农村五保户、二女结扎户和独生子女领证户夫妇、低保户和90岁高龄的老人等五种特殊群体纳入免交健康储蓄的范围。免交不是不缴,而是由民政、计生以及乡镇为特殊群体代缴10元钱。

  连续5年来,灵台县共为五种特殊群体代缴健康储蓄8400多人次8.4万元。在此基础上,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弱势群体和所有住院费用在1万元以上的群众实行了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农村五保户住院治疗费的自付部分全额补偿,五保户老人每人每年还可以报销300元的门诊费用。

  崇信县和泾川县相继取消了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报销的门槛费,同时将报销比例分别提高了10%和5%。静宁县对农村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住院费用实行无起付线报销。华亭县将12岁以下儿童、9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计生及民政救助特困户等特殊群众在乡级医疗机构的报销起付线降低到了50元。

  在会宁县,如今每一个参合农民的手中,都有一张面额10元的合作医疗门诊医药费报销券。农民们喜滋滋地说,现在去医院看病,这券就能当钱用,每人交的10元钱相当于全额返还了。

  为了方便参合农民,从2006年起,会宁县简化了门诊医药费报销程序,采取定点医疗机构垫付报销方式,将每人交的10元钱直接以代金券形式返给农民,随时看病随时用。

  “有了合作医疗后,农民就医负担减轻了,有病不拖了。”会宁县新农合管理办公室主任魏国栋举例说,“2004年,全县住院病人次均住院费用为1596元,全部由农民承担;2007年上半年,参合住院病人次均住院费用1355元,次均报销707元,农民个人实际仅承担648元,较2004年减轻了948元。”

  2007年,中央、省、市、县财政给每个农民的年均补助增加到40元,农民得到的实惠更多了。

  在静宁县,让县卫生局局长杨升旺自豪的是:“除了经常外出务工的流动人员,在家的农民基本上都参加了。”

  合作医疗救济了农民,也救活了医院。现在,静宁县农民住院人数增长了45.8%,“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明显减少。各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收入和服务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农民看病基本上可以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重病不出县”,农民和医院两头高兴。

  五、得实惠,农民兄弟受了益

  “每人每天三分钱,合作医疗管一年”的标语,在不少农村随处可见,这既是一项新政策,一个新制度,也传达着农民兄弟对合作医疗的感受。合作医疗好不好,农民自己说了算。

  年军效是我二姨娘的孙女婿,年方32岁,一个精精神神的年轻人。

  2007年7月23日,我在兰大二院神经内科住院部见到家在康乐县上湾乡三条沟村5社的年军效时,感受最深的,是他虽然病得不轻,但并没有为几天后就要进行的手术担忧太多。关键是,参加了合作医疗的他,没有为医药费犯太多的愁。

  三个月前,年军效开始明显感到头疼,乡下一直当作感冒治,但病情总是不见好转。前些天,开始“觉得眼睛麻辣辣的”,眼前像是挡了层纱,出现视物不清的症状,并且发展得很快,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在县医院做了CT检查,初步诊断为脑垂体瘤,赶到兰大二院住院后,通过核磁共振,做了进一步确诊,该病只有通过手术方能解决问题。

  从老家出来前,在亲戚乡邻的帮衬下,他凑足了三万多元钱,分别缠在几个人的腰里,来到了兰州。原先估计,一个开颅手术做下来,这些钱也就全完了。但神经内科主治医生为他制定的手术方案是从鼻腔进入颅脑的微创手术,这样,不但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而且费用只有开颅手术的一半不到。年军效和送他来的亲戚们一盘算,心里一下就没了负担,高高兴兴地上了手术车,“就等着睡一觉,醒来啥都好了”。

  手术顺利,病灶切除。时隔两周,我再去医院时,几个人正忙着办出院手续。年军效一脸轻松,正在把退回的住院押金往裤衩上的一个小兜兜里缝。我问他当初参加新农合时,有没有想到才一年多就让自己赶上了,得了这么大的实惠,他一脸真诚地说:“前些年乱收费太多,所以开始也不太相信。政府一直宣传哩,也就交上吧,一年就10元钱,想着扔了就扔了,不参加合作医疗,有了病照样得看。”让他和家人及乡亲们没有想到的是,政府说话真是算数。来之前,他们先去县上的合作医疗办公室进行了咨询,所以,人没有入院,但能花多少,能报多少,自己心里已经有了底。

  从7月23日到8月6日,年军效在兰大二院住院13天,共花去手术等各种费用15168.10元,根据新农合的有关规定,他可以报销其中的66%,计10000元。病好了,药费又能报销那么多,他高兴得有点合不拢嘴:“交了10元钱,就能报这么多,我真是赶上了好政策……”

  和年军效一样感受相同的,还有安定区香泉镇后湾村七社57岁的农妇李月兰。4年前,她出现胃部疼痛的症状,左肋下部硬邦邦的,经查患有脾脏肿大、食道静脉曲张、萎缩性胃炎等多种疾病,医生建议尽快住院,唯手术才能治好她的病。但是,当她得知这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家庭可能会因此贫上加贫时,无奈地选择了“保守治疗”。走出医院,她听信一个体中医的“劝告”和“保证”,连续服用了8个多月的中药,病情也未见明显好转。

  2006年8月6日,李月兰在兰州成功做了手术治疗,花去医药费40604元,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有关规定,一次就为她报销了8057.36元。

  现在,她逢人便讲:“为咱农民报销医药费,破天荒还是第一次!真正遇上病了,才知道没白参加‘新农合’。是新农合救了我的命!”

  而在过去,像李月兰这样的老年人在农村数不胜数,病的稍重一些,往往只一句“老病”,就放弃了。现在,新型合作医疗不仅解除了他们的忧愁,也减轻了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带来的一个直接变化,是许多农民养儿防老的观念开始改变了。现在,农村中老年人参加合作医疗,不光是为眼前,更多的是为今后。

  享受到“新农合”阳光的不仅仅是留守在家的农民,如今,那些长年在外务工,且参加了合作医疗的农民工同样拿到了报销的药费,他们盛赞:“党和政府的政策就是好!”

  古浪县十八里堡乡东庙沟村村民潘德芬家境贫寒,2007年春天随丈夫去新疆沙雅县新垦农场打工,6月1日,因输卵管破裂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他们一家虽然在家参加了合作医疗,但对自己在新疆打工住院能否报销医药费却心中没底。留在家里的哥哥去乡卫生院咨询后,得知可以报销这笔费用,立即将这一喜讯电话告知弟弟一家。6月6日,潘德芬病愈出院,随后将住院及做手术的相关资料邮寄了回来。6月18日,家里人就从古浪县合管局拿到了3555.3元报销款,占住院治疗总费用6664.17元的55%。

  这是潘德芬一家人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消息传开,一时间成为东庙沟村的一条爆炸新闻,村民们传播这条消息的高兴劲,不亚于娶新媳妇办喜事……

  都说,这是雪中送炭的大好事啊1

  10元钱,对于乡下的人们来说,也已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买不来个啥,也派不上大的用处,信手就可以花出去。但在会宁县柴门乡柴门村,同样的10元钱,却改变了一个女孩一生的命运。

  两岁多一点的杨亚蕾自幼就爱感冒,跑两步就喘,嘴唇经常是青紫的。2006年8月,因感冒引发肺炎,待进一步检查,才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小小的孩子正是满地撒欢的时候,亚蕾却身体虚弱,整天待在家里,不能跑,也懒得动。孩子的病通过手术可以根治,但面对2.6万多元的高昂手术费,家底只有1000多元的孩子父母却一狠心,作出了放弃的决定。

  但亚蕾的爷爷杨汝杰“心上过意不去”。他说:“娃的病能治咋不治呢?咱们不是参加了合作医疗吗?多少能报几个钱,再找亲戚们想想办法……”说是这么说,但究竟能报多少,他心里没底,好在有众乡亲的帮衬,他在这个穷山村奇迹般地借到了25300元。

  2007年农历二月廿二,小亚蕾被推进甘肃省人民医院的手术室,4个小时后,孩子的生命翻开了新的一页。

  半个月后,杨汝杰老汉拿着一万多的合作医疗报销款,一边在村上进你家出他家地挨着还钱,一边忘不了在亲房和乡亲们面前夸自己的选择:“一次能报一万多!我就说嘛,只要是党号召的,就没错儿……”

  六、“新农合”,任重道远路正长

  2008年初冬的一天,我再次走进甘肃省卫生厅,采访了新任厅党组书记、厅长刘维忠同志。谈到新农合给甘肃农村带来的变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刘维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了全省农村人口,从2003年到2007年,累计有1485万多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偿,共补偿资金9.08亿元。2008年,全省参合农民已达到1869万人,平均参合率达到93.2%。2008年,随着人均筹资标准的提高,甘肃省在重点补偿住院医药费用的同时,还兼顾门诊医药费用的补偿,并将部分慢性病门诊大额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范围。同时,把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住院分娩优先纳入统筹补助范围,给予定额补偿或免费分娩。对连续参合而没有得到大病补偿的农民,组织进行体检,并建立了健康档案。这些利民措施,进一步扩大了参合农民的受益面。

  “新农合制度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农村实际出发,为解决农民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而建立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它不能替代农村卫生的所有工作,也不能解决农民在看病就医方面遇到的所有困难,但无疑是卫生工作领域农民受益面最广、得实惠最多、最能直接体现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一项民心工程。”刘维忠对新农合制度作出这样的注解。

  “百姓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卫生得发展。”新农合的好处显而易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新农合制度的一个重要依托。光有钱不行,还要有好医院、好医生,软件和硬件都要跟上。当前,农村医疗卫生基础条件还十分薄弱,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逐步改造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农民提供就医方便。同时,应当加强农村现有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调动其长期服务农村基层的积极性。

  “以前我们干部怕见老乡,老乡怕见我们。现在,好多老乡还经常来串门呢。”新农合加上取消农业税,不仅密切了干群关系,也解放了我们基层干部,集中精力搞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3年开始试点以来,仅用5年时间就实现了基本覆盖全国的目标,令人欣喜。这是党和政府造福亿万农民的伟大实践,为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也改变了他们多年形成的“小病等,大病挨,实在不行才往医院抬”的习惯。

  一项制度能否有持久的生命力,关键要看农民是否真心受益。这项惠民政策,从2003年试点到2007年上半年实现对全省所有农村人口的全覆盖。5年来,全省累计筹集新农合资金13.6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5.11亿元,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资金4.49亿元,农民个人缴费4.11亿元。累计有1485万多人享受到新农合补偿,共补偿资金9.08亿元。农民住院率由2003年的1.54%提高到2007年的3.41%,参合农民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由2003年的27.02%提高到2007年的38.67%。目前,甘肃省新农合制度的框架和运行机制已基本形成,在解决农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初步形成了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医疗机构得发展的共赢局面。不过,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它的完善之路还很漫长。惠民程度如何提高,受益范围如何扩大,就是一个新的课题:不仅要让住院病人受益,也要让门诊病人受益;不仅要让坚守在农村的人口受益,也应让外出务工的人员受益。在惠民的同时,还应根据各地群众的经济水平、就医习惯、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制定科学、合理、有益于群众的补偿方案。还应在便民方面多下工夫,参合费用的收缴程序、医药费用的审核报销程序,都应尽可能方便、简捷,以减少并进而避免农民往返奔波之苦。同时,要严管医疗机构,以免农民从新农合得到的实惠,被虚高的药价和不合理的收费所“吞噬”。作为配套措施,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也必须加快步伐,不能让农民看得起病以后,又为到哪里看病而犯愁。

  所有这些,都应当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2008年9月11日,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来喜讯,作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的“14件实事”之一,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翻一番的目标已经实现。2008年全省新农合各级财政补助资金14.76亿元已基本到位,全省参合农民人数达到1869.12万人,平均参合率为93.2%。新农合对农民住院费用,按乡、县、省以上三级分别报销60%、50%、30%。虽然属低水平、广覆盖,但健康保障的效果明显。

  我了解到,为了让参合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甘肃省将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从2009年开始,全省农民个人缴费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0元,达到农民参合基金人均100元的水平。

  新农合一路走来,好评如潮,但在新农合制度运行过程中,尚存在管理人员缺乏,经费来源不太稳定,人才匮乏,乡村医生考证难,个别农民套取合作医疗资金等现实问题,需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重视。

  另外,“补偿水平偏低,化解农民大病风险能力有限。”随着初期“10(中央)+10(地方)+10(农民)”方案到如今的"20+20+10”方案,许多地方补偿比例也由原先50%(乡卫生院)、40%(县医院)各提高10%,报销封顶线也由2003年的3000元,逐年提高到5000元、1万元、1.5万元。

  即便如此,对花销过万元的患大病农民来说,40%到60%的自付部分仍是不小的负担。按2003年消费水平,要根本解决农民看病补偿问题,每个农民要至少达到117元,目前的50元尚不足其一半。

  还有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乏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应用不够,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流动在城乡之间的农民工新农合中定位尴尬等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许多基层工作人员建议,在新农合向全国推广后,将县级统筹逐步扩大到市级甚至省级,并实现此项制度在各地之间以及与城市基本医保制度的对接,解决流动人口的异地医保问题。对贫困地区,政府应加大包括补助地方新农合运行成本的财政支持力度,适当减少当地农民应缴数额。鉴于新农合的低保障水平,应当及早健全完善彰显医保“底线公平”的医疗救助体系。

  新农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规范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还应注重管理体制的确立和管理能力的建设,建立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科学有效地使用不断增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农民尽可能多地受益。

  新农合尽管不完备,但它第一次使中国农民享受到政府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的阳光。这是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进步。

  “除了新农合制度,还有不少免费项目,让农民看病不花钱,或少花钱。”

  据刘维忠介绍,像结核病、艾滋病、计划免疫14种疫苗,检查、治疗、接种都不花钱,农村产妇在乡镇卫生院生孩子也全免。此外,2007年我省实施的济困病床制度也为农村特困群众减轻了负担。据统计,截至2008年6月底,全省累计收治济困病人17037人,减免医疗费用3120.67万元。病人来源主要以农村特困和城市低保患者为主。

  “有了这些惠农政策,农民有病就敢看了,也能看得起了。”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刘维忠举例,2003年农民住院率为1.54%,2007年已达到3.41%。

  农村卫生工作是一项伟大的公益性事业,做好农村卫生工作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农村卫生工作做好了,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农民问题的解决就有了一个好的基础。这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省各有关部门的辛勤工作和努力,全省农民“病有所医”的目标一定会实现,中国西部农村一定会在奔向小康大道征程中迈出更大的步伐!

  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