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利益导向:解决人口大问题

      2004年,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把甘肃省列为全国开展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的五个省之一。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一个又一个年迈的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捧着奖励扶助金,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由衷的笑容!

  这一年,甘肃省近3万名曾经为计划生育做出牺牲的农民群众第一次拿到了政府发给自己的奖励扶助金。

  变“处罚多生”为“奖励少生”,可以说是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理念上一次质的跨越。以此为标志,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重大转变已经实实在在落到了行动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等人口问题的有效措施,是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期稳定的政策,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好“三农”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奖励扶助暖民心

  李元春是省人口计生委综合协调处处长,这位老计生工作者体会最深的,莫过于这几年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带给计生工作实实在在的变化。他手头的几组数字真实地向人们传达了这一讯息:

  从2004年到2008年,全省共发放奖励扶助金11502.1万元。扶助资金从2004年的1756.02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2792.34万元;奖励扶助人次从2004年的29267人次,增加到2008年的46539人次。奖励扶助金极大地温暖了广大计生户的心。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都把奖励扶助制度称作是“亲民工程”、德政善举”。这项政策的实施,让以前响应党的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群众安心,让正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群众放心,更让计划生育干部工作起来顺心!

  在甘肃,奖励扶助政策作为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引领着贫困的育龄群众走出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落后生育模式。

  国家着手解决部分计划生育户“老有所养”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积极参与,支持计划生育工作的热情。群众深有感触,“养儿防老”,不如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好。景泰县参加奖励扶助金发放仪式的一对新婚夫妇说:“看到这些老人一个个披红戴花上台领奖,养老有保障,我们打心眼里替他们高兴,将来我们也只生一个孩子。”基层计生干部说:“群众把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化作对计生工作的支持,对我们热情接待,泡上好茶,端上水果,真是好政策胜过千言万语”。

  当领到奖励扶助金的时候,老人们乐了,年轻人羡慕地说:“如今竟有这么好的政策,少生孩子,发家致富,政府还发工资。”受奖励扶助制度等一系列优先优惠政策的鼓励,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2005年9月底,甘肃省领取独生子女证的人数累计达7.74万对(其中当年领证2.19万对,较2004年同期翻了一番);全省农村累计二女户20.37万户,落实结扎措施的18.45万户,占90.57%,其中2005年当年新增二女户1.90万户,当年落实结扎1.47万户,占77.2%,当年落实结扎的比例较2004年提高了5.56个百分点。 2006年,甘肃省共确认奖励扶助对象38192人。受奖励扶助制度等一系列优先优惠政策的鼓励,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群众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尤其是落实长效措施的人数越来越多,为全省稳定低生育水平、平抑人口出生高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7年9月15日,定西市安定区召开了农村两户子女升学暨二女户奖励大会,对2007年被录取到本科院校的8名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户节育户子女分别给予了8000元的一次性奖励,被录取到专科院校的27名两户子女分别给予了6000元的一次性奖励,考上高中的232名两户子女给予500元的奖励。大会上对当年结扎的二女户每户兑现了3000元的奖励。有效解决了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二女户子女高考录取后上学的实际困难,在全县引起了强烈反响。省人口委副主任曹正民参加了奖励大会,并对安定区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赞扬。受奖学生代表梁旭强热泪盈眶地说:“感谢党和政府,党的好政策让我考上了大学,计划生育成才工程又资助我上大学,我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期望,力争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2007年“两考”中,凭《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农村二女结扎户光荣证》这两张“计生绿卡”,灵台县17名独生子女领证户和49名二女结扎户子女初中升高中(中专)享受了加20分的政策;4名独生子女领证户和39名二女结扎户子女高中升大学享受了省内高校加10分的政策,使“两户”子女圆了升学梦。

  这一年,这两张“计生绿卡”再显神奇,又有18名“两户”子女领到了高考奖励金22000元,其中4名被本科院校录取的每人获得了2000元奖励金,14名被专科院校录取的每人获得了1000元奖励金。他们高兴地说:“这张计生绿卡还真神了,又是加分,又是奖励,别看这小小的10分或几千元,却改变了我们‘两户’子女的一生。”

  从2005年开始,灵台县全面落实“两户”子女升学加分和高考奖励政策,278名“两户”子女享受了升学加分政策,46名“两户”子女获得了升学奖励,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使育龄群众的生育观念有了明显转变。

  那一双双饱含热泪的眼睛,一声声“共产党好、计划生育好”的呼喊,充分显示出奖励扶助制度的英明正确,显示出党和政府“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情怀!

  特写一:计生老人,老有所养心舒畅

  ——来自奖励扶助对象的心声

  文县人口和计生委的工作人员在边远的乡镇人户调查时走进一家院落,这户人家仅有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是特别扶助对象。从老人的面容上就可看出他饱经沧桑的坎坷人生。老人说:“我叫张炳元,生于1941年12月,婚后在1979年6月生一个男孩,自知生活条件艰难,又无其他致富门路,1980年春天主动去医院做了节育手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我娃儿命短,1987年3月病死,留下我们老两口。2004年7月老婆也走了,留下我独自一人,想来想去没有活路,正在我要寻短见的那几天,乡上和村上的干部到我家来了,他们给我说宽心话,宣传党的政策,说我为国家的计划生育作出了贡献,国家要发给我每月50元的奖励金,一直把我管到老。我真不敢相信,天底下竟然会有那样的好事。不管三七二十一,他们问啥我说啥,查看了我的户口本、身份证,并将这两样东西拿去,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又来了,还回了我的户口本和身份证,还给我一个红本本叫啥光荣证,还有一个600元的存折。这时候我才相信他们上次给我说的话,我在他们面前大哭了一场,如果没有奖励扶助这样的好政策,我张老汉早到阎王殿报到了,你们一行也不来我家了。我是个老农民,又没文化,给关心我的政府和干部写个感谢信表表我的心意,也写不出来。但我要把奖励扶助这个得民心的好政策讲给我认识的所有人,让大家都为国家的计划生育工作作贡献,像我一样享受国家的奖励金。”他用手擦掉感激的泪水后,沉思了片刻又说:“奖励扶助政策好,岁过花甲又逢春,我要珍惜这晚来的福分,保养身体,多活几年。”

  他的话语朴实而诚恳,道出了众多奖励扶助对象的心声,充分体现了党的惠民政策所产生的强大感召力和向心力。计生干部们离开的时候,老人拉住他们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特写二:刘晓莉,一分之差跃龙门

  ——计生户子女享受高考加分的故事

  2005年,甘肃省出台了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和两女户家庭的孩子考取本省大学加十分的政策。翌年夏天,很多学生因为这项政策迈进了心仪的大学校门,刘晓莉就是其中的一员。

  刘晓莉的家是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镇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农村家庭,如果非要跟别人家找出点不一样,那就是她家只有姊妹两个,是标准的计划生育二女户家庭。虽说如今这已经不算太稀罕,但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这种家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家里四口人,三个女人一个男人,要跟别人家拼力气、干重活,那肯定是不占什么优势的。再加上旧观念的影响,有些人依然认为家里得有个将来能顶门立户的儿子才行。因此,二女户有时在村里会遭受一些人的白眼和闲言碎语。

  但和村上许多男孩子一样,刘晓莉姐妹俩从小就被父母送到学校去读书,从小学到中学,只要她们肯学,家里就鼎力支持。为此父亲去南方打工为她们赚学费,母亲独自支撑起家里的一片晴空。

  刘晓莉的母校东方红中学是安定区的重点高中,家里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租了间房子供她学习生活。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忙地里的活,刘晓莉一边读书一边照料自己的生活,为了省些钱,她经常还得自己做饭,她说自己做的饭菜总也不如妈妈做的好吃,只是生一顿熟一顿的吃饱肚子了事。但刘晓莉并没有因此而耽误学习,相反她更加努力。

  2006年的高考临近了,报考前要填写高考照顾类别,这一项内容一般只跟少数特别的人有关系,像体育特长生、华侨子女、伤残军人家属等等,他们在高考中能获得加分的照顾,然而刘晓莉觉得自己和这些照顾条件似乎没什么关系。然而有一天,班主任陈老师上完课后问全班同学,哪些人是二女户或独生子女户。

  近几年,国家和省上对农村计划生育二女户和独生子女户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刘晓莉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可直接把高考和计划生育户联系起来,这多少让刘晓莉感到有点特别。其实早在2005年年底,甘肃省就出台了农村计划生育“两户”家庭子女可以在高考考取本省大学时享受加10分的照顾。只是刘晓莉和她的家里人并不太清楚这项政策的具体流程。如今老师的询问提醒了刘晓莉,她赶紧把这事告诉了父亲。

  手续办得很顺利,原本空着的报考表格“照顾类别”上填上了“农村计划生育二女户子女”字样,这给高考的成功加上了重重的筹码。10分,对于了解高考的人来说,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然而就在大家都为这10分非常高兴的时候,刘晓莉却很平静。

  考试结束后,刘晓莉给自己估出的分数是上普通本科没什么问题,可能不能上重点大学就难说了。在甘肃省,医学的最高学府非兰州大学莫属,刘晓莉很想上兰大的医学院。兰大是全国重点大学,刘晓莉估的分数想要顺利进入兰大,还是比较困难。

  这时,她想起了高考前填写的照顾加分表格,兰州大学完全符合“农村计划生育两户子女考本省大学加10分”的范围,那么自己曾经办理的高考加分手续就是有效的,于是她在自己估的分数上又添了10分,把兰州大学医学院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

  幸运之神垂青了她,刘晓莉的高考分数距兰大的分数线差了9分,但加上照顾的10分,她的分数反而还超出了重点线1分!

  一分之差,让刘晓莉梦想成真:她被兰州大学药学系录取了。她也由此成了定西市第一批享受加分政策上大学的计划生育户子女。这10分对于她来说真是雪中送炭般的珍贵。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家人在高兴之余,开始给孩子筹集第一年的学费了。刘晓莉的父亲虽然常年在南方打工,可也没积攒多少钱,大学第一年的学费对这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与此同时,定西市正在筹划给当年考取大学的学生给予现金奖励的事儿。为了让更多的计划生育户得到实惠,定西市率先推出了“成才工程”,其中一项就是给所有当年考取大学的新生发奖励金。刘晓莉也在被奖励之列。

  听说有2000元奖励金,全家人不敢怠慢,按照村上通知的,找到乡镇计生部门申报领取。然而他们当时并没有想到,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刘晓莉作为第一批享受加分照顾的学生,是第一批得到奖励金资助的家庭,在之后区上举行的首发式上,她代表全区一样得到实惠的学生发言。紧接着,她又得到一个惊人喜讯,自己将要得到的奖励金不是2000元,而是8000元,另外定西市人口委还要给她一次性2000元的额外奖励,以表彰她考取了重点大学。这样奖励金由原来自己认为的2000元一下子涨到了10000元。这10000元,足够解决刘晓莉第一学年的所有费用。刘晓莉和家人觉得考上大学的学费压力一下子就解除了。

  有了这10000元钱,刘晓莉顺利迈进了兰州大学的校门。在2006年这个特殊的夏天,高考加分并得到10000元奖励金,双喜临门,让刘晓莉和她的家人,不再因二女户的身份抬不起头。刘晓莉一家人的故事迅速传遍了山乡,正影响着周围的群众。

  甘肃省计划生育宣教中心副主任丁宁女士说,刘晓莉是个懂事的孩子,进人大学后,作为特困生的她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主动申请勤工俭学。学校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特别安排她做楼道清洁。她很珍惜这个机会。虽然每天早上比别的学生早起近一个小时去打扫楼梯,但她的内心是非常愉快的。

  说起今后的打算,刘晓莉心里早就有了想法。那就是:考研!

  如今,走在兰大宽敞的校园里,刘晓莉和其他学生一样自信快乐,她要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特别扶助解民忧

  灾害和病痛是无情的,而人间自有真情在。这真情,来自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政府;这真情,使更多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告别了贫困,迎来了温暖和阳光。

  榆中县连搭乡肖家嘴村二女户魏致强夫妇患病相继去世,留下了两个正在上中学的女儿,面对一贫如洗的家,两个孩子不知道今后的生活应该怎样过下去……

  这是一个特殊困难的家庭,而类似这样的特殊困难家庭在甘肃省却不仅仅是一个。

  2004年,甘肃省人口委根据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对全省因子女伤残、夭折或者家庭成员长期有病的计划生育户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其家庭贫困的原因。从调查的情况看,造成他们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中(老)年丧子,从此精神一蹶不振;家庭成员长期有病,致使债台高筑,丧失生活的信心;家庭人员因残疾而缺乏劳动力,无法发展生产。2004年,已经接受各级政府临时或长期救助的(如民政、乡村集体、希望工程、幸福工程等)特殊困难家庭只占总户数的28.56%,还有71.44%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仍然需要救助。他们曾经积极响应计生国策,为国家作出了贡献和牺牲。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是党和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

  2005年7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出台了《甘肃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办法》,决定对曾经为计划生育做出牺牲、生活陷入困境的群众,由政府给予救助。救助分四种方式进行。即逐步建立各级政府提供长期救助机制、相关部门专项救助机制、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基金救助机制和个人自愿捐款、结对救助机制,促进此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截至2005年年底,全省累计筹集资金1600万元,救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10851户。

  金秋九月,大地孕育着累累果实,放眼望去,满目都是丰收的景象。这天艳阳高照秋高气爽,对于凉州区河东乡河东村二组二女节育光荣户马景军、苏菊兰和高坝镇同益村三组独女领证户周新军、李菊萍两家来说,更是暖意融融的一天。这一天,区政府副区长、区计划生育协会会长王晓玲带领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区计划生育协会的领导,来看望、慰问他们,为他们每户送上满含计划生育工作者深情的2000元慰问金,以帮助其渡过难关。

  周新军妻子李菊萍智力障碍,家庭生活困难。大女儿同样智力低下,几乎不能自理生活;小女儿13岁,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秀,却在一个月前被歹徒杀害。贫困的家庭遭此厄运,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对残酷的现实,家人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王晓玲得知情况后为这个不幸的家庭送上2000元慰问金,并鼓励他们面对现实,从灾难、痛苦中走出来,好好地生活,勤劳致富。马景军、苏菊兰夫妇是独女领证户,夫妻二人皆年迈多病,靠耕种几亩薄地养家度日。独生女儿马雪婷,在高中学习音乐期间,花费了几万元钱,给原本就清贫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今年,她不负众望,考入广东省韶关学院音乐系本科专业,但第一年所需学费及生活费就达18000多元,更是令这个家庭举步维艰。为了真正让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家庭得到实惠,提高执行国策的自信心,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区计生协的领导积极同教育、民政等部门协调,为他们办理教育助学金等救助资金给予资助,同时王晓玲为他家送上2000元慰问金,并致以崇高的敬意,说:“一方面感谢你们为国家培养了一个人才,另一方面感谢你们为计划生育作出贡献,更重要的是你们给周边的群众作出了表率,树立了鲜活的例子,女孩也是传后人,女孩也能成才!你们家孩子上大学将带动广大群众转变生育观念,将产生深远的社会效应,意义深远。”同时,河东乡也为他们送上2000元慰问金,以资助他们渡过难关。

  镜头一:为了单亲特困母亲的微笑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妇联原主席崔玉琴指出,开展“单亲特困母亲救助行动”,旨在搭建一条帮助特困母亲的绿色通道,为政府分忧解愁,为广大妇女办实事,办好事,倡扬扶贫济困、共同发展、尊重妇女、关爱母亲的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据了解,全省农村现有单亲母亲家庭10万余户,其中4万余户生活特别困难。这些单亲特困母亲是甘肃省贫困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她们大多上有老下有小,有40%的家庭子女上学非常困难,有一半以上的单亲母亲或家人身患疾病,有30%的家庭无房或居住在危房中,十分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救助一个特困母亲,就可以改写她们的人生轨迹,改变她们的子女及家庭命运,这是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都来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在省、市妇联大力开展“关爱母亲、构建和谐”行动之际,招商银行兰州分行设立了300万元的“救助单亲特困母亲基金”。该项基金将用于甘肃省单亲特困母亲的安居住房、医疗保障、子女上学和饮水工程的救助。招行兰州分行在全省企业中率先关爱贫困妇女的善举,揭开了企业关注民情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篇章。

  那天,来自榆中金崖镇的贫困母亲代表哈俊英拉住时任招商银行兰州分行行长李宝萍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她感动地一连说了十几声谢谢。她用这两个最简单、最质朴的字,表达着广大贫困母亲的感激之情。

  李宝萍说,招行在兰州11年来发展迅速,资产总额已达160多亿元,自营存款余额150多亿元,各项贷款90多亿元,全年实现经营利润1.89亿元,人均利润达到41万元,不良贷款率在1%以下。招行骄人的成绩和荣誉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所以招行始终把回报社会当作企业的核心责任之一,近年来已向不同的社会弱势群体捐款1000多万元,此次又出重金设立“救助单亲特困母亲基金”,标志着招行的爱心事业已进入了一个范围更广、力度更强的新阶段。

  46岁的贫困单亲母亲田金梅,生活在泾川县窑店镇丰禾岭村。丈夫5年前去世,田金梅带着一儿一女过日子,家中主要收入靠儿子在外打工。田金梅虽搬过两次家,但只是从一孔破窑搬到了另一孔破窑里。田金梅身体很差,一直靠做鞋、卖鞋挣钱补贴家用,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哈俊英是榆中县金崖镇的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家庭年收入仅有1200元。从她嫁过来的那天起,婆家就没有一处像样的住房。1992年哈俊英的丈夫去世了,36岁的哈俊英和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以及两个残疾的弟弟相依为命,丈夫留给他们这个五口之家的只有两孔破窑洞。然而,善良的哈俊英为了孩子和小叔子没有再改嫁,守着这残破的家顽强地度日。大弟弟白彩长虽聋哑并患有精神病,但在不发作时可以帮她干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而43岁的二弟弟白连长,根本无法从事劳动。生活的重担基本上都落在哈俊英一个人身上;皋兰县黑石川乡白崖村4社村民杨素珍也是一位单亲母亲,丈夫去世后,她艰辛地给婆婆养老送终,并把两个孩子抚养长大,为供他们上学,她借遍了亲朋好友。如今,19岁的女儿已从省卫校毕业,现在永靖县一家医院打工,月收入400元,其中200元寄给了在兰州市读书的弟弟作生活费,200元留作母女俩的生活费。2007年8月的一次意外中,杨素珍又摔断了腿,为了不给孩子们增加负担,她一直没有去医院治疗,直到最近女儿打工的这家医院欠费为她做了手术。杨素珍做梦都希望有一幢自己的新房子;临夏县榆林乡联合村上合社仲长寿花的家,4间房屋破烂不堪,围墙倒塌,已经78岁的她多年来一直与智障的儿子和两个孙子一起生活。儿媳妇因不堪贫困重负,已离家出走。

  “母亲不应属于贫困”,母亲应该得到全社会特别的关注与关心。

  改善贫困妇女生存状况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008年5月,一项充满温馨、带着暖意的工程——“救助单亲特困母亲行动”在甘肃全省拉开了帷幕。

  发动全社会力量,对全省单亲特困母亲家庭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援助,帮助她们改变生活现状,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感受政府和社会的温暖,是省妇联“救助单亲特困母亲行动”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次救助行动的目标,主要是针对人均年收入不足650元的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在住房、子女上学、疾病、饮水四个方面进行援助。包括对住房困难的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援建不少于70平方米的住房;对每个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援助2100元,帮助一个孩子完成高中或中专3年的学业,对有大学生的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提供3000元的救助;对单亲特困母亲家庭中患有重大疾病的家庭成员捐助2000元至3000元;对吃水困难的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捐助1000元,帮助修建一眼水窖。

  救助行动刚一启动,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招商银行甘肃分行拿出300万元作为救助甘肃特困母亲行动基金,金川集团公司捐资50万元,中石化兰州分公司、兰州军区、省军区、武警甘肃总队、酒钢集团公司、兰州铁路局等单位踊跃参与,全省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奔走,360多万元的募捐款,带着真情和爱心,源源不断地打人甘肃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的账户,又陆陆续续拨进受助家庭。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一个个家庭发生了变化。7月里,皋兰县黑石川乡白崖村村民火照秀新居竣工,一直沉寂的农家小院鞭炮声声,祝福声声,火照秀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临夏县刁祁乡82岁的姜文尼领着两个孙子度日,住着危房却无力再建新房,“救助单亲特困母亲行动”帮助她建起砖混结构的6间新房。姜文尼激动地说:“我做梦都没想到能住进这么漂亮的房子!”嘉峪关市文殊镇河口村闫凤珠早年丈夫病逝,家中只有她和患小儿麻痹的儿子,生活十分困难。如今守着二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新房,闫凤珠高兴得“没法说了”。

  为救助更多的单亲特困母亲,临夏州妇联把救助“疾病中的贫困母亲”工作作为一个项目来抓,多方奔走,积极争取,用真情感动了一个又一个善良人,共募集到资金15.8万元,设立了“临夏州救助疾病中的贫困母亲”专项资金,直接救助八县市重症疾病母亲50名,发放救助金3万元。为了让更多的疾病母亲能看病、看得起病、看好病,州妇联又积极探索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结合点,对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永靖县、康乐县、和政县、临夏县、临夏市五个县市12个村的5080名疾病母亲发放了“救助疾病母亲”参合扶助卡,发放扶助金8万元。

  据统计,截至2008年7月,全省“救助单亲特困母亲行动”已修建母亲安居房77户,配套水窖4眼;救助单亲特困母亲子女完成学业1328人;开展单亲特困母亲重大疾病救助232人。

  为了保证“救助单亲特困母亲行动”有序有效开展,省妇联在积极募集资金的同时,2008年6月,将第一批募集到的资金下拨到兰州市、临夏州的试点县,进行了第一批为单亲特困母亲援建安居房的行动。很快,“救助单亲特困母亲行动”在全省全面展开。

  涓涓细流汇成了巨大的力量,正在为贫困单亲母亲撑起一片新的天地。

  镜头二:“五项关怀”安民心

  甘肃省计生协积极响应全国计生协号召,在全省广泛开展了生育关怀行动,并于2007年5月29日(计划生育协会活动日)在会宁县隆重举行了启动仪式。生育关怀工作在各市县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生育关怀行动”,是中国计生协于2007年5月发起的一项旨在以“关怀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关怀独生子女、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关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为宗旨的公益活动。公益基金的发放对象主要是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二女结扎户光荣证》的计划生育家庭。对独生子女未满18周岁死亡的家庭给予4000元的一次性救助;对独生子女未满18周岁发生意外伤残失去劳动能力,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家庭给予3000元的一次性救助;对已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双方或一方,发生意外严重伤残、死亡且子女未满18周岁的低保家庭给予2000元的一次性救助;对确诊为节育手术并发症、后遗症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给予2000元的一次性救助;对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户女孩,考上专科以上学校的贫困家庭给予2000元的一次性救助;对父母双亡且未满十八周岁的独生子女每年给予1000元的救助,到满18岁为止;对因公致伤、致残、死亡或患有重大疾病的基层人口计生干部,致伤或患有重大疾病的给予3000元的一次性救助;死亡的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救助。

  2004年8月9日,时任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到空军总院看望安定区西寨乡计生专干胡世雯患白血病的女儿王雅宁。号召全国人口计生系统干部职工每人捐助五毛钱,为小雅宁献爱心,以此推动了全国“关爱女孩”活动的全面开展。

  2008年,华亭县从县财政补助20万元,社会各界(包括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募捐或资助30万元,设立了50万元“生育关怀”公益基金。

  为切实加强对“生育关怀”公益基金制度及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财务管理,杜绝各种违纪违法问题发生,促进“生育关怀”公益基金事业的健康发展,华亭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人口、财政、审计、妇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华亭县“生育关怀”公益基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生育关怀”公益基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制度。县财政局设立“生育关怀”公益基金专户,县“生育关怀”公益基金管理办公室统一审批。县财政局指定专人负责公益基金的财务核算和管理。县“生育关怀”公益基金管理办公室规范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定期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县“生育关怀”公益基金管理办公室每年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公益基金执行情况。发放给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关爱救助金不计人低保家庭收入,不计人申请困难家庭救助时的家庭收入。每年年底,县财政局对公益基金当年支出情况进行决算,及时补充,保证每年公益基金库存不少于50万元。

  特写:花朵的希望

  ——萍萍和玲玲上学的故事

  再有一个星期学校就要开学了,督促妹妹玲玲认真完成假期作业成了萍萍每天重要的任务,这也是她特别喜欢做的一件事,可以唤起许多她在学校上学时的美好记忆。

  家住在天水市麦积区渭南镇卦台山下的13岁的萍萍辍学已经半年了。她从小聪明乖巧,上学时一点儿也不用大人操心。一二年级时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那是萍萍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在学校里,她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们心目中的榜样,在家里,她是父亲眼中懂事的乖女儿。虽然家境不算富裕,妈妈身体又一直不好,可她在父母的关爱下,依然像林间的小鸟一样无忧无虑地度过快乐的每一天。然而,在母亲病重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在萍萍准备上三年级的时候,妈妈突然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给妈妈看病,家里不多的一点积蓄全部都用完了,还欠了很多债务。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爸爸身上。雪上加霜的是,年幼的妹妹因为药物使用不当,造成耳聋,小小年纪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妈妈的病已经把全家拖得疲惫不堪,再也拿不出钱给妹妹治耳朵了。而妹妹也因此失去了上学的机会。

  在课堂上,因为家里的事情,萍萍再也不能专心听课了,她不时地会想:躺在炕上的妈妈能不能喝上一口热水,干了一天农活的爸爸回到家里能不能吃上一口热饭,聋哑的妹妹会不会又闯下什么乱子。她总觉得,自己作为长女,该为家里分担一些事儿了。从此,每天放学回家,萍萍都得学着帮爸爸做家务、干农活,还要照顾不懂事的妹妹。给妈妈洗脸、洗脚,她的脸上平添了很多同年龄不太相符的成熟。艰辛的生活过多地耗费了萍萍的精力和时间,经常上着课想起妈妈就哭起来了。她的学习成绩也因此一路下滑。

  虽然妈妈在生活上已经不能给萍萍更多的照顾,但能每天依偎在妈妈身边,说上几句贴心话,对她来说就是最大的精神安慰。然而,这样的精神安慰也没有维持多久,三年前,在炕上躺了好几年的妈妈病情突然恶化,最终离开了人世。妈妈去世之后,家里好像塌了半边院墙,屋里屋外一下子显得空落落的。积年累月的操劳,债务缠身的焦虑,加上失去亲人的痛苦,几乎使爸爸丧失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整天萎靡不振,家里地里的活都懒得去干,有时还出去和别人喝酒打牌,很晚才回家。萍萍放学回家得自己做饭,有时家里就剩下萍萍和妹妹,俩人经常吓得半夜都不敢睡觉。

  一次次的变故让年幼的萍萍无法承受。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境,每次学校又要交钱的时候,她都不敢向爸爸张嘴。

  转眼,新的一学期开学了,学校要统一买新校服,全班只有萍萍交不上校服钱。看着被艰难的生活所折磨的爸爸和急需人照顾的妹妹,她再也没有了继续读书的勇气,仅仅才上初中一年级的萍萍决定放弃读书,离开曾带给她很多欢乐和自信的学校,挑起照顾家庭的重担。

  从此,那个曾经快乐的萍萍再也不见了。在她心里,上学已经成了一个永远的梦……

  就在萍萍辍学后不久,镇上的干部来到她家,说区上要开展“关爱女孩,救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活动,对她家可能会给予一定的帮助。没过几天,麦积区计生局就派人领着妹妹玲玲到市上的大医院去检查病情。没有多久,区计生局又花好几千块钱给玲玲配了一副助听器。从那天起,玲玲才发现,用耳朵来感受大自然原来是那样的美妙。她高兴得直跳。生活从此为她打开了另一扇门。

  对于10岁的玲玲来说,上学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区计生局和天水市聋哑学校却帮她实现了这个梦想。区计生局的叔叔阿姨们给玲玲准备了学习用具,还陪着她到学校报到,交钱,办手续。

  虽然玲玲才只在学校度过了短短一个学期,可这段时间给她带来的新鲜经历实在是太多太多。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她很快就习惯了全新的校园生活。而自己的聋哑女儿也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到学校去上学,这是活了四十岁的刘永福做梦也没想过的,久违了的笑容又开始慢慢回到了他的脸上。

  看着妹妹能上学了,萍萍心里真替她高兴!她天真地想:只要妹妹能把学上出来,将来能掌握一些有用的生活技能,不再让爸爸操太多的心,自己愿意为这个家做更多的事情。

  区计生局的叔叔阿姨及时发现了萍萍辍学的事,决定除学校“两免一补”减免的费用外,萍萍上学所用的费用都由区计生局出。这下,萍萍也可以安心地去上学了。然而,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学校已经开学好几天了,萍萍还是没有出现在校园里。为了萍萍上学的事,区计生局的叔叔阿姨和镇上阿姨又来到了她家。

  半年来,“上学”对萍萍来说一直是一个伤心的话题,无论怎么劝说,她都不愿改变自己痛苦的选择。倔强的萍萍让大家一趟趟无功而返。一时间,萍萍辍学的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村上的人来了、镇上和学校的人来了,区上的领导也来了。

  这么多的好心人为萍萍上学的事操心,终于让她那颗过早地体验太多痛苦的幼小心灵渐渐恢复了正常的温度。她答应重返学校。

  看着两个女儿都能上学了,刘永福觉得今后的生活有了盼头,也使这个他曾经不再抱有任何希望的家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生机和活力。

  在老师和叔叔阿姨的陪伴下,萍萍终于怯生生地重新踏进了她曾经再也不存奢望的学校大门。

  萍萍新的一天开始了!

  三、幸福工程笑颜开

  从1989年至今,在长达20年的对西部农村贫困问题的关注和采访中,我不知多少次地亲眼目睹了贫困母亲的艰辛生活,每一次,又都让我心情格外沉重。她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家庭的生计而奔波劳累,她们忍受着贫困、疾病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承受着难以想像的生活重负。面对人类最伟大的称呼“母亲”,我一次次地哽咽无语,更有让我酸楚的一个又一个真实故事:曾有一位大山里的贫困母亲做了结扎手术,乡计生办的同志给她5元钱的补贴,过了不久,这位母亲又去问能不能再做一次结扎手术,再给5元钱……

  “繁杂的家务、拮据的生活使她们愁容满面,疾病的折磨、繁重的劳作使她们直不起腰杆。她们在抚育生命、赡养双亲的同时,自己的生命却越来越脆弱。她们盼望幸福的生活,她们向往美好的明天,她们期盼社会给她们一个撬起幸福的支点”——

  一个家庭中,母亲的状况决定了家庭的命运,也影响着后代的命运;

  帮助了一个贫困的母亲,就是帮助了她的家庭,帮助了她的后代;

  帮助了贫困地区的母亲,就是帮助了贫困地区所有的人,促进了该地区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我国政府为了更好地解决由于人口压力带来的贫困问题,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与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相适应,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上启动了救助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为我国的扶贫事业谱写了新的历史篇章……

  从1995年以来,甘肃省已累计投入资金1200万元(含地方配套资金)先后在礼县、文县、两当县、环县、夏河县、陇西县、古浪县、天祝县和崆峒区等20个县区,组织实施发展以投资少、见效快、群众容易掌握、便于实施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体的幸福工程项目,已有3196个贫困母亲和她们的家庭得到救助,惠及人口7328人,脱贫率达到80%以上。幸福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帮助贫困母亲发展家庭经济,增加收入,脱贫致富,而且提高了她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了广大贫困母亲的欢迎。

  为了全面组织实施好幸福工程项目,甘肃省成立了幸福工程委员会,下设了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落实和管理,做到全程监督、全程服务。各“幸福工程”项目点的县、区都成立了“幸福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至2007年底,全省有幸福工程专兼职管理人员85人。实施幸福工程的关键是选好、选准项目。在项目选择上,各级坚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的原则,把幸福工程项目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小康建设、扶贫开发战略、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特点以及救助对象的自身条件、发展潜力、市场前景等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调查摸底,一户一户帮助贫困母亲筛选项目,选择技术上容易掌握,销路上容易出手,收益上容易见效的短、平、快项目。幸福工程项目一经启动,就指定专人负责,从县到乡、到村、到户,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包干负责制,建立项目档案、汇集、核实、统计、检查督促等各项制度并付诸实施。资金运作上采取“小额贷款,直接到人”方式,项目办直接与救助户签订协议,设立救助家庭财产账目,减少中间环节,保证资金投放快,见效快。技术服务人员从选项就开始介入,然后对受助户进行技术培训,在每个环节都逐人逐户进行实地操作指导,解决进行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供产、供、销一条龙的跟踪服务。古浪、天祝两县在10个乡镇16个村建立“幸福工程”项目,帮助贫困母亲116个,使“幸福工程”项目达到了“帮一位母亲,助全家幸福,带一方百姓,促经济发展”的作用。初步形成了“整合资源、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规模发展”的项目模式。

  治穷先治愚。在实施幸福工程项目,各级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为贫困母亲传授文化、科普、农业技术等知识和技能,举办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班1515期次,参加培训2万多人次,使每个受助贫困母亲都基本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

  健康的身体是致富的保证和基础。幸福工程项目还为贫困母亲做健康检查215次,诊查人数23000人次,查出患妇科病治愈率达76%。

  近年来,省计生协工作业绩突出。2005年,省人口委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何坚民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优秀工作者”。

  今天,何坚民所期望的是,增加救助善款规模、加大救助力度、创新救助模式。他说,只有把救助贫困母亲融入到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去实施,才能一方面降低资金风险,保证救助善款安全回笼,持续滚动运作;另一方面还能让受助贫困母亲快脱贫,能致富,不返贫。他还希望一些地方政府对这项事业的重视、支持力度更大一些。

  据省计生协秘书长尹卫国介绍,全省各级计划生育部门针对部分家庭特别是农村独生子领证户和二女节育户,因子女或父母遭遇死亡、伤病残等意外风险而使家庭陷入困境,逐步成社会弱势群体的实际,组织开展了救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活动,作为幸福工程项目的补充和完善。截至2007年底,全省各级计生协累计投入资金近3940多万元,已救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33453户。

  镜头一:阳光灿烂照心田

  ——一个支点,让她们撑起家庭的希望

  2008年7月6日,国家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苗霞一行,深入幸福工程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调研“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项目实施情况。曾在甘肃工作多年的苗霞对故乡的土地深怀眷恋,她不顾劳累,先后深入华藏寺镇岔口驿村、打柴沟镇安家河村等项目点,走访了解了部分受助户家庭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情况,观看了天祝县幸福工程实施八年来的成果展示,听取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苗霞指出,要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和抓好“幸福工程”,切实把开展“幸福工程”作为新时期推动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人口计生系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实际举措,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的一项慈善事业,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苗霞对天祝县幸福工程项目实施成效给予肯定,认为项目点发展项目选择适宜,向规模化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加之党政重视,组织机构健全,项目运行规范,资金回收率高,管理、发放、滚动运行情况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现。她要求天祝县在下一步工作中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管理运行机制,紧紧围绕项目宗旨,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选定更加适宜天祝的发展项目,逐步形成规模发展的效应,进一步扩大幸福工程的救助面和社会影响力。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自2000年8月实施“幸福工程一救助贫困母亲行动”项目以来,紧紧围绕“幸福工程、惠及母亲、造福社会”的宗旨,严格遵循“小额贷款、直接到户、滚动运作、劳动致富”的救助原则,经过各项目点计生协会的扎实工作和救助对象的辛勤劳作,幸福工程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已在天祝大地结下了幸福的果实。到2008年6月,先后在该县华藏寺、打柴沟、石门、松山和哈溪等5个乡镇的14个项目点顺利实施,四期项目累计滚动投入资金95.17万元,已救助317位贫困母亲(其中:温棚蔬菜种植户269户,牲畜养殖户42产,从事运输业、加工业等其他项目户6户),惠及人口达到2000余人,带动辐射10个乡镇6万余人发展种植、养殖、小加工及其他产业,对周边乡镇种植、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贫困已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绝对贫困,更有因疾病而带来的沉重的债务负担。面对贫困和疾病,贫困母亲们无能为力,只有默默承受。打柴沟镇大庄村李秉菊是独生子女领证户,儿子患紫癜性肾炎,为给儿子治病,欠债4万多元,家庭生活十分艰难。最困难的时候她都想让孩子辍学了,但又不忍心。懂事的儿子知道家里没钱治病,自己就把输液管拔了下来,回想起当时几乎走投无路的窘境,李秉菊不禁垂泪。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一个地球。

  2007年,李秉菊受助于“幸福工程”,拿到了3000元救助款,县里又投入了一部分资金,她与丈夫一起搭建了蔬菜大棚,在“幸福工程”聘请的专业种植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帮助下,李秉菊在短短的一年内有了1.2万元的收益。如今这位勤劳的母亲一脸微笑地告诉我们:“现在看病的钱有了,孩子上学的钱也有了。儿子说他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要当一名医生,为贫困的人们治病。谢谢‘幸福工程’对我们的帮助。不管多苦多累,我都要让孩子继续上学,这是我作为一个母亲的心愿和责任。”

  甘肃省计生协会的同志感慨地说:“‘幸福工程’救助的不仅仅是一个母亲,更是一个家庭,乃至后代子孙,对一个家庭走上幸福之路有深远的意义。”

  “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项目在天祝县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计划生育贫困母亲在发展种植、养殖等致富项目上的资金缺口,有力地支持了自治县农村产业项目的大跨度发展,成为全县项目工作的一个亮点,为自治县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项目先后滚动投入救助资金150多万元,已累计救助517位贫困母亲,项目资金经过高效滚动运作,总收入达到352.16万元,使每位受助贫困母亲家庭人均收入比救助前增加40.83%,基本摆脱了贫困现状,为项目资金的滚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计生局包真英局长高兴地说,幸福工程作为一项社会公益工程,在我县经过八年的稳步发展,不仅使育龄妇女受益,而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形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现。受助母亲家庭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贫困母亲家庭利用项目实现的年人均收入超过当地年人均收入的平均水平,许多家庭新建了房屋,添置了新家具,生产和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善,就医、子女上学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受助母亲的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幸福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为贫困母亲提供启动资金,同时还为她们进行生产技能的培训。受助母亲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幸福工程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同时也提高了她们的社会地位。幸福工程项目的实施给贫困家庭注入了发展生产的启动资金,增添了生产内容,给受助对象家庭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改变了她们的命运,让她们走上了致富路和幸福路,并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同时也促进了天祝县的精神文明建设。

  镜头二:“莉莉农家乐”

  ——记后川村的女人们

  作为“莉莉农家乐”的女掌柜,苗莉莉一大早就开始收拾客房,这是她每天都要干的第一件事。虽然这些天由于修路的原因,游客比较少,可她还是希望自家的“农家乐”和往常一样整洁、舒适。别看“莉莉农家乐”才正式经营了不到一年,可在后川村近40家“农家乐”里,它是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收入也最高的一家。

  两年前,苗莉莉家可不是这样的,那时,莉莉和丈夫黄六娃还在外面打工,莉莉做服务员,丈夫小黄做厨师,辛苦一年也落不下什么积蓄,家里更是照顾不上。听说村子里有几户人家办起了农家乐,在自家门前就能赚上钱,这让在外闯荡多年的两口子很是羡慕。俩人很想自己也办一个。

  真要自己当老板办“农家乐”,一下子从哪儿弄那么多资金去?这着实让小两口犯了难。可让俩人没有想到的是,村委会和村计划生育协会知道了他们的想法和困难后,考虑到他们只生了一个女孩、黄六娃又有当厨师的经历,就主动帮他们筹划,并从资金上帮了很大的忙。

  2006年3月,在村上的帮扶下,“莉莉农家乐”正式营业了。由于地理位置好、规模大,再加上俩人有餐饮服务方面的打工经验,“莉莉农家乐”吸引的游客越来越多。开张还不到半年,他们的农家乐就成了村里的招牌农家乐。

  自从办起“农家乐”,苗莉莉觉得这日子越过越有劲儿。“莉莉农家乐”给“掌门人”苗莉莉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宽裕,还给她带来更多的快乐和自信。

  后川村的农家乐有像莉莉家那样单独盖起来的,也有利用自家庭院进行改良设计的,各有各的特点,这和村上的整体筹划是分不开的。后川村坐落在天水市麦积山大景区的中心地带,虽然地处偏僻的后山,但附近有麦积山、仙人崖和净土寺等著名景点,这给后川人开办农家乐提供了好条件。在这些开办农家乐的家庭中,有一半都是像苗莉莉一样生了一个女儿或者两个女儿的计划生育户,这些计划生育户作为村上优先扶持办“农家乐”的对象,大多都得到过村上和镇上在资金等方面的帮助和扶持。

  “农家乐”主要的内容就是餐饮、住宿等服务,这恰恰是勤劳的农村姑娘媳妇们的特长,大部分游客来“农家乐”就是为了体验浓郁的乡土气息,做农家饭,收拾农家院对这些农村妇女来说再得心应手不过了。加上男人们大多在外面打工,因此后川村的“农家乐”大多都是女人们在经营,在后川村,像苗莉莉这样办起“农家乐”,做了女掌柜的就有近40号人。她们凭借着山里人特有的勤劳能干和淳朴热情,把后川村的“农家乐”办得红红火火。

  开办“农家乐”,使这些千百年来早已习惯依附于男人的女人们渐渐发现:靠自己的双手不但可以为家里增加收入,甚至能比男人们在外面打工挣到更多的钱。

  女人们有地位了,女儿就稀罕了,婚育观念也大变了。后川村再也不是以前封闭偏僻的小山村了,它已经成为麦积山大景区内有名的休闲旅游基地。村民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农家乐”的开办,不仅仅改善了后川人的生活,也给久居深山、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后川人架起了与外界沟通的一座桥梁。

  城里来的客人们都爱吃一些当地的蔬菜和家禽,所以“农家乐”的兴起还带动了村上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

  如今,后川村的女人们的故事不但在天水麦积山风景区有名,在省城兰州也一样有名。省人口计生委宣教处副处长麻红雨女士在给我讲这个故事时,就显得那么津津乐道,有滋有味。

  被后川村的女人们的故事打动的,又何止是一个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