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纪念“六•二六”的日子里

      为深入开展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弘扬“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崇高精神,推动甘肃省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在甘肃省委、省政府和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和关心下,从2011年初春开始,甘肃省卫生系统全员动员,上下齐心,从厅领导到普通干部,从厅机关到全省各市州、县区卫生局机关、医疗单位,从忙碌的“六•二六”办公室到基层的乡镇卫生院,一场“缅怀历史功绩,重温“六•二六指示”的活动有声有色、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在各医疗卫生单位和“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们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下,活动取得积极进展,结下累累硕果,“情系陇原——六•二六 赴甘医疗队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和“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座谈会成功举办,“创先争优服务周”活动再掀热潮。与此同时,“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代表、著名医学专家分别在兰州、平凉等地举办学术讲座,进行技术指导,开展义诊活动,省级各医疗机构、各市州卫生局也分别组织医疗队深入基层开展义诊、健康咨询、健康知识宣讲活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广大群众额手相庆。一批当年从北京等全国大城市奔赴甘肃农村安家落户,为广大农民群众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的事迹呈现于人们面前。

  那是一幅幅感人的历史画面,一首首动人的生命之歌——

  第十八篇

  在“六•二六”旗帜下

  三月的北京,春风送暖,小草吐绿,花儿含苞。在这个让人舒心的美好季节,北京市几家大医院家属区的老人家里,迎来了几位特殊的来访者。这一天,许多走过坎坷人生的老专家,再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来自第二故乡——甘肃的温暖和幸福。

  2011年3月24日,一个普普通通通的日子,但是这一天,必定载入许多人的记忆:甘肃省卫生厅“六•二六”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专程来到北京,看望、走访、慰问老一辈“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并主持召开了专题座谈会。

  他们向曾经为甘肃卫生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老一辈北京医务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介绍了甘肃省卫生厅开展“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的情况,并请他们积极提供人员线索和资料图片,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撰写回忆录,配合开展好这项活动。他们深情地说:46年前,你们响应时代的召唤,不远万里,从首都北京来到大西北支援甘肃农村卫生事业。你们克服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以坚定的意志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勤奋工作,挽救了无数甘肃老百姓的生命,许多好的制度,也都是在你们手里建立起来的。提起今天,首先应想起你们打下的基础,作出的贡献,而你们自己,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为医生,没有为自己的父母看过一次病,作为儿女,不能服侍老人、尽孝送终,但你们却把最美好的年华,最宝贵的医学知识,无私地奉献给了素昧平生、缺医少药的甘肃父老乡亲,你们是骄傲的白衣天使,你们是幸福的使者,甘肃的老百姓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建立的丰功伟绩,付出的艰辛劳动,甘肃人民感谢你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作为土生土长的甘肃人,作为新一代医务工作者,应该以你们为榜样,继承和学习你们的好传统、好作风,把你们树立的大旗扛起来,把你们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把甘肃的医疗卫生事业推向新的起点……

  闻听此言,在座的老医务工作者们激动不已,泪水涟涟……

  时 代 报告

  六月的甘肃大地,繁花似锦,草长莺飞,处处弥漫着祥和的气息。

  2011年6月25日上午,兰州宁卧庄宾馆大礼堂,华灯高照,鲜花争艳。甘肃省“情系陇原——六•二六赴甘医疗队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这里隆重举办。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曾经赴甘肃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代表再次相聚在兰州,共忆火红岁月,同话感人情怀。

  “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代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外科专家李其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原主任、世界骨联总监王凤岐,平凉市第一人民医院原护士长王凤兰,北京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专家范金堂,“感动中国·2010'十大人物”王万青胸佩鲜花,健步走上主席台,分别在大会上作了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事迹报告。

  时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在报告会结束后,会见了参加报告会的赴甘医务工作者,他代表甘肃省委、省政府向所有的“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陆浩说:46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作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一大批优秀医务工作者贯彻“六•二六”指示,从北京、上海等地来到甘肃安家落户,为甘肃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许多医学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直接来到甘肃工作。广大医务工作者奋战在农村基层第一线,克服了无数困难,为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解除广大老百姓病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自身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成长。

  陆浩指出,“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反映了他们扎根基层、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敬业精神,折射出了他们忠于使命、执著追求、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展示了甘肃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时代风采,使大家受到一次生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深刻感受到一代又一代医疗卫生工作者为了人民的健康事业,薪火相传、不懈努力,执著追求的奉献精神。

  陆浩号召全省医务工作者,要学习和弘扬“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精神,在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卫生部党组对甘肃省“纪念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予以高度关注,卫生部机关党委书记姚晓曦对活动充分肯定,并委派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办公室副主任、卫生部机关党委副书记窦熙照,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办公室综合组组长鹿文媛专程来到兰州参加活动。窦熙照在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深化医改的关键时刻,我们重温毛泽东同志“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缅怀“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为甘肃卫生事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弘扬他们扎根基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对于推动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改工作的不断深化,对于教育和引导甘肃省,乃至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向先进典型学习,带头艰苦创业,服务基层群众,在医改工作中争创一流业绩,争当岗位能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窦熙照希望甘肃省卫生系统把这一活动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载体,作为推进甘肃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发现、培育、推广卫生行业的先进典型,教育和引导各级医疗单位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在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推动业务发展上创先进、争优秀。同时,把“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焕发出来的工作热情,转化为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满怀激情干事业,尽心竭力为人民,努力在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上做出新的成绩,为卫生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5月7日,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卫生部原部长张文康率领的全国政协中医药进基层专题调研组一行来定西调研期间,在省政协副主席栗震亚、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定西市委书记杨子兴,定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美萍等的陪同下,专程登门看望了响应主席号召,离开卫生部北京医院,奔赴甘肃安家落户的定西市人民医院退休专家姜森、胡庭环夫妇。几十年来,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毫无保留地为定西群众的身心健康奉献了自己的心血。姜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创建的定西地区医院脑系疾病诊治手段,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而今,年逾古稀的两位老人,仍在为定西卫生的事业发展发挥着余热。

  张文康详细询问了两位老人的生活情况,高度赞扬了他们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服务人民的崇高精神,并向他们致以亲切的慰问和深切的祝福。

  6月22日上午,甘肃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德刚在兰州亲切接见了中科院院士毛江森和医学专家张淑雅、吴庆华、吴学思、赵金垣、蒋如珊、鲍卫汉、康德瑄等8位“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代表,并向他们颁发了荣誉证书。

  吴德刚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各位老专家回甘肃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他们为甘肃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卫生事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事业,受经济、社会、人口素质等因素的影响,甘肃卫生事业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任务依然艰巨。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和困难,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人民健康的要求,省卫生厅围绕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认真落实“四排队、八排队”制度,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充分体现了围绕群众的困难创先争优的要求。全省卫生系统纪念毛泽东同志“六•二六”指示发表46周年“创先争优服务周”活动,要求全省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做一些义务性的为群众服务的工作,同时,还把各位老专家、老同志在甘肃开展学术讲座、义诊等纳入“创先争优服务周”活动,使各位老专家也参与融入到这一为群众服务的活动中来,提升了活动实效,这是非常好的创意,值得肯定。

  吴德刚希望各位老专家、老同志就甘肃卫生事业发展和卫生人才建设留下宝贵的意见。同时,欢迎和期待各位专家回到北京后动员和鼓励自己的学生、研究生来甘肃建功立业、服务群众。

  12月25日下午,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带着省委领导对赴甘“六•二六”老战士的关注、体贴和深情厚谊,专程前往通渭县,看望慰问了北京赴甘医务工作者、84岁高龄的通渭县疾控中心离休职工何淑贤同志。连辑详细询问了老人的生活状况,高度赞扬她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服务人民的崇高精神,并代表省委向她致以亲切的慰问和真诚的祝福。连辑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大批优秀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医学院校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满怀激情,奔赴甘肃农村,为解除群众疾苦、培养卫生技术人员、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甘肃人民不会忘记,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都不会忘记。连辑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照顾好“六•二六”队员的生活,并广泛组织宣传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引导全省各有关方面向以何淑贤同志为代表的“六•二六”队员学习。

  “情系陇原——六•二六赴甘医疗队员先进事迹报告会”落下了帷幕,但甘肃省副省长咸辉热情洋溢的讲话依然久久回荡在人们脑海中。她说,隆重举行情系陇原赴甘医疗队员先进事迹报告会,这是医疗工作战线上的一件盛事,更是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回顾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对甘肃卫生事业发展作出的功绩,对于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医疗卫生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卫生事业发展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咸辉指出,学习和弘扬“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精神,在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努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要学习老一辈医务工作者对党、对祖国无限忠诚,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奋斗不息的坚定信念。二是要学习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三是要学习老一辈医务工作者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敬业精神。四是要学习老一辈医务工作者扎根基层、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五是要学习老一辈医务工作者自强不息、坚毅顽强的进取精神。

  咸辉强调,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全省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动员和引导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去,到最能锻炼提高自己的地方去,是时代的召唤,是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希望更多的医务工作者、青年大学生带着理想,带着知识,到农村去施展才华,到基层服务父老乡亲,努力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为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立军,省政协副主席侯生华等省上领导也参加报告会,接见了“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代表。

  沉淀在历史深处的一幕,在卫生部党组的肯定,支持下,在甘肃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推动下,在全省人民的瞩目和敬意中,徐徐拉开了……

  陇 人 情怀

  2011年6月25日,“情系陇原——六•二六赴甘医疗队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兰州举行。这是一场催人奋进的先进事迹报告,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品质,忠于职守、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受到了一次生动、深刻、难忘的思想教育。

  一

  甘肃省“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是在甘肃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刘维忠的积极倡导和厅党组多方协调、大力推动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2008年3月,刘维忠担任甘肃省卫生厅主要领导后,立即扑下身子深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县乡村调查研究。甘肃的卫生工作难点在哪?从哪入手?是刘维忠为之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很多同志给他讲“六•二六”的事迹,认为甘肃卫生事业的基础是北京等大城市赴甘医务工作者打下的,甚至今天农村人刷牙的习惯,都是在这批人的教育影响下,才开始养成的。医务工作者们响应毛主席“六•二六”号召来到甘肃安家落户,支援甘肃医疗卫生事业的故事,他们视患者的生命重如山,视个人的名利淡如水的医者情怀和献身医学、追求卓越的科学求实精神,对他影响很大。刘维忠认为,要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就必须坚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方向。他同时认为,甘肃是农业大省,有2000万农民,农村的卫生工作做好了,全省的卫生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我们必须在全体医务人员中,引导一种甘于清贫、甘于奉献、为人民服务的“六•二六”精神,用这种精神开创我们新的事业。

  2010年年底,在甘肃中医学院的一次会议上,刘维忠正式提出了“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的构想,要求对“六•二六”精神进行系统的总结、提升。他说,这么一大笔宝贵资源,我们过去没有认识到,今后,一定要利用好。要用“六•二六”精神鼓舞人、教育人、引导人,要用老一辈的资源,助推甘肃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全面和可持续发展。要善于创新,抓住重点,以典型引路。他还说,我们要通过深入挖掘“六•二六”故事,引领一种文化、倡导一种精神、建立一种价值取向。医术不论高低,医德最重要。要教育全省医疗卫生工作者从基层做起,为基层服务,培养好的医德医风。不论时光走过多少年,历史都不会忘记“六•二六” 医务工作者付出的牺牲和为甘肃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为此,卫生厅党组会议研究决定,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全省卫生系统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的开展“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卫生厅领导班子作出这一重大决策,基于这样一些理解和认识:毛泽东同志“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党的基本路线,符合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在端正医疗卫生工作的服务方向,调整卫生经济政策,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等方面仍然具有重大的导向和引力作用,是卫生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我们作为后来人,应当进一步弘扬和传承老一辈“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崇高精神,推动全省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他们同时认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始终是卫生事业的重中之重。当前,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回顾党的历史,重温“六•二六”指示,深刻认识“六•二六” 医务工作者对甘肃卫生的功绩,弘扬他们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服务人民的精神,对于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营造良好的卫生事业发展氛围,引导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到基层建功立业,增强卫生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全省卫生系统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在卫生系统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史知识教育、医德医风教育,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思想道德水平,牢固树立热爱党、热爱人民、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坚定信念,牢固树立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不断提升基层卫生在卫生事业中的地位,探索卫生事业发展规律,进一步振奋精神,改进作风,为我省卫生改革与发展作出新贡献,以实际行动向建党90周年献礼。

  甘肃省卫生厅“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领导小组随之宣告成立。刘维忠担任组长,卫生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建邦,省卫生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李存文,省卫生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晓明,省卫生厅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段巍,省卫生厅党组成员、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李玉堂,省卫生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继乐,省卫生厅副厅长郭玉芬,省卫生厅党组成员、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陈明,省卫生厅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甘培尚,省纪委驻省卫生厅纪检组副地级纪律检查员刘延生,省卫生厅副巡视员曹义武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段巍兼任办公室主任,厅直属单位党委专职副书记任小东、人事处处长金中杰、办公室主任胡原生、规财处处长王彦成、宣传处处长杨敬科、农卫处处长方剑平、省健康教育所所长张强任办公室副主任。可谓高度重视、组织严密、力量雄厚、阵容强大。

  甘肃省开展纪念“六•二六”活动的消息不胫而走,省卫生厅机关和全省医疗卫生系统广大医务工作者奔走相告,一些经历过那段生活的老同志,闻之更是热泪盈眶,激动不已,纷纷表示要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要发挥余热,为老百姓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1年4月11日,甘肃省委宣传部和省卫生厅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宣传和卫生部门共同开展好这项活动。由此,活动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二

  甘肃省卫生厅开展“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的设想和打算,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2011年3月30日上午,履新不久的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德刚同志深入甘肃省卫生厅调研指导工作。在听取了卫生厅主要负责同志的汇报后高兴地指出,卫生系统开展这项活动,对于弘扬“六•二六”精神,增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推动甘肃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很有意义。可以把纪念“六•二六”与卫生系统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结合起来,搞个“服务周”活动。要体现特色,各有不同,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如医疗部门怎么做,预防疾控怎么做等等,都要有一个总体的思路和打算。吴德刚还要求省卫生厅党组,要以这项活动为载体,努力推动全省卫生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6月16日,吴德刚部长又在卫生厅党组给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甘肃省卫生厅关于在全省卫生系统开展纪念毛泽东同志“六•二六”指示发表46周年“创先争优服务周”活动实施方案的报告》上作出批示,指出省卫生厅“创先争优服务周”活动方案设计的很好,要求有关方面认真组织实施好。

  吴德刚部长对卫生工作的批示精神,对全省卫生系统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来说,是极大地鼓舞和鞭策,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做好各项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省卫生厅迅速行动,拿出了一个切实可行、操作性很强的实施方案。6月20日至26日,全省卫生系统开展纪念毛泽东同志“六•二六”指示发表46周年“窗口服务周”活动紧锣密鼓,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此次活动,成为卫生系统创先争优窗口服务月活动的继续和延伸。工作中,他们重点抓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医德医风教育,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思想道德水平,牢固树立热爱党、热爱人民、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坚定信念,牢固树立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增强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坚持“六•二六”方向,不断强化农村卫生在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地位,探索和总结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规律,进一步振奋精神,改进作风,细化措施,加快农村卫生发展步伐,在为全省卫生改革与发展中争作新贡献。活动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为主题,以“三亮(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三比(比学习、比服务、比奉献)三争创(争创满意窗口、争创优质品牌、争创服务标兵)”为载体,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集中开展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活动,使医疗机构真正成为了就医环境优化的示范窗口,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变化,真正得到了实惠。在这次“窗口服务周”活动中,全省卫生系统还紧紧围绕服务态度热情周到,服务行为文明规范,服务流程科学合理,服务措施便民利民,服务环境舒适安全,服务信息公开透明的要求,不断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了以下七个方面的转变和提升,即:主动上门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优化医疗门诊急诊环境和流程、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大力推广优质护理服务、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积极开展医疗纠纷化解活动。

  6月21日,省委宣传部再次向甘肃日报社、省广电总台、中国甘肃网和中央驻甘各媒体发出通知,要求宣传“六•二六”优秀队员的先进事迹。

  6月24日,省卫生厅向省委书记陆浩同志作专门汇报,听取陆浩书记的指示。

  咸辉副省长也几次听取卫生厅工作汇报,并亲切接见赴甘“六•二六” 医务工作者王富庆、霍瑞莘夫妇。

  卫生厅党组紧紧抓住这几次难得的机遇,要求全省卫生系统立即行动起来,抓重点,促落实,把纪念“六•二六”活动和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与文化大发展结合起来,扎实推进“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深入开展,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三

  为了确保活动取得成效,甘肃省卫生厅党组向各市州卫生局、省属各医疗卫生单位下发了《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开展“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的通知》,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部署。

  在厅党组的具体指导下,“六•二六”活动办公室拿出了一个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方案对每一个阶段的工作任务、达到效果、完成时间、责任处室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邀请和组织当年响应“六•二六”指示来甘肃工作过和扎根甘肃的医疗卫生工作者,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建立“重温六•二六指示赴甘医务人员联谊会”,形成定期联络机制,互通信息,为甘肃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和支持;召开响应“六•二六”指示赴甘医务人员座谈会,广泛开展宣传报道,并进行录音、录像,集中出版回忆录;组织响应“六•二六”指示赴甘医务人员事迹报告会,开展学术讲座和义诊活动;邀请作家创作关于响应“六•二六”指示赴甘医务人员事迹的报告文学;以“六•二六在甘肃”为背景,筹拍一部反映“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事迹的电视片;编辑印刷反映“六•二六”赴甘医务人员事迹的画册。方案同时要求厅机关相关处室、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前医疗卫生工作实际,认真总结、提炼“六•二六”医疗队精神内涵,发掘典型人物事迹,组织开展回忆、讲述等活动,形成新形势下开展医疗卫生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手段、新武器。

  厅党组还对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既:要充分认识到,如果没有“六•二六”指示和大批响应号召来到来甘肃开展医疗服务的北京等地医务人员,如果没有他们带来的技术,甘肃卫生事业发展的步子会更慢。所以,一定要把这次纪念活动开展好,取得实效。一要强化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厅直各单位、厅机关各处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要切实提高对此项活动的认识,要从弘扬医务人员扎根基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崇高精神,树立卫生系统良好形象,推动卫生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问题,强措施、抓落实。要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认真按照各阶段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开展工作。要把开展“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作为深入推进“争先创优”活动的具体措施认真落实,各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二要切实加强宣传报道。宣传报道工作要贯穿整个活动始终,要以厅网站、《甘肃卫生》杂志为重点,陆续刊登“六•二六”赴甘肃医务人员生平事迹、典型材料和回忆录,大力宣传他们的突出贡献。要联系中央驻甘、省、市及各地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报道“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和队员的先进事迹。同时,要按照活动的整体部署,集中一个时间段,组织记者赴“六•二六”队员工作过的相对集中的市(州)、或定居甘肃队员中进行采访活动,为“五个一”工作积累素材。三要延伸活动内容,强化活动效果。要以此项活动为契机,切实抓好医务工作者理想信念、职业道德、革命传统、党史知识和医德医风教育,引导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进一步增强卫生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树立卫生系统良好形象;动员和鼓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建功立业,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四要推进各项卫生工作。要把此项活动取得的成效落实到推进我省卫生事业发展上,落实到深化医改工作中,紧紧围绕全省卫生工作“十大行动计划”,以崭新的精神风貌、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在加快卫生改革和发展、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的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甘肃省卫生系统纪念“六•二六”活动,由回顾历史,落实到了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实践之中。

  “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的开展,始终牵动着卫生厅领导班子每一位成员的心,他们身体力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关注着活动开展情况。多次给省委省政府领导汇报工作设想和打算,听取省上领导的指示,给有关部门汇报活动开展情况。他们提思路、讲要求,审定文件、方案,多次前往北京,拜访、看望老专家,陪同省上领导慰问留甘人员。在寒冬的早晨六点,他们陪同老专家们品尝“家乡”的金鼎牛肉拉面,然后亲自前往机场送别……

  “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在卫生厅领导班子共同努力和大力推动下,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了。全省卫生系统、省属各大医院、各市州和县区医疗机构热烈响应,迅速行动,他们以“六•二六” 医务工作者为榜样,纷纷开展了送医下乡、义诊咨询等活动,一个学先进、比贡献、塑形象、促发展的高潮在全省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中迅速掀起。他们把学习活动与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多作贡献结合起来;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结合起来;与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结合起来;与医德医风建设和行风建设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实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学习宣传活动,在全行业牢固树立了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行业风尚。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以“六•二六”英雄团队为榜样,大力弘扬“六•二六”精神,牢固树立高尚的医德、廉洁的医风和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卫生事业发展氛围。许多医疗卫生工作者、医学院校毕业生纷纷表示,要以赴甘医疗队为榜样,带着理想,带着知识,到基层去服务群众,到农村去施展才华,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建功立业。

  四

  在“六•二六”精神的引领和推动下,甘肃卫生事业走过了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亮点频现,成效显著,百姓受益——

  2010年8月,舟曲泥石流灾害中,甘肃坚持大范围用中医药救治伤员,防疫情扩散,使中医在突发事件中声震一方,贡献突出,被誉为是“创造了中西医结合治伤的奇迹,开创了一个中医救灾新医学学科”。甘肃省因坚持走中医特色的医改之路,中医药政策实现全方位突破,而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这一年,甘肃省共出台了大小几十项医改政策,卫生厅厅长刘维忠当选由《中国卫生》杂志牵头组织开展的“2011年度十大医改新闻人物”。零点集团还给甘肃卫生厅颁了一个倾听民意政府奖,民间机构给政府发奖,成为网民们的热议话题。7月,甘肃省卫生厅和林业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中药树造林活动的通知》,制定了规划,确定了不同地区适合种植的中药树种,成为植树造林和为民富民一举两得的好事。紧接着,他们又与农业厅、商务厅、旅游局、药监局等部门共同发文,支持发展与卫生相关的产业。主要有:《关于发展中医生态养生旅游产业的通知》、《关于加强药用木本植物种植的通知》、《关于发展药膳产业的通知》、《关于在退耕还林中种植草本中药的通知》等。为此,天水市委市政府已经筹集专项资金3.8亿元,在麦积山附近规划23万亩建设中医药生态旅游区。12月27日,省卫生厅发起以“身体力行献血,奉献爱心暖冬”为主题的厅机关干部无偿献血活动。省卫生厅机关、甘肃省红十字会、甘肃省健康教育所等单位的干部职工踊跃参加活动,经体检合格的154名同志在这一天走上采血车,挽袖献上了自己的爱心。更有2012年春节前,甘肃省人民医院两名来自平凉市卫生学校的实习护士陈凤娟、牛雪莲同学,因为在兰州街头抢救素不相识的路人,口对口做人工呼吸而被媒体报到并广为传播,被称之为“兰州最美女孩”。次日,省卫生厅主要领导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往医院参加表彰大会,并当场宣布,录用这两位同学到甘肃省人民医院工作,引来喝彩一片。

  有趣的是,这几年屡有新闻事件发生的甘肃省卫生系统,在进入2012年夏日后,又发生了一起不大不小但却吸引人们眼球并引发热议的事件,再一次把甘肃卫生人推上了风口浪尖。2012年5月12日至20日,甘肃省卫生厅举办“真气运行学骨干培训班”,组织了部分医务人员参加,主要目的使医务人员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中医知识和方法,但引发质疑。5月31日,卫生部正式回应“打通任督二脉”事件,认为中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民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言人特别指出,人类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并不断有新的发现,现代研究也在不断为中医药理论和方法提供科学证据。在学术层面,国家鼓励开展理论探索、实践创新和学术争鸣……

  这是甘肃卫生人的所想,是甘肃人民的所盼,也是所有赴甘医务工作者共同的心愿。

  人们期盼着,期盼着甘肃医疗卫生事业,在“六•二六”精神的鼓舞下,在老一辈赴甘医务工作者的帮助下,再创新业绩,百姓得实惠……

  相 约 2 0 1 1

  以情系陇原——“六•二六”赴甘医疗队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和座谈会在兰州圆满召开为标志,甘肃省开展的“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佳话,成为又一段难忘的记忆。

  一

  那辽阔的大地,

  那朴实的民风,

  我曾经是那里的一员。

  在静静的病房里,

  提着南丁格尔的灯,

  啊,四十年一闪而过。

  仿佛就是昨天的事,今晨未醒的梦,

  假若有来生我仍然愿意回到故乡与亲人重逢,

  仍然愿为他们的健康献上我的所能。

  ——舒玉苓

  重回甘肃的“六•二六”赴甘老队员们纷纷通过回原单位义诊、讲座等各种形式为他们的第二故乡献上了自己的心意。活动虽已结束,但对于前来参加活动的老队员们来说,又是一段难忘的记忆。许多参加了活动的老队员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支持和肯定,远在北京的王凤岐教授、李春英教授、赵金垣教授、吴建中教授在百忙之中,通过电邮、短信表达了他们对活动的赞誉和感谢;平凉的智淑苓还为“六•二六”活动办公室制作了手工纪念品……

  北医三院赵金垣、蒋如珊夫妇短信如下:

  在兰期间承蒙细心关照,十分感谢。对卫生厅科学、高效、有序的工作留下深刻影响,特再致意,也向各位厅长问好,希望有机会再见,尤其希望能在北京尽地主之谊。

  北京天坛医院吴建中、关碧琰夫妇在电子邮件中说:

  谢谢你们的热情接待!我们已经平安回到北京。这次有机会回甘肃参加纪念“六•二六”活动,受益匪浅。甘肃领导和甘肃人民没有忘记我们,我们也不会忘记甘肃人民。正如所有“六•二六”医疗队员所说,甘肃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愿意继续为甘肃人民服务,为甘肃卫生事业尽力。

  二

  2011年5月10日至18日,甘肃卫生厅“六•二六”活动办公室任小东、张云、王力同志赴北京,先后到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安贞医院、广安门医院、积水潭医院等单位看望走访了部分响应“六•二六”号召赴甘医务工作者。在短短8天的走访活动中,共联系走访了20位老专家,年龄从62岁到83岁,他们大部分仍然坚持门诊、科研,战斗在医疗第一线,为人民服务。听说来意后,各位专家都在百忙中安排时间接受了采访,回忆当年在甘肃的经历,抒发对甘肃和甘肃人民的深情与思念,同时积极提供信息,帮助联系当年的队友,使走访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在邀请他们参加座谈会时,他们都很高兴,表示一定要回到甘肃看看,要为甘肃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5月10日至15日,甘肃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慧带领李俊玲、杨冬霞、肖润东前往北京,走访慰问了当年响应“六•二六”号召赴甘,在原甘肃省卫生防疫站及原甘肃省地方病二所工作过的医疗卫生专家们,向曾经为甘肃卫生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老一辈医疗卫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甘肃卫生志》的记载显示:“1973年,有十多名北京下放甘肃各地的有关高级专业人员调入省地方病二所,充实加强克山病防治队伍,冯树异等从病毒病因入手,接受省科委经费资助,组织人员做过病毒病原和免疫学方面的实验研究。”时任站长、老革命穆成科、朱占杰、唐红德十分重视人才工作,他们一次性从全省调来梁荣根、祝美音等七对北京下放来甘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到来,奠定了甘肃卫生防疫事业的基础。在几天的走访活动中,省疾控中心慰问组先后看望了曹家琪、王黎华、江伟珣、魏有仁、沈安、李天霖、赵榴珍、王璀华、冯树义、宁有城、王士娴、黄雅丽等十多位老专家,在得知沈安教授因病住院的消息后,还专程赴北医三院看望了沈老。

  (2012年12月23日下午,我拨通了王黎华老人在北京的电话,她是我采访的在京的最后一位专家。王黎华是一位背负着沉重政治包袱下放甘肃,为陇原老百姓的健康默默奉献了10年的女子。1950年她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北京医学院任教。反右斗争中,她被错打成右派,年仅32岁。1970年,北京医学院公共卫生系的八大讲师全部下放陇南,她是其中之一,被安排到偏僻穷困的康县岸门口公社卫生院,后又参与筹建县防疫站,《康县志》(1989年版)中永远记载下了她的芳名和贡献。1970年前,卫生部曾计划要把北京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合并到兰州医学院,仪器设备都搬到兰州了,但合并之事不知为什么没有了下文。设备撇在那里没人用,十分可惜,王黎华就去兰州医学院要了一些仪器设备和玻璃试管回来,建起了一个小化验室。那时候,王黎华在岸门口卫生院和县防疫站两边跑。她和安笑兰副教授针对当地需要,日夜精心劳作,制作出了不少麻疹疫苗,但经送北京检验,免疫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也难怪,连基本的用电都不能保证,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又怎么开展试验和研究?康县地方病严重,一半的公社有大骨节病,一半的公社有甲状腺肿大,她建议在防疫站加工了一些碘盐,但被扔在一边没人管,这让她十分郁闷和无奈。因为政治上的无情打击,也因为下放甘肃,王黎华终身未婚,现在与弟弟一家生活在一起。在与这位八十八岁高寿老人的对话中,她传达给我的信息是:宽厚善良、思维敏捷、乐观开朗。我衷心的祝福她健康长寿!)

  三

  芦世璿,北京协和医院享誉全国的内科专家,新中国成立前的海归派,来甘时已年届半百。他和夫人严大夫先是在岷县农村工作、生活了两三年。1973年前后,他调到兰医二院,严大夫调到地方病研究所,夫妇俩扎根甘肃,一待就是近10年。芦世璿的父亲芦永春是第一个把X光片机带回中国的名医,为了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他将儿子从国外叫回。二十世纪20年代,芦家在北京温泉附近开了一家结核病医院,在那个结核病泛滥的年代,芦家的结核病院,救治了难以计数的结核病患者。芦世璿返京后,以丰富的经验和多年积累制作的矽肺病典型片成为全国标准,至今被全国各地医院通用,在业内被奉为圭臬。

  除了在科研和学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外,在育人方面,芦世璿更是功莫大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甘肃省卫生厅责成兰大二院内科举办内科主治医师进修班,每年一期,每期为30~40人,连续培训了10多个班,填补了医疗队伍因“文革”十年未招生造成的人才断档困境。到90年代时,这些接受过培训的人都成为业务骨干,许多人成了科主任,有的还进了管理层。

  4月13日,甘肃省人民医院王英、高学明、安妮等同志走访、看望了响应“六•二六”指示从北京来到甘肃支援医疗卫生事业的在兰的老一辈医务工作者。

  何可英副主任护师是河北人,1950年参加工作,1950年至1969年在中央军委北京医院工作,期间担任周恩来总理的保健护士,至今,她还珍藏着周总理同夫人邓大姐赠给她的纪念册和她自己的毕业证。1969年,她自愿报名,与爱人王醒和两个孩子一起,来到靖远县永新公社卫生院工作,翌年调靖远县医院,1973调甘肃省地方病第二防治所,1976年调甘肃省人民医院工作,协助李荣主任一起组建省人民医院理疗科,1988年离休。何主任的两个孩子一个参军在部队,一个在兰州工作,老两口居住在兰州,几十年如一日,没有想过要离开,她说:“中国人,只要是为祖国、为人民,在哪里工作都一样,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啊。”朴实的语言,掷地有声,坦荡的胸襟,令人敬仰。

  王青菡主任慈祥和蔼、笑容可掬,家里干净整洁,简朴典雅,书桌上正在绽放的蝴蝶兰给生活增添了生机和雅致;她珍藏的离开北京时一家人在天安门前的合影,展示了当年她满腔热血报效祖国的飒爽英姿。王青菡祖籍河南舞阳县,1955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同年分配到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工作。1970年,她自愿报名,带着爱人和孩子到甘肃省靖远焦化厂医务所工作。1974年调入兰钢职工医院,后于1981年12月调入甘肃省人民医院皮肤科,任副主任,1987年11月退休,直到1990年才离开工作岗位。说起过去,老人仍然踌躇满志,同时又谦虚地说:“文革”十年的好时光没有好好工作,对国家贡献不大。言谈中,流淌着一名医务工作者深深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祖国的热爱,她希望人民健康幸福,安居乐业,希望国家兴旺发达,民富国强。

  刘丰厚、李智凤夫妇是从北京天坛医院来到甘肃的。当时,刘丰厚任检验科支部书记,李智凤从事护理工作。1970年至1982年,他们在清水职业病医院工作, 1982年调来省人民医院,刘丰厚多年担任后勤支部书记和水电科长,李智凤一直从事麻醉工作,在医院默默奉献了一辈子,令人肃然起敬。虽然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但刘丰厚老先生的身体硬朗,精神很好,他说:“医院对我们很照顾,这辈子扎根在这里,我很知足。”

  王章,甘肃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原主任,主任医师。在他珍藏的一幅毛主席画像的背面,用红笔写着“赠北京赴西北安家落户的战士王章同志”。王章说,这幅毛主席像是我响应“六•二六”号召赴甘肃时,工作单位北京医学院送给我的,直到现在我都为自己那时的决定感到光荣。王章1936年12月生于河北任丘,1962年从北京医学院卫生系毕业后继续在北医读研,1965年后在北医劳动卫生教研室做助教,1969年11月赴甘肃后,被分配到省职业病防治院。还没到单位上班,甘肃省卫生事业管理局先安排北京下放到兰州的人员与甘肃省地方病防治所的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下乡半年,在陇南地区的西和、礼县农村巡回医疗、防治克山病。1971年1月,甘肃省职业病防治院撤销,北医下放来的几位医生均调至甘肃省人民医院工作,他与北医来的范君提、唐子进等专家组建了甘肃省人民医院职业病科,设病床十余张,开展职业病防治、研究工作。1986年,王章参加全国尘肺X诊断标准的制定工作,由他在甘肃各矿山数百张X胸片中选择的402号胸片,被确定为标准的一期尘肺X线胸片,并经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职业病诊断标准分会审定,卫生部批准为国家GB 5906—86标准。四十多年过去了,王章从来都没有为自己当年的选择后悔。

  京城访故旧

  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甘肃省肿瘤医院根据省卫生厅的安排部署,成立“六•二六”活动办公室,组织开展纪念活动,并选派强宗理、张海燕同志代表组织赴京寻访、慰问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在原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工作过的老专家、老教授。听说来意后,各位专家十分高兴,他们安排时间接待来访,回忆当年在甘肃的经历,在新医药研究所的工作和生活,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一

  甘毓麟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60年11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参加工作。1970年1月,他和从事麻醉专业的妻子张家骅一道赴甘肃省临夏州医院工作。1982年8月回京,任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任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

  1970年1月,甘毓麟带领100多名北京医务人员,来到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了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在当地政府专门划拨的土地上,大家开始齐心协力建设新医院。当时下去的人里面有副院长、办公室主任、党支部书记等,他们的到来,给地方政府也带来很大压力,压力是因为当时地方条件简陋,财政力量有限,对于这些北京来的专家接待上条件有限。他们住的是老乡临时腾出来的房子和一些机关办公室,地方很分散。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很快在以前的一个旧马棚和几间土坯房里开始了来临夏后的诊疗工作。医院的地面都是这些工作人员用到处捡来的旧砖块自己动手铺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非常差,条件差到什么程度呢?“没有电,就买来大的手电筒照明做手术,医院值班的房间四面都漏风,冬天生煤炉根本就不起作用。当时临夏冬天的晚上零下二十几度,冷的没法说,大家就把输液的瓶子攒起来,晚上灌上开水暖被窝,就那样,还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甘毓麟房子北面有一个小阁楼,由于阁楼上的人经常倒生活用水下来,把他住的房子都泡了。有一天中午,他们去上班。不久,邻居来说,“你们的房子冒烟了”,回去一看,整个房顶都塌了,全都砸到住的床上了。如果他们迟一点上班或睡觉,就被砸、被埋了。还有很多同志住的地方很偏僻,在一些小巷子里,出去就找不回来了。因为巷子深,地方杂,语言不通,很容易就迷路了。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同志就想不通,思想上有负担了。尽管如此,看到当地老百姓确实需要很好的医疗,大家还是不讲任何条件地为当地老百姓看病治病、无私奉献,大家确实觉得临夏的人民群众需要自己。北京医务人员的到来,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在临夏工作期间,北京来的医务人员见到了许多以前在北京根本没有见过的疑难杂症,也抢救了不少病人。有一个妇女,患卵巢囊肿,来的时候110多斤,做完手术后称体重,只有60多斤重,实际人是非常瘦的,囊肿就要50斤重。还有些病人,来的时候是自己走来的,可是一量血压,零,无血压,老乡们太坚强了,真的不知道在那种状况下,老乡们是怎么坚持来到医院的。在那里,内科最常见的病是痢疾,还有就是血压低、休克、晕厥等。1973年,卫生部要求甘肃省要将肿瘤研究这一块搞起来的,为此,省上成立了甘肃省新医药学研究所。当时中央领导及卫生部都很重视恶性肿瘤的研究,省上计划要抽调一些技术骨干来做一些肿瘤调研工作。于是,甘毓麟被借调来到了甘肃省新医药学研究所,几年后正式调入。他具体搞肿瘤的调查、分析、研究等工作。当时人员有限,条件简陋,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就培训赤脚医生配合开展这项工作。所以当时赤脚医生是这项工作的基层骨干,既要看病又要调研。根据基层的调查结果,他们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当时的数据显示,武威是肿瘤的高发地区。不久,在武威的武南镇上,建起了全省首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地县级的肿瘤医院,他的许多研究成果,对于今天的肿瘤研究仍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甘毓麟十分怀念许多当时在他工作中、生活上给予了自己无私帮助的老领导和同事们。他说,虽然一些人已经与世长辞,但他们严谨的工作作风,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将永远激励着后来人!

  二

  肖梓仁,卫生部科教司原司长,现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见到甘肃来客,禁不住首先回想起曾在一起共事的一些老同事、老朋友。回忆起当年在新医药学研究所工作过的“六•二六”老专家罗慰慈时,他讲了让自己很受感动的一件事:罗慰慈教授,已经86岁了,是国内最权威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专家,退休于北京协和医院。去年,曾在基础研究所门前遇到他,身体硬朗,问他干什么去了,他说去图书馆查资料。因为看了一个病人,有些问题有点不太明白,所以去查查文献。肖梓仁很感慨,以罗教授的资历和经验,什么病看不了。这么大年龄了还亲自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可见他对病人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是现在许多年轻人都比不上的。

  肖梓仁回忆,我们1970年从北京来到酒泉后,当地政府把总寨公社卫生院更名为“酒泉县第二人民卫生院”,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我是当时该院的负责人,还与其他四名同志一道组建了临床医学组。我们去的医务人员中有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的,都是高资历大夫,我们去了以后,工作开展的比较顺利,病人越来越多,当地老百姓非常淳朴实在,看好以后,一传十,十传百,到我们这儿看病的就不是总寨公社的了,县城里头的也有了,其他地方的也有了,病人越来越多。县城里的医院,有时也要求我们去会诊。当时,这些搞临床的医务人员下到基层作了许多贡献,相对来说做基础研究的就受限制了,在那里没办法发挥作用。比如自己的爱人沈珝琲,是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生物化学专业的,还有搞抗生素研究的,他们都无用武之地。当时组建这个医院有8个专业的人员,包括儿科、皮肤科等等。随行家属有搞建筑的,有搞原子弹的,还有搞地质的。医院分配这些人员分别管库房,搞基建,办食堂等等。她们都很负责,工作虽然简单,但做得一丝不苟。

  回忆起那时候在甘肃酒泉的工作生活,让他很是感慨,许多10多岁的孩子冬天只有棉衣穿,没有棉裤,光着屁股,条件很艰苦,看病撩开衣服先帮老百姓捉虱子。冬天滴水成冰,天气特别寒冷,但是,就这样的艰苦条件,也没有影响这些北京医生为当地老百姓出诊看病。“有一次深夜,我作为卫生院的负责人,陪着吴大夫到老乡家抢救难产孕妇。在沙滩上,我们高一脚低一脚,走的十分吃力。进门一看,孕妇坐到炕上,炕上铺着沙子,就坐到沙子里头。这个多不卫生啊,沙子上会感染的,她用这个沙子来吸这个血,头发吊起来,吊到那个梁上,说不能倒下去,倒下去血就往上走,带有一些迷信色彩。医疗条件非常差,医疗知识非常欠缺,看到这个情景……我们很感慨,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卫生工作的重点确实是应该放到农村去。”

  后来,省上成立甘肃省新医药学研究所,肖梓仁也来到新的岗位。他回忆说,新医药学研究所,还有许多从全省各地的北京医生中抽调来的人员,专业力量非常强。所里举办了多期中西班,培养了许多人才,有很多从新医药学研究所出去的人才后来都做了专家、领导。

  1994年肖梓仁曾回过一次过兰州,受到卫生厅副厅长马登科的热情接待,他去新医药学研究所看了看老朋友、老同事,还作了一场关于科研管理方面的报告。还去了酒泉,看望了当年给他们做饭的王师傅和几个当年的赤脚医生。

  肖梓仁说,我觉得中国知识分子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爱国,特别在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国家发生很大变化以后,只要国家、政府有什么号召,有什么要求啊,这些知识分子都是积极响应的,身先士卒,去为人民服务,为解除老百姓疾苦尽一份力。

  肖梓仁的爱人沈珝琲,已经77岁高龄,仍然奉献在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化学研究室医学研究的岗位上。老人是博士生导师,曾带博士超60余人。基础研究就是她的生命,这么大年龄了,还在做实验,带学生,改论文,令人敬仰。

  三

  赵树纬教授在甘肃工作17年,1987年,中国医药开发研究中心成立时调回北京。1970年,王菊滨所在中国医科院为了落实“六•二六”指示,“哪怕伤筋动骨也在所不惜,要选派医务人员支援甘肃”。就这样,夫妇俩来到了金塔县的一个公社卫生院,说是金塔县第二人民医院,还说是战备医院,可医疗条件太有限。输血没有标准的血清,他们俩口子一个是A型血,一个是B型血,每次输血就拿他俩的标准血清来配血。一块下来的好多同事都没有搞过临床,只有几个搞护理的,有一个大夫是搞放疗的,有些临床经验,就只有靠他了。每个人随身带着医学手册和赤脚医生手册,边学边干,很多都是现场学习。第一次出诊是给一名产妇接生,结果遇上大出血,胎盘下不来,大家都很紧张,最后,凑凑合合处理完了,没出大问题。王菊滨是学公共卫生专业的,缺乏临床经验,为了给老百姓看病,经常现场查书,查药的剂量,查病症,查治疗方式,在这期间,学了不少知识。赵树纬是学药理的,因为医院比较小,工作开展不起来。后来公社书记找他,要调他到中学教书,他服从组织的安排,到了学校,当了一年半的教书匠,教语文课。因为当时他是学历最高的,是研究生。后来,王菊滨调到酒泉地区防疫站工作,他也随着调到酒泉地区工作。在这期间,因为工作踏实、认真,被选为革委会委员,评为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还被选为县里的人大代表。1980年7月,调入新医药学研究所担任副所长兼药化研究室主任,工作了7年。

  赵树纬夫妇回忆,回北京临走时,几乎全所的同志都去火车站送他们,好多同志都流泪了,很感动,大家感情都很深。

  1994年,赵树纬夫妇专程回到阔别已久的金塔县,看到县城变化很大,下了车都不认识了。

  谈起在甘肃工作的感受,赵树纬夫妇感慨万千:“太苦了!缺医少药,缺吃少穿。记得有一次去给生产队长媳妇接生,孩子生出来了,就在手上抱着,没有东西裹,找了半天找出一件破棉袄给包上了。真是苦啊!虽然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很差,可是我们工作的热情不改,能为老百姓看多少病就看多少病,能为他们解决多少困难就解决多少困难。”

  再为乡亲出趟诊

  2011年6月26日,是毛主席“六•二六”指示发表46年的日子。这一天上午,在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杨汉法老人的专家门诊前,围满了家长和他们的孩子。杨汉法1963年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儿科系,同年分配到北京天坛医院。1970年初,北京天坛医院整体搬迁到甘肃,杨汉法率领其中的143名医务人员来到天水,组建起天水地区人民医院,任院长。经过40年的发展,医院由最早的130张床位,发展到1000张床位,人员增加到600多人。2006年落成的医院门诊和住院大楼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

  从1980年起,原北京天坛医院医务人员陆续返回北京,1983年春节,最后一批人员离开天水的时候,杨汉法却选择了留下来。他已经难以割舍这一方土地、这一方人民。

  杨汉法说,我出生在一个比较贫苦的家庭,从上学开始,基本上花的是国家的钱。我学到的知识,是党和人民给我的,所以当时让留下来,我就没有走。

  作为享誉秦州的儿科专家,杨汉法退休后,继续奔走在市内几家医院,以他精湛的医术为患者服务。

  “把学到的东西,回报给人民,我心里踏实!”杨汉法坚定而执著地说。

  ( 那年,与杨汉法一起来到天水地区人民医院的北京天坛医院医务人员还有: 任芳碧、吕文均、穆宝深、李崇言、徐 哲

  王怀仁、罗德馨、杜莉茹、董 光、袁宗如、韩德我、罗惠文

  杨桂茹、朱学敏、孙美柯、吴衍清、郑家玑、江流声、张 扬

  张仁辅、蔡诗文、蒋志敏、吴宝妹、翁祖慈、王瑞华、赵 青

  张路均、程妹珠、赵素平、蒋婉清、邢志贤、王纯一、胡秀英

  李雅娴、李 勤、冯赛男、路 英、周福芝、齐仲芝、邢书星

  金树贞、王树贵、姚德全、张国群、刘志达、李惠茹、于合意

  贾文元、苏桂芝、刘 生、郭秀宣、徐 奎、闫 莹、付长生

  周士忠、芦肇元、王金弟、董明昆、田 昆、娄满清、杨海泉

  付胜英、张炳震、邵绂富、邵明华、赵家琪、潘希元、郝金馥

  刘星源、何延敏、周邦锡、夏泽荣、王桂香、王淑珍、孙孟刚

  孙玉玲、卢梅红、杜瑞芳、肖惠敏、崔 筠、周淑贵、闫星瑜

  徐蕃基、朱瑞芳、刘新考、姜治国、李如梅、李富有、李永北

  刘桂兰、史秀松、方伯华、赵 平、李振英、严树春、胡其良

  李静雯、刘文治、单淑兰、王砚梅、赵惠珍、关秀媛、李惠珍

  霍恩烈、殷梅熙、张毓芬、刘凤芝、韩正德、王力均、关力儒

  刘学如、周淑贞、史秀虹、王玉生、罗春孝、刘祖建、周福兰

  高秀芬、韩复旭、何雅琴、张治芬、姚连发、宋雅玲、白育珍

  李树娟、郭淑英、陆秀荣、黄杏颜、吴丽芳、马 隧、于春龙

  张玉英、何薛荣、李慧芝、张 芬、王宝善、贺宝林、李月琴

  范淑岩、赵朝振、赵素珍、徐啟范、蒋文敏、崔亚平、王幕尧

  许其珩、叶淑杰 詹台仁杰、爱新文嘉等。)

  甘肃省卫生厅“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旨在通过学习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的奉献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省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在全系统掀起学先进、比贡献、塑形象、促发展的高潮,以切实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卫生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卫生事业发展氛围。

  在甘肃省隆重纪念毛主席“六•二六”指示发表46周年的日子里,甘肃省省级各医疗单位,有关市县医疗单位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服务周”活动,全省上下掀起了“学习‘六•二六’精神,创先争优比贡献”的热潮。

  甘肃省人民医院院长郭天康、党委书记钱耀文热情洋溢地致信曾在该院工作过“六•二六”医务工作者。信中说:遥想当年,正是您雄姿英发,满腔热血之时,您挥别亲人,放弃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乘车西征,来到贫瘠的西北边陲,同甘肃的医务工作者一道,在困境中求生存,在逆境中求发展。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用激情和热血浇灌了一花一木,雕琢了一砖一瓦,为甘肃的医疗卫生事业,为甘肃人民的健康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青春年华。斗转星移,我们永远铭记,是您用回春般的妙手,延续了无数病患的生命;是您以高尚的情怀和精湛的医术,培养造就了甘肃省人民医院一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

  4月25至26日,正值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时节,省人民医院对口支援静宁县医务工作者,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弘扬医务人员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服务人民的崇高精神,在口腔医疗中心主治医师、支农队长王军的带领下,深入细巷、灵芝等乡镇开展“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巡回义诊活动。义诊点上,“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的横幅格外醒目,闻讯而来的村民将现场围得水泄不通,专家们热情、耐心、细致地询问每个患者的病情,认真为村民量血压、查病因、开药方,免费检查和赠送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药品,忙得不亦乐乎。两天时间,累计诊治患者130余人次,免费送药价值5000多元,散发健康宣传资料2000多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5月6日,甘肃省中医院内、外、儿、针灸、超声影像等方面的专家13人,前往白银市妇幼保健医院社区门诊开展义诊活动。共接诊患者310人次,超声检查120多人次,部分专家还深入到农家院落为老百姓诊病,活动赢得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6月20日至26日,兰大二院在医疗综合楼门诊大厅开展皮肤科、疼痛科、心内科、呼吸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消化科、普外科、中医科、骨科、风湿科和神经内科等13科室的大型免费义诊与健康咨询活动。参加义诊的专家们纷纷表示,四十多年前北京等地一大批医疗卫生工作者响应号召来到甘肃,为贫困地区患者带来医疗服务,解除他们的疾苦。46年后的今天,医院组织这样有意义的义诊活动为兰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基层患者服务,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共同的心愿,许多患者在义诊当天很早来到医院,这是对自己的信任,他们一定不会辜负广大患者的殷切期望,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为甘肃省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6月22日下午,当年响应“六•二六”指示赴甘的部分医务工作者分别在省人民医院、兰大一院开展学术讲座,进行交流探讨。在省人民医院,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内科教授吴学思,作了题为《慢性心衰的现代治疗进展》的报告。我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血管外科教授吴庆华,对血管外科的诊疗进展进行了全面解读。在兰大一院,我国著名职业病学家和化学中毒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授赵金垣,针对化学性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了报告。

  6月22日至23日,平凉市邀请当年赴平医务工作者代表,来自北京的国乐平、李学文、彭学敏、王晓琴、刘重禄、吴光煜、何献琦和在兰的省级专家陈一戎、张书盛、孟宪慎、裴世忱等同志来平凉开展学术讲座、业务指导,并和平凉市人民医院专家丁淑萍、吕安林、马小明、杨亚萍、蒋文生等一道在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卫生院为广大群众进行了义诊和健康咨询。期间,我国运动创伤防治专家李学文教授在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行了学术讲座,平凉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和平凉医专教职工共300多人聆听了讲座,大家普遍感到很受启发、受益匪浅。平凉市卫生局还就卫生教育与科研、岗位进修与培训、学术交流与远程会诊等方面,与赴平医疗队北京专家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6月23日下午,在省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鲍卫汉教授举办题为《瘢痕病例分析与认知》的学术讲座,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康德瑄来到神经内科门诊为患者义诊,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欢迎。

  6月23日至24日下午,省第三医院组织内、外、妇、儿科专家及各科业务骨干,组成1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深入五东居民小区,开展“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义诊咨询、健康宣教及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医疗专家为慕名而来的居民进行了热情而细致的义诊服务,共接待各类患者及群众400余人次,发放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肿瘤、妇科常见病等各类慢性病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知识宣传资料3000余份及养生宣传彩页500余份。为期两天的“纪念毛主席六•二六指示”义诊活动,使周边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也使全院医务人员更加坚定了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技术、服务群众的信念,进一步树立了医务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服务意志。

  6月25日,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在金轮广场举办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大型义诊活动。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世文、纪委书记梁文成,副院长张灏、张锦华、金永新及全院急诊、创伤、骨科、普外、感染、消化、心血管、呼吸、泌尿、神经、口腔、妇产、中医、药剂、肾病及儿科等25个专业的38位专家为800多名市民提供了现场健康咨询和义诊服务。服务内容涵盖医疗各科。免费发放价值10 000余元的药品,发放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册1000余份、院报2000余份。

  全省卫生系统“纪念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开始后,通渭县也在碧玉乡举行了医诊活动。“六•二六” 医务工作者代表、兰大二院和天津第四中心医院等医院的支农专家以及县上四大家领导参加活动,他们回顾了“六•二六”医务人员在通渭的动人事迹,缅怀了他们为通渭县卫生事业发展作出的历史功绩,号召全县医务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服务人民,为推动全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保护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做贡献。参加活动的20多名专家按照专科类别,分组一字排开,四面八方闻讯前来就诊的乡亲们手拿领到的挂号单,拥挤却又有序地排起长龙。一时间,专家们亲切的询问声,患者急切的诉说声、工作人员细致的疏导解说声连成一片,热情在专家脸上洋溢,真情在医患之间传递,感谢在患者眸间表达。据统计,义诊当天专家共接诊各科患者500余例,免费开展B超等各类辅助检查120余次人,免费发放药品价值5万余元,发放健康教育画册2000余份……

  刘宏,通渭县陇山中心卫生院一位年轻的基层医生,在参与了这一天的活动后,有感而发,写下了自己的感怀——

  6月,你们就那么静静地来了,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还有那掩饰不住的路途辛苦奔波的疲劳;是的,你们不是神仙,但在每一个患者的眼中,你们却是神,或者说是他们想抓住的一根希望的稻草,其实,你们又何尝不明白自己在患者眼中的含义呢?正是因为你们读得懂他们眼中的那种渴望和希冀,所以你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选择了默默无闻地竭心奉献。面对每一个患者,你们都是那么的细心,那么的关切,那么的呵护备至,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每一个眼神,每一声话语,每一项检查,每一个诊断都倾尽了你们的心血,从早晨到中午,你们甚至没有时间来喝一杯水,没有工夫来缓一口气。夏日炎炎,太阳映红了你们那张平凡却透出伟大的脸庞,面对接连不断的患者,你们依然保持着和蔼的微笑,汗流下来了,你们只是略微的拿衣袖擦擦便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殊不知,要做到这样,需要多少的耐心啊!你们这样用心为素不相识的人服务,难道仅仅是因为你们来自远方吗?难道仅仅是因为像你们所说的那样难得来一回吗?难道仅仅是因为你们忠于职守吗?不,作为同样的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想我是懂你们的,你们这样,更多的是因为在你们的心里早已经埋下了救死扶伤的伟大誓言,是因为你们懂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所要肩负的责任,也许从你们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你们的心里就已经选择了奉献,选择了责任和义务,选择了一个医护工作者的所要面对的种种考验,也选择了热心的付出。是的,你们是平凡的,也许你们的不平凡很少有人懂得,但你们从来都只是轻轻的一笑。也许,你们之所以让我们如此的怀念并不是因为你们为多少人解除了痛苦,更多的是为你们的那种精神,那份热忱,那份信念,那份爱心。

  因为有你们,我们记住了今年的6月;因为有你们,“六•二六”变得有了意义;因为有你们,不知有多少个原本失去欢声笑语的家庭又重拾昨日的温馨;因为有你们,有多少双被病魔折磨得失去光彩的眼睛又显得神采奕奕;因为有你们,又有多少人不再总是在深夜里无助地哭泣;也因为有你们,原本破灭的失望被点燃成了希望。

  6月,早已经远去了,也许你们早已经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也许你们在更远的地方又开始传递爱心,继续你们救死扶伤的誓言,但是你们的精神永在,它就像是一粒种子一样被撒向了大地,在你们爱心的滋润下,开始萌芽,明天,它定会长成参天大树;明天,更多医护工作者会以你们为榜样,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明天,我们会谨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在自己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你们,是医学殿堂里永远不灭的神圣的火焰!

  洗涤心灵铸精神

  “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让我们透过历史的长河,打开曾经的记忆,回味岁月的沧桑,审视历史的烙印,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稳。”说这番话的,是甘肃省卫生厅直属单位党委专职副书记、“六•二六”活动办公室副主任任小东。

  任小东的体会和认识是,重温“六•二六”指示,要牢记党的光辉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从党领导卫生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汲取营养和精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党的卫生政策沿革,会使我们不断走向成熟,会使我们的卫生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甘肃是“六•二六”指示和活动的受益者,没有“六•二六”指示和活动,甘肃卫生还将在更加困难的环境中前行。“六•二六”指示和活动使甘肃在极度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如久旱遇甘霖,对于缓解群众看病难、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具有跨越式发展的作用。当年响应“六•二六”指示的活动中建立的平凉二院、庆阳二院、金昌的北京医院……都是我省卫生事业发展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许多医院由于“六•二六”医务人员的加入,创造了当地医学史的无数个第一。“六•二六”指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在建党90周年之际,将使我们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大家庭,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重温“六•二六”指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当年响应“六•二六”指示的活动中,成百上千的医务志士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服务人民群众,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优裕的生活,自愿报名到西部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他们对党忠诚,热爱人民,满怀壮志豪情,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紧紧连在一起,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这是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重温“六•二六”指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响应“六•二六”指示的赴甘医务人员面对艰苦的自然条件,抱着战天斗地的决心,白手起家,积极投身甘肃基层的医务工作。没有医院,自己动手修建,没有手术条件,自己克服困难去创造。甚至冒着严寒、大雪,头顶棉被,乘坐敞篷汽车到达甘肃农村。严酷的自然环境,简陋的医疗条件,俭朴的生活,锤炼了“六•二六”医务人员坚忍顽强的品格、积极向上的动力、精益求精的作风。他们中许多人成为各自专业领域的领路人,中科院院士毛江森、养生专家吴大真、外科专家李其棠、放射专家张书盛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重温“六•二六”指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医务工作者高尚的职业道德。响应“六•二六”指示的赴甘医务人员与基层群众朝夕相处,结下了鱼水深情。他们对基层群众赤胆忠心,竭诚服务,不存私念,不求回报,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至今许多群众仍然对“六•二六”医务人员赞不绝口,感恩不已。只要我们医务人员保持和发扬良好的医德医风,就能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社会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重温“六•二六”指示,要进一步坚定卫生支农的决心。党历来重视、关心农村卫生。农村卫生作为卫生工作重点,历40年而不变,凸显出农村卫生的重要性。没有农民的健康促进,就没有全民族健康水平的提升,没有农民广泛参与的事业是不完整的卫生事业。卫生系统广大医务人员要认真学习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的精神,继承他们的事业,努力做好卫生支农工作,真正发挥支农队员的作用,相信在自己提高的同时也会造福一方。

  任小东说,开展“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就要认真学习“六•二六”精神,在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卫生工作者,要争当爱岗敬业、履职尽责的模范,爱党爱国、热勤为民的模范,淡泊名利、医德高尚的模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在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张强(省卫生厅调研员、“六•二六”活动办公室副主任):

  历史不会忘记,是因为她们是谱写历史的人;不会忘记历史,是因为我们肩负着再现历史的责任。历史需要有人去谱写,“六•二六”赴甘医疗队这个群体就是谱写历史的人,她们用青春与汗水、用坚守和耕耘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张强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着自己对老一辈赴甘医务工作者献身陇原的深深敬意——

  在厚实的黄土地上,她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边看病边劳动,亲手建起了一间间病房、一座座医院,留下了搬不动的记载历史的丰碑。

  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她们扶弱助贫、救死扶伤、真情奉献,传唱着一首首动人心魄的歌曲,传颂着一桩桩感人肺腑的故事,留下了带不走的惠及后代的创业精神。

  她们来时,热情高涨,积极响应号召,自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但是,当她们踏上大西北的土地时,没想到甘肃有这么艰苦。在有些队员的回忆录里,初到甘肃农村的景象让她们震惊:黄沙满天,交通不便,住房简陋,饮水困难,尤其是医疗卫生条件相当落后……

  她们走时,没想到她们的根却已经深深地扎在了这块广袤的大地上。这里的山,这里的水,曾经在那个年代养育了她们以及她们的后代。这里的乡亲,这里的人民,曾经用善良的心、用感恩的情与她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留在甘肃的还是返回北京的队员,都会把这一生中在甘肃的片断作为她们魂牵梦萦的记忆……

  在陇东黄土塬上、在河西走廊的戈壁滩上、在陇南的崇山峻岭中,“六•二六” 医务工作者们演绎着她们的苦乐人生。她们是医生,治病救人是她们的本分。她们除了为老百姓看病治病外,还宣传毛泽东思想,为当地群众扫盲,编排文艺节目,介绍大山外面的世界,给她们送去欢乐和幸福。她们不畏艰难,不辞辛劳,不求回报,只为了救病人于疾苦,送百姓以健康。在甘肃老百姓的心目中,她们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天使。

  人生有许许多多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记忆会渐渐淡去。但是,在“六•二六” 医务工作者的记忆中,有一种记忆却终生难忘,那就是她们在甘肃工作、生活数年数十年甚至一生的记忆。在翻阅人生的画册时,首先跃入她们眼帘的是在甘肃时以窑洞、大山、戈壁为背景的老照片;在回想人生的往事时,情不自禁常常想起的是在甘肃住窑洞、吃饸 (饸)面、唱秦腔、坐毛驴车等等往事。下放到偏远的西部农村,与大字不识的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种生活,在别人看来可能是痛苦的回忆,甚至会感叹命运的不济。但是,在“六•二六” 医务工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这段生活却成了她们磨炼意志,提高医术,接受再教育的难得的机遇。她们在为当地老百姓防病治病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想尽一切办法改善医疗条件,带中学,学中教,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医务工作者。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精湛的医技,而且也带来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可以说,甘肃医疗卫生事业能够发展到目前的水平,与当时“六•二六” 医务工作者深入基层打下的坚实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人生也有许许多多的感慨。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感慨反而会非常强烈。在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和甘肃省卫生厅组织开展的纪念“六•二六”系列活动组织者采访赴甘医务工作者时,有些队员们感慨:在甘肃的日日夜夜里,她们虽然没有作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只是尽了一个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但是,甘肃的老百姓却给了她们很多。更令她们没有想到的是,时间过去这么久了,甘肃的老百姓,甘肃省卫生厅和省上的领导还惦记着她们,不远千里慰问她们,邀请她们重返故里,重温“六•二六”,重现人间真情,这对她们来说是莫大的精神安慰和最珍贵的健康补品。

  张强说,重读历史,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六•二六”虽然是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些医学前辈们人生经历中的一个片断。但是,正是因为是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中的一种特殊的人生经历,才让她们、我们和将来的“她们”永远忘记不了那段历史。

  再现历史,我们真正地体会到:“六•二六”是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重要举措。由于“六•二六” 医务工作者带动建立起来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坚持自采、自种、自制中草药和勤俭办医的工作方针,为甘肃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二六” 医务工作者不怕苦不怕累,送医送药上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是甘肃卫生人孜孜追求的精神境界。

  历史不会忘记她们,甘肃也不会忘记她们。“六•二六”系列活动就是对这段历史的纪念与延伸,就是对这段历史的回顾与展播。“六•二六” 医务工作者们的事迹将会成为新时代献身农村卫生事业的后来者们学习的楷模“;六•二六” 医务工作者们所体现出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将会永远被甘肃医疗卫生战线上的后来者们所传承。

  张云(“六•二六”办公室工作人员、现省卫生厅办公室副主任):

  “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让我和我的同事们走进了“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的精神家园和感情世界,那段如歌岁月、那段美丽风景,永远成为陇原大地上如歌如泣的记忆……

  重温伟人指示,令我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在毛泽东同志“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指示召唤下,许许多多的医务工作者从北京,从全国各大城市满怀激情,奔向祖国边陲。那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横幅高悬、锣鼓震天,秧歌起舞。当然,还有人群中嘤嘤的哭泣声和母亲眼角的泪水。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从此,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与祖国、与甘肃人民的需要紧紧连在一起,无私地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他们在陇原大地上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解除群众疾苦、建立合作医疗、培养赤脚医生,为促进甘肃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甘肃卫生事业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使命,他们将自己的亲情、爱情、热情无私地奉献给了甘肃人民。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党、对祖国的无限忠诚,用青春书写了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奋斗不息的坚定信念,用医者情怀铸就了对甘肃人民的无私大爱。

  毛泽东同志“六•二六”指示和“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经过四十多年历史风云的淬炼,依然历久弥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甘肃卫生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他们在甘肃工作期间所表现出来的对党、对祖国无限忠诚,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奋斗不息的坚定信念和一心为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仍然是今天卫生工作者所追求的时代精神。激励和引导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到农村基层建功立业,对于增强卫生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张云说,鉴古以知今,察往而思来。回顾“六•二六” 医务工作者在甘肃的工作、生活故事,把他们为甘肃卫生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记录于史、传于后世,是“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甘肃人民的心愿。因为年代久远、档案资料缺失、赴甘人员信息零散等原因,我们只能记录和记载下他们人生经历和工作岗位上的一个故事、一个片断、一个细节、一点体会,但正是这点滴之间、细微之处,真实地反映出了他们扎根基层、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敬业精神,折射出了他们忠于使命、执著追求、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展示了我省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时代风采,使我们受到一次生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他们的精神,令人敬佩,更值得我们学习、传承。

  可以说,“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的开展,为全省医务工作者学习传承老一辈医务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新时期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全省医疗卫生工作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载体;也为让全省乃至全国更好地认识甘肃、宣传甘肃、支持甘肃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

  光阴荏苒,四十多年前的风风雨雨已成为人们永恒的记忆。“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奋斗不息的坚定信念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今天,在加快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应该更好地学习和发扬 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共同谱写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宏伟篇章。

  王婧(省卫生厅干部):

  说实话,作为一名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过去多少年来我对 “六•二六”这一数字所代表的含义知之甚少。但“六•二六”纪念活动中,那一张张旧照片深深吸引了我,王万青、李其棠、吴大真这些人物也曾听说过,不过以前没有过多的关注,只知道他们是知名的医疗专家。细读他们的事迹,我眼眶慢慢的湿润了,渐渐地泪水模糊了双眼。特别是当我聆听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先进事迹报告后,真切感受到了“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品质,忠于职守、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受到了一次生动、深刻、难忘的思想教育。

  和当年相比,我们国家包括西部省份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实现社会服务均等化,仍然是需要我们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甘肃仍是欠发达省份,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继续发扬“六•二六”精神,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要学习老一辈医务工作者对党、对祖国无限忠诚,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奋斗不息的坚定信念。要学习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要学习老一辈医务工作者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敬业精神。要学习老一辈医务工作者扎根基层、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要学习老一辈医务工作者自强不息、坚毅顽强的进取精神。“六•二六”的旗帜永远感召着我们,我被他们真实的故事所感动,被我的前辈、我的爷爷奶奶们的先进事迹所感动;我感受到了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伟大与光荣,我为我所从事的工作而自豪,我决心向他们学习,做一个默默无闻、忠于使命、无私奉献的医疗卫生工作者。

  李清霞(省卫生厅干部):

  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一重要思想和他经常告诫我们的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时刻想到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想到大多数人的痛苦,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教导,是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的。在这一指示下,无数激情澎湃的医务工作者矢志不渝地踏上了去往甘肃的征程。气宇轩昂地迈开了“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的第一步。那一刻,他们的青春,无悔……

  在那个时代,大学生是极其珍贵的字眼,他们是听着红色的故事呱呱坠地的一代,是在红色的福荫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亦是立志将红色信念传递下去的一代。爱党爱国爱母校,立身勇做中国人;勤学善思促进步,立志成才取成功;历练本领经磨砺,就业为民自始终。无论他们的初衷寄于何处,这始终是他们的目标,他们矢志不渝的终点。面对未来,他们支援甘肃、扎根甘肃无怨无悔,并且始终坚信自己的理想信念,就是“听党的话,报效祖国”,“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他们刚来到甘肃的时候,农民生活十分困难,缺医少药的情况普遍存在。但当他们选择踏上西行的列车时,他们便选择了奉献而无索求。

  面对艰难的环境,他们义无反顾,坚持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执著,坚守着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承诺,肩负着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嘱托,在这一片远离故乡的土地上,日夜守护,毫无保留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才华……

  如今的他们,如同那老旧的留声机,即使毫无声响,却也能感受的那无尽的经典如春水一般潺潺流淌……

  如今的他们已渐渐老去,可是他们的奉献精神却越显生机,在他们坐标一般的人生指引下,我们新一代的共产党员更应该以此为标准,衡量自身,见贤思齐。更应该将眼光放得长远,心怀祖国,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既要勤奋刻苦地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善于向实践学习。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更应该牢固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思想,倾听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潜心科研,造福人民,将优秀的职业道德传承下去,在立业为民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柳晓林(省卫生厅干部):

  他们属于那个时代,那个年代属于他们!

  当我翻看北京医务工作者们在甘肃大地上英姿飒爽的那些老照片时,觉得格外亲切,似乎就是儿时家里墙壁上挂着的那些照片,算一算,照片上的那些人和我的父母应该是同龄人吧。每张照片上的人都那么快乐,那么灿烂,即使是送别,也丝毫感觉不到一点忧伤。

  “六•二六”赴甘医疗队的事迹深深打动着我,让我心存敬畏,照片中的那些“年轻人”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毅然告别了繁华的大都市,舍弃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用生命书写生命,条件的艰苦、生活的艰辛,磨灭不了他们的自信与激情,他们用自己的执著与坚强,无悔地诠释着火红年代青年人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那些闪耀着青春光彩的身影,如同一个个跳跃的音符。

  我总在想,是什么力量能让成千上万的人义无反顾地从城市走向农村。是激情、是执著、还是使命?似乎难以用简单的答案来回答。有的人扎根基层几十年,有的人坚守在藏区草原一辈子,有的人将生命都留给这片热土,他们自己记不得曾救过多少人的命,记不清踏遍了多少山山水水。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可每句朴实的话语中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耐人寻味,虽然简单,但富有哲理。听着老人们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我的耳畔似乎回响起火红年代中热情奔放、感人肺腑的旋律,哼一哼《大海航行靠舵手》、《我们走在大路上》、《革命熔炉火最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顿觉青春焕发、热血沸腾、豪情澎湃,这是那个年代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重温六•二六”主题活动,让我很受教育。这些健在的老人朴实的话语折射出人性的光芒,点点滴滴、风风雨雨,凝聚了他们的理想信念。说起四十多年前的人和事,仿佛就在昨天,每一个细节都深深烙在他们的心里,挥不走,散不开,欲罢不能休。细细品读他们人生的故事,那里有人生的真谛,有使命的人生,让我的心灵洁净、让我的眼眸清澈。人是需要精神的,人的精神就像高高的苍穹,而人的生命就像不断向上生长的树木,生长得越高,就越美、越挺拔有力。

  翻看这些旧照片,有幸听这些老人娓娓道来那个年代的那些事,有多少情愫充填在心间?他们记住了很多,可能也忘记了很多,可是当那些回荡在记忆深处的旋律飘然而至,心底的咏唱就印证了一切。在一个又一个医务工作者的人生历程中,这是一段火热的生活,永远是不老的回忆。

  袁莹(省卫生厅干部、“六•二六”办公室工作人员):

  这是一段历史,在那个年代铭刻于每个人心中,而在今天,这段历史似乎已被人淡忘,那些动人的事迹、需要传承的精神也似已慢慢流逝。但是,“重温‘六•二六’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活动,真实地再现了一大批医务工作者为祖国、为甘肃卫生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记录了他们在甘肃的人生经历和工作历程,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他们的精神,令人敬佩。

  我无法想象,在大城市长大、生活的他们抱着怎样的心态,举家迁移到甘肃这片贫瘠的土地;无法想象,那些拥有许多并已是全国著名医学专家的他们如何做到放下一切,到农村去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夫;无法想象,作为血气方刚、新时代医学院校高材生的他们又如何作出抉择,自愿来到条件艰苦的这里,把最为璀璨的青春年华贡献给这里;也无法想象,在艰苦条件下的他们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服务一方百姓,体现自己的人生最大价值。

  在和这些老人相处相知的日子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深深刻入心中,一句句感人的话语也牢牢记入脑海,“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工作选择我,我不能选择工作”,“甘肃的人民养活了我们,我们就应该给这里的人民好好工作”,“感谢玛曲草原人民给了我人生的意义,感谢伟大祖国让我继续一个上海人的草原故事”,一句句朴实无华、充满深情的话语,久久盘旋在耳边……

  一切的疑惑在他们的理想和行动中找到了答案,那是精神的力量,那是信仰的支撑。那是源于他们对党、对祖国无限忠诚和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奋斗不息的坚定信念;那是源于他们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那是源于他们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敬业精神;那是源于他们扎根基层、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在甘肃的几十年里,他们新建医院,创建科室、热忱服务、传授医技,填补了甘肃医疗史上的多项空白,为甘肃的医疗新技术开创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今,很多老队员已是全国的著名医学专家,但谈起在甘肃的岁月,他们无一例外地认为在艰苦条件下的种种历练,磨炼了他们的意志,激发出了他们更大的能量,为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虽然离开了这片热土,但他们仍以各种形式关心着甘肃,愿意为甘肃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再尽绵薄之力。

  曾经,我们年轻的心已略显疲惫;又是何时,习惯了在浮躁中度过每一天的时光;然而“六•二六”医疗队的无私追求和奉献精神,让我们重新接受了一次生动而又深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心灵洗涤,让心灵净化。从“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身上体现出的扎根基层、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敬业精神和执著追求、忠于使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所要传承的。他们的感人事迹激发了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医学院校毕业生服务基层、服务农村、奉献社会的热情和激情,相信也会有更多的医务工作者、青年大学生胸怀理想、带着知识,到基层锻炼提高、建功立业,在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促使所有在岗的医务人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做好医疗卫生工作的使命感,保持和发扬良好的医德医风,尽心竭力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为深化医改和全省卫生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苟凯红(张掖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

  我生于甘肃景泰一个边远山村,从小耳濡目染家乡父老乡亲被病魔折磨,限于当时的条件而没有能力看病。听父辈们说后来县上有从北京来的“先生”专门来看病的,尽管我们家离县城要翻山越岭走相当长的路,但乡亲们一旦有稍重一点的病总是赶着进城。在他们心目中,北京来的医生就是最好的“先生”,没有治不好的病。我因为太小,一直没有机会跟上大人进过城,但从他们回来的言谈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充满了对“先生”们的感激和敬仰。也就是从那时候,年幼的我下定决心,将来也要学医当“先生”。

  后来我遵从父亲的意愿考上了兰州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毕业后如愿以偿当上了一名真正的“先生”,在基层医院工作。在工作中每天接触的都是广大的农村病员,切实体会到他们的不易,更为他们因条件限制经常延误病情而感到痛惜。2008年我被医院选派参加“甘肃省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走村入户,深入学校、田间地头,为农民服务。一年的工作让我们既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同时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更加坚定了我们奉献社会,服务农民的热情和信心。

  有人说,用自己的左手温暖自己的右手是一种自怜,而用自己的双手去温暖别人的双手,却是一种奉献。作为一名白衣天使,面对患者渴求的目光,我们义无反顾;面对工作的平凡,我们从容不迫;面对肩负的职责,我们兢兢业业;面对时代的召唤,我们一往无前。因为我们的双臂撑起的是家庭的希望,因为我们的双手托起的是百姓的健康,无私的奉献精神是白衣天使永恒的追求,高尚的医德风范则是我们珍视的生命,爱与奉献是我们永恒不变的主题,是白衣天使无悔的选择。

  樊玉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干部):

  作为一名新党员,我有幸参加了单位组织的“重温红色记忆·感受榜样力量”主题实践活动,有机会追随老一辈卫生工作者奋斗的足迹,聆听当地群众讲述他们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

  草原的夏季五彩缤纷,一踏进玛曲,我的心都醉了。玛曲景色迷人,这里有天下黄河第一弯、有国家级湿地保护区,茫茫原野一望无际,蜿蜒的小溪在草原上流淌,羊群、牛群如流云飞絮,点缀其间,一个个藏包如珍珠般镶嵌在无垠的原野上,如诗如画,沁人心脾。

  红色医生李贡生前工作的地方——欧拉乡卫生院,就坐落在这片美丽神奇的地方。他,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虽然离开我们已经半个世纪了,但至今在甘南草原上只要一提起他的名字,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无人不晓他的事迹,无人不被他的事迹感动落泪。他爱人若己,为解救病痛中的藏族同胞,不止一次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甚至还用嘴为肾衰病人吮吸尿液……原本以为只会在小说中出现的故事,今天却透过一位位藏族同胞的回忆真真实实、波澜不惊地展现在了我的眼前,先辈们曾经的一件件往事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内心,启迪着我的思想,涤荡着我的灵魂,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此刻,我热血沸腾,激情豪迈!我在庄严的党旗下进行了新党员入党宣誓……

  离开欧拉乡,在格萨尔王发祥地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2011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万青老师。虽然他头顶无数光环,然而当他神采奕奕地走进藏包的那一瞬间,又是那样可亲可敬,谦逊幽默。他席地而坐,侃侃而谈。给我们讲述了在当年生活、工作条件那么艰苦的情况下,他是如何坚持下来,并为藏族兄弟解除病痛的一个个感人故事。我再一次被深深地打动,陷入了沉思……那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在支撑着他?他的心里又装着怎样的一种民族大爱?

  走出帐篷,夕阳西下,我依稀读懂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种信仰支撑我们的内心世界,正如必须有物质铸就我们的身体一样。正是那种对卫生事业的无限热爱和追求,对党和人民的忠贞不渝,激励着他们无怨无悔地为藏区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从而有了与草原一生的约定。他们响应“六•二六”指示,扎根西北,投身基层的那种激情、责任、精神,更加坚定了我们的理想信念,让我想到了作为一名医学生当年入学宣誓时的昂扬,一种对卫生事业无限热爱的情感油然而生!“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这声音久久地在辽阔的草原上回响!

  魏静(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干部):

  有那么一片红色的草原生长在我的家乡,有那么一些好曼巴在这片草原上奉献青春,看过他们的事迹,听过他们的报告会,留在印象中的是照片中70岁老人的形象,记忆中是舞台剧中的草原好曼巴,但是从未亲身感受过那震撼心灵的榜样力量。

  “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似水流年,磨不去他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曼巴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这是“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颁奖词,说的就是扎根在玛曲这片红色草原上的好曼巴王万青。是什么样的情怀造就了他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机缘使他令九州动容?走近他,叩问自我,在感动中找寻本真。今天,在这草原上最好的季节里,我们与王万青展开了一场与众不同的交流会。王万青与我们面对面,不作报告,不讲事迹,只说他在草原这四十多年的坚守中发生的那些小故事,只谈遇到困难时自己的心理斗争,给我们展现了他不一样的,更加真实的,有点小幽默的人生。作为新时期下的疾控卫士,我们不用克服高原上恶劣的气候和高山缺氧反应,我们也不用骑马走遍大草原,但我们可以将王万青的这种奉献精神带入疾控事业,融入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少抱怨,多奉献,免回报。作为疾控中心的青年岗位能手,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到“向我看,跟我学,对我监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入党誓词。

  有一种伟大叫坚守,是这次主题实践活动给我最深的感受,我们不能跟英雄相比,也没有几个能做到他那样的壮举,但感怀英雄的事迹,立足本职,在医疗卫生事业上,我们完全可以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为社会为他人献出自己的爱心,让自己的生命像英雄一样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李晓鸣(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作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我对“六•二六”的了解源于父亲的一些讲述。父亲是一名工厂的医生,曾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学习过一段时间,北京医务人员敬业、勤奋的工作作风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北京医生背井离乡,拖家带口,来到陌生的大西北,受了很多苦。但不论自己处于何种境地,他们总是把帮助病人解决疾苦放在第一位。这些人话语不多,但都特别和蔼。有一次父亲因为牙痛,去兰医一院看病。蛀牙很严重,牙大部分都坏了,几个医生均建议直接拔掉,这让他很不甘心。这时一位姓李的北京来的女医生走过来说:“我来试着给你补上,能用多久算多久。”说完就耐心细致的把这颗缺损很多的牙补上了,结果这颗牙一直用到现在,可见其医德之高尚,医术之精湛。每每想到这些人,他都很感慨。

  今天,自己作为一名年轻的医务工作者,我看到周围的同事们都是那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六•二六”的精神在新一代医务工作者身上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同时,医院工作有着高风险、高强度的特点,医务人员的工作非常辛苦,但现在的医患关系却并不令人满意。社会上的一些人对医院和医生有很多微词,如:服务态度不好、排队时间长、有的病久治不愈、药费太贵等。我觉得,这中间有很多误解。我国现有医护人员比例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病人在看病难、排队时间长的同时,医务人员也在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医疗的对象是人,但医疗技术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对所有疾病药到病除的地步,人体的几百种疾病和复杂的情况,使医生在看病的同时承担着极大风险。医院的所有收费标准均由国家确定,医院只是在遵照执行,且目前医院基本处于国家不拨款,完全由医院自己发放工资、筹资建设的状况。这使得医院和医生不可避免的承担了部分本该由政府承担的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我经常在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新一代医务工作者,就特别需要向老一辈“六•二六”医务工作者学习,放下自己的利益与得失,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因为我们是医生,我们必须时刻把病人疾苦放在首位,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纯洁而清澈。工作过程中所有的困难与短时间的不理解,都只是锤炼我们意志的方式。感谢病人的信任,让我们能够成为一名医生。能为病人解决病痛,这是我们最大的骄傲与成功。

  鄢卫平(甘肃省中医院康复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

  金文媺,人民的好医生。虽然身边已经不见她的笑容,但是空气中似乎还有她的芬芳。

  不久前还有患儿的家长谈起她,时光荏苒,即使是真实的故事,听起来已经有了一丝传奇的色彩。

  “那一年,孩子还小,却病得很重,走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有效果,心里几乎绝望。终于打听到了金大夫,金大夫检查完孩子,看完化验单,就在一张纸上仔细的算起来,体重啊、年龄啊、糖啊、盐啊的……她挺着瘦弱的身躯,低垂着飘满银丝的头,伏在桌子上写啊算啊,诊室里静悄悄的,我们大气都不敢出,孩子的小命就掌握在金大夫的笔下啊!终于写了满满一大张,孩子的治疗方案就制定了,输了三天液体,孩子就好了……”

  这样的故事很多,患者们愿意说,家属们愿意听,在这些小故事里,一个高大的形象巍然挺立,一个圣洁的灵魂翩然飞舞。

  记忆里,金文媺总是带着淡淡的笑容,话不多,眼睛却很亮,她匆匆的脚步总是在病房里奔忙,她瘦弱的身体却是患儿家属最后的屏障。路不论多难走,病不论多沉重,只要把孩子抱到了金大夫的面前,家长就会放下心来,松一口气,捶一捶腰——金大夫总是有办法的……

  天妒英才,金文媺离开我们已经十余年了,但是她仿佛又从未走远,像一颗璀璨的星辰静静的守望着这片土地,守望着她挚爱的人民,激励着她的同事和弟子继续奋进。

  20年前,我分配到甘肃省中医院工作,那时金文媺还没有退休,我在儿科转科,亲眼目睹了金主任的敬业精神,聆听过她言简意赅的讲课,领略了她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在生活上的简朴作风,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影响和记忆,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年轻医生:如何爱岗敬业,治病救人。

  光阴似箭,一晃20年。很多同行感叹,如今的医生不好当,一边为患者治疗,一边就要防着他去告你、打你甚至杀你。还有媒体上的恶意炒作,互联网上的过激言论都让医患之间失去互信,让医生心灰意冷。但是患者总是无辜的,闹事的人身体也会患病,得病了也会求助医生,医生能怎么办?想想金文媺,想想那些痛苦的面容,想想那些渴望健康的眼睛,我们必须放下得失,放下恩仇,甚至放下家人,放下健康,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医疗工作中去。

  “六•二六”指示发表46周年了,曾经多少先辈离开繁华的都市,来到甘肃,来到我们身边,把一生的挚爱都奉献给了这片黄土地。今天,我们要说,请放心吧,我们必将沿着先辈的足迹,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服务人民,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