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千古旱原展新颜

      中国水利建设的史册里,永远记下了这一天——公元1994年9月26日。

  这一天,引大总干渠经过中外建设者18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全线正式通水。

  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为这意义重大的一天,于10月10日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庆典!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太多的牺牲,太漫长的岁月,还有太执著的追求,甘肃人民找水、引水、改水的百年梦想终于变为现实了!从此,龟裂的土地将不再焦渴;从此,被背砂压弯了腰的农民不再呻吟。

  一、引大创出新奇迹

  引大不只以其浩大艰巨创造了中国引水史上的奇迹,而且在改革开放的意义上,开创了甘肃水利建设史上的新纪元。

  从中央领导,到社会贤达,从专家学者,到干部群众,所有来到这里的人们,留下的都是赞叹:世纪工程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赞叹代表了一种公认:在引大工地“国际凿洞大赛”中,有各种施工机械的比试,有各种施工技术的比试,也有各种管理办法的比试,同样都在掘进,效果大不一样。同样的地质条件,用钻爆法平均每天2米~3米;用悬臂式掘进机平均每天进尺4米~6米;而用双护盾全断面掘进机平均每天进尺在30米以上,这中间的差距,就是科技的力量。引大工程将是一座世纪丰碑,滔滔荡荡的大通河水为引大的建设者作证……

  上午11时,大雨骤停,浓重的雨云渐渐飘散,露出一片蓝天,天空骤然放晴,洒下令人喜悦的阳光。似乎老天也被这盛典感动,格外施恩,真乃“道是无情却有情”。

  省委书记阎海旺宣布庆祝大会开始。顿时,会场上雄壮的军乐声,震耳的太平鼓声,激烈的鞭炮声和群众的欢呼声响成一片。

  “在震荡山河的欢乐声中,18年前,第一任力主修建引大的省委书记宋平,离开他的座位,拿起剪刀,蔼然含笑地剪了彩。这一剪,代表着万千建设者,活着的和牺牲了的,台上就座和台下站立的,打开了一个闸门,一个内涵太多太深的大闸。随后,他缓步登亭为纪念碑揭幕。一座黑色的闪光的丰碑出现在人们面前。”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甘肃人民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和血汗,陇原儿女翘首企足整整盼望了将近一个世纪!

  宋平说,引大功在当代,造福子孙。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人民办成如此功德无量的好事、实事、大事。

  会当凌绝顶,一览群山小。

  在中外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引大工程创两项国际先进、一项国际领先、两项国内领先水平:

  意大利人运用美国生产的先进的双护盾全断面掘进机连续6个月每月掘进超过1公里,并创造了最高月进尺1.3公里,最高日进尺65.6米、72米和75.6米的世界纪录,全线贯通仅用了13个月。

  跨越大通河与庄浪河分水岭的盘道岭隧洞,被视为“世界性难题”,全长15.7公里,是国内最长的水工隧洞。其长度和建设的难度,均具国际领先。它的贯通和建成,使我国隧洞工程技术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东二干渠庄浪河渡槽全长2.19公里,净空高度43米,设计新颖,雄伟壮观,横跨兰新铁路、312国道及明长城;东一干渠庄浪河埋式箱形倒虹吸,全长711米,被称为“河下之河”。工程总干渠、干渠和支渠共长880公里,相当于京杭大运河长度的49.5%,是引滦入津渠线长度的3.8倍。

  工程的艰巨性世界罕见。总干渠的80%要穿山凿洞,而这些山洞穿越的地质层之复杂和多变,全国少有,甚至可以称为是世界性难题,中外建设者在长、大隧洞开挖,超长距通风,光面爆破,软岩隧洞的新奥法施工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提高了隧洞工程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

  如果说,甘肃农业的发展史,就是陇原儿女改变恶劣自然条件的斗争史,那么,水利事业,特别是引大的建设,就是全省人民与大自然斗争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这条世所罕见的人工地下长河,堪与敦煌莫高窟和富饶的千里河西走廊相媲美。这项我国施工难度最大的引水工程的全线贯通,向世人表明:我国水利建设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它的贯通,对陇原的农业开发,甘肃的经济振兴,更是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一当代中国水利史上的壮举,被作为1994年全国重大建设成就,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1999年建国五十周年,引大入秦工程建设成就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成就概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引大工程建成通水后,胡锦涛、温家宝等15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引大视察,对这一造福百姓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给予了高度赞扬——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称赞:引大工程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人的力量结合的伟大成果,为缺水的大西北彻底改变农业和生态环境闯出了一条有说服力的成功的路子。引大工程的意义,不仅仅限于80多万亩水浇地本身,更重要地是在给人们一个重大的启示和希望。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指出:引大入秦工程是甘肃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体现了甘肃人民确实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这项工程的成功建设,对于改变甘肃中部特别是永登县的干旱面貌具有重要作用。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姜春云评价:“在崇山峻岭中建设引大工程,艰苦非凡,不亲眼看很难相信,可以说这是人间奇迹。它表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可以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引大工程是甘肃人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化的巨大飞跃,也是甘肃人民愚公移山精神的伟大创举,它让我们看到甘肃人民改造大自然的决心和信心,看到甘肃乃至大西北地区的希望。”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指出:“引大入秦是一项雄伟的工程,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这项工程的建成,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结果,是全省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它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积累了治水、工程建设的宝贵经验。工程建设还培养了一大批领导、施工、管理的人才,更重要的是通过工程建设,增强了全省人民搞好水利建设,改变生产、生活条件,脱贫致富的信心,找到了一条路子。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它所创造的经验,对激发干部、群众的精神,对坚定人们的信心,将长期起到鼓舞作用。”

  引大工程是自力更生与改革开放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是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工程建设创造的一系列成就,达到了水利建设的先进水平,有的位居全国、亚洲乃至世界前列,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大建设在利用外资,开挖长大隧洞,跨流域、大流量、隧洞群引水方面取得了成功,总结了经验,提高了我国隧洞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从而在甘肃乃至全国水利建设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被誉为“甘肃的都江堰”。

  “引来大通水,润泽秦王川。”工程建成通水后,被中央和省、市分别命名为全国、全省和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些中外专家来引大交流经验;外国驻华使节、国际友人和中国驻外使节多次组团考察引大;国内外、省内外的新闻单位频繁采访、报道引大;社会各界的干部、工人以及大中学校师生、民族宗教人士等纷纷来引大参观,逾6万多人。临夏回族自治州宗教界知名人士参观引大入秦工程后由衷地说:引大入秦工程充分证明了党和政府是关心人民群众生活的,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工程的成功建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参观这项工程,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的教育……

  是的,西部创造了引大,引大也创造着西部,知道了引大工程,就知道了什么是西部的资源,什么是西部的精神,什么是西部的人……

  美景就在眼前,但还须打几个硬仗。甘肃人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抗旱引水的经验,广大建设者不仅有高昂的热情和干劲,而且还有冷静、严肃的科学态度。实践出真知。引大在一次次的斩关夺隘中,为甘肃的水利建设锻炼培养出一批专门人才。在一场场“大战役”中,造就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技术力量雄厚,行政队伍整齐,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已不再成为难题。引大为甘肃省将要进行的“引洮工程”奠定了基础,扫清了各种思想障碍,由此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将远远超越中国西部的时空……

  水利部部长钮茂生视察工程后指出:看了引大入秦工程,深深感到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甘肃是后发达地区,是勒紧裤带,咬紧牙关干的,精神十分可贵。整个工程设计是合理的,技术是先进的,工效是高的,质量是很好的。建设中的好多经验值得总结……它是西北地区水利建设史上的壮举和里程碑,体现了甘肃人民战天斗地、战胜自然的英雄气概。

  钮茂生还说:“引大工程的成功兴建使党中央、国务院对南水北调工程,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引大工程庄严隆重的通水庆典就在被誉为引大工程“三国大战”之地举行。引大纪念碑就竖立在这里。

  纪念碑有两座,一座竖立在“桥”西端30A隧洞出口处,记载着日本、意大利和工程国际招标建设项目顾问澳大利亚雪山有限公司三国技术人员的业绩。碑为三角棱柱体,碑顶三个银色圆环紧相连接,组成一个三环相拥的整体,与三棱体碑的黑色碑面成直角竖立在三层红色花岗岩碑座上,象征三国团结共建引大。三国的纪事碑文分别用日文、英文和中文镌刻于碑的三面。

  另一座碑竖立在“桥”东端前侧,盘道岭隧洞出口百余米的台地上,这是引大纪事碑。碑文正面记述了引大两下三上历经十八个春秋终于建成的艰苦历程。纪念碑为四面正方柱体,黑色碑面,红色花岗石碑座。碑亭为六角六柱披顶翘角,玉白色栏杆,分两层轩台,四面有阶通亭内。纪念碑与盘道岭隧洞口呈三角型尖端,还有一座纪念亭。碑亭前花坛锦绣。

  “平沙落日路漫漫,千里风光一色看”,2.17公里的庄浪河大渡槽是全国最长的引水流槽,也是引大工程最为雄伟壮观的地面建筑,横跨东西宽阔的川原,长达2195米,最大净空高度43米,磅礴伟岸,气势如虹。站在大渡槽上凭栏远眺,一边是蜿蜒如带的庄浪河水,一边是古迹犹存的明长城。庄浪河两岸梯阶,分布着新石器时代马家窑马厂类文化的遗存。苍茫辽阔的陇中大地,翻卷过铁血征战的马蹄,摇动过丝绸之路的驼铃。兰新铁路、312国道并列从渡槽下穿过。联结欧亚大陆桥的新道路,在笛号一声长鸣中化作浩浩空间弥漫的烟云。新的丝绸之路上又架起一道新的彩虹,成为甘肃中部乃至大西北的一道靓丽风景。

  1994年7月5日,在省委书记阎海旺、省长张吾乐的主持下,省委、省政府在永登召开引大专题会议,会上,作出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由兰州市牵头,拿出20万亩土地,搞一个开发区,作为兰州市的卫星城市……

  一张美丽的蓝图从此再次展现在世界面前!

  二、揭去历史的一页

  在引大主体工程施工建设的同时,一场起砂造田的运动和移民活动也在秦王川几十万亩的土地上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著名作家王守义先生为我们记录下了历史的一幕——

  一个令人激动的信号唤醒了秦王川。不是鸡鸣,不是犬吠。这是发动机的嗒嗒声。这种人类近代史上工业革命的产物,在都市里住久了的人,都听得似乎麻木,十分厌烦了。然而在这一片广阔天域,却如大吕黄钟一般庄严动听。这里的天空和土地,接受一千年、二千年甚至更为悠远的鸡鸣狗吠。今日,却是阵阵轰鸣,震落星辰,迎来黎明之时渐白了东方天际的一抹曙色。

  昔日,每到这个时候,千百个农家小院,随着一声声甩鞭吆喝,家家户户,为疗救生命的饥渴,用苦水杂粮营养起来的肌骨投入铺砂造地的艰苦劳作。尤其是在严寒的冬季,秦王川里,纵目望去,成千上万人整日撒在这片百里大川,从事人造沙漠的苦役。没有人强迫,一切皆出于生存的需求。然而却又在毁灭着生存的环境。可是今天这震颤大地的声音,却迥然不同了。它仿佛告诉大自然,秦王川人开始了对它的回报。

  又是新的一天,随着曙色渐亮,我们看见,一百多台推土机,编成有序的阵势,隆隆开动。一百多个巨大的推铲,揭去秦王川几代、十几代人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盖在黄绵土上的积砂。水,就要来了。水到渠好地要平。秦王川平田整地的工作夜以继日大规模进行。一年一个大会战,一个浪潮跃过一个浪潮。这里不用一把镢头,一张铁锹,全部是机械平整。一百多辆推土机,构成时代性的冲击向这片人造沙漠发起了进攻。在甘肃大地,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壮观的机械化平整土地的场面。秦王川是一片十分幸运的土地。

  这片黄色母土90%被砂覆盖。且不说平地工程,就这砂,揭去近百万亩土地上平均15公分厚的一层砂,其工程的巨大不能不叫人发一声浩叹。

  1989年10月,引大指挥部兰州分部机械队成立,开始了揭砂平地工程。起初只有十几辆推土机,推了一年,没见推出一点影儿。第二年又进了10辆,推了一年,也只有巴掌大一点。1992年推土机增加到50辆,此外还招聘各地推土机来秦王川揭砂平地。到了1993年,光机械队就有103辆,日夜不停地揭砂平地。加上招聘来的就有一百好几十辆。100多辆机子推一年才推下来七八万亩地,给人的感觉,这片人造沙漠还依旧静静地躺着。至此,你才感到岁月使那一人一驴的原始劳作完成了多么浩瀚的工程。要揭去一页历史是多么不容易!

  这是机械队向秦王川父老几代铺下的砂田开战的第一天,黎明,打砂工上地那个时辰起来,机手们走到那战车一样整整齐齐停在新砌围墙的大院里,抚摸着一辆辆的东方红70型铁牛。就像是疼爱自己的儿子,挨个地摸了一遍,拍着锃亮的崭新的机子,他们心潮难平。他们将要推去家乡的万顷砂田,推去他们的父老乡亲用血汗铸造的一种强烈悲剧意识的耕作形式。他们感到从未有过的一种生命的激情。司机们到位了,队长一声令下,钢铁战车隆隆出发了。当他们的战车开进那片规划图上的世界银行万亩示范田的老砂地时,见许多白发苍苍的老农民,在砂地上蹒跚着,看着,有人还将烟荷包里的烟渣倒出,掬起砂土装到荷包里。有的铺开一块手帕,掬起砂包上。那是作为他们人生的证明,大自然的馈赠,还有依依惜别的至深情感去珍存。

  这时,坐在推土机上的张立才和机手们个个热泪盈眶。

  在1994年10月总干渠通水之日,要在东一干渠灌溉范围完成30.5万亩的揭砂平地任务。从1989年到1993年四年奋战,完成14万亩。1994年10月以前的任务是6万亩。任务相当艰巨。于是大会战高潮又起。

  秦王川要向过去告别,从此失去他们祖祖辈辈习惯了的耕耘,是巨大的欣喜,却也含着惜别之疼。

  许多人,不愿让推土机开进自己的砂田。

  牛路槽村是大会战中的重点揭砂区,推土机开进地,整个村子的男人女人涌出村,挡住不让推青苗。尽管,这青苗遇了今年春夏大旱,长得稀稀拉拉仿佛狗毛丝一样。尽管公家已经付了青苗补贴款,但还是不让推。村中有威望的老人说,不是可惜青苗,是舍不得人老几辈压下的地。还有人说:“砂推了,这地不知咋种?”僵持了半个月,推土机没能进地。官司一直打到县上,县长出动左说右说,就是不答应。

  在尖山庙社,机械队白天扎下帐篷,准备夜间悄悄干。农民把推土机掀翻扔到沟里,把帐篷拔了,东西扔出来。司机被赶出尖山庙社界不准进入。

  推土机在这一片土地上千古一推,许多人不理解。他们的心上,还唱着那首古老的砂田歌。可是理解也罢,不理解也罢,谁又能阻挡得了时代的大铲推起来的改革浪潮呢?

  西槽村对待机械队还比较礼貌,没有赶人没有破坏推土机。但另外的情景却叫人落泪。

  农民王汝忠,一家五口人,自从包产到户以后,每年农闲季节,全家人上地压砂,辛辛苦苦压到今日,才把老砂田全部改成新砂田。压砂中,一个儿子,一辆新马车连同那匹口齿很轻的大骒马压到砂坝下。用亲生骨肉的宝贵生命,换来这片新砂田,今年长出头茬麦子。也许是儿子阴魂不散,在地下佑护这片带血的新砂田,那麦子长势特别旺。周围十里八里少见有这么一片青青麦苗。现在要推去。推土机开进这片地里时,王汝忠老两口爬在砂田里哭得肝肠寸断。哭声撩动村里人,男男女女站在地边落泪叹息。

  哭吧!用泪水告别泪水浸泡的生活,用哭声做秦王川砂田的最后燔祭。

  推土机隆隆响着,从王汝忠老两口的哭声里开过去,将天地为之寒心的岁月永远地推去。

  三、水来了,水来了

  短短几年时间,引大的农田灌溉配套工程和移民建设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1987年9月,在引大入秦工程全面复工的决战的当口,中共兰州市委任命梁祖泰主持兰州分部的日常工作。这位有着一身豪气,性格刚直,刚刚在皋兰西岔电灌工程苦干了5年半,还没有来得及休整的市水电局副局长,深知引大入秦是事关兰州农业翻身的关键工程,二话没说欣然领命。

  在被誉为西北“都江堰”的引大入秦工程中,兰州分部承担着引大工程中东一、东二干渠的修建和86万亩农田灌溉的配套工程,摊子大,工期紧。也就从那时起,梁祖泰以他干练、踏实的工作作风,一头扎进了灌溉流域的施工现场。从此,打硬仗,攻难关,十多年如一日,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姿态,在引大入秦工程中作出了许多可贵的贡献。

  1990年6月,正值东一干渠的施工高峰期,梁祖泰不慎左脚跌伤,一时间肿得很厉害,踩在地上钻心地疼。同事们把他拉到医院一检查,脚腕骨折。医生要求他住院治疗,但他硬是不住院。医生无奈,只好给他接上骨、敷上药,送他返回指挥部。在梁祖泰这种拼命忘我精神的鼓舞下,兰州分部当年创下了东一干渠工程两年工程量提前一年完成的佳绩,受到省引大指挥部的高度赞扬。

  那年9月初,是总干渠试通水的关键时刻,就在这节骨眼上,他70岁高龄的老母亲患重病卧床不起。他接到电话后,嘱托胞弟将老人送到省人民医院,连夜从永登赶到医院,在病床前伺候了一宿。第二天一早,深知自己儿子品性的老母亲望着眼圈发青、一脸倦容的儿子,吃力地说:“引大的事要紧,耽搁不得,快去吧!”他顿觉鼻子一酸,点了点头,一横心走了。

  梁祖泰,这位出生在干旱山区里的农民的儿子,从小受尽了吃不上水的煎熬,立志要为饱受干旱之苦的乡亲们引来幸福的甘露。长大以后他与水利结下了不解之缘,兰州市的各个大的水利工程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虽说成年累月修渠打洞,又苦又累,但他心底里却是甜的,他说:“为了改变干旱山区缺水的面貌,别说牺牲个人利益,就是搭上我这一百多斤也心甘情愿!”

  马世元是引大兰州分部副指挥,他是1989年9月任职的。当时专业干部比较少,市上领导把他从皋兰县的西电粮援工程调往引大任职,他二话没说就赴任了,他开了一句玩笑:“我刚才从东山沟出来,又进了西山沟。”这些年,他一直奔波在秦王川的田野里,刚开始他负责两个万亩示范田的平田配套,1993年又开始搞移民试点及移民规划,从此,身高体壮、幽默风趣的“马配套”变成了“马移民”,每周他至少有3天时间是在移民点上度过的,为引大胜利完成创造了条件。马世元是搞工程出生的,修渠是直来直去,做人也是直来直去,他说,移民不困难就不叫移民。所以,这些年,在移民工作上他付出了艰辛努力。他说,只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把党的政策讲清楚,把国家的困难也讲清楚,一旦遇上一些不顺心的事移民们也就能理解了。所以,每当移民之间发生矛盾时,东乡的移民总会拍着膛子理直气壮地说:“移民办的马主任就是我们‘少数’,你们还做啥呢?”除了干部们,东乡的移民都以为马世元是他们“少数”,其实马世元也仅仅是姓“马”罢了,但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他与移民心连心,说明了移民对他所寄予的厚望和感情,说明移民心里非常希望有干部为他们说话、替他们做主。

  “但求苍生俱饱暖”,这一秦王川世代可望而不可即的夙愿,随着引大入秦自流灌溉工程建成通水而实现。从此,秦王川春天的故事翻开了新的一页。

  秦王川变了。“在通远乡晓林村,有一位出生于宣统三年的老人,叫鲁宝彦。说起‘水’,他有摆不完的谱:先前,这里的生活根本说不成,人吃的是土井里的水,又苦又咸;庄稼十种九不收,粮食不够吃,衣服没的穿。‘现在好了’,鲁老汉朴实的笑容填平了满脸的皱纹,‘自从引来天堂寺的水,福也就享上了。’‘现在,靠咱家的几亩水浇地,粮食够吃了,手里也有钱了,日子就像到了天堂,活一辈子人也值得啦!’鲁宝彦穿着一套洁净的中山装,坐在院子里晒太阳。那院子很宽敞,几间砖瓦房,几株苹果树,还有几株香花嫩草,鲁宝彦的曾孙子们在其中穿梭嬉戏。”

  是“水”改变了晓林村的面貌———而依靠水利改变的,又岂止是一个晓林村呢!是的,当干渴了千年的秦王川大口大口地喝足“地下长河”送来的“天堂之水”后,顿时生机盎然、焕发青春,展开双臂,捧出了第一颗丰收的硕果。

  “这个丰收,对秦王川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因为这一年,甘肃60年未遇的大旱,秦王川更是滴雨未见,过去要是遇上这样的年景,早已是颗粒无收,赤地千里。可是,因为有了“地下长河”的滋润,秦王川奇迹般地获得了丰收。大旱之年最先灌水的西槽乡,仍比历史最好年景增产484万公斤。这是背砂造田的先人们不敢想像的。1996年,随着平田配套工作的全面展开,灌区5个乡镇粮食产量超过3649万公斤,创造了秦王川历史的最高水平。”

  丰收给农民的眉梢挂上了新的喜悦;丰收更使农民的心底里扬起了新的风帆,他们满怀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一面把金灿灿的粮食装上小四轮,向国家交售余粮;一面又积极筹资备料,平田修渠,在山野里摆开了新的战场。

  报载:秦川乡有个石门村,全村三分之一的耕地挂在山梁上,川里的地也都是“望天田”,风调雨顺了,收点儿薄田,稍遇点灾荒,连种子都收不回来。1995年10月,东二干的渠水从村头流过,村民们欣喜若狂,按照迎水神的古老风俗,把渠水迎进村里。第二年,灌上水的2630亩春小麦,平均亩产250公斤,其中村支书王孝忠精心务作的3.3亩春小麦,平均亩产达到455公斤。

  这两个数字,对于一般的粮食产区来说,并不算高;但对这个自古干旱少雨的贫瘠山村来说,无疑却创了个破天荒的奇迹。石门沟人从这个变化,看到了山村的希望,也看到了自己的力量。他们聚到一起一吆喝,一下筹集了120万元,一鼓作气修了5条斗渠、26条农渠,使配套水地增加到3800亩,实现了平均每人2亩水地的目标。

  城关镇满城村在庄浪河畔的东坪上,河川的地,引庄浪河水浇灌,每人只有0.4亩;坪上的地,浇不上水,照样忍受着干旱的饥渴。东二干渠通水那天,全村人扶老携幼,呼天喊地,兴奋地赶了10多里路去看水,回来的路上,72岁的张世义老人抑不住抹起眼泪,走在旁边的儿子忙问。

  “爹,你哭啥哩?”

  “渠水清凌凌,甜滋滋儿的,咋就流不到咱们的地里?”老人叹息着说。

  “咱们修一条水渠,把水引过来。”村主任张建业接过话说。其实,张建业早就琢磨着为村里引水的事了,他把这个想法跟村里干部一商量,都说是个好主意。于是,村里很快筹集资金20万元,请来工程队,在裙子洼山梁上凿了3个隧洞,修了6.5公里水渠,把东二干的渠水引到了东坪,500亩旱地变成了水田。如今,这个村子一半田里浇灌庄浪河的水,一半田里浇灌大通河的水。全村人均水地增加到0.8亩,成为永登县的蔬菜基地。

  省引大兰州分部政治部主任张文麟先生说,引大灌区最明显的变化当数农业。粮食产量从1994年通水浇灌以来,一年一个台阶,过去背砂压田抗干旱,如今起砂造水田;过去种田靠老天,如今地膜间作夺高产。引大染绿了昔日干旱的平川和农田,五谷丰登的年景,让几十万饱受干旱之苦的人民安居乐业。工程产生的良好效益终于使无数建设者们的心血得到丰厚的回报。水,使沉睡多年的秦王川终于苏醒过来,焕发出无限生机。在保证粮食稳产高产的基础上,灌区还不断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并积极发展养殖业,从而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过去填不饱肚子的农民开始向富裕的新生活迈进。

  通水之后的秦王川,旱地变水田,低产变高产,强大的经济基础提供了安置移民的先决条件。有了水的滋润,那些在穷乡僻壤无法生存的移民们找到了新的家园,心头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焰。

  2002年7月,应兰州晚报记者龚爱梅之约,我们一同前往秦王川引大灌区,专题采访移民生活。我们高兴地看到,市引大移民办经常组织移民去当地农民家学习水地种植技术,改变移民的旱作农业生产方式。从几百公里以外的大通河引来的涓涓清流,浇灌着广袤的秦王川,昔日的旱原已是阡陌纵横,杨柳吐绿,碧野万顷,生机盎然。截止2000年底,已安置移民11318户,43255人。他们来自兰州、陇南、临夏、武威4个地州市和永登、皋兰、榆中、七里河、宕昌、东乡、天祝等7个县区。他们不仅搬来了,而且住稳了,特别可喜的是,移民带来了秦王川所没有的药材种植技术。40岁冒头的乔向征,是宕昌县移民,家有5口人,种植10亩地,1999年种植黄芪3亩,2000年仅黄芪籽一项就收入24000多元。他在老家是村小学的校长,中学文化,因此比较有远见。那会,他想在家乡种药材却苦于没有土地,也无发展前途。移民到秦王川后,顿时有了施展才干的广阔天地,在他和熟悉药材种植的宕昌移民的带动下,整个秦王川药材种植1万多亩。

  在省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85个新建移民村的基础设施从无到有,已有56个村点通了电,投资549万元新扩建小学25所,解决了53个移民村点4590多名移民学生的上学问题。

  灌区移民在发展粮食生产、解决吃饭问题的同时,还着手调整种养结构以增加收入。在省扶贫办和引大兰州分部移民办的帮助支持下,回川移民村发展了10户暖棚养殖示范户和2万株早酥梨;源西移民村里正在兴建100多座蔬菜日光温室;新昌、东昌等600户宕昌移民户均种植药材2亩。2000年灌区移民的播种面积中,25%的种植了大豆、药材等经济作物。

  “在广阔的引大灌区,有5000亩曾是贫瘠的土地,正以其林茂粮丰、绿染荒原的富饶,回报辛勤耕耘的主人。这便是省秦王川农业高新技术实验示范区的新姿。”

  引大总干渠通水不久,省委、省政府领导就作出决定,在开发区内划出5000亩地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和节水灌溉实验示范基地,并提出了“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分业经营、高产高效、示范带动”的思路。同时提议由省农委牵头,组织农口各单位共同实施,那一年,当地的农民用惊奇而又怀疑的目光,迎来了一批批农技专家,一拨拨农口领导,还有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原先无人问津的荒山秃岭,也引来了众多的承包者,他们带着资金带着规划办起了林场,把绿色由平川引向了旱塬……

  短短几年时间,古老的秦王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又是深层次的,多类型,大范围的。土地快速熟化、林田建设、新品种落户,养殖业兴起,对于整个引大灌区来说都具有挖潜增产,拓宽富路的示范作用。

  引大不仅改变了秦王川的干旱面貌,它还带动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依仗广袤的、具有开发潜力的土地和新的经济发展高潮的到来,永登县在引大灌区的“两片一带”设立非公有制经济开发区,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鼓励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短短几年之内,这里已成为投资者钟情的热土。

  一次次的引大之行,也使我突发奇念:如果能够将清冽甘甜的天堂之水通过自流引到兰州市,作为市民的生活用水,那么,该是怎样的一个情形?饮用水水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也随之提高,而用于净化黄河水的费用也得到节约,岂不一箭双雕,美哉妙哉!

  四、艰难困苦,负重前行

  1997年4月,中共甘肃省委任命常泽国为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建设指挥部和甘肃省引大入秦灌溉工程管理局的党委书记,一年以后又兼任指挥部指挥。梁祖泰、周国庆、石勤学、张云刚、张仲泰、魏至仁、顾其浩和常泽国一道,组成了新一届团结战斗、富有朝气、坚强有力的工作班子。

  引大入秦工程规模宏伟,投资巨大,施工艰难,效益显著。特别是工程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这一辉煌业绩已属昨天。在建好引大的同时,今后如何管理好引大,使其发挥工程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实现工程最佳的经济效益,成为一项十分紧迫而繁重的任务。面对工程建管并举,工程管理工作层次较低的情况,怎样走出一条新路,再创引大辉煌,一直是常泽国和领导班子思考的问题。

  引大通水后,工程开始由建设向管理过渡,管理工作也在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迈进,以水土资源为主的综合开发呈现勃勃生机。在产业化政策的指导下,引大入秦工程在达到“一流设计、一流工程”的基础上,明确了“一流管理、一流效益”新的发展目标,即以水养水、多种经营,滚动发展,最终进入工程运营的良性循环。他们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全面制订引大灌区节水灌溉规划,力争在较短时期内保质保量完成后续建设任务,完善基础设施管理。在此基础上,以水利产业政策为指导,深化引大工程管理和经营管理改革,推进引大发展,扩大供水市场,提高工程效益……

  常泽国对我说:“综观引大发展历程,我们深感历史责任重大,经过历届领导和老一代水利工作者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引大入秦主体工程终于建成通水。而今天,我们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就是在新的世纪不断扩大灌溉面积,让引大工程发挥效益,改变灌区面貌,以促进灌区经济繁荣,实现灌区群众安居乐业。但是,管理工作有其艰巨性和复杂性,要不断变革、研究和发展。我一直在思考,我们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尽了那么大的努力,而灌溉面积扩大缓慢,收效甚微,是不是我们做了些无为的工作?这个问题回过头来要研究,要从深层次来探讨,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不能盲目行事。国家副主席胡锦涛视察工程时的讲话寓意很深刻,前人创业,后人发展才能符合事物发展和历史发展规律。我们必须乘上西部大开发这趟快车,有经营的理念,否则机遇稍纵即逝,错过机会,就会成为落伍者。”

  让常泽国牵心的另一件事是,截止2005年底,兰州市尚有引大灌区贫困移民2.8万人,移民由于来自外地,当地基层组织对这部分群众的贫困问题,没有象解决本地群众贫困问题那样引起足够重视。而移民初来乍到,环境不熟,语言有别,很难融入当地社会,更找不出对症下药的脱贫路子。移民迁来后,当地政府分给了土地,在政府的补助下建起了房屋,可以说是仅仅提供了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而在建房过程中,移民自己也垫支了部分资金,生活相当困难,不要说选不到项目,就是看中了项目,也拿不出资金,形成了严重的脱贫瓶颈。上学、看病问题无法解决,党团组织无人过问等等。他认为,所有这些都必须在加大扶贫力度的过程中,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给予贫困移民以更多的关心。并相机研究,及时解决移民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面对引大今后的发展,引大管理局上上下下充满信心。常泽国说:我们工程管理局领导班子深刻地认识到,引大工程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经过二十多年几代水利建设者的艰苦努力,已经建成通水,工程建设倾注了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心血和智慧,凝结了社会各界、灌区群众和广大工程建设者的辛勤劳动,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把工程管好,不能充分发挥引大效益,我们就无法向前人交代,就对不起为工程流血、流汗甚至献出生命的功臣,也就辜负了各级领导、灌区群众寄予的厚望,因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同时,对引大的前途和发展,我们充满信心。他说:“作为工程建设者、管理者,我们在搞好工程续建的同时,有信心抢抓机遇,深化改革,重笔再写工程管理新篇章!”

  特写:一个追求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

  ——记省引大工程指挥部(管理局)原党委书记、指挥常泽国

  你如果想对“共产党员”一词有更深刻的理解,那么,就请去认识一下常泽国,就请看看常泽国办公室窗口透出的彻夜不熄的灯光吧!

  常泽国,1944年11月生,甘肃省陇西县人。196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以后,他的足迹留在了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定西的土地上。1989年,是引大建设具有转折性的一年,引大工程全面复工。工程建设由多年徘徊走向正轨,工作千头万绪,需要精心组织、精心管理、精心施工。为了加强指挥部的领导和工作力量,常泽国便是被点的“强将”之一。这年11月,他由中共岷县县委书记调引大指挥部,出任办公室主任,开始了人生新的拼搏。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人活一口气,能做就做着呢,闲蹲下也难受;他的工作信念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组织上放心,职工群众满意,经得起检验。

  常泽国A型血,性子有点急,说话快,做事也急,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魅力来自其果敢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他身上体现的,是全体引大人的精神风貌。

  多年来,常泽国一直是以办公室为家的,在远离城市,远离家庭的工程建设第一线,工作、吃住全在一小小的套间房,书柜、文件柜、办公桌上垒满了材料,顶上了屋顶,但看上去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和时下有些干部一心追求舒适的工作环境和高档享受成鲜明对比,不禁使人倍生敬意。各种需办的事,在记事牌上醒目地标记着。他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干练果断的作风,使指挥部的中枢部分运转正常,成效显著。一般情况下,他每天至少工作十二三个小时。为完成接连不断的突击任务,更是经常挑灯夜战,这在指挥部是出了名的,熬夜加班谁也比不过他。人们说:常书记是个“工作狂”。但同时又说,不是常书记精力充沛,而是他把全部心血都扑在工作上了。多年来,他放弃的节假日休息时间,累计起来超过了正常时间三、四年的工作量,至于加班加点工作的时间更是难以估算。他说,公休日、节假日无人打扰,工作效率最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细心筹划工作,总结成绩与不足。他还说:像我这种年龄、这种经历的人,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各种问题,拿出较高质量的文稿,绝不是能力、水平问题,而是工作态度问题,领导和同志们也不会原谅自己。只有在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上挖潜,才能干出一流的水平,创出一流的效率,才能取得工作的主动权。面对如此庞杂的任务,我绝不相信按部就班、疲疲沓沓能把工作干好。”由于他长期坚守工作岗位,多年来,整个指挥部的工作始终保持“水行磨转”的良好状态,上级机关和社会各界都比较满意。

  引大工程创造了奇迹,作为一名建设者,常泽国在这一铸造辉煌的事业中付出了全部心血,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执著的追求和献身精神。

  人们说他在引大付出太多,牺牲太大。他深情地说:“农民世代盼水,我有幸参加这一水利工程,付出再多也值得。”也有人说他只顾“大家”,全然不顾“小家”。诸如阴雨连绵家中房屋倒塌,妻子和家人生病住院以及孩子上学等等,该他动手和出面的,因工作脱不开身他都未能亲往。他认为:人生自古憾事多,公私难两全。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公与私发生矛盾时,只能首先选择公。为此,他过着“苦行僧”般的单身生活,星期天、节假日,别人都回家了,唯独他守在离家一百多公里的指挥部不回去,一心扑在工作上,他说:“我放心不下‘家’里的工作,人生太短,要拼搏。人民把我抚养大了,我要把共产党给的知识回报给社会,回报给人民,不能把知识带进坟墓,总想干点实事。”

  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转,常泽国人到中年已是早生华发,患有多种疾病,特别发觉患心脏病已十多年,开始人能拿得住病,始终置之不理。但近年来病情频繁发作,严重的心绞痛时常折磨着他,每次外出,所带之物中又增加了一个装满药物的小包,走到哪,带到哪,从不离身。心脏疼痛难忍时,才被迫躺在办公室休息一两个小时,但稍有缓解,就又爬起来,精神气十足地投入超负荷的工作之中,就是这样,也没有享受一次休养度假。

  常泽国的夫人龙丽荣女士告诉我:“在我们的家里,没有他任何一件衣物,哪怕是一双袜子。每一次回家,他手里都提着一个皮箱,平时穿的用的,全部装在里面!”那年春节,常泽国的独生女儿晶晶面临小学毕业。12年里,他有6年时间是在条件极其艰苦的迭部县度过的,三十七八岁才成家,而这个年龄段的人,别人都有几个孩子。一段时间,由于他对独生女儿的学习很少过问,缺乏家庭辅导,孩子的学习成绩很令人担忧。他许愿,开学后一定挤出时间辅导女儿功课,争取考个好中学。但是,这年一开春,为确保引大总干渠按期通水,指挥部工作进入高速运转的非常规状态,连节假日也被取消。一连好几个月,他没有进过家门,更谈不上辅导女儿功课,甚至连过问一下的时间也未能抽出。这样,年初给女儿许的“宏愿”又彻底落空了。对此,他十分内疚,深感自己是一个十分不称职的父亲。

  1992年10月23日,适逢孩子10周岁生日,孩子给常泽国打来电话,让爸爸回去为她过生日,孩子希望能够和别的小“皇帝”一样,由爸爸妈妈为自己点上生日的蜡烛,切开生日的蛋糕。可是,和以往一样,孩子在没有爸爸陪伴的情况下度过了自己10岁生日的一天。转眼又到了元旦前夕,孩子再一次打来电话,要他回去团聚,同时,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要求,让他补送生日礼物,可是,常泽国依然无法履约。他离不开自己热爱的岗位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是,在“大家”与“小家”的天平上,他又一次选择了前者。

  那一个晚上,常泽国彻夜未眠。他有着坚强的意志,不是个爱动感情的人,但当想起这些年欠孩子的实在是太多太多时,他再也控制不住感情的闸门,任凭滚滚的泪水打湿了枕巾。那个岁末的深夜,他将自己对女儿满腔的爱,化作了一首真情四溢的《新年嘱女歌》:“爸爸半生苦登攀,百折不挠志愈坚。”“父女情深意绻绻,望子成龙愁不眠……”

  2001年5月4日,我在五一长假的日子再次深入引大指挥部采访常泽国时,有幸从他的一百多本《工作日志》、《每日志》中抱了一摞,如饥似渴地读了半夜。

  打开常泽国的日记,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引大建设的宏大画卷,立时展现在我的面前,谁能说那不是一部引大建设跌宕浩繁的史书!让我们通过那些看似琐碎的记载,去领略在引大波澜壮阔的伟业中,一个普通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吧——

  A:3时,早午餐合并,开水泡馍加大肉臊子,腌笋子咸菜。

  B:服药后上床,继续失眠,阅读报刊,凌晨朦胧入睡不到半小时,痛苦至极。

  C:1时服药上床,因诸事繁杂,思绪很乱,再度失眠,看书苦熬,凌晨5时入睡。

  D:煎熬偏方中药,治疗食道及胸部疼痛。凌晨2时休息。

  1992年7月8日  星期三  晴/雨

  上午,处理机关事务。安排茂林、金花同志往县丝路节集资办公室送职工捐赠款3316元。张总谈工作。清理桌头文件。张总再次谈防汛抢险技术方案前后出现矛盾等情况。

  下午,阅文一夹。整理近三日《每日志》。安排通知明日下午的全体党员大会。与沛杰、作英、积忠谈后勤及车队工作。处理《渠首简报》第一期。家中送饭机关晚餐。

  晚9时,严指挥办公室,研究抢救事故重伤危重病人。10时,华指挥在其办公室向张总及本人通报渠首紧急情况:渠道突发大水,200多个流量,上围堰已漫过水。华指挥安排马上办下列事情:

  1.给韩指挥电话报告情况;

  2.张总明天上去;

  3.给国家水利部建设开发司、水政司、国家防汛指挥部分别发电报。

  本人当即向继高电话通知了指挥部的决定;安排文秘科连夜加班打印有关文件。严指挥来209谈抢救伤员安排。11时08分电话向韩指挥作了汇报。11时10分起,起草给国家防汛总指挥部、水利部建设开发司、水政司、省防汛指挥部的电报。12时华指挥签发。同时将电报稿交黄勇向省防汛指挥部先电话汇报。安排文秘科抄写电报。华指挥向张总和本人通报最新情况:大通河流量334m3/s,流速6m/s。据水文站讲,晚8时,观测水势呈下降趋势,到9时零5分至10分,水量暴涨。渠首上游约30~50km处下了暴雨。暴涨后围堰很快全面漫水,基坑被淹。右岸挡堵墙冲开6~8m的口子。现在水势仍没有下降。围堰高度2258.6M,漫过多少看不清楚。能不能算一下,这里过来的水量是多少。让明早埋个尺子。让我转告金涛同志,让四局待命,明日加高围堰。并请注意,一个洪峰接一个洪峰。明天张总上去,还是抢。

  12时半,整理以上内容作为书面资料存查。

  1时半,校阅文秘科送来的会议纪要和向省政府的报告,发现报告中有一处需作修改。清理手头急件,3时半休息。

  (21时05分,渠首工程出现严重情况,简况见正文)

  是的,一个人甘愿为一种事业付出很多,是因为他深深热爱这个事业。一个人愿意为一种事业牺牲,那是因为他明白这个事业的价值。常泽国为人质朴,从来不喊空口号,不说空话,只知道默默奉献,扎实苦干。常泽国自小生长在干旱贫瘠的陇西黄土高原,父老乡亲那求水、盼水、找水而流淌的血汗厚厚地积淀在他心灵深处,他知道生活的严酷,懂得牺牲的价值,所以,他越是付出得多,越感到人生的欣慰……

  在逐步走上更高一层的工作岗位后,作为主持全面工作的党政一把手,常泽国更加繁忙了。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了把工作做到细微深处,每年花费三个多月的时间到一线搞调查研究,并按分工负责、民主集中的原则,努力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的决策、领导水平。他说,引大入秦工程是甘肃举债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工程具有巨大的扶贫和社会效益。但仅仅考虑这一点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运行状况,工程必须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走出一条“以水养水,自我维持,自我发展,良性运行”的新路子。他反复考虑的是,绝不辜负上级党政组织和职工群众对自己的殷切期望,要以更加扎实的作风,继续拼搏,再作奉献。

  说常泽国是工作狂,我有亲身的体会。一个周末,我去指挥部采访,他从早上直谈到下午,不休息,也不吃饭,我手里拿着笔,竟几次打盹,猛一点头,复惊醒,他为我斟上一杯酽茶,继续谈,直饿得我眼花缭乱。以后,我有了经验,凡是去采访常泽国,口袋里在装上采访本的同时必须装上块干馍馍……另有几次,是在兰州,他约我去谈话的时间或是周末休息的日子或是夜里12点以后……在他乘坐的三菱越野车的后座位上,长年放着一个枕头,一条毛毯。熟悉他的董克让同志告诉我,常书记瞌睡少,就是睡觉,多的时间也都是在长途跋涉的车上。他跷着大拇指说:“书记可真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还有一次,记得是2000年9月一个周六的中午,我第三次来到引大30A隧洞,车行至隧洞口,恰好一个来自香港的记者团刚刚参观完隧洞出来,陪同我的引大宣传科科长李明堂说,常书记今天正好陪他们进洞了。听他这么说,我赶紧去人群里找,却不见那熟悉的身影,有人告诉我,常书记在车里,我便往他平常乘坐的三菱越野车前走去,看我往车前走,马上有两个年轻人从不同方向赶过来拦住我:“常书记刚刚睡着。”我说,我们是老朋友,已有好久没见了,今天从兰州来,也是约好的。尽管这样,年轻人丝毫也没有松口的意思,“书记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了,就让他好好睡一会吧,他实在是太累了!”年轻干部一脸凝重,话说得那么深情,那么诚恳。

  常泽国说,我不羡慕高官厚禄,也不迷恋大城市的安逸舒适,只想着有个奉献的机会,为党做更多的工作,给人民多干点实事。因此,他长期安于清贫,乐于务实,他对自己亲身参与建设的引大工程,寄托了很深的感情,做出了真诚的奉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常泽国对能够参加引大入秦这一扶贫富民的伟大工程建设感到十分荣幸,这些年来,无论工作多难、多苦、多累,他都无怨无悔,始终蔑视困难,笑迎考验。他决心把有生之年献给引大工程,为甘肃水利事业再做贡献,在引大入秦的伟大事业中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的风采展现在世人面前!

  (2007年3月28日晨,常泽国因心脏病突发,在家中阖然长逝,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是,在引大入秦这一世纪工程中,处处留有他辛勤工作的身影。

  仅仅半年多以前,常泽国刚刚告别自己魂牵梦绕的引大工程。人们不能忘怀,那天,在指挥部干部大会上,他对领导和同志们深情地说:“我从1989年到引大工作至今已17年,延期工作也近两年了,这是我人生中最充实的一段经历。能够亲身参加引大入秦这一宏伟的跨世纪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我对宏伟的引大工程、对朝夕相处的引大的干部职工怀有深厚的感情!”他还说,作为一名党培养几十年的党员干部,退休之后仍将继续努力学习,严于律己,继续关注引大事业,关注引大发展,并力所能及地为工程建设、管理尽些绵薄之力。

  那天的会上,省委组织部梁明远副部长高度评价常泽国同志,称他“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心扑在引大入秦工程建设这个伟大的事业上,为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和心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常泽国等同志的工作,省委省政府是充分肯定的。”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接触常泽国,直到他不幸辞世,十多年的交往,对引大共同的感情,让我俩从相识到相知,成了无所不谈的忘年之交。噩耗传来,痛心疾首,透过迷蒙的泪眼,我看到了高悬于灵堂上的那幅白纸黑字的中堂,那是古稀之年的引大老指挥韩正卿亲笔书写:耐劳含辛作奉献,人生苦短留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