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学的建立——甘肃中医学院纪事

      戈壁奔驰十二秋,

  飞身又上教学楼。

  西山霜叶应依旧,

  北海迷眼已尽收。

  眼底乾坤浮瑞霭,

  胸中韬略起新筹。

  且将翰墨尘灰拭,

  四化沙场展智谋。

  ——戈敬恒

  戈敬恒,“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甘肃中医学院退休老教授。1970年,他从北京奔赴甘肃,在号称“世界风库”的安西县,以仁人之心、满腔热忱,救死扶伤,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了12个年头。二十世纪80年代初,他在花甲之年奉调来到甘肃中医学院任教,辛勤耕耘,杏林育人。在这里,他和周信有、郑魁山、席与民、黄正良等几十位从北京下放到甘肃农村,以及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医学高校毕业后响应“六•二六”指示分配来到甘肃的医务工作者一起,满怀喜悦,开始了人生道路上新的拼搏和奉献。在这里,他们承担起了学院生理、病理、药理、解剖等专业基础和中医学、针灸学、中药学等专业课的教学任务,支撑起了甘肃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擎天大厦……

  一

  甘肃地处祖国大西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有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基础和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奔腾不息的黄河创造了五千年华夏文明,也孕育了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推先天八卦演绎宇宙变化;炎帝神农治桑麻、尝百草走遍秦岭陇山;轩辕黄帝、天师岐伯论道自然,遂成国医之祖;一代高贤、皇甫士安枕寝忘食,撰《针灸甲乙经》。敦煌医学、武威汉代医简、藏医学更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明珠。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服务人民健康的方针和政策。为了让中医药事业在甘肃发扬光大,后继有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作出一项重大决策:建立甘肃中医学院。

  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甘肃中医学院正式成立,为甘肃省唯一的省属中医学本科院校,设立中医专业。同年11月8日,学院举办了成立大会暨新生开学典礼,首届学生61人。1985年6月,中医系、中药系、针灸系宣告成立。从此,甘肃的高等中医教育事业和中医卫生事业实现了一个巨大转折,开创了一个崭新局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跨越。

  “梦想的春风抚慰疮痍的土地,中医的种子扎根古老的金城。国粹医学点亮希望之灯,甘肃中医学院正在茁壮成长。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承诺,划向梦想的远方。”这是甘肃中医学院中药栽培专业张霞同学深情的吟唱。

  建院伊始,百事待兴,首要的任务就是组建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湛、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重师兴教,人才是关键。可是这么一大批教师从哪里来呢?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者们把目光投向了响应“六•二六”指示下放或分配到甘肃的大批北京等城市的医务人员。他们中间,有许多学贯中西,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教授。就这样,长期在甘肃基层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以来自北京中医学院为主的一批中年知识分子,被选调到学院任教。1980年,通过全省统考,又从这批人员中选拔了一批优秀中医药人才,这两次高精尖人才的引进,极大充实和加强了中医学院的师资队伍。他们既有扎实深厚的医学理论知识,又有多年农村基层工作的丰富临床诊疗经验。据统计,“六•二六”医务人员占到学院建院之初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包括:周信有、戈敬恒、席与民、王德林、王道坤、尹婉如、华良才、翟衍庆、刘景云、王志琪、陈守中、吴立文、林维启、张士卿、马明良、张绍重、杨守义、郭志、朱肇和、田义、郑魁山、孟昭敏、王文春、张兆丰、何福生、邱桐、高云翔、郭侠颖、高其铭、黄正良、吴玉琴、宣家声、周令娴、王志良、姜汝昆、吴大真、刘忠铮、程洁尘、马玉林、阚淑华等,成为甘肃中医学院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的奠基人。他们以严谨笃学、厚德济世、淡泊名利的师表风范,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们学术水平高,临床能力强,以自己高尚的医德、深厚的中医造诣,播下了高等中医教育事业的种子,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甘肃乃至全国中医界的中坚和骨干,激励几代中医人薪火相传,大幅提高了甘肃的中医医疗水平,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老百姓的健康作出了贡献。

  二

  1978年的甘肃中医学院,只有几十名教职工和一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与兰州医学院共用的教学兼办公楼,因为楼脊上有几只和平鸽的雕塑,而被教职工和同学们亲切地称为“鸽子楼”。学生宿舍等都是借用,好像是兰医的一个中医系。当时学院的条件很差,经费困难,人员不足,教学场地紧缺,十几个老师挤在一个办公室里集体办公。直到三年以后,学院有了自己的宿舍,生活才算稳定下来。但是教学的重担,生活的困窘,压不倒这批从基层走来的“六•二六”医务人员。在艰苦的环境下,学院教师们以高昂的工作热情挑战困难,战斗在医学教育事业的前沿,传播着祖国博大精深的中医医术精髓。在甘肃高等中医教育的大舞台上,他们敬业、爱岗、不求名、不求利、把自己的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陈守中,曾任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一位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参加分配来到甘肃的“老北京”。和他一同来甘的23名同学中,有20人是医疗专业,3人是中药专业,而在此之前,甘肃全省仅有北京中医学院毕业生5人。他们的到来,为甘肃的中医医疗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原兰州市中医院、城关区人民医院从事了15年的中医医疗工作之后,陈守中于1985年被选调到甘肃中医学院,开始了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学生们十分喜爱听这位讲一口纯正北京话、幽默风趣的老师的课,说他的课讲得非常棒,生动活泼还通俗易懂。繁重的教学之余,他还在附属医院为群众看病,而这也是最让他感到欣慰的。他总是说:“我这辈子没有白活,给老百姓看了病,病人认可我,我就没有白学,也就没有白活。”这就是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退休以后很长时间,他的挂号费只收4元钱,后来才增加到5元。他说:“大夫是治病救人的,但不能用这个作为发财的手段。”于是就有患者说,这教授是真的还是假的?也太便宜了吧!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挂他号的人太多,每天都三点多才能吃上午饭,遇上孤寡残疾老人,他不但欠挂号费还把抓药的钱也垫上。脾气耿直、刚正不阿的陈守中总是说:“老百姓生活不容易,我们是学医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有这4块不多,没这4块不少。”群众反映他“看病一把抓”,“陈大夫的药,便宜还治病”。而与他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夫人对他的评价是,“他在病人面前谈笑风生,十分幽默。到家就板着面孔,孩子面前特别严肃。病人都说他幽默的很,我就没有感到一点幽默。”陈守中教授可谓学富五车、学贯中西,但他却谦虚的对我说,我们这批人把甘肃的高等中医教育事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了,奠定了甘肃高等中医教育事业的基地,如果没有这批人,就不会有今天这个局面,但作为我们,所有的牺牲和付出都是值得的,都是应该的……

  郭志、朱肇和夫妇均为甘肃中医学院教授。1958年,他们考入北京中医学院6年制中医专业,专业功底非常全面、扎实。郭志1965年8月分配来到甘肃,在农建11师工作,1979年调入筹建中的甘肃中医学院任教。当时,师资很少,只有20来人。郭志主讲经典著作《伤寒论》,课时安排达到每学期150~160学时。朱肇和毕业后在长春中医学院工作,后调入农建11师,1979年末,来甘肃中医学院任教,主讲《中药学》,她性格温文尔雅,有很强的凝聚力,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优秀教师之一。她带领中药系全体人员,使中医学院的中药学科得到快速发展。回忆起学院创办之初的工作、生活,朱肇和喜上眉梢:“我们都是从农村抽调上来的,大家来到中医学院后都很珍惜这个机会,工作敬业,热情高涨,业务上都十分努力,大家都抱着只争朝夕的态度,认真工作。到中医学院时,我们都已是40出头了,都想着趁还有些精力,努力提高业务,担子也在那放着。 来到甘肃,就希望把甘肃的中医事业搞上去,特别高兴。毕业了这么多学生,现在全省中医事业的骨干,都是自己的学生。”

  甘肃中医学院首届毕业生、现任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王义祁回忆,那时学院教学设施很简陋,办学硬件不达标,但教师水平是一流的,大师级的专家很多,同学们接受了许多全省乃至全国知名专家的专题讲课。许多中年骨干教师来自于北京、上海等大医院和医学院校支边到甘肃的医疗队,他们既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也有基层一线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课程个个讲得很精彩,有些课几乎是老先生们多年研究的心得,见解独到,有深度、有广度。是这些大师们把同学们带进了中医的殿堂,拓宽了我们的学术视野。所以,5年学业收益颇丰,同时也对“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至理名言有了切身的感悟。

  戈敬恒是甘肃中医学院的老资格教授。“他不仅笃学深思,而且持之以恒;他学识渊博,医道精深,但又总是认为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好益求好,精益求精;他育人,总是身体力行,循循善诱,细致耐心;他治病,不论贵贱贫富,一视同仁,他擅长伤寒、温病及内、妇、儿科等常见疑难病症,疗效显著,且医德高尚,备受患者称颂;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待人,儒雅谦恭,宽厚可亲,凡是和他相处过的人,都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学院医史文献与各家学说教研室副主任段永强则这样讲述戈敬恒留给自己的深刻印象:2007年秋天,我在前往江苏省东台市接受老人捐赠医学文献时,看到老人虽已高龄,但仍不忘学习,无论是在客厅、卧室,随处可见老人自己整理的中医药歌诀卡片。80多岁高寿的戈老说,现在,我每天还要熟读《内经》、《伤寒》及药物功效主治,并勤研《现代中药药理学》,同时还经常读党的知识读物。他还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嘛!”

  学高为师、德正为范。正如戈敬恒老先生所说:“身为医师、教师,我们的工作关系患者生命安危,关系学子前途未来,不可小看之,轻视之。历数古今,良医难为,良师更难为。教人治人,宜皆以正直为先,因此要严于律己,天天学习,特别是身为中医学教师,应以文理百识修身,提高授课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母校门前,有一条绿树掩映的林荫大道,高耸的教学楼在绿色的映衬下显得庄重、古朴,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体现出古老与现代的气息。仰望着这座雄伟的大厦,自己无比激动,想到将要在此度过我的大学时代,对未来充满着无限的憧憬。”这是天水市麦积区中医院医生吴健对自己30年前初入校园时心情的记述。他说:“感激母校的老师,是您辛劳的教诲,让我融入中医这门古老科学的大门。记得我开学时,学院的周信有教授给我们上了第一堂课。周老师从中医的起源、形成以及发展,让我了解了中医悠久的历史,还有各个时期诸多辉煌的成就。从此,我喜欢上了中医,并将探索其中的宝藏、为老百姓解除病痛,作为我一生不懈的追求。学习《中国医学史》时,王道坤老师带领我们参观省博物馆,丰富而翔实的考古文物,让我们眼界大开,流连忘返。华良才老师主讲《中医基础理论》课,他那声情并茂,富有条理的讲授,引领我进入博大精深的中医天地,陶醉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以及病因病机的理论中。还记得那时母校有一个苗圃,栽培了种类繁多的中草药植物。每到夏季,处处花繁叶茂,百花争艳,景致宜人,惹来五彩缤纷的蝴蝶翩翩起舞。苗圃内的中草药既是我们学习《中药学》的活标本,它又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一处幽静而舒心的场所。记忆中,我经常去苗圃里看书,至今我还记得起那里的芍药、牡丹还有银杏树。”

  李盛华,甘肃省中医院院长,系甘肃中医学院第二届学生,中医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是甘肃中医学院诸多学子中的优秀代表。他抓管理,搞改革,使甘肃省中医院的整体形象得到改善,医疗水平大幅提升。在他的记忆中,学院成立之初,老师很少,基本都是下放来到甘肃的,他们中有教基础的,也有搞临床的,40~50岁的占了多数。如今,早已走上中医卫生工作领导岗位的李盛华回顾5年的大学生活,感慨很多。他说,这批老师为甘肃中医学院的创办、发展作出的贡献真是太大了,他们身上都有一些鲜明的特点:一是热情,敬业。那个年代教学资料十分稀少,没有教学用的示意图、教学挂图,他们就亲手绘制,每个老师上课都是手拿一卷图纸。学院没有药圃,他们就采集药材自己种植。老师们经常一边教学,一边亲自动手做中药和人体标本,还带着学生们去兴隆山,去荒郊野外一边教学,一边采集。二是朴素、朴实。建院初,老师们的生活非常清贫、简朴,但都一心一意扑在中医药教育事业上。学院刚创办时,有的老师是从农村医疗服务的一线直接选调来的,没有授课经验,他们就抓紧学习。加班加点备课,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当时生活比较困难,农村考来的学生多,面对家境贫寒的学子,老师们总会在生活上尽力地帮助学生。三是严谨、认真。老师们将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典故,在经典名方上的使用情况都整理、总结出来。对中医教学来说,意义重大,便于学生们理解、接受,学生反映特别好。

  李盛华特别说,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负责任的态度令人感动,他们经常牺牲大量休息时间,查找资料,编写教材,自己动手刻蜡版、油印辅导材料。他们博采群方,取各家之长。有基础,又搞实践,兴趣广泛,知识全面。有两个假期我都是在帮助吴大真老师整理资料和教案中度过的。这一过程,对自己也是一种专业熏陶,对以后的发展帮助很大。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甘肃中医学院创办迄今34年,培养了2万余名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人才。学生在全省的中医队伍中占到1/3以上,具有高级职称者,也在全省占2/5以上。仅在甘肃省中医院,就有300余人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占到医务人员总数的1/3。他们还遍及全国,已成为中医卫生事业的栋梁之材,成为保卫人民健康事业的重要力量。诚如苏宝锋所言:三十年的校史上,多少默默无闻的学者,以红烛般的奉献精神,用赤橙的火焰照亮了一张张求知的脸庞。七八年以来,多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用平凡的岁月、渊博的学识谱写伟岸生命的乐章。

  三

  “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硕果丰收的背后是一大批园丁辛勤的付出,甘肃中医学院老中青三代教师默默耕耘,诲人不倦、薪火相传,照亮了中医学院蓬勃发展之路。我采访了几位退休后在兰生活的教授或家人,记下了他们工作的片段。他们是甘肃中医学院历史的见证者——

  周信有,国家级名中医,是中医事业坚决的捍卫者。周信有毕生崇尚博大精深的传统国学文化,专中医、擅武术、喜京剧、善书画,集四大国粹于一身,这是他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2012年8月3日下午,我慕名来到周老家中,拜访了老人。周老鹤发童颜,耳聪目明,每周要出门诊,接待来自各地的患者,怎么看也不像是91岁高龄的老人。他1921年生于山东省牟平县,从事医学教研工作70余年,是全国第一、二批继承老中医医药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70年,他从北京下放到临夏,先后在市、州医院从医,兼任当地西医学习中医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中医妇科的教学工作,以及赤脚医生和临夏州卫校的教学任务。在这里,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一个大夫到哪里都是看病,也许甘肃的生活条件差、机会少,但是我相信那里更需要好大夫。”1973年3月到1979年3月,他在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和二年制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教学工作。4月,周信有参与组织筹建甘肃中医学院,时任中医筹备组组长。1981年8月,任教务处副处长,后任处长。那些年,他聘请教师、设置课程、组织教学、临床带教,为中医学院的筹建夙兴夜寐、呕心沥血,许多具体工作都是他亲力亲为。他先后从全省基层发现并调来了戈敬恒、王道坤、张士卿、郭志等一批“六•二六”医务人员来院任教。周信有作为建院时的第一位老中医,毕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桃李满天下。一生著书立说,学研俱丰。他始终坚持走中医特色道路,毕生精研《黄帝内经》,造诣深邃,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优秀的接班人而精心教学,大力弘扬中医药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科学价值。他指出,对中医药理论的研究,必须承袭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中医药学的优势在实践。因此,对理论的研究,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发展中医药事业,不论临床、教学和科研,都要保持中医特色:一要突出中医的哲理性、整体性特点;二要突出实践性特点。哲学的合理性与经验的有效性,构成了中医药学的科学价值,同时亦要与现代科学的成就相联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研究与发展中医药事业,不能走中医西化的道路。因此,中医医院,必须坚持中医的办院方向,切实突出中医的优势与特色。他同时认为,对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除接受现代的院校教育外,应秉承古代的师承教育,拜师带徒,传承一脉,以加速新一代敦厚仁爱、博学精诚之高级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周信有86岁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的“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87岁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老中医药学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他将毕生研究《内经》的学术成果和治学经验汇总成《内经类要》和《内经精义》,在临床上,对肝病、再障、胃病、肾衰等疑难病有独到见解,效果显著。周信有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2005年4月,科技部确定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总结和传承方法研究)”课题,周信有教授当选为被研究的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

  郑魁山,当代中国针灸针法研究之父。

  他是一位世纪老人,亲善仁和、坚忍执著、铮铮铁骨,以拳拳之心诠释了中国针灸生命永恒的玄机。郑魁山教授躬耕医圃60载,行医济世半世纪,他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给无数病人带来健康和快乐,给无数家庭送去温暖和团圆,受到了人们的敬仰和爱戴。郑魁山生于河北安国,曾为甘肃中医学院针灸系教授、名誉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是甘肃省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2010年在兰州去世,享年92岁。 1970年初,郑魁山下放来到甘肃成县后,将禁锢在内心深处的热忱全部释放出来,他深入峁壑山沟,出入农家土屋,精心为山区人民治病疗伤。1982年2月,郑魁山调任甘肃省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从事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对这位针灸大师来说,这里是个广阔的天地,他每天认真地讲授针灸医学、主持针灸门诊,努力探索、仔细研究针灸理论和技术。研制成功“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临床应用盘”,并在石家庄市召开的全国子午流注研讨会上介绍了它的应用方法和研制经过,由于它把“纳子法”、“纳甲法”和“六十花甲子”融合在一起,有多种功能和三种优选取穴法,不用推算,不到半分钟时间即可找出当日当时的开穴,为针灸医疗、教学、中药治疗及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准确工具,因而受到全国针灸界的赞扬,获甘肃省科普成果奖和甘肃中医学院教学成果奖。《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后,获甘肃省卫生厅优秀著作奖。1985年,甘肃中医学院创办针灸系,郑魁山任名誉系主任,招收专科大学生。同时他又接受国家卫生部委托,整理《针灸大全》,1987年出版后,获得针灸界的好评。1988年获甘肃省园丁奖,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奖。他编导的《传统取穴法》和《传统针刺手法》电教片获甘肃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西北五省和北京中国中医药博览会神农杯优秀奖。

  郑魁山在针灸学学科,特别是针刺手法上造诣颇深,成为全国针灸学领域的带头人之一,被人们誉为“西北针王”。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名医”称号。自1991年以来,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的他,一直活跃在教学第一线,从理论学习到临床诊疗,从课题的选题设计到实验的具体操作,都亲自把关,为甘肃培养了一批高级针灸人才。他还承担了国外留学生的教学任务,先后为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瑞典、丹麦、挪威、瑞士、英国、南非、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医师共十二期学员传授针灸疗法,受到留学生的高度赞扬和钦佩。在搞好教学、科研的同时,郑魁山坚持每周三次上门诊,先后接诊各类病人数万人次,既为患者解除了病痛,也为学生提供了临床示教及动手实践的机会和场所,增强了教学效果,受到患者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喜看桃李唤春风”是王道坤教授的真实写照。

  王道坤1941年9月出生于山西和顺县,是甘肃省第八届政协委员、甘肃省第二届教学名师、首批甘肃省名中医、省政府参事室参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其研究成果《敦煌医学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三馆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他创立的“四十二字教学法”教学效果很好。2002年他被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于2006年获师承教育名师奖,又获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其徒弟李应存教授2007年获全国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王道坤和夫人尹婉如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他们是在婚后一个月分配来到甘肃省金塔县大庄子公社卫生院的。一年后,王道坤担任院长,并开展了大庄子卫生院的中医治疗业务。经典医籍是中医学的根基,经过大学六年持之以恒的学习,在毕业之时,他不但能掌握四大经典,而且能熟背四小经典。他刻苦钻研后世医家的著述,极大地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拓宽了临床识病辨治的思路。王道坤说:“医德是一个医生的灵魂,要做一名人民群众认可的大医就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与精湛的医术。作为一名医生,要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一切以病人为本,不管有多少困难或难处,皆应一心赴救。”每到春播与秋收季节,他们背上医疗箱到田间地头去看病,开展24小时门诊,随来随看,随叫随到。护士忙不过来,医生们就学着打针。有一段时间,大庄子公社爆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他们就在公社的戏台上摆开战场,救治病人。挂一个帘子,前台住男患者,后台住女病人,他用自己所学的伤寒、温病学知识及时为患者拟定治疗方案,使病危患者转危为安。尹婉如因为连续多天坚持在现场看护病人,回来后给孩子也传染上了“流脑”。张月珍,一位65岁的老太太失明三年,他们用针拨白内障使她重见光明,喜见红太阳。21岁的牛头湾大队社员李天和儿时聋哑,他们用银针让他喊出了“毛主席万岁”。县广播站了解到这一新闻线索后,进行了报道。一时间各公社的聋哑人都被家里人送来了。为此,地区生产指挥特别给他们拨了15套战备用床作为奖励。1970年4月,全省中西医结合工作会在兰州召开,会上,王道坤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内障”的典型发言。5月30日,《甘肃日报》头版以“毛泽东思想放光芒,盲人喜见红太阳”为题,报道了他们的先进事迹。11月,全县卫生工作“备战备荒学习班”在金塔县西坝公社磨王滩召开,会上,王道坤给大家做了《中医在战备中的作用》的报告。从此,他们的事迹远播,吸引了省内一些患者慕名前往求治,甚至远在陇南康县的患者也跨山越水,来到戈壁滩上的大庄子求医问药,一时传为佳话。前几年,王道坤作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重返大庄子乡调研时,怀着感恩之心的老乡们在马路旁迎接他的到来,场面十分感人。

  王道坤说,在农村医疗工作的经历,对自己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让自己得到了锻炼,对自己以后的教学和医疗工作帮助很大。

  1983年,王道坤参加甘肃中医学院的教师公开招聘,和夫人尹婉如同时考入筹建中的甘肃中医学院,王道坤主讲《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医学史》,尹婉如主讲《中医诊断学》。王道坤认为,作为中医学者,应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创造过历史的辉煌,而且当今依然以其特有的东方智慧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启发价值和借鉴意义。他同时指出,中医学是一门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用大科学家钱学森的话说“中医药学是地地道道的尖端学科”。“医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医而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道路上来。”王道坤中医功底扎实,思路开阔,既有理论,又有临床实践,头脑清晰,口才也好,深得同学们的喜爱。他积极组建教研室,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一边教学生,一边上门诊,在工作中非常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让他们听课,帮助他们备课、撰写论文、试讲,带领他们上讲台,手把手地教。建立了学院的教学梯队,组织编写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写教案、写讲义、做课件。这些年,王道坤先后已带研究生八批,有两个硕士学位点。2011年聘请为“学术指导”。 1995年以后,他先后担任学院教务处处长和科研开发处处长。那些年,搞科研经费很少,他就四处奔走,争取立项,受到了教师们的好评。2005年6月28日,他将自己20多年的积蓄10万元捐献给学院,设立“王道坤英才奖学金”,奖励莘莘学子,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中医药事业作贡献。

  “诲人不倦,传承精神”,是邱桐教授的毕生追求。

  邱桐,天津人,硕士生导师,甘肃省政府参事,是甘肃省 “园丁奖”获得者。1960年,他怀抱着青年人“做一个白求恩式的医生”的美好憧憬,考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在大学学习期间,学校每学年都要组织学生下乡一两次,进行劳动锻炼。当时,他虽然没有参加医疗工作,但对于农民劳动强度大、生活艰苦、卫生条件差,疾病发生率高和农村医生少,医疗水平低,交通不便,农民看病难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体会与深刻印象。1968年,邱桐被分配到甘肃省渭源县工作,先后在公社卫生院、县卫生防疫站、县级医院、专区医院等医疗单位工作了14年。这14年让他认识最深的就是农村需要大批有一定医疗水平,留得住、用得上的医生,并且农民信任和需要中医中药,这使他逐渐产生了要致力于培养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的初衷。

  1983年,恰逢甘肃中医学院公开招聘教师,他面临是继续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还是从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抉择。既然有机会,邱桐毅然选择了做一名培养医学生的教师的神圣职业。

  邱桐深情地回忆说:刚来学院的时候,我对高校的工作是陌生的,一切要从头开始,在教学、科研中遇到很多困难,所幸的是我院药理教研室黄正良教授给予我的无私帮助。黄正良是原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药理学讲师,生于1927年,北京人,祖籍广东,是最早到学院任教的老师。他热情助人,给予了我这个不是同一个教研室的晚辈极大的帮助,使我产生了“久旱逢甘霖”的感觉。记得我的第一篇论文《红花黄色素对胆固醇性肉芽肿的影响》呈给黄教授后,他逐字逐句,包括标点符号帮我修改,先后共修改了7遍。以后的几篇论文和科研课题都是如此,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后来,黄正良教授又推荐我为甘肃省新药审批评审组专家成员。我和黄正良教授从来没有物质来往,逢年过节拿一点小礼品去看望他老人家,黄教授总是婉言谢绝。黄正良教授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这种感谢是不能用物质来回报的,我曾多次向黄教授表示:“对于您的帮助,只有将您诲人不倦的精神传承下去来回报您了。”黄正良教授不幸已故去了,但他的学识、人品和精神却永远留在我和所有得到过他的帮助的人的心中。

  邱桐说,1992年开始,学院招收针灸硕士研究生,那时我还不是硕士研究生导师,但研究生们在科学研究时,遇到一些问题,总有意无意地向我讨教。为了践行自己对黄教授的诺言,我尝试着对学生们的问题力所能及地给予指导,如张全明、郝晋东、丁奇峰、曾昭洋等各个专业的许许多多研究生,我从课题设计到实验过程、毕业论文的书写等也像黄正良教授一样逐字逐句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指导。他们现在大都已成长为专家、教授、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导师了。与研究生们讨论问题有时不知不觉到了吃饭时间,他们就真诚地邀请我一同吃饭,我都谢绝了。有一个硕士研究生叫李应池,他的导师因公较长时间离开兰州,正值他要做毕业课题,为此他无数次的当面或打电话与我讨论课题有关问题,最后他的课题顺利通过答辩。毕业后他到武威市中医院工作,恰好我到武威讲课,知道我去了,他不顾爱人刚做完手术,热情地陪伴着我,那种感情难以言表。

  对于中青年教师,邱桐教授帮助他们申报课题,修改论文,并且明确表示鉴定和报奖时不计名次,粗略估计邱桐教授参与申报的课题有40余项。邱桐时常提醒中青年教师,“一只鲜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总是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必须建立团队意识和诲人不倦的传承精神。慢慢的,在学院中青年教师中逐渐形成了“团队组成是以科研项目为纽带,由具有各种知识和能力的人才组成,需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单打独斗”是不可能完成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理念。中医学院科技处处长刘永琦教授,不仅带领一批青年教师、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而且将“夯实群众基础,普遍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作为科技处工作的基本原则,开创了学院科技工作的新局面。李兰珍教授、陈彻副教授、朱向东副教授、胡继宏副教授、李能莲副教授、王雅丽讲师等等,都是经常和邱桐教授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的中青年教师,他(她)们以及其他一大批中青年教师,都已成长为学院学术骨干,他(她)正带领着一大批更加年轻的教师在医学院教学、科研征途中奋力跋涉、不懈追求。

  邱桐教授始终关心基层卫生事业和中医药发展,他担任参事期间提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和调研报告,“关心农民工健康 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建议全文刊登在国务院《参事通讯》,“加强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荣获甘肃省参事室二等奖。

  “诲人不倦,传承精神”是学术发展的灵魂,是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的精神支柱。邱桐说,个别人成才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一个人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只有诲人不倦,代代相传,才是中医事业发展的根本,才是永恒的。

  1988年夏日的某一天,是甘肃中医学院一个可以铭记的光荣时刻。

  甘肃中医学院的古典医籍整理工作以其在古籍挖掘、抢救、整理方面的丰硕成果,受到了国家卫生部的高度重视,也吸引了诸多关注的目光: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医院校古典医籍整理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中医学院的古籍文献室,为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惊叹不已。从此,甘肃中医药典籍的保护、挖掘、抢救工作走向了全国。这一成果的取得,是张绍重研究馆员长期积累、孜孜以求的结果。

  张绍重,满族,祖籍辽宁铁岭。1930年生于北京,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大学问家,博学、谦逊,人未说话先带笑,典型的老北京作风。他自幼随父读经史及辞赋,兼习书法,后师从“北京四大名医”汪逢春、肖龙友两先生习岐黄,兼攻医史文献。1953年,分配到前政务院文史研究馆任办事员。1956年,在技术人员归队的号召下,任北京中医学会秘书,同年参加中国农工民主党。1960年调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工作。1970年元月,张绍重和在国家事务管理局“七联业余学校”当老师的妻子杜佩荣下放会宁县。张绍重在县医院当大夫,妻子改行做了供销社的会计。在会宁,张绍重“无科研可搞,就拾起老行当,搞新医疗法。所谓的新疗法,就是自己摸索”。当地许多农民患瘰疬,就是脖子上长了一串疙瘩,俗名鼠疮。溃破后不易好,很难治,他就尝试用砒霜,进行气熏,效果非常好。为了培训赤脚医生,开展计划生育,他跑遍了会宁的全部20个公社。1980年,他借调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协助筹建中医古籍出版社并任编辑。1985年到甘肃中医学院任教,主讲文献检索及美育课程,同时负责文献整理研究工作,任古籍文献室主任,研究馆员,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医学院支部主任。在此期间,曾影摹《敦煌中医药学集锦》,主编《兰州地区医药卫生单位中医古籍联合目录》,参与编审《全国高等院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系列教材——中医文献检索与利用》,并担任两届全国图工委《中医药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编委,《全国中医药科技文献三十五年累积索引》编委,1995年冬,被聘为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并受甘肃省图书馆之聘,为该馆旧藏古籍进行鉴定分编,并受聘为甘肃省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田晓青,中国医学论坛报高级记者,是甘肃中医学院86届毕业生。毕业留校后,分配到院图书馆,在张绍重身边工作5年时间,亲眼见证了张绍重老师为甘肃古典医籍的整理、挖掘、抢救事业和建立甘肃中医学院古籍文献室作出的巨大贡献。张绍重来到中医学院任教后,立即把敏锐的目光投向了甘肃古典医籍的整理、挖掘、抢救事业,他说:“敦煌原稿应该有一些挖掘。敦煌在甘肃,中医学院应该有所贡献。”为此,他申请了卫生厅的课题,并于1989年9月带着助手田晓青前往敦煌。在敦煌研究院,他们得到了段文杰院长的大力支持,“把打开的可以让游人参观的洞和不能参观的和医学有关的洞都逐个地看了,并用135相机拍摄了下来”。在敦煌,他们每天就是看洞,在资料室找文献,还在市场上买了一些敦煌遗书里与医学有关的影印件,收获非常大。随后,张绍重又来到武威,在文庙找了些东汉墓出土的东西,其中有与养生相关的木简和陶制的仿制品。从敦煌回来以后,张绍重就将搜集到的资料编辑制作成了影摹本《敦煌中医药学集锦》,并很快创建了《敦煌陈列室》(敦煌医学馆前身)。当时,他已是快60岁的人了,但他那种治学的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大家十分钦佩,田晓青说:“真后悔跟他的时间太短了。他在鉴定方面,不论是文史知识还是医学知识的造诣都非常高,当时甘肃能与他相比的人凤毛麟角。”

  张绍重当时就有非常好的保护意识,那些书,有的是木版印刷,有的是石板印刷,还有活版印刷,都经过了几百年历史,许多已破损的厉害,他就扑下身子,在做好鉴定、挖掘整理的同时,亲自动手做最底层的古典古籍的修补工作。正因为有了张绍重,流散在全省图书馆、医院、民间的大量的古典医籍被收集到了甘肃中医学院,对整个甘肃来说,功莫大焉。

  田晓青说:“这一切都是老师从小积累下来的,并非凭借主观的印象,尽管他的造诣和学术地位非常高,但他不会说,‘我说怎样就怎样’。那些年,跟他在一起,确实学了很多东西,有很多是受益终身的。张老师让我从登录工作开始做起,再学版本的鉴定和科研。那些年,他收来的典籍在2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里摆了两屋子半,有上千册之多,我一本一本的登录了两年多还没有登完。”

  张绍重既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老专家,同时又是一个能够接受新事物的学者,如缩微设备,在当时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他一方面到北京、上海等地的书店和民间购买、收集典籍,仅线装的善本就有十几部。另一方面申请学院购买了一套缩微设备,把这些善本做成胶卷,让人们去阅读。为了搜集资料,他走遍了兰州各高校的图书馆。由于他的学识让很多人佩服,大家都很配合他的工作。他做事特别的细致,自己有拿不准的地方,都要记下来,四处求证。有一次,他在北京中医研究院就待了半个月,努力寻找相同的善本,反过来从纸张、装订的风格等蛛丝马迹中找寻,求证是否同一年代。

  夏日的一天,我在张绍重的寓所,见到了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他虽然满头银发,身子有些佝偻,但却精神矍铄,十分忙碌。作为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甘肃中医学院研究馆员、甘肃省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他现在每个星期还要去图书馆工作两个上午,指导古籍保护工作。

  我不禁感慨万端,肃然起敬:大师也!

  张士卿,“六•二六”赴甘肃医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2007年4月30日,甘肃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五一劳动奖”、“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表彰大会在兰州宁卧庄宾馆隆重举办,甘肃中医学院张士卿教授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此时的张士卿身披绶带,胸佩大红花,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显得特别精神。他的身上有许多荣誉:国家卫生部授予的“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的“三育人”先进个人,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定为全国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之一。他是甘肃中医学院原院长、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儿科学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界和医疗界享有盛誉,为我国知名的中医儿科学专家。他还是甘肃省一名光荣的奥运火炬手。

  1970年8月,张士卿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后来到甘肃,参加“农宣队”,在静宁县威戎公社武高大队胡家沟生产队度过了整整一年的农村生活,他住在农家的小阁楼上,“一天一家吃派饭,一斤粮票四毛钱,打农业翻身仗”。白天和农民一起劳动,晚上给妇女办识字班,教孩子排练节目,乡亲们有病了也会来找他,开中药,扎干针。一年后,他被正式分配到平凉地区卫生学校任教。当时的平凉地区卫校,已有一部分北京来的医务人员任教,所以虽然是中专,但师资力量很强,民间也称作“小北医”。他主讲中医基础理论、内科、外科、妇科等一揽子课程,还自己编写中医教材、刻蜡版、推油印。张士卿性情温和,温文尔雅,同时也是一个快乐热情的人,课余时间许多男女同学都围到他身边学长拳、练剑法。那些年,写得一手好字、好文章,画得一幅好画的张士卿承包了学校的黑板报。虽然工作繁忙,生活艰苦,但“很愉快,一天也很高兴”。

  1978年10月,张士卿以扎实的文化和医学理论功底,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攻读医学硕士学位,成为全国首届中医学硕士。三年后,他完成学业,被选留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西苑医院儿科,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他侍诊于我国著名中医儿科专家王伯岳研究员,通过耳濡目染、口授心传,全面继承了王老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临证疗效可靠,深受患者信赖。1984年,他从北京回到建院不久的甘肃中医学院任教。并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定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拜全国名老中医、甘肃中医学院原院长于己百教授为师,全面继承整理于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甘肃中医学院,他主讲《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伤寒论》、《中医儿科学》等课程。张士卿在承担繁重的学院管理工作的同时,他始终坚持既教课又出诊为患者服务,多专业、多层次的教学任务,平均年授课 400学时以上。他讲授课程内容熟练,语言清晰流畅,阐述深入浅出,师生互动性强,课常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爱戴。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学生们还经常请他做专题讲座,内容涉及专业、人文、科普等诸多方面,每次讲座都座无虚席,常常有人站在过道中听他的讲座。由于张士卿在我国中医儿科学方面造诣深、知名度高,2001年被南京中医药大学聘任为中医儿科学博士生导师。张士卿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和“师承传授”的教学方法。他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积极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学术和临床经验传授给他的学术继承人。他所培养的研究生已遍及陇原,享誉全国,其中许多已成为医疗卫生界的中坚和骨干力量。1992年10月,张士卿担任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此时的附院刚刚投入运营,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他上任伊始,即扑下身子,建全科室、选调医生、健全各项制度,积极开展医疗活动,确保医疗安全,很快就使医院各项工作走向正规,医院初具规模。

  张士卿是1994年底回到他热爱的教学岗位,担任中医学院副院长的。1995年3月,学院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全面启动。张士卿具体领导和组织了甘肃中医学院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各项建设,他认为,一所大学应该包括先进的教学设备、雄厚的师资力量、正确的教学理念、健康的校园环境、厚重的文化积淀、浓郁的学术氛围。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学院在硬件不硬、软件较软的艰苦条件下,全院上下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重在建设、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次性通过了原国家教委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6年10月22日,省委任命张士卿为甘肃中医学院院长。从此,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在以后的几年间,学院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工作迈上新台阶、新水平,跻身于全国同类院校行列。学院取得培养来华留学生资格;出台了《关于吸引博士研究生来院工作有关待遇的规定》;年招生人数首次超千人;国家科学技术部攻关课题:“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甘肃地道药材‘当归、大黄’规范种植”立项,实现了国家级科研课题零的突破;学院新增中医内科、中医儿科、中医临床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公共课部成立;增设藏医学、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后更名为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药物制剂、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公共事业管理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为该院率先在国内成立;“三馆”成为首批100个“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之一;设置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学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儿科等10个学科协作建设单位。

  张士卿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领导干部,他不张扬、平易近人、为人善良、正直正派,长期致力于中医药科学研究,在学术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在国内外中医药学术刊物上发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60余篇,合编出版了《中医儿科学》、《中医病因病机学》、《敦煌医粹》、《内经精义》、《黄帝内经研究大成》等教材、著作10余部;执笔整理完成并出版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王伯岳/于己百》两部;创办了国内第一份《中医儿科杂志》并担任主编;先后主持完成了“双龙雪莲酒的开发研究”、“固本膏治疗肾虚腰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分别荣获甘肃省教委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甘肃省教委教学成果二等奖,甘肃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等。

  2002年9月底,张士卿再三向组织请求,辞去甘肃中医学院院长职务,这一年距离他退休还有三年时间。从此,他将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他挚爱的医学事业中。那以后,他在中医学院附院的儿科及社区门诊每周应诊5个半天,每次门诊量达60人左右。他上门诊总是上班早,下班晚;对待患者,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对那些急重病人或是远道来的病人,总是给予特殊照顾。他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诊察疾病认真细致,解释病情耐心热忱。他还坚持参加义诊活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服务群众,回报社会。特别是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他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请缨,奔赴定西医疗第一线,深入病房查看“非典”患者,为甘肃制定防治“非典”中医中药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深受医疗界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张士卿热爱中医,热爱教育,其育人为本的高尚品德和大家风范,堪称我们时代的楷模……

  四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西部地区是‘六•二六’指示的受益者,甘肃是受益者,甘肃中医学院更是受益者。没有这批人,中医学院撑不起来。这批专家,不仅学术水平高,人品好,而且长期在基层工作,知道老百姓的需求,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样去培养人才,他们最了解。所以讲的课,最适合适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这批“六•二六”教师堪称学院的奠基人、甘肃中医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他们的学问和医德,感染和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学生们谈起来,都对他们充满了敬意。”在采访甘肃中医学院院长李金田时,他如是说。

  李金田,甘肃秦安人,甘肃中医学院81届毕业生,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常委,现任甘肃中医学院院长、教授,民盟甘肃中医学院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中华中医学会理事、全国仲景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他在给我介绍中医学院建院初期响应“六•二六”号召,来到学院任教的许多老专家、老教授的时候,对每一个人的特点和风格都十分了解,说起来更是如数家珍。他说:周信有教授主讲《黄帝内经》,该门课程深奥难解,但他的讲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且紧密联系临床实际,让学生对古典医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年的学生都学得很好。郑魁山教授率先创立了针灸、推拿硕士点,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制度。围绕郑氏针灸手法,开展研究工作,在全国独树一帜,弟子遍布全球。黄正良教授身上具有非常典型的大学教授风范,对自己要求严,对别人要求也严。他帮助别人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感,是为了把中医事业搞好,他过去在药理教研室当主任时,他手下的队伍整体素质、能力在院里数一数二。马明良老师在我院任教9年多,主讲中医内科。建院之初,教材、教具奇缺,他就发挥自己绘画的特长,亲手绘制了大量中草药原植物图谱,对帮助学生直观、易懂的认识中草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学们反映非常好。许多老教授、老专家退休之后仍一如既往的关心关注着中医学院的发展,邱桐教授如今70多岁了,还默默工作在一线,指导研究生和青年人开展科研项目,关心学院发展。凡涉及学院改革与发展的问题,都会提出一些很有见解的建议,对学院的科学决策起了很大作用。戈敬恒教授退休返回故里已有多年,但他对甘肃人民、对我们学院、对中医事业的关怀和眷恋真可谓心诚意厚,情深意切。2008年,老人将自己珍藏多年,辗转于北京、安西、兰州等地从事临床、教学长期积累的中医古籍、大量教案手稿和三首验方无偿捐赠给了学院,成为学院临床、教学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李金田说:“甘肃中医学院的前辈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行医精神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教育着新一代的中医人,让中医事业在甘肃中医学院,在甘肃的大地上薪火相传,许多人正在被他们培养成未来的中医大师和名家。”

  李金田1989年研究生毕业时,郭志老师是他所在教研室的主任,他走上教师岗位写的第一个教案就是由郭志审定的。郭志的一句话,让他记了一辈子。郭志在认真审阅、逐字修改了他的教案后,高兴地给予了肯定,然后特别叮嘱说:“你是研究生毕业,一定要名实相符。”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李金田的内心,激发了李金田讲好每一节课,带好每一个学生,做好每一件工作的强烈责任感。他始终把前辈的教诲牢记在心,在中医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中兢兢业业,孜孜以求。不仅在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中建树颇多,作为甘肃省政协常委,作为甘肃中医教育事业的传人,在繁忙的教学管理之余,他积极为甘肃省中医药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建言献策,不断思考。他认为,中医教育、中医人才的培养规律必须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之上,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时时反思中医药的教育与传承,深入优化中医教育改革,推动中医药事业的改革发展步伐。

  “我是甘肃中医学院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甘肃中医学院改变了我的人生。老师们的教诲,组织上的关心,同事同学们的支持帮助,使我不断成长成熟。”这是甘肃中医学院87届中医系中医医疗本科专业毕业生李生福发自内心的真实的声音。

  李生福,甘肃会宁人,1982年9月从甘肃会宁县的农村考入甘肃中医学院,怀着对大学校园的向往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绝大多数的农村孩子一样,第一次来到美丽的黄河之滨的兰州市,开始了改变人生命运的大学求学生活。1985年,他发起组织了“会宁籍在兰大中专学生热爱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受到社会和媒体关注。翌年,他被评为“兰州市城关区文明市民”、“兰州市模范市民”,是全省唯一当选的在校大学生。在5年的大学生活中,在中医学院这片沃土上,李生福和他的同学们系统学习了祖国传统医学理论,接受了良好的医学专业教育,老师们用高尚的师德风范,渊博的知识,精湛的医术,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永登水泥厂职工医院、西固区卫生局等地工作,曾担任西固区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西固区中医院院长职务。1998年年底调回甘肃中医学院,从事管理和教学工作,并曾挂职庄浪县县委副书记,现担任学院国资处处长。

  中西医临床医学系主任戴恩来教授说,我们从患者祈求的眼神里读懂了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理解了老百姓对医生的要求。从治愈患者脸上灿烂的笑容中,明白了要真正弘扬中医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世事沧桑,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中医事业的无比热爱,对患者的一贯忠诚,对母校老师的无比眷恋。

  品味着母校沧桑巨变,曾经熟悉的校园,如今竟然有些陌生,低矮的平房变成了气派高大的教学楼,简易的宿舍楼代之以富丽堂皇的学生公寓,鳞次栉比的运动场馆,让人不再想起当年那飞沙走石、坑坑洼洼的土操场……唯一不变的是那体现中西合璧理念的母校标志性建筑——鸽子楼,但她也换了新装,显得更加沧桑、端庄、和谐,别具风采;似曾相识的是那枝繁叶茂的大梧桐树,从我们走时的碗口大到现在的遮天蔽日,它是母校发展壮大的象征和化身;记忆犹新的是我们曾经参加附属医院的破土动工典礼,如今她已跻身三甲,成为全省中医的医疗、教学、科研基地。母校的巨大变化,印在我们每一位校友的心里,让我们倍感欣慰,我们深知,母校的强大辉煌是我们每一位校友事业的坚强后盾;我们的点滴进步,也将为母校争光添彩。

  周语平,甘肃中医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该院首届毕业生,他在一篇怀念母校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苗圃里背诵经典的朗朗书声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名医之梦;学校坚持不懈的德育教育和大医精诚的完美结合铸就了众多的品学兼优的管理者。”甘肃中医学院“重基础、重经典、重临床”的教育理念是我们成才的背景。

  “庄严古朴的鸽子楼,飞落在神圣的医学殿堂。百草飘香,万种风情滋润母校成长。皇甫谧的塑像前,白衣天使许下坚定的誓言,美丽的校园里,莘莘学子追求不变的梦想。医魂,在这里传播……”这是中医学院学子郑访江的诗。校友申永寿则这样抒发自己对母校眷恋的情感:“青春韶华,青丝如诗,我的爱恋的良辰美景,被永远封存在母校医圣古老发黄的经卷里!离别故土,背起行囊,我的留恋的年少绚丽的梦,被刷新后永远定格在母校灵芝仙草的中药标本馆里!梦回母校,梦回杏苑,雕栏犹在,朱颜已改,梦里花落知多少?古朴典雅的鸽子楼,茂盛的梧桐树,宁静的阅览室,高高矗立的皇甫谧雕像,我是您怀抱中匆匆而过的游子!任岁月变迁,任天涯海角,您是我心中永远想往的殿堂,您是我心中悠远而幸福的记忆!一如,山般葱茏,水般清澈!”

  中医骨伤专业学生高丽丽在题为《我心中的热土》的短文中,也有这样真情的抒怀:“在我懵懂的孩提时代就已知晓了中医药的神奇,令我备受折磨的感冒不用那望而生畏的针头,只喝一碗奶奶煮的“冰糖水”就能治愈,中医药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神奇的种子。我慢慢在长大,那颗种子也在萌芽、生长。 告别紧张忙碌的中学时代,我毅然走向了向往已久的医学殿堂,选择了挚爱的国粹中医。金菊飘香的九月,我怀着强烈好奇与雄心壮志走进了甘肃中医学院,开始了我的学医生涯,也叩启了我探索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大门。朝盼夜梦,而今,我终于如愿以偿。宣读医学誓言的庄严,领取白大褂的欣喜,初上实验课的好奇……刚刚进入中医学院时,面对全新的一切,心中满是兴奋。随着时光的潜移默化,我知道了富含哲理的阴阳五行,了解了治病救人的名老中医,认识了疗效奇特的各类中药。不知不觉中,我告别了大一时光,结束了我的认知阶段。又是一个金秋送爽的季节,中医学院迎来了一张张新面孔,而我也成了他们的师姐。时光匆匆,带不走我对中医药的热爱;岁月流逝,冲不淡我对母校的挚爱。每个盛夏,她挥手送别一批经过培育的白衣天使;每个金秋,她张开温暖宽阔的臂膀,拥抱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是不可亵渎的庄严。中医学院不仅教会了我们救死扶伤的技术,更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可贵;中医学院不仅给了我们挽救生命的机会,而且给了很多人重享生命的权利。”

  从这里,我看到了一代又一代甘肃中医学院师生薪火永续,在祖国传统医学的宝库中孜孜以求,缜思勤行,不曾懈怠。他们铭记恩师之教诲,秉承悬壶济世之大爱,让甘肃的中医药事业在这里传承光大,继往开来。

  五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甘肃中医学院不断成长壮大。学院经过“六五”到“十一五”的建设,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日益改善,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同年针灸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2002年起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兄弟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3年被批准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同等学历人员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单位,并获得中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资格;2005年获得中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2008年被列为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200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甘肃省2008~2015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资格,并获得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和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资格。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硕士和中药学硕士2个专业学位培养资格。学院设有10个教学系部,2个二级学院,3个教学辅助部门,9个科研单位;2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56所教学实习医院,25所其他专业实习基地。有17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截止2012年5月,学院有专任教师425人,全日制在校生680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15人,本科生6379人。学院具有培养留学生资格,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有好合作关系,有留学生14人。

  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王海燕,甘肃中医学院党委书记,系甘肃中医学院第一届毕业生。谈及母校的发展,她的自豪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说:甘肃中医学院建院34年来,经过几代人辛勤耕耘、不懈奋斗,已形成以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为主体,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为支撑的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以及以本科生、硕士生教育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先后涌现出张士卿、王道坤、赵健雄、华良才等一批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和名中医。经过他们的共同努力,培养出的毕业生已成为甘肃乃至全国中医界的中坚和骨干。其中的知名专家有:全国“三八红旗手”、卫生部中青年专家、全国中西医结合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李妍怡主任医师;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庆阳市中医院院长夏小军主任医师;还有党的十七大代表、“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亚丽;全国三八红旗手、企业家宋艾芳;2008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鄢卫平;“中国十大生态人物”、“陇人骄子”李勤英;全国红十字会“爱心荣誉奖”获得者,“感动甘肃·2006 '十大陇人骄子”张雯娟等优秀校友已成为学院的骄傲。从甘肃中医学院走出去的学生,有许多人成为了中医教育管理方面的杰出代表、领军人才,如:甘肃省卫生厅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甘培尚,副局长崔庆荣;甘肃省中医院副院长舒劲、邱连利、赵继荣;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西部中医药杂志》主编潘文;甘肃中医学院附院副院长张晓刚、张志明等。现在,全省14个市州都建立有中医院,全省60多家中医医疗机构中也聚集了一大批甘肃中医学院毕业的优秀人才。如,天水市中医院副院长王志刚;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许筠;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院长潘建西;武威市中医院副院长毛照海;酒泉市政协副主席、中医院院长常亚霖;敦煌市中医院院长王三吉;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李维义;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医院院长聂存平等等。

  甘肃中医学院建院34年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2万余名合格的中医药及相关专业人才,他们绝大多数基础扎实、专长突出、实践能力强、勤勉务实、诚信奉献,成为医学临床、医学教育、医学科研方面的中坚力量和栋梁之材,为甘肃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院毕业生有86%在甘肃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为改变甘肃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志愿奔赴甘南藏族自治州,为藏族群众解除疾苦,作出了显著成绩,深得当地群众的赞扬;有的扎根乌鞘岭山区,以热诚、勤苦的作风赢得山区群众好评。据不完全统计,历届毕业生中,有100多人次先后获得省级以上奖励,有20名担任县、市卫生局长,有100多名担任市、县、乡医疗机构的院、所、站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建功立业,贡献聪明才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学院一批又一批的本科生先后考取研究生,为省内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输送了素质较高的中医药人才。这些研究生毕业后,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许多人已成为当地名医、专家和优秀管理人才,如:首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黄龙祥研究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天津市授衔专家张军平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八五”、“九五”立功奖章获得者郭义教授;世界针灸手法医学联合会副主席、博士生导师张全明教授等。

  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4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甘肃中医学院早已是桃李芬芳、百花争妍,蜚声国内中医高等教育领域。其本科专业和硕士点学科已实现了中医药领域的全覆盖。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等17 个本科专业或方向,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等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点已覆盖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下设的各个二级学科。

  在科研方面,甘肃中医学院把科学研究作为自身发展的灵魂和内在动力,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扩大研究规模,从而提高了科研层次和水平,促进了科研工作快速发展。学院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科技发展计划,着重对中医药基础,临床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敦煌中医药文献,著名老中医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民间单验方和甘肃地道中药材进行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学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奠定了一些学科领域的优势地位。敦煌医学在中医学院有近30年研究历史,在几代学者辛勤耕耘与开拓下,成绩斐然,成果颇丰,特色甚浓,承担了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了《敦煌医粹》、《敦煌中医药全书》等12部著作,2部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其中“敦煌医学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敦煌中医药馆等的建设”获国家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8年5月,该院敦煌医学研究所宣告成立。李应存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王道坤学术传承人。据他介绍,敦煌医学是敦煌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关于整理研究敦煌遗书、敦煌壁画及其他敦煌文物中涉及医药史料的一门学科,不同于“中医学”、“西医学”,与“敦煌文学”、“敦煌艺术”等为同级概念。举世闻名的敦煌藏经洞遗书中敦煌医学卷子在一百种以上,其内容包括医理、诊法、本草、医方、针灸等方面。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建院以来,学院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的优势,依托敦煌医学馆、敦煌医学课程,组建敦煌医学研究团队,产生了丰厚的研究积累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 学院十分注重将学术优势和特色转化为本科教学的优势和特色,支持研究团队运用科研成果促进本科教学,开设敦煌医学讲座与选修课,编写《实用敦煌医学》教材,建立服务教学的敦煌医学馆,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自二十世纪80年代初至今,在敦煌医学研究方面共立项科研及教学研究课题20项,有5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省部及厅局级奖励。出版了《敦煌医萃》、《敦煌中医药全书》等6部著作,发表了学术论文106篇。通过这些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弘扬了世界文化遗产,使学生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科研能力,拓展了知识面,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专业思想,提高了专业素养。以古为今用的宗旨,以临床实用为目的,进一步探索敦煌石窟秘藏医方所蕴藏的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与用药思路。其方法是在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下,对其疗病方法、用药思路进行全面的探析,为今后更好地使用敦煌石窟秘藏医方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方法、思路与依据,进而为发扬敦煌医学的特色,提高临床疗效作出应有的贡献。2007年10月底,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将敦煌医学确定为该院的办学特色,并且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多年来,学院注重将敦煌医学研究成果融入教书育人过程中,通过创建展馆、编写教材、开设课程、举办讲座、诵读经典、成立协会、研发产品、充实相关课程内容、开展医疗服务等途径,将敦煌医学研究成果应用于专业教学、临床医疗及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营造了学生热爱中医药文化、热爱所学专业、热爱甘肃的良好氛围,丰富和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文化素养,激发了学生爱国勤学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具有地域优势的办学特色。”2010年“敦煌医学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心”被甘肃省教育厅确定为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1年“敦煌医学与转化”申报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2年6月通过了专家论证。

  中医学院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拥有1个教育部立项建设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1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1个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甘肃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坚持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紧紧围绕行业需求,确立科研方向,开展甘肃地道药材品质与GAP研究、中药制剂工艺、有效成分与质量标准研究、新药、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先后承担国家“九五”重点攻关课题“甘肃地道药材甘草资源及可持续利用研究”,以及多项省科技厅攻关课题项目,为甘肃中药现代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和科技基础。

  中医学院在建立甘肃中医药产学研体系、地道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以复方为主的中药新药开发等方向的研究上,成绩显著。郑魁山教授《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周信有教授《内经精义》及甘肃地道药材当归、大黄规范化种植研究,在国内外居领先地位。他们坚持以甘肃地道药材、地方中医药文献、西部常见病和疑难病的中医药防治、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等研究为重点,现有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甘肃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14门省级精品课程 。拥有省内领先,总面积约2200平方米的科研实验中心。 主办《甘肃中医学院学报》、《中医儿科杂志》和《甘肃基层卫生》三种学术期刊。

  今天的中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1824人(含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458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者57名。建院以来学院先后有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4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33人荣膺“甘肃省名中医”,7人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3人获“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奖”,11人获“甘肃省园丁奖”,16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3人入选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7人入选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6人被选拔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7人被选拔为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13人被聘为兼职博士生导师,3个集体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甘肃高等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还体现在学院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面。2012年5月,“三北地区中医大学生技能竞赛”在山西太原举办。在有13所中医院校参加的竞赛中,甘肃中医学院派出的团队成绩骄人,获团体第二名,其中张锦聪同学获两个单项第一,田苗同学获得两个单项第二。

  宋敏,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医疗系87届毕业生,如今已是该系主任、教授。他给我介绍说,学院学科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成绩突出,以中医学学科为例,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和突破:一是甘肃特色中医学文献“敦煌医学”整理与临床应用研究;二是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研究;三是基于甘肃地道药材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我了解到,该院中医学学科拥有李金田、何天有、方晓丽、宋敏、张华、李盛华、舒劲、潘文、赵继荣、王承祥等10位甘肃省领军人才,同时有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15人,分别是:张晓刚、张志明、宋敏、王思农、杨少军、金华、曾昭洋、孙杰、吴玉泓、邴雅珺、张定华、邓强、谢兴文、王兰娣、张文贤。

  “杏林春暖,百草飘香,健康和谐共享。银针闪亮,救死扶伤,诠释大爱无疆。医祖岐伯,黄帝内经,国粹我们弘扬……”

  这是甘肃中医学院副院长、附属医院院长李应东教授作词的该院院歌。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建立和发展是甘肃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见证和缩影。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创建于1991年,是一所中医特色浓厚,临床科室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现有编制病床660张,设内、外、妇、儿等28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和36个专病门诊。针灸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甘肃分中心、甘肃省临床医学中心;中医儿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骨伤学科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中西结合心肾科、中西结合呼吸科为甘肃省卫生厅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肾病科、儿科、脑病科、针灸科为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中医炮制药剂科为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建设单位;脾胃病、心血管科、肾病科设有国家二级临床实验室。医院为甘肃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有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博导工作站1个、硕士学位培养点8个、临床研究室4个、临床教研室9个。近年来,医院在科研方面也有很大突破,2011年,医院通过审评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5项,吴阶平医学基金项目7项。医院配置有现代化医疗设备,建成有10万级的符合国家GPP标准的制剂室,拥有中医药特色明显和疗效显著的中药院内制剂30余种,可以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中医骨伤非手术疗法、中药疗法、针灸、推拿、蜡疗、理疗、熏蒸、刮痧、拔罐等独具中医特色的非药物疗法备受患者青睐。学科发展和人才建设的不断突破,为医院汇集了一批优秀的医疗专家,培养出了一支优秀的护理队伍,他们经验丰富、服务高效,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为患者提供放心、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李应东是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名中医。回顾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走过的发展历程,他感慨良多,深情地说:医院的创立和发展,是和许多当年从北京等地来到学院工作的老师们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他们带领学生长期在附院开展教学实习和医疗工作,为附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根本的条件,直到今天,周信有教授、张士卿教授、王文春教授、王道坤教授还在我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继续着培养学生、服务群众的崇高事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伟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六•二六”精神的鼓舞和引领下,甘肃中医学院满怀着振兴中医药事业的豪情,背负着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重托,从历史的烟雨中一路走来。在前进的道路上,诸多的困难和严峻的挑战,铸就了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品格。几代开拓者披荆斩棘,几代杏林园丁辛勤耕耘,历届学子孜孜追求,推动着学院的航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心血汗水,秉承“勤奋、严谨、继承、创新”的校训,传岐黄仁术,育杏林英才,谱写了一部奋发向上的创业史,一部顽强拼搏的奋斗史,一部开拓进取的发展史。

  近三年来,该院积极进行申办博士生授予权单位建设工作,并取得了显著进展,正在等待验收。这预示着甘肃中医学院的教学层次将迈上新的更高的台阶,跨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011年7月5日上午,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兰州签署共建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协议,甘肃成为我国首个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

  甘肃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大有作为,甘肃的中医药事业大有作为!